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581


呃。。富商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果然,周围的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们两,年轻人尬笑了两声,“法兰西,是法兰西的王族来了。”
“爹,你可得记住了,不能再把法兰西称为富浪沙,也不能把西班牙称为西坡崖,那是越人的称呼,我们是堂堂忠贞明乡人后裔,不管什么都要和大王保持一致!
我马上就要参加南洋大学的面试了,可千万不能让人把我们当成了越人。”
眼见人群渐渐散开,年轻人语重心长的开始跟自己老爹说了起来,他老爹则仿佛一个挨训的小学生一般点着头。
“清彦,你说的对,是要改,我一定好好改!”
老爹笑呵呵的向着儿子做保证,只是没想到他的话一出口,儿子又是白眼一翻,手抚额头一脸的无语。
“我的阿爹啊!跟您说了,我以后不叫潘清彦了,您叫潘清熠,我叫潘清彦,父子听着像兄弟,一看就是越人的习惯,成何体统!
连河中郡公都把名字改成了阮景,您可千万别再叫我清彦了,以后我就叫潘彦字伯如,您以后叫我阿彦就行!”
又说错话的潘清熠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嘴里开始自顾自的念叨着法兰西、西班牙等词,潘清彦,呃,不,潘彦则欣慰的点了点头。
他们家是明乡人出身,潘彦的四世祖潘文真是福建漳州人,曾在明郑政权中当知县。
1659年,国姓爷、延平王朱成功围攻南京失败,随即潘文真所在的闽北地区也被清军攻陷。
当时谣传国姓爷也战死军中,潘文真绝望之下带着家人远渡重洋,来到了明乡人聚居的嘉定附近做了一个异乡客,此后潘文真的子孙一直在此务农。
而等到叶开崛起,人数多达几万的广南明乡人瞬间就发达了!
明乡人的领头人鄚子泩晋封龙川侯、义信大学山长,吴仁静封平阳伯、礼兵部尚书,陈大力为汉儿效节军北军提督,封嘉阳伯。
郑怀德为男爵、广顺按察使兼顺化知府,鄚子泩的侄子鄚公柄为子爵,复兴军第三军第七师少将师长,等等大小官员数百位。
对于整个人口就几万人的广南明乡人来说,几乎每七八十人就有一个官,很多还是大官,绝对是得益最大的人群。
比如潘彦他们家,他们潘家原本聚居在广南省嘉定府永隆县世代务农。
但就在叶开崛起这短短几年中,潘家已经出了一个准将级别的复兴军将官,两个副将级别的汉儿效节军将官,以及一个知府,两个知县,曾经的乡下土豪,一跃而成了官宦豪族。
潘彦的父亲和祖父十分精明,他们从宋王钱庄借了本,开起了真腊矿工上百人的铜矿场,迅速成为了一方富豪。
潘彦自己也很争气,他十四岁才入小学,短短三年间学完了六年的课程,现在还通过了南洋大学的笔试,只等面试一过,他就是南洋大学机械工业学院的学生了,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阿笔现在应该生了,不知道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顺利不顺利?”
潘彦向着广南的方向眺望着,眼神仿佛能够穿越重重高山大洋似的。
“肯定会给我们家生个大胖孙子的,黎稳婆接生过几百个孩童,走的时候她跟我保证过了,肯定是个男孩,阿笔的身子骨也好,没事的!”潘清熠也带着几分期待的看着儿子。
潘彦脸上闪过一丝笑容,一个十八岁少年的脸上,竟然露出了几分慈爱的表情。
“要是个男孩儿话,我就给他起名叫做潘简,上学、经商、或者做官都简简单单的。”
“褐底金日月旗,是褐底金日月旗,大王来了!大王来了!”两父子望着北边傻笑的时候,码头上突然人声鼎沸了起来。
潘彦也忙踮起脚尖看去,远远的一杆代表叶氏王族的褐底金日月旗,正从远处过来了。
北府港的衙役们敲着铜锣在前面开路,金盔金甲的銮仪卫士兵为前导,穿着飞鱼服的北镇抚司禁卫营侍卫,则在中间护卫者,看来确实是有法兰西王族的人来了,不然大王不会亲自来迎接。
“万岁!大王万岁!万岁!”狂热的欢呼声响起,北府港码头上的人个个兴高采烈、兴奋不已。
因为叶开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不但让他们当了官,赚了钱,更极大的提升了他们的地位。
现在在新州和兰芳,甚至整个南洋,唐人都是第一族群,以前那些耀武扬威的土王、土苏丹要么夹起尾巴做人,要么就不知道从哪整来了一些族谱,然后坚称自己是唐人之后,个个都说自己祖先是随三宝太监下南洋后,留在当地士兵的后代,感情这三宝太监率宝船南下,不是去弘扬天朝国威而是去给土著借种的吗?
叶开坐在他的六架天子马车上,冲着港口的人群挥手,人群狂热的回应着,随后集体跪下,而从他们做出的动作,就能很快的识别出他们的身份。
双手交叉弯腰下膝的都是有官身和爵位的,单膝跪地的基本都是有身份的唐人。
双膝跪地的,大多是原本新州等地的马来土著或者来这讨生活的泰族人等。
把头杵在地上,跪着如同一个鹌鹑一般的,就是形如奴工一般的爪哇、亚齐等地土著,他们的地位是最低的。
挂着波旁王朝和复兴海军旗帜的珍珠号武装商船终于靠岸了,护送它的几艘复兴海军快速护卫舰也开始靠岸。
北府港军务专用码头上,穿着深蓝色蟒袍头戴乌纱帽看起来相当帅气的陶公侯叶盛,还有穿着西式军服戴着大檐帽,看起来更英气逼人的定国公小团子叶明启,两人在銮仪卫卫士的簇拥下,专程在码头迎接。
来的不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更不可能是路易十六,因为他没逃脱宿命还是被砍头了!
所以叶开只会到港口迎接,而不会到码头上,到码头迎接的事情,就交给了弟弟叶盛和儿子小团子。
说起路易十六,叶开不得不感叹一下历史惯性的可怕之处,1794年,本来已经逃到布鲁塞尔的路易十六,轻信了布里索派的许诺,从鹿特丹回到法国。
但他回国后不久,布里索派的立场又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倾向共和。
如此在此后的几年间,布里索派仿佛风中的野草一样,一会倾向这边,一会倾向那边,最后在山岳派的进攻下,二十几个布里索派的成员与国王一起上了断头台。
与历史上不同的是,路易十六虽然还是回到了巴黎,但玛丽王后没有回去,她带着孩子们留在了布鲁塞尔。
国王被处死的消息传来后,布鲁塞尔各地也爆发了反对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起义,玛丽王后于是带着孩子们回到了维也纳。
但她仍然感到了非常大的危险,于是悄悄的将次子路易.夏尔和长女玛丽.特蕾莎送上了开往远东的船,自己则和病情日渐严重的长子路易.约瑟夫,留在了维也纳。
第505章
叶大王你是个带善人啊
“欢迎您,远道而来的诺曼底公爵阁下,也欢迎你,夏洛特公主,我是明王陛下的长子,定国公叶明启,这位是我的叔叔陶公侯爵叶盛,我父亲正在港口的港务厅等你们!”
码头上向路易十七姐弟表示欢迎的,竟然不是作为叔叔的叶盛而是小团子叶明启。
叶盛多聪明一人啊,他假装过叶开到过北京城,紫禁城紫光阁中的叶束武像画的可是他,而不是叶开,岳父又是明乡人中的精神领袖鄚子泩,加上他峇峇的身份很容易吸引大量不得志的‘同类’。
所以叶盛的人生哲学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一个能在北京城的两年间把我乾隆忽悠得想认他当干儿子加女婿的聪明人,可是知道自己身份之敏感的。
所以哪怕已经是陶公侯了,也为国家立下过大功,叶盛仍然在军政两界,几乎处于隐形的状态。
就连这么个简单的迎接路易十七,他都会刻意的把自己隐藏起来。
当然小团子叶明启完全不懂这个,二叔说他是主人,要他打头去迎接,那他就把自己当主人了!
玛丽.特蕾莎.夏洛特,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的长女,她拉着自己的弟弟,在几个忠于国王的贵族军官护卫下,慢慢走下了珍珠号武装商船。
这艘商船以及身后的几艘能远洋航行的商船,其实并不是属于他们姐弟,这些商船是属于旅居在布鲁塞尔或者鹿特丹等地法国贵族的。
他们在大革命中损失惨重,于是凑钱弄了几艘商船,名义上是护送夏洛特和路易十七来远东,实际上是想占点便宜发点财。
他们不少人都是叶开在法兰西是认识的酒肉朋友,听说原来的塞里斯侯爵成了大国的国王,于是组队来打秋风了。
船上真正属于夏洛特两姐弟的,只有几个侍女,就连这几个贵族军官,都是来远东碰运气的破落户,并不是真的忠心耿耿来护卫他们的。
所以,当已经被长途航行折磨了快一年的夏洛特,第一眼看到彬彬有礼的叶明启的时候,顿时就有种飘忽忽的感觉。
她晕陆地了!
略带稚气的帅气脸庞,肤色比很多欧洲人都要白的多,而且不是那种冷猪肉般的白色,是一种带着光泽的白色。
高大的身材,无可挑剔的礼仪,特别是那一身十分威武的军装,让夏洛特公主恍惚了那么一小段时间。
已经十八岁的玛丽.特蕾莎.夏洛特已经知道拥有军队的好处了,在现在的她看来,不管你拥有多少头衔,有多么高贵的血统,都不如手里捏着一支军队,一身西式军服的叶明启,让她觉得突然间安稳了起来。
当然,她完全没想到小团子才十一岁,她以为面前这位定国公爵最少也有十四五岁了。
路易十七隐蔽了看了自己的姐姐一眼,发现她有点愣愣的,没有任何开口的意思,于是晕船晕的差点把命都丢了的路易十七,只能强打起精神和叶明启拥抱了一下。
“感谢你的迎接,大公阁下,来自波旁王朝的的路易.夏尔很高兴认识你,也感谢您的迎接,尊敬的侯爵阁下!”
在海上的时候,一个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代表,已经给他粗浅的科普了一下叶明王国的权力结构。
所以他知道,小团子叶明启并不单单是一个公爵这么简单,按照欧洲的说法,小团子是一个拥有领地,形同君王的大公!
“拉瓦锡先生,父亲早就在盼着您的到来了!”迎接完路易十七姐弟,面容憔悴,精神上也有些恍惚的拉瓦锡在妻子的搀扶下站到了码头上。
自从被迫离开法国后,他的精神就不太好,能好的起来嘛!那么多的财产全都没了!
不过这会看到叶明启表现出来的热情,拉瓦锡开始觉得身上有了点力气,如果当初的塞里斯侯爵现在的明王,还把他当好朋友的话,应该不会亏待他的。
。。。
北府城,原本昆侬女王的苏丹宫已经被变成了叶开在北府的行宫,原本的天方教风格也改成了中式的飞檐斗拱,红墙青瓦。
昆侬女王连同她的情人伊蒂哈德,已经被迁移到了兴都居住,叶开封了她一个顺义伯,每年也还有一些年金,如同王侯般奢侈肯定不可能,倒也能富贵一生。
北府行宫的主殿应天殿中,盛大的欢迎宴会正在举行,偏西式的自助餐模式,中式为主西式为辅的美味佳肴,除了作为主宾的路易十七姐弟以外,还有拉瓦锡和一众原法兰西贵族。
当然在他们之外,整个北府有头有脸的人物,荷属东印度公司以及巴达维亚当局高级官员,已经退居二线,到南洋大学陆军军官学院任院长的路易.加斯顿,当然还有好久没出现在公众眼中的叶福来,都来参加欢迎宴会了。
“我母亲说,希望我们能在陛下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那些所谓的革命者都疯了!他们杀害了他们的国王,还强行接管您建立的国王制药厂!
现在奥地利、俄国、不列颠正再组建反法同盟,我们继续呆在欧洲就太危险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