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581


夏洛特公主正红着眼圈在向叶开诉苦,当年在巴黎的时候,还是个八九岁小姑娘的夏洛特,跟叶开的关系很好。
“别怕,我的孩子,你们既然来到了这里,就把我这当成自己家好了!
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也好,正好当初我和你们波旁王朝签订了八十万里佛尔的借款,由于各种原因一直还没有还,我想就先把这笔钱,当做你们在远东的开销吧!
我的王国和军队将保证你们的安全,我也保证你们能过上不比在巴黎差的生活。”
叶开一脸慈爱的笑着,当然能过上不必巴黎差的生活,历史上路易十七在巴黎受到了极其悲惨的对待。
他被关在圣殿塔的监狱中,靠吃垃圾和粪便为生,手脚都被砍断,死后被葬在了万人坑,心脏还被制成了标本,要多悲惨就有多悲惨。
作为姐姐的玛丽.特蕾莎.夏洛特也好不了多少,她虽然活了下来,但也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尤其是轮J,据记载在,这位可怜的公主至少在她父母都被砍头后,遭受过七八十甚至上百人次的QJ和轮J。
安抚完这对倒霉的姐弟后,叶开来到了拉瓦锡身边,这位历史上应该在两年前被砍头,还传说做了著名的拉瓦锡眨眼实验的现代化学开山鼻祖,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因为何钰儿走的时候专门提醒过他,并且为他预留了一条逃亡的途径,所以拉瓦锡顺利逃脱了抓捕。
让这位并不想来远东,也不是特别相信自己会被革命者砍头的化学牛人死心的,是一份报纸的声明。
声明上说,‘学者是人民的公敌,学会是反人民的团体’。
这段话的刊登,代表着拉瓦锡最重要的保护色——著名学者,大科学家,这一身份失去了用处。
他从此认识到,自己真的有可能会被处死,因为他不但是学者,还是贵族议员,更是让无套裤汉们极度厌恶的包税官。
但拉瓦锡有一点不知道,让他无法在法兰西立足,甚至无法在欧洲立足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叶大王的谋划。
1790年左右,历史上处死拉瓦锡的直接推动人,因为笃信燃素说而被拉瓦锡抨击的科学家、革命者、人民之友,让.保尔.马拉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检举信。
信中详细列举了邪恶的包税官安托万.拉瓦锡种种反对人民,意图让国王复辟的证据,特别是那一句‘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深深的打动了让.保尔.马拉。
本来就对拉瓦锡特别不满的狂热革命者马拉,于是下定决心已定要处死这位声名远播的邪恶包税官,以此来震慑那些在暗中反对共和国的人。
而同时,又有好心人把马拉的决心和想法悄悄告诉了拉瓦锡,所以拉瓦锡就算万分不愿意,也只能选择跑路。
“安托万,我的朋友,这里有数不清的,热爱科学的年轻人,他们都渴望着你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教诲!
我已经为你保留了南洋大学化学学院院长的位置,另外如果你接受的话,我还想册封你为子爵,你的院长薪水和子爵年金,将不会低于五百镑。
当然作为朋友,为了能让你过得舒心一点,我将私人赠与你一座一千亩的橡胶园,每年产生的利润最少有两千镑!”
叶大王眯着眼睛诱惑者拉瓦锡,他当然知道这位化学大牛喜欢什么,当然是黄灿灿的金子啦!
果然,听到自己可以一年拿到两千五百英镑的巨额收入,拉瓦锡突然觉得自己的心情好了很多,他高兴的举起酒杯。
“好的,我的朋友,哦,不,我的陛下,我很荣幸能接受您的册封和任命!”
第506章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苏州府,吴县,号称苏州贵潘的潘家大宅,门楣上的状元及第以及乾隆五十八年葵丑科状元时刻在提醒着人们,住在这里的,是潘家的状元潘世恩。
不过念这首太祖著名诗词的不是潘世恩,而是长身而立的潘奕真。
他的跟班赵孟问也满脸激动的站在潘奕真身后,摇头晃脑的听得十分入迷,这已经是赵孟问第N次听到这首词了,但每次都让他有不一样的感受。
连他这样听过无数次的都颇为迷醉,屋子中第一次听到这首词的潘家人更是惊为天人,一堆潘家的大佬嘶嘶的吸着凉气,满脸的不可思议。
“六叔,此是何人所作?好大的口气!好大的志向!读之让人有睁不开眼的感觉,更如泰山驾临于前,使人顿生跪拜之情!
其豪气冲天,眼界之高,连本朝圣祖那样的圣君明主都瞧不上,非君临天下者作不出这等词!”
作为潘家最耀眼的那颗星,状元潘世恩激动的在屋子中间转圈,他右手握成拳不停的在左手手心砸着。
“自两宋以降,文气渐失,大明只有杨升庵等数人堪称大家,到了本朝,唯有楞伽山人一枝独秀,但论诗意格局,都远不如此词,其豪迈之风直追苏、辛,气魄之大更在之上,哎呀!不好!”
说道这里,潘世恩猛地一声大叫,“这....这词不妥啊!”
“哈哈哈!”潘奕真一阵畅快的大笑,“槐堂不愧是我潘家之白麒麟儿,居然能看出作词者定是君临天下之人,没错,此词名为沁园春.雪,乃是当今真主,天命复兴明王之作!”
轰!潘奕真的话,如同一颗炸弹一样,在众人心头炸开,无论是潘世恩,还是他的叔父进士潘奕隽、潘奕藻等人,都顿时被震得说不出话来。
原本在他们心中,叶开这个明王,听着就像是什么海匪山贼白莲藕,虽然他们感觉叶开很可能要得势了,但在心里还是很抵触的。
可是。。。。!海匪山贼白莲藕中人,能做出这么一首气势磅礴的词?
能做出这样一首词的,就算是海匪山贼,那也是五百年不出的海匪山贼大家,朱洪武都远不如的那种。
别看只是一首词,但其中的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绝对要很高才行,甚至很高的都不行,还要极强的文学天赋,他潘世恩虽然是状元,但要做出这样一首千古流传的词,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对付文人,当然要用文人的那一套,遥想当年红朝太祖前往重庆谈判时,举国上下都把他当成了黄巢、李闯之流。
想他李得胜不过是个湖南师范出来的乡巴佬,既没有进过清北,也未出国喝过洋墨水,更不是诗礼世家,定然是个不学无术的粗坯。
可这词一出,举国震动,绝不亚于在果党文人心中投下了一枚核弹!
当时的果党元老,大诗人,大文人柳亚子曾说,‘李得胜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
他把这首沁园春.雪称为超过的苏东坡和辛弃疾的千古绝唱,一时间整个重庆唱和这首沁园春.雪的文人如过江之鲫。
人们重新审视了那个偏居在陕北的红党头子,开始视之为未来的一种可能,解放战争时期,很多文人跟果党决裂投向新中国,这首词做出的贡献绝对不小!
潘家的当家人潘奕隽站了起来,他低着头沉思了一小会。
“以诗观人,明王陛下胸有万丈豪情,学问见识更在我等之上,六弟之友人林鲁迅肯为他之大道以死明志,不是圣君明主不会有这等臣子,其麾下天兵更屡挫阿桂、和琳等人,其势已成!
世恩你和世璜,你们立刻启程去江宁,为明王联络天下英才,六弟你也把当年南下去交趾求学之学子都联络起来,要投靠,我潘家就两代五进士、状元加探花一起投靠!”
“大哥果然不愧是我潘家掌舵人,这样一来,我潘家百年富贵指日可待了!”
潘奕真也特别兴奋,虽然满清一直对江南士绅不断打压,但在这两江面上,他们这些士绅仍然掌握着话语权,只不过原来被吓住了不敢乱说而已。
真要是他们下了决心和满清干,不出几个月,他们就能在两江地面上,把满清抹黑成头顶生疮脚底流的恶棍!
而且,潘奕真压低了眼睑,他这些从来都看不起他们这一支人的堂兄们,还以为明王是来恢复大明旧制,是来搞什么士大夫共天下的。
但潘奕真知道,明王真正的谋划绝不是恢复大明旧制,交趾的几年游学,他可不是去玩的。
什么工业化,什么民族感情,什么大航海,等等这些他可学得不少,呵呵!江南士绅还想不交税躺着当豪族,做梦!
他摸了摸腰间的腰牌,那是一块锦衣卫北镇抚司听风处指挥同知的牌子。
明王任命他为北镇抚司指挥同知,并坐镇两江和浙省,专门负责把这江南的地翻个底朝天,牵着江南文人的牛鼻子跟着明王走,他就是明王扔在江南富贵地的大恶人!
你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潘奕真阴笑了一声。
。。。。
“轰!”巨大的声响,伴随着橘红色的火焰,一门不知道何时铸造的三千斤红夷大炮,将一枚四斤左右的实心炮子射向了对面低矮的城墙。
早就破旧不堪的城墙,被打的砖土四溅,几个倒霉的乡勇被弹射而出的碎砖头打得血肉模糊!一阵阵垮塌声传来,城墙塌出了一个两尺高、四五人宽的缺口。
“无生老母保佑我们!杀清狗!回老家啊!”一个头裹黄巾的小头目拔出腰刀、大喝一声。
身后同样包着黄头巾,手拿长枪刀盾的汉子,呐喊着潮水的般的冲了过去。
这不是复兴军在打哪个县城,而是白莲教军在攻击川北东乡的县治石鼓镇。
所谓的回老家,指的是白莲教信仰的创世神无生老母创造的均贫富、不受冻饿的原本世界,倒是与大胡子小白帽那边的奶和蜜天堂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回老家就差不多等于上天堂。
城墙缺口处传来了如雷般的怒吼声,一群穿着青黑色号服的乡勇,也出现在了缺口处,两军在这个窄窄的缺口处,开始了惨烈的肉搏。
姚之富手拿钢刀藤牌,当先撞进人群里刀砍盾砸,瞬间对面的乡勇就倒下了好几个。
“大哥啊!”一个面孔黢黑的乡勇惨叫一声,疯了般的用手里的长枪,对着姚之富一顿猛刺。
“你跟老子搞么事?斗狠呐!”
一声怒喝传来,一个雄壮如山的汉子身披重甲,手拿铁锤,跳到了姚之富身边。
这是王聪儿的侄子王廷诏,非常悍勇,历史上王聪儿和姚之富死后,他继续率领余部坚持抗清直到1801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