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581


“轰!轰!”震天的火铳声响起,归化城东北门靠西边的地方烟雾升腾,大约四百名属于少年近卫军翼骑兵第四师第三十七团的士兵已经列好了阵型,他们手中都是射速极快的胜捷1798后装枪。
这四百人在一分钟内打出了七轮齐射,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质,而在他们对面,一票穿着各色衣服乱糟糟的蒙古马队瞬间就崩溃了,他们丢下了最少三四百具尸体,哭嚎着没命的四散逃跑。
“啊呀!这些没良心的满洲人,佛祖会让你们下地狱的,我们车臣汗部为你们守了几百年的北疆,现在竟然把我们当炮灰?”
刚刚还比较淡定桑斋多尔吉,突然大声的叫骂了起来,原来被三十七团的翼骑兵们打死的不是满清的骑兵,而是桑斋多尔吉等人带来的护卫马队。
他们按照满清的要求留在了城外,结果正好被当做了炮灰,我大清在蒙古草原上的几百年积威还是有效果的,哪怕车臣汗桑斋多尔吉不在,他们也能驱使得动车臣部的马队。
“阿尔斯楞!赶紧带人去收拢部众!”桑斋多尔吉看着身边的侍卫长阿尔斯楞大喊了一声。
那被打散的万余人中,超过三千人都是他带来的卫队,要是这三千人跑光了,他桑斋多尔吉就要是光杆司令了。
不过这个叫做阿尔斯楞的蒙古汉子楞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了畏惧的神色。
这会外边正在开打呢,他这么出去,那就不是去收拢部众而是去送死!
脑子里正在想着用什么方法保住命呢,结果几十个被冲散的满清骑兵,稀里糊涂得逃到了墙根底下。
城墙上蒙古人的怒火立刻就被点燃了,他们呐喊着把一切可以扔的东西都扔了下去,身上还背着弓的阿尔斯楞,也赶紧弯弓搭箭装作义愤填膺的样子开始杀敌。
“玛德,窝囊废!”背嵬军统帅叶明珍轻蔑的骂了一句,围着归化城追打了半天,满清的骑兵干脆就是跑,连一场像样的战斗都没组织起来,他们看样子像是早就有了计划一样,跑的比老鼠还快。
“进城!咱们去看看这些漠南和漠北的家伙识不识趣!”
。。。。。
勒保护着绵恺在飞奔,他现在已经麻木了,想想不久前他还是大清的中堂,我大清还拥有全中国,看起来辉煌鼎盛。
可就短短的一两年,不但大清没了,他也变成了最擅长脚底抹油的长腿中堂。
在勒保周围,没有一个人说话,都在注意节省自己的体力和马力,虽然不远处还有火铳击发的声音传来,但他们仍然按照固定节奏,没有不惜马力的狂奔。
在这茫茫草原上,没有计划,没有方向的乱跑,那跟找死差不多。
所以早在进入归化城之前,他们就商量好了去处,万一明军打来了,他们就先去阿拉善厄鲁特旗,然后再去甘肃省凉州府,德楞太在那里还有几千人,还不断有旗人丁壮从全国各地赶来,汇集了他们之后,再去想下一步。
归化城三仙庙,不过短短的半天时间,这里主人就又换人了,叶明珍拿着马鞭,坐在刚才绵恺坐过的地方,目光有些玩味的盯着下面的一票蒙古人。
他一点也不着急勒保是不是逃走,因为这是叶开交待过他的,对于勒保要痛打,但痛打之后,也可以择机放他一条生路。
因为对于叶开来说,满清这几千万把号人,他根本没放在眼里,不管是从骑兵素质上来说,还是从枪炮装备上来说,别说勒保,就是奴儿哈赤附身也不可能把大明怎么样了,而且死了的勒保,比活着的勒保更有用。
因为叶开查看了一下几个战俘管理处的综合报告,现在满清的俘虏在兴都有三万,广州有两万,上海两万五千,辽宁有二十七万。
这才多少人?加一加不过才三十四万五千人,就算把勒保这的一万多人和战死的三万多人算上,总共明面上的旗人也就四十万人左右。
统治中国一百多年的旗人只有四十万人?怎么可能!旗人的规模,最少也应该在八十到一百万人左右。
光是乾隆五十九年统计的宗室人口就有十三万,这么多人去哪了?都死光了?还是潜伏起来了?
还有叶开征发去建设辽宁的漕帮人员时,竟然发生了几次有组织的暴动,被通缉的漕帮几个龙头,到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锦衣卫现在人还是太少了,所以叶开干脆留着勒保,留着绵恺,他就不信这些旗人不跟勒保联络,不想逃到那边去,顺藤摸瓜可比两眼一抹黑的瞎找好多了。
。。。。
塞北草原上,三岁的爱新觉罗.绵恺在抹着眼泪跑路,万里之外的碧波大洋上,十四岁的尚温王也在抹眼泪。
这位自认为已经是合格君王的中二少年,就因为他迎接天使的时候说了一句‘恨不能见复兴大帝一面’,随即就被王状元抓住了话柄,现在也不得不登上了前往大明的船。
与他一起去往大明的,还有秘密出海的萨摩藩守岛津齐宣的儿子岛津齐光,家老佚父季保,和一个莫名其妙被选中的萨摩藩城下士调所清八。
眼看尚温王眼泪含含的走远了,那霸港口上的琉球三司官马文瑞乐开了花。
什么?你说他是琉球国的中亲日派?呸!我马文瑞是闽人三十六姓的后人,是堂堂上国华族,怎么可能给倭人当狗?
马某现在已经是大明皇帝的狗了!
第590章
蒙古人的苦难与梦魇
归化城中,百十个漠南漠北蒙古的贵人们臊眉耷眼的的不说话,你别看他们死气沉沉的,但只要一出了归化城,保证龙精虎猛的跑的不见人影。
对于骑兵只有六千人,算上翼骑兵也就一万四五的叶明军队来说,打垮现在的蒙古人一点也不难。
难得是把他们控制住,特别是这些蒙古王公,好多家族跟满清都有联姻关系,你别看他们现在挺驯服,但只要放了他们,就再难找回来了。
不过好在这次托满清的福,叶明珍抓准时机打了他们一个突袭,不但把这些蒙古王公的使者们堵在了归化城,而且他们带来的大量指望交易的牛马牲畜、奶、油和各种皮毛也给缴获了。
经过满清上百年的弱化政策,蒙古草原上,上到王公,下到牧民,就没有不穷的。
这些他们带来归化城的物资,就是他们过冬的保障,没有从汉地交换回去的盐、茶、米、布匹、药材甚至铁锅,他们中很多人就会过不了今年的冬天。
所以被昨天就被打散,已经四散跑开的一万多蒙古马队,又不由自主的回到了归化城周边,这里不但有他们的首领,还有他们辛苦积攒起来的财货,他们不得不回到这里。
大盛魁的大掌柜秦钺春风满面,他已经预见到大盛魁未来的兴旺发达了,李丽妃已经向他透露过,皇帝想要囊括蒙古各部,要像唐太宗那样当草原各部的天可汗。
而草原这么大,一味的靠武力也不行,还得怀柔,那这怀柔的人选,除了大盛魁,还有能别人?他们现在位于乌里雅苏台的商号总店可没关门呢。
同时他们这些山西商人,在草原上的信誉和名声比满清朝廷都好,这是一百多年来,历代山西商人积攒下来的。
秉承不偷不抢不骗不驳价原则的山西商人,是草原牧民最信赖的汉人群体,要交通蒙古,特别是漠北蒙古,没有比他们大盛魁更合适的了。
就像现在,上万蒙古人聚集在归化城外,要把他们弄进城,让他们敢跟大明接触,就得大盛魁出马。
上百个常年走口外的商队伙计、镖师蒙语夹杂汉语的一顿兄弟喊过去,不过半个时辰,处于惊慌戒备中的蒙古人态度就软和下来了。
等到叶明珍安抚完以桑斋多尔吉为首的各部贵族,胆子大的城外蒙古人,已经跟着大盛魁的伙计进了归化城。
叶明珍趁热打铁,就在三仙庙外的大广场上,让背嵬军中擅长庖厨的士兵买了蒙古人的牛羊,直接在这里炖了起来。
大盛魁的伙计也架起了几口大锅,用他们带来的砖茶、冰糖煮起了奶茶,还有人烙起了饼子熬起了粥。
香味飘散的到处都是,又惊又吓的各部落蒙古汉子渐渐的就被吸引住了,在叶明珍明确表态大明不是来进攻他们的之后,渐渐的人群就围拢了过来,许多人甚至帮背嵬军的士兵宰杀起了牛羊,一碗马奶酒下去,歌声笑声就响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蒙古人还是很单纯的,也崇尚强者,跟叶开后世去承德、赤峰等地遇到的那些蒙古奸商或者汉人假装的蒙古奸商,完全不是一回事!
叶明珍静静的看着这一切,虽然酒照喝肉照吃,但他的眼神越来越清亮,现在只是稍稍打消了这些蒙古人的戒心,真正要让他们开始从心里上觉得大明比满清好,还得祭出一招杀手锏,他目视了一下同样眼神清澈的秦钺,这个很有手段的大商人轻轻点了点头。
酒饱饭足稍显意犹未尽之时,人群中突然发出了一声呜呜的哭声,哭的还特别的凄惨。
所有人寻找着哭声的来源,终于,众人在三仙庙门口的木台子上,发现了一个正在痛哭的身影。
“这不是镶红旗察哈尔章京家的吉日格勒吗?他是要干什么?这个时候哭什么哭?可不要惹恼了那些贵人们!”
有人认出来哭泣的身影是谁了,一个算得上是小头人家族的子弟,吉日格勒在蒙古语中是幸福的意思,可这个吉日格勒幸福吗?他摇了摇头,慢慢的解开了自己身上的蒙古袍子。
“诶!这是要什么?来几个人把他拉下来吧?这小子是不是疯了?”
一群蒙古人害怕惹怒这些刚刚打下归化城的汉人,正商量着要不要把吉日格勒拉下来的时候,台上的他已经脱得只剩下一条犊鼻短裤了。
“是霉疮!是棉花疮!”木台子上的吉日格勒,浑身长满了红褐色的斑块,那些红褐色的斑块还在渗出脓液,看上去极为吓人,极为恐怖,甚至连吉日格勒的头发都因为一小块,一小块的脱落变成了恶心的癞痢头。
所有人仿佛看见了世界末日一样的看着他,靠得近的连滚带爬就跑开了!
霉疮、棉花疮、杨梅疮等等,它们在后世有一个统一的称呼——梅毒!
梅毒这玩意,是大航海在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的传染性疾病,好多人甚至把这看做了印第安人的诅咒。
由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鼓掌,所以也被当成了不洁和灾祸的象征,所有人都对他避之不及,所以梅毒在很多国家,有不同的称呼。
在历史上,意大利人把梅毒称之为“西班牙病”或“法国病”,法国人称之为“意大利病”或“那不勒斯病”或“西班牙病”,英国人称之为“法国病”或“法国痘”,俄国人称之为“波兰病”,阿拉伯人称之为“基督徒病”,中国叫做“洋病”,日本叫做“中国病”。
在很多国人的记忆中,好像这种性病,多是在国外传播,但实际上,自1505年左右梅毒被葡萄牙人带到广东后,它已经在全国传播开来了,李时珍就曾说,‘自南而北,遍及海内!’
特别是在如今的草原上,这种病,成了挥之不去的梦魇,至于为什么会成为草原牧民的梦魇,那就是因为满清政府的狠毒政策所致。
满清一朝,对蒙古的政策可以概括为三大标准。
‘南不封王,北不断亲’
‘分治以制其力’
‘崇释以制其生’
南不封王,北不断亲,是指靠近北京周围的漠南蒙古,主要是察哈尔各部由满清直辖,对于鞭长莫及的漠北蒙古,则采取联姻制度。
满清皇室宗室娶了大量的漠北蒙古以及部分漠南蒙古的贵族女子为妃,同时也把自己的宗室之女,甚至皇帝的公主格格嫁到漠北,以示亲近和笼络。
分治以制其力,就是满清实行的盟旗制,他们把漠南蒙古分为四十九个旗,漠北蒙古分为六十四个旗,严禁各旗跨盟旗游牧,这政策可就是相当歹毒了,蒙古人不能游牧那还是蒙古人吗?
在这个政策下,蒙古人既不能游牧,更不可能南下侵扰掠夺,来了白灾黑灾就只能原地硬抗,抗不过去那就是全家死光!
在这种情况下,满清时期的蒙古人,完全是不像是草原民族,而像是动物园里圈养的野兽,失去了爪牙,也失去了对抗天灾的能力,可以称得上历朝历代最弱的草原民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