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581


现今也不是乱世,没人会支持你们的!东照大权现(乌龟康)也花了四十年,驾鹤之前才平定了全天下,就凭你们就想开创幕府?我看你们是要把萨摩藩拖进无间地狱里面去!”
“东照大权现不过是因为寿命够长而已,他本身并不是天纵英才的明君,而家兴阁下则不一样,他背后站着大明。
大明大皇帝是千古明君,他已经为家兴阁下准备了数年之久,光是银元就花了两百万,在琉球还训练了一万五千新军。
大明更会出动海军封锁濑户内海,威逼江户和大阪,只要我等在陆上战胜幕府之军,天下可定!”岛津齐宣还在叽叽呱呱的反驳着,清水盛之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定不了的,幕府有十几万大军,你们打不过的,大明也没法出动那么多的海军,他们正忙着解决暹罗问题,一旦陷入与幕府的无休止战争中,恐怕两边都讨不了好!”岛津齐宣蔫了,不过面子上还在死鸭子嘴硬。
“这就是大皇帝的高明之处,他把全天下人都瞒过去了,大明的动员,根本不是要去打暹罗,而是为了日本!
暹罗却克里家族不过是纤芥之疾,天兵一到即刻束手,根本不用大明征发大军,只有掌握着几十万武士的幕府,才会让大明出动大军!
而且幕府也不会有十几万军队可以用,因为大皇帝已经决定招募全天下的男儿为他所用,为此他在暹罗拿出了一百万石高的土地,只要有人愿意追随大皇帝征服暹罗,立功最少者都可以得到五百石的石高。”
一百万石?岛津齐宣彻底不说话了,没丢失琉球以前,整个萨摩藩也就是七十七万石,这就已经是全天下少有的强藩了。
而大皇帝一次性就拿出了一百万石,这起码就可以封出一千多个旗本,而一千多个旗本,起码可以带走上万的武士。
更关键的在于,只要有人抵受不住诱惑跟着大皇帝去了暹罗,那日本就如同被洪水冲开小缺口的堤坝,溃口只会越来越大。
因为大明在南洋,有太多的土地可以册封了,它会有如无底洞一般,将日本的武士给吸走的,当给德川家卖命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后,德川幕府自然就崩溃了。
“不要再拖延下去了,主上,今日之事,您必须要做出选择!”
眼看佚父季保和桦山久言等人还在和岛津齐宣‘表演’,清水盛之忍不住了,现在搞得就是逼宫的事,还总想把自己塑造成为天下迫不得已的样子,恶心!
“佚父君,桦山君,你们准备怎么处置我呢?外面的人又该如何办呢?”
眼看清水盛之等人有些不耐烦了,害怕引来杀身之祸的岛津齐宣也不叨叨了,他叹息看向了佚父季保和桦山久言,这两个他曾经认为最忠诚的心腹家老。
“主上退隐之后,可以到大明应天府去隐居,那里有齐兴阁下的赐宅,无论风物、居所都远比鹿儿岛好得多,每年还有两万银元的年金,由萨摩藩出,大皇帝陛下也会给主上予侯爵的待遇。
至于外面的穷苦武士,他们都是幕府压榨萨摩藩的受害者,您宣布退隐之后,我们会用大明的银元,兑换他们手中的银小判!”
“好吧!”岛津齐宣苦笑一声,“我退隐!”
“那就请主上下令,将鹿儿岛城外的种子岛藩士调入东福寺城!”
桦山久言松了口气,能不流血是最好的,所谓种子岛藩士,实际上是驻扎在城外,由岛津家家臣种子岛守,种子岛久照带领的三千新军。
全部是他们暗中招募的武士,用大明教官训练,按照大明装备和编制打造的,是这些人敢于逼宫的本钱。
“那些想要用银小判兑换大明银元的武士,肯定也需要为大明效命了吧?”写完了调令,岛津齐宣突然问道。
“当然!不过不只是他们,全萨摩藩都要为大明效命了!”
第650章
岛津齐宣与李祘
“萨摩藩的勇士们,我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们,你们手中的银小判,并不是假的!这所有污蔑我们银小判的流言,都是幕府的阴谋!”
三千拿着后装枪的秘密军队一进城,佚父季保就顺利的控制了整个鹿儿岛及其城下町。
而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挑起萨摩藩士心中的怒火,把舆论引向声讨幕府的方向去!
“佚父君,幕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对他们到底有什么好处?”
乱糟糟的声音响成一片,就在人们又惊又怒的时候,一个身材特别高大的武士,站到了一辆被掀翻的马车上大声问道。
“为什么?”佚父季保露出一脸的悲愤,“当然是因为我们萨摩藩是幕府的眼中钉啦!
这几百年来,每当萨摩藩的财政有所好转,大家吃上了几顿饱饭的时候,幕府就会来把我仅剩的一点财物全部夺走。
诸君忘记了宝历治水之事了吗?诸位忘记了两年一次的劳役征发了吗?
幕府就是不想给我们这些西军的后人一条活路,幕府就是想穷死我们!”
其实佚父季保这些话里,是有漏洞的,但这会,没人去深究什么漏洞不漏洞的了,所有人都被勾起了苦痛的回忆和对幕府的怨恨。
宝历治水的苦难,到现在他们还能听家中长辈或者年纪比较大的武士讲述,两年一次的劳役,更是让所有人痛苦不已。
而现在,手里的银小判又被幕府指责为假银,人群的不满一下就达到了顶峰。
所以在萨摩藩,如果说有什么事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和同仇敌忾的话,那就一定是声讨幕府,不怪别人,要怪就怪幕府对萨摩藩的压迫,确实太狠了!
“那可怎么办啊?难道萨摩藩又要回到靠藩士献纳俸禄过日子的时候了吗?”
一个穿着打满补丁长衫,鞋子都破了一个洞的武士惶急的大喊了一声。
这是一个城下士,是所有藩士中级别最低的,一般俸禄只有十五石甚至更少,还不如居住在乡间的半武士。
虽然半武士的地位要低于城下士,但至少半武士还有农夫可以剥削,大米不够吃,但杂粮混着豆子还是能吃饱的。
“幸子就要生产了,可他的身体那么差,如果没有新米和鲜鱼熬粥,拿什么来下奶呢?”
他狠狠捏着手里的一块五两银小判,这还是好几个同僚给他凑的,准备来买点长鲷和豆腐以及大米的,结果跑了十几个商铺都没人收。
“是啊!怎么办呢?今年的劳役就要轮到我了,可我们长岛町真的无法支出了,天明大饥馑的时候,我们就被加派了沉重的劳役,到现在都未恢复,银小判没了,再有劳役征发的话,下面的农夫就该活不下去了!”
一个穿着还算工整的武士也叹息着说道,这是一个俸禄一百五十石的中级武士。
倒不是他有多善良,还在为手底下的农夫担心,而是这些农夫是真的快活不下去了,虽然他经常说那些农夫是贱民,可要是这些贱民都死光了,他给谁当老爷去?
而且一旦被征发劳役,武士虽然不用去干活,但生活支出幕府可是不管的,吃饭、住宿、路途的盘缠,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佚父大人,主上呢?他怎么不出来说句话?幕府这么欺负我们萨摩人,主上应该出来说句话啊!”
纷纷乱乱了半天,终于有人想起了一直没出现的岛津齐宣。
佚父季保脸上露出了几分难过的神色,“主上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病倒了,不过在病榻上,主公嘱咐我,让我们组成萨摩藩士请愿队。
我们去长崎,消息是他们传出来的,必须要给一个交代,不能把我们辛苦得来的俸禄说成是假银!”
离萨摩藩最近的长崎,是日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合法对外贸易港口,这里是幕府的辖地。
在这里有负责长崎民政与司法和对荷兰贸易的一千石奉行两人,虽然他们管不到萨摩藩的事,但要是萨摩藩有什么重大事情的话,长崎奉行是可以通过幕府设置的快马代为传达的。
“现在,我需要五个请愿队员,请有辩才的饱学之士前来报名,人数一齐,我们就即刻出发。
至于其余藩士,主上也不治你们的无礼之罪了,都回去吧,暂且忍耐些时日,等着我们的好消息!”
人群慢慢散去了,在东福寺的塔楼上呆立良久的岛津齐宣,也黯然的走进了屋子。
本来他是希望看到事情闹大一点的,最好闹到佚父季保等人无法阻止,这样他就可以拖着‘病躯’出现,然后拿回大权。
但结果,来势汹涌的上千藩士,在种子岛藩士的威慑下和佚父季保的劝说下,没有任何意外的散去了。
现在,属于他岛津齐宣的时代终于结束了,他现在只能在几个小纳户(藩主身边杂役)的‘服侍’下继续称病,等到佚父季保等人把萨摩藩拉倒与幕府的对立面后,再去往大明,去隐居。
就在岛津齐宣黯然退出权力中心时,朝鲜的正宗大王李祘,正准备在汉城昌德宫的迎春轩再次召见金祖淳。
对于王世子李玜被大明大皇帝陛下认作义子一事,李祘跟朝鲜文武官员不一样,他心里是十分欣喜的。
从李祘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儿子成为了大明大皇帝的义子,在朝鲜来说,那就相当于穿上了一件无敌的宝甲啊!
所谓下国之主何敢杀伤天朝之民,一个从北京跑到朝鲜传教的周文谟,一个犯了朝鲜律法的神棍平民,他们不不敢擅自处置,最后还是天朝使者会安侯下令处决的,那么一个大明大皇帝义子在朝鲜,该是何等尊贵?谁人敢伤他一根毫毛?
本来李祘是最担心李玜的,他害怕他万一有个什么好歹,李玜搞不好会出事,但现在这样一来,不单李玜安全了,而且他觉得自己也安全了。
因为李玜是朝鲜王位的天然继承人,他要是出了什么意外,从大明回来继位的李玜,一定会为他报仇的。
一个穿了刀枪不入宝甲的国王,绝不是那些两班可以抗衡的,所以他们绝不敢把自己怎么样!
于是,在这七八个月中,李祘一鼓作气加快的打击僻派的行动,提拔了一票出身低微的官员,加紧了对金祖淳的提拔,他要以雷霆之势,结束朝鲜几百年来的陋习
第651章
剧变将至
踌躇满志,想要借大明东风打击控制国家的两班贵族,重塑李朝王室威风的李祘,根本没想到,就算他有叶开为后盾,想要解决李朝没建立前,就存在的朝鲜两班,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叶开选择认李玜为义子,是因为这孩子还小,而且天性有些软弱,是个非常合适的操控对象。
不出意外的话,他几乎是不会有机会回朝鲜去了的,以后朝鲜的国政,会悉数委托给大明派出的朝鲜国相。
所以,在对李祘的态度上,叶开和朝鲜两班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不需要一个年级比他还大十几岁的朝鲜国王,朝鲜两班也不能容忍李祘继续侵害他们的利益。
李祘越是重用金祖淳和提拔寒门两班官员,他既定的命运也就来的越快!
。。。
昌庆宫也是汉城五大宫之一,只不过这个宫殿不是传统的坐北朝南,而是坐东朝西,因为它正南面就是李朝的宗庙,宫门是不能对着宗庙打开的,所以昌庆宫就成了中式宫殿史上,比较少见的坐东朝西模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