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581


武士这个阶层,放在汉唐这种大国就是国力的保障,放在日本这个地狭民贫的国家就是地雷,迟早要爆,不是爆了别人,就是把自己玩完。
“上总守不会放过你们的,幕府不会放过你们的,你们这些奸臣国贼!”
市田盛常和他儿子被从密室中拖了出来,知道自己快完蛋的市田老小子还在厉声怒骂。
清水盛之眼中冒出了愤怒的火焰,“一个足轻!靠献女媚上都能做家老,多少忠臣之后食不果腹你却锦衣玉食,多少饱学之士只能做个茶坊主(端茶递水的杂役)你却能做家老!
这样的主上,这样的幕府,我清水盛之绝不再跟随了,天诛国贼!尊华攘夷!”
清水盛之狂叫一声,一刀就把瘦小的市田盛常的脖子砍断,随后回手一刀,将瘫软在地上的市田盛常儿子市田义宜也捅死。
“加治屋町的大山隆一家都处决完毕了吗?”杀了市田盛常父子,清水盛之一边擦干刀上的血渍,一边低声问着旁边的心腹。
“都处置完毕,按照私通市田逆党的罪名全部捕杀,包括周围几家武士家庭,没有一个逃脱的!”心腹一边回答,一边有些疑惑的看着清水盛之。
因为不管从哪看,那个大山隆一家也不像是私通了市田盛常的,他们上门去杀人的时候,对方甚至没有准备,再说了,一个五十石的藩士,有什么资格私通市田盛常?
清水盛之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出口解释,他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是南镇抚司宣教处指挥同知,永祥伯武文鸯大人的密令!”
其实下命令的武文鸯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这命令是叶开下!
萨摩人大山岩曾经在历史上于辽宁犯下了屠杀平民的暴行,叶开一是不希望他出现在历史上,选择直接把他全家抹除,二是为了检测一下清水盛之的忠诚而已,因为这个人,叶大皇帝以后有大用!
第653章
当孝子就该有当孝子的样子
冰凉的眼泪顺着李祘的脸上划过,他现在躺在昌庆宫中无法动弹也无法言语,身边的心腹,也正在一个一个的被人清除。
就在刚才,他最后一个靠得住的内侍也不见了踪影,身边围着的的内侍和宫女,全是从汉城西部的庆熙宫来的。
庆熙宫是李朝国王的离宫,离宫的意思就是国王的避难所,这些来自庆熙宫的内侍和宫女,似乎就在昭示着李祘的命运。
其实国王与侍卫和内侍是一种互相保护的关系,国王用权威保证侍卫的地位和安全,侍卫用武器保护国王的人身安全。
可一个口不能言,路都没法走的李朝国王,是没法给身边的侍卫和内侍们提供安全保障的,当然,也就没有了能保证他安全的侍卫。
现在李祘的最后一点防御,也终于被人解除,他现在就是案板上的鱼肉,只能等着任人宰割!
“王上这是感动的流泪了吗?”一个李祘绝不想看到的大脸盘子女人走了过来。
这是他的死对头,他名义上的奶奶,李朝英宗大王李昑的继正妃,大王大妃金氏的贴身女官。
乾隆五十四年(1794)将李祘的异母弟弟李裀从李祘眼前押走的,就是这个女官。
那也是李祘第一次见识到了这个并不比大多少继奶奶的手段,一个女人,能成为僻派的头目,也是有几把刷子的。
此刻,这个李祘最不想见到的大脸盘子女官,慢慢打开一个药罐子,闻起来非常难闻的药味飘散开来。
“也难怪王上感动,得知王上患病,大王大妃殿下寝食难安,特意亲自熬煮了这藿香正气散。
这可是大明天朝来的妙方,主治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正对王上的病症,您喝了就会好起来的。”
李祘知道那是什么,确实是藿香正气散,但只要多加一味药,或者把其中一味药加重就能要了他的命,好死不如赖活着,何况这看起来也不算什么好死,所以李祘虽然在流泪,但还是咬紧了牙关绝不张口。
“你们都出去,把门窗都关上,没看王上不能受风的吗?粗手笨脚的,还是让老身来服侍王上用药吧?”
大脸盘子女官把所有人都支使出去之后,就慢慢靠近了李祘,最后甚至直接坐到了李祘的御床上。
“王上不肯用药,那一定是心中有惑,或许您还在想,您连吃饭都是绥嫔朴氏亲自操弄,用药乃是自己开方,这为什么病情还是会越来越严重呢?”
是啊!李祘也很不解啊!他都这么小心了,怎么还是会中招呢?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看来我说对了,王上不甘心啊!那就让奴婢来为您解惑吧!
王上的医术,确实不错,可是您所谓的医术,都是从医书上看的,无非知道些君臣佐使,知道如何辩症,能配几副汤药而已。
可是您根本没有接触过多少药材,您知道当归与独活的差别吗?您能轻松认出土茯苓与菝葜吗?你知道香加皮与五加皮有何区别吗?
您不知道!
您自己为自己开的白虎汤中,石膏就真的是石膏吗?您也不知道!
就像您只知道两班是朝鲜的祸害,两班攫取了你们李氏的权柄一样,您不知道,两班在你李氏之前就存在了,我们两班才是朝鲜,你李家不是!
你为何不想一想,为什么自大明以后,天朝再也没征伐过这三千里江山?那都是因为有我们,一个弱小的王室和一班只知道窝里斗的儒学大臣,才能让天朝放心。
您以为天朝会允许这里再出现一个卫氏朝鲜?再出现一个高句丽?哼!”
大脸盘子女官冷哼一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个有明朝鲜国一旦超出他能被允许拥有的力量,就一定会招来横祸!
想在中原天朝的卧榻上有一个小小的位置睡觉,那就不要忘记你的本分,乖乖的做一个忠藩,当儿子,就要有当儿子的样!
您以为大皇帝认了世子为义子,他是想要抬举你?天真!大皇帝只是为了捏住我朝鲜国上下的命脉,让我们更听话而已!”
李祘猛地睁大眼睛,嘴里竟然还嗬嗬了两声,这些话,是从来没有人为他说过的,他一辈子都在跟两班斗,想要拿回权力,他没有或许刻意回避了大脸盘子女官说的这些话题,现在想来,人家说的未尝没有道理。
朝鲜之于大明,就如同一个孽出的庶长子一样,安安稳稳的享受庇护和宁静就好,其余的,也就别多想了,想多了,那就要挨打的。
“来吧!王上,不要辜负大王大妃的美意,李氏王族会存在,两班也仍然会存在,就像我们头上总会有一个君父之国一样!朝鲜人的头上,永远会有一个慈父,这是注定的命运!”
大脸盘子女官用调羹舀起了黑褐色的药液,慢慢喂到了李祘的嘴边。
一下子失去了所有抱负的李祘眼中,再次滚出了几滴浑浊的眼泪,他突然长吸了一口气,随后松开了咬紧的牙关!
。。。。
就在李祘喝下了他宿命中的藿香正气散的时候,鹿儿岛东福寺城不远的仙岩园一间大屋中,坐满了穿着规整的萨摩藩士。
能到这里来的,全部是萨摩藩一百五十石以上的藩士,只有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尊华攘夷的事情才能顺利的继续下去。
不过鹿儿岛由于岛津重豪等几代大名都大力办学,思想和学术气氛很活跃,这东西一活跃,特别是儒学思想占主导地位以后,不可避免的,萨摩藩的学术斗争就激烈起来了。
在这里,儒学本分为阳明学派、国学派、新学派、革新派等好几种学派。
这些学派之间互相不服,彼此攻讦,闹出了不少的乱子,严格来说,讲究经世致用的近思录派(革新派)也是新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只不过他们得到了岛津齐宣的支持,势力最大而已。
学术辩论这玩意,特别是文学、哲学这方面的辩论,是很难说服一方的,他不像做数学,对对错错分得那么清楚,是有一个唯一正确答案的。
所以佚父季保也早就想到了这个可能,于是,所有的藩士进入仙岩园之后,就被种子岛藩士队给收缴武器看管了起来。
当然这个过程不算顺利,起码十余个‘小机灵鬼’见势不妙就要跑,当然现在已经被抓回来,打成了市田奸党等死。
在枪杆子的威胁下,其余的藩士不得不暂时听从的近思录派的安排,但要是今天不能真正让他们接受的话,萨摩藩可能要先打一场内战。
所以佚父季保也不多说,直接把大明这个’超级炸弹’,直接给扔了出来。
第654章
叶大皇帝与国姓爷合战
仙岩园中,身材高大,满脸威严的山本正谊当仁不让的跪坐在了最前面。
他两度担任造士馆的首席教头,身后追随的门人众多,跟近思录派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天山本正谊是站着出去,还是横着出去,几乎就代表了萨摩藩会不会先爆发一场内战!
说起来,山本正谊跟近思录派的敌视,非常具有戏剧性,这位国学派大佬的授业恩师叫做荻生伹俫。
荻生伹俫的地位和出身都不高,你从他名字就看得出来,伹是笨拙的意思,俫则是小厮、童仆的意思,合起来伹俫就是指一个笨兮兮的服务员。
但这位可不是真的服务员,反而很有才,在学术上他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因此在造士馆中有很多追随的学生。
这些学生中,山本正谊是最为出色的,但也因为出色,他很快就产生了自己的见解,并未完全顺从于荻生伹俫的思想。
山本正谊跟他的老师不一样,山本正谊没有像荻生徂徕那样对程朱理学持全面的批判态度,而是采用折中的看法,他在强调实践的同时,也强调诗文的修养,而且对于理学中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义体系非常赞同。
这是因为他跟老师荻生伹俫的出身不同,荻生伹俫是个外城武士,也就是居住在乡间麓堡中的乡下武士,如果不是造士馆的建立,这种武士都没有资格进学。
这一类人也是萨摩藩中最能感受到生活困苦的人,所以他会提倡经世致用,希望上层的藩主和家老、用人、奉行者这个层次的人能干点实事,提拔人才不要那么看重门第。
而山本正谊则不同,他们家是内城武士出身,而且是城上士,家境富裕,历史上他的侄孙子山本权兵卫可是明治豪杰、日本海军的奠基者之一。
所以他就对维护封建上层统治的程朱理学没那么反感,对于三纲五常这种东西更是赞同。
不过这对师生虽然最后因为见解不同而分道扬镳,但并没有撕破脸,但他老师荻生伹徕所倡导的经世致用学中,有一批比较狂热的追捧者,那就是以佚父季保等人为首近思录派。
说起来近思录派这些人的脑回路也是不一般,《近思录》就主要是朱熹理学思想的精华,这些家伙反对程朱理学却又追捧《近思录》,还把自己称为近思录派,难道这些萨摩藩的小本子,这么早就掌握了批判继承法?
所以狂热追捧经世致用,代表下层武士利益的近思录派,就把代表上层武士利益的山本正谊给恨上了。
假如没有叶开带来的变数的话,历史上他们此刻正在谋划弄掉山本正谊的造士馆教头的职位,以求统一萨摩藩士的思想。
“大明?佚父大人是不是想的太简单了,大明从来不理会我东瀛列岛之事,现在为何要来插一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