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79


一边吕城有些震惊地看着他。
许问这个人平时有些少言寡语,看上去有些木讷,也是因为这个,一开始姚师傅不太喜欢他,周师兄也安排了最累最无趣的活计给他。
吕城从小学着八面玲珑,刻意与许问交好,但好几天下来,许问都像个木头疙瘩一样,一点反应也没有。
这两天他不再理会许问,一方面是看见连林林的确觉得有点可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听说了一些事情,觉得这个人没什么利用价值,不需要再交往下去。
但现在,许问的表现跟他认识的那个完全不同。
他口齿清晰,思路更是有条有理,跟之前刘阿大他们连话都说不太出来的样子完全不同。
“首先是颜色。这块木料看上去是红褐色的,与榉木芯材以及陈年黄花梨都有些相似。但仔细辨认,红色的部分更像是漆色浸染,靠近内部的颜色接近浅褐,应该是原本的木色。”
“然后是重量。核桃木介于软木与硬木之间,比较易于成形。与之颜色、纹理都比较相近的花梨木属于硬木,质地比它更为坚实。”
“接下来是气味……”
许问一条接一条地说出来,吕城听得呆了。
一柱香后,他终于说完了自己的辨识依据,再次向姚师傅行了一礼之后,退回队中。
姚师傅摸着胡子,看不出来在想些什么,只是对着杨师傅点了点头道:“继续吧。”
他明明没有表示,但不知为何,吕城突然心里一沉。
月度评估继续进行。
许问是第一轮辨木环节的最后一人,他完成之后,评估就进入了第二个轮——说木。
许问给旧木场增加了三分,但他们仍然排在五个木场的最后一名,可见他们面对的难度有多大。
许问回到队伍中间,师兄弟们的表情都很惊讶。
“没看出来啊,你是本来就懂的吗?”许三上下打量着他。
“这都是小师姐教我的。”许问认真地说
“她?哈哈哈……是真的?”许三笑了两声,突然瞪大了眼睛。
许问认真地点头,许三跟师兄弟们对视了一眼,表情古怪,没再说话了。
第二轮进行的顺序跟第一轮一样,仍然是各木场的师傅们先登场,接下来才轮到徒弟们。
师父们纷纷来到队列前方,他们将要随意选择一种木料,阐述它的特性与功用。
这时,几乎所有的学徒同时提起了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着师父们的论述。
显然,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考核,也是极为难得的学习机会。
吕城也很清楚这一点,他也很想把握这样难得的机会,但不知为何,他总有点走神,总是忍不住去想刚才的事情。
许问的天赋这么高吗?
短短五天时间,他就能学会这么多东西?
还是说,他也跟他一样,其实以前就学过一些,其实是有基础的?
吕城的心有点乱,一时间没去听前方洪师傅的论述。
片刻后,附近一个非常轻微的声音突然传进他的耳中,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我犯傻了?我怎么觉得洪师傅……”
这是一个红木场已入门的学徒,正在跟他身边的同伴窃窃私语。他的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显然觉得不太妥当。
结果他那同伴显然跟他有同样想法,心直口快地直接就把后半句话接了下去。
“我也觉得,洪师傅讲得不如旧木场那小子好啊。”
怎么可能?
吕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
这可是师傅,许问就算以前学过,也只是一个未入门的学徒而已,怎么可能比师傅讲得还好?
他偷偷地瞪了那两人一眼,开始专心致志地听起了洪师傅的话。
结果听了没几句,他就不得不承认,这两名师兄说得没错。
洪师傅懂得也许比许问多,但讲得的确没有他好。
洪师傅讲的是鸡翅木,这是一块很名贵又很有特色的木料,可讲的内容非常多。
洪师傅讲得非常全面,但问题就是太全面了。他一会儿讲它的外形,一会儿讲它的用途,一会儿拿自己以前用它打造的一件家具举例子,跳跃性极强,经常让人听得一头雾水。
相比起来,刚才许问讲得有条有理,非常清晰。核桃木是特产于山西的一种木料,此地很多木匠并没有见过,但听完他讲的,吕城也觉得自己以后能认出它来了。
果不其然,洪师傅说完之后,上面姚师傅等人给他打了一个四分,一个完整的正字缺了一笔。
他对木料的讲解毫无问题,这一分明显就扣在了表达方式上。
洪师傅之后,是柏木场的田师傅。
他的情况比洪师傅更加糟糕,吕城听得忍不住皱眉。
田师傅天生口疾,有点结巴,说话不太流畅。第一轮的时候他只说了三个字,干脆有力,还不觉得。但现在长篇大论说起来就很明显了。
结巴是天生的没有办法,关键是他讲的内容也不比洪师傅好多少,想到哪里讲到哪里,显得乱糟糟的。
换了以前,这些问题可能还不会太显眼,但今天有许问珠玉在前,师傅们不免就被比下去了。
这一轮结束,田师傅只被打了个三分。
还好接下来上场的是金无极金师傅。他为人温和,口齿也很清晰。
他明显吸取了前两位师傅的教训,事先把自己要讲的话整理了一遍,还在论述里穿插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逗得下面不时就发出一片笑声。
讲完之后,他得到了第一个五分,吕城留意到,金师傅看到木板上新添的那个完整正字之后,不动声色地松了口气。
显然许问给他也是造成了一些压力的……
四个木场的当家师傅们讲完之后,连师傅登场了。
第018章
说木
连师傅走向队伍前列,在那里站定。
“我来讲一下黄杨木。”
“黄杨木,木中君子。一说黄杨无火,一说黄杨厄闰。
《酉阳杂俎》称,世重黄杨,以其无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以阴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
《监洞宵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咏曰,‘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苏轼自注:‘俗说黄杨岁长一寸,遇闰退三寸。’
然《本草纲目》注曰,‘黄杨生诸山野中,人家多栽种之。枝叶攒簇上耸,叶似初生槐芽而青浓。不花不实,四时不凋。其性难长,俗说岁长一寸,遇闰则退。今试之,但闰年不长耳。’道明了其中真相。”
“民间说,千年不大黄杨木,黄杨木小材易得,难见大料。其木质坚实细腻,纹理细密通直,少见家具,多用于木雕。”
“辨认黄杨一看皮,二看芯,三闻味。黄杨皮薄如纸,芯黄如牙,色香轻淡。旧木常见油麻染色作伪,色泽僵硬无包浆,可用不尽水反复轻拭,褪色为赝,留色为真。”
连师傅说完,向四周抱了抱拳,自动退下。
许问把他说的话在心里反复回味琢磨,只觉得他说得言简意赅,虽然简要,但该说的都说清楚了。
周围无数人看着他,全部都呆住了。
旁边许三呆了一会儿,偷偷地捅了捅许问,问道:“你听懂了?”
许问“呃”了一声,点了点头。他正规大学本科毕业,连师傅说得又这么清楚,怎么可能听不懂?
“果然是识字的娃,就是厉害。我就听懂了一两句……黄杨木很少有大料,一般都是小料……”许三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完全消失了。他的脸涨得通红,似乎对此感到非常惭愧。
许问拍拍他的肩膀,环视四周。
旧木场的徒弟们表情都很复杂,有像许三这样惭愧的,也有一些感觉有些骄傲的样子。
其他木场各师徒的表情更加多样,但很容易看得出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听懂这段话。
许问重新回味,发现连师傅的话简单归简单,但有点太简单了,的确不太大白话。
他这种接受过正规系统教育的还好说,其他这些工匠和学徒连字都不怎么识,怎么能听得懂?
这大概也是连师傅明明实力很强,但旧木场回回都在月度评估里垫底的原因之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