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979


许问手一顿,接起电话,跟对面说了几句。
对面不知道说了什么,他点点头,收起电话的时候也放下了手中的工具,对陆远说:“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走吧。”
“去哪里?不能把这个做完再去吗?”陆远迫不及待地问。
“你家宗地。”许问用四个字就把他嫌弃的话全部堵了回去。
与此同时,班门宗地,几个人正站在祠堂门口,一名老者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不同意!”
第303章
往昔荣光
祠堂门口,几个老者排成两把,把进门的路堵的严严实实。
他们身穿中式长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有的还抹了发油。但他们伸出袖子的双手,却明显看得出长年做工的痕迹。
对面陆立海一身灰扑扑的工地装,手里还拿着安全帽,一脸苦笑。
“你把八珍斋珍藏的老紫檀板拿出去做人情也就算了,想带外人进宗祠看宗正卷?那不可能!”当中一名老者眉头紧皱,一脸坚决。
“那不是外人……”陆立海抓着安全帽想往脑袋上扣,但最后还是放了下来,“根据现在的消息,许问擅十八巧,会流水面,我还亲眼见他用过验榫八法。这里面前两样都是宗正卷里列过,但现在失传了的东西。诸多迹象可证明,他的师承跟咱们班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留存下来的技艺比咱们多得多。”
他用语柔和,但语气却很坚定。最后,他抬头直视这几名老者,道:“五叔,请他来辨正宗正卷,不是他占咱们便宜,是咱们占他便宜!”
“笑话!”陆五冷笑一声。
“老三你这话就不太对了。咱们班门的历史清清楚楚,从古至今都是铁板一块,从来没分过家。你说他的师承是班门分出去的,我问你是哪年哪月,什么时候分出去的?”陆五旁边另一名老者问道。
他看上去远没有陆五那么严肃,但说出来的话却一针见血,直指老者们心中最大的疑惑。
“班门族谱我也是通读过,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但十八巧是真的,流水面也是真的,验榫八法更是我亲眼看见他用的,绝不可能有假!我甚至觉得,他学过完整的宗正卷!”陆立海斩钉截铁地说。
老者们中间一阵骚动,然后,站在队伍最角落的一个老者轻声细语开了口:“这个小许年岁几何?”
“他还没辞职的时候我看过他的资料,刚满二十五岁。”陆立海说。
“二十五,比小远还小一岁。以小远之天分,行事之专注,到现在也还没到正式学习宗正卷的程度。依你之言,这年轻人之前还有分心他顾,经营其他事业,你确定,他真的掌握了完整的宗正卷吗?”老者的条理非常清晰,角度刁钻,一下子就把陆立海给问住了。
“小远的天分也并非世所罕有……”陆立海喃喃道。
“假设此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了解了一些宗正卷的内容,将其含糊不清半遮半掩地露了一点出来,以此骗取通阅本门宗正卷的机会……这种密谋,是不是也有可能?验榫八法并不难学,十八巧和流水面只有些许描述无人见过。近年来有多少人想要谋取宗正卷,老三你身为本门当代门主,应该是最清楚的吧?”
这老者依旧轻声细语,陆五提高声音,怒声道:“觊觎咱们班门的宵小们多着呢,忘记班门以前的荣光了吗!”
陆立海沉默了。他的手抓着那顶安全帽,翻来覆去地把玩上面的带扣,几乎要把塑料束扣扯下来了。
最后,他抬起头来,非常坚决地摇了摇头,说:“我还是坚持我的做法。”
他伸出两根手指,语音清晰,语调铿锵:“首先,我跟小许打了将近一年的交道了,对他很了解。他不是这样的人。”
他屈下一根手指,继续道,“第二,今时不同往昔,班门以前是荣光无限,但现在呢,除了行内的几家以外,外面还有谁知道我们?这次要不是小许出手帮忙,遁世收藏馆这个项目直接就得栽了!据我所知,那几家也在变了,为什么咱们只能停在原地?不管是真是假,我愿意冒这个风险!”
陆立海不再跟他们说话了,把安全帽往脑袋上一扣,扒拉开面前的他五叔就要进祠堂大门。
老者们被他一番话震住,陆五下意识让开,眼看着他的身影将要没进祠堂幽暗的光线与香烟里,之前问班门传承的那名老者突然上前一步,朗声道:“不行,宗正卷是本门至宝,连门内弟子都不可轻易直接观阅。你说的这个许问要辨正也不是不可以,但得先让我们辨一辨他!”
陆立海的脚步停了下来,他凝立于幽暗与烟雾之中,一时间没有动静。
片刻后,他转过头来,似乎有些疲倦地问这些仿佛仍然停留在过去的长老:“他是我请来帮忙的,我们有什么资格辨他?”
他橙黄色的安全帽在蒙昧的光线中格外鲜明,安全帽摇晃了一下,继续向前。陆立海走到香案后面,按下机关,轻微的机括声响起,地面打开一道裂缝,现出里面的木盒。
陆立海把木盒捧了出来,放到案上。
在他身后,门口的那些长老们对视了一眼,转身走了。
约摸一小时后,一辆白色的小面包车停在了太湖湖畔。
“在这等?”陆远没有下车,而是转头问许问。
“对,就约在这里见的。”许问把车窗按下来,清凉的湖风从窗外轻掠进来,在车内打了个卷儿,带来荷花的清香。
他眯着眼睛往远方看,湖上莲叶田田,荷花粉红粉白,接天映日。
这情景让他想起了之前的事情。明明是两个世界,但连在一起,好像是不久之前才发生的一样。
“班门宗地在哪里?湖旁边还是湖上?”许问问。
“湖上一个连岛,有桥过去。”陆远说着,随手一指。
许问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影影绰绰看见岛影,这样远远地就能看出来,比茯苓岛大多了。
“桥是咱们自家建的,全木的,好几百年了,回头可以去看看。”陆远说。他说得很寻常,但说到“几百年了”几个字的时候,自然而然带上了一份骄傲。
“好啊。”许问也很感兴趣。
就在这时,远远驶来一辆车,也是一辆金杯面包,跟陆远这辆差不多。
市内皮卡限行,面包车是常见的载货车辆。
金杯开过来,直接在他们面前停下,百里启伸出头来,跟许问打了声招呼,扬声问道:“东西都装上了,往哪走?”
“带路吧。”许问对陆远说。
陆远看着百里启,眼神迷茫。
“‘正’为标准,我能辨出一项技术能不能正常使用,但相应的技术标准,还得他们来断。”许问笑着,拍了拍陆远的肩膀,“相信我,没问题的。”
风过湖面,吹起点点银光,许问看向绰绰岛影,眼中仿佛也有波光荡起。
第304章
湖西风雨
两辆面包车一前一后,沿着河岸开了一阵,来到湖岸另一侧。
“宗地就在那。”陆远向窗外一指,许问首先看见了那座岛,比想象中离河岸更近一点,难怪可以直接以桥连接。
紧接着看见的就是那座桥,它也不像陆远说的那样是纯木的,至少下面的几十个桥墩全以石料所建。但上方的桥面、面上的桥廊一看就是全木所制,远远看上去结构似乎还有点特异。
车开到桥畔就停了下来,陆远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桥只能走人不能通车,咱们得走过去。”
“那你们放在宗地的材料是怎么进出的?”许问对走路没什么意见,只是有点好奇。
“还是走的船。”陆远指向另一边,几条货船停在岸边,形制古朴,与周围风景融为一体,许问竟然第一时间没看出来。
两人下了车,后面那辆面包车也停下来了。
许问走过去说了几句,百里启挠了挠头,说:“那咱们带的设备,也得走船送过去了吧?”
他身边站在一个戴眼镜的男子,据介绍是他大学同学,名叫马玉山,现在在跟他一起做相关的事情。
“有渡船的话,可以直接把车开过去。”马玉山推了推眼镜,看了看那几艘船,摇头说,“这些船肯定载不住。”
“载是载得住的,但是……”陆远探头往车里一看,也摇了摇头,“这点东西,还用不上车。”
他拿出电话拨出去,简单说了几句,很快放下。
“哎,这些东西不能随便乱搬,很重的!而且来之前调试过数据,搬动过程中产生了误差,那就得大调了!”马玉山挺敏锐的,很快从他简单的几句话里意识到他要做什么,连忙阻止。
“没事,放心。”陆远的回答一如即往的简洁。
他们只等了几分钟,就看见远处岛上跑出来几个人,手里拿着扁担绳索麻布木架之类的工具,跨越廊桥到了他们面前。
“远哥,要搬什么?”当先一个平头年轻人中气十足地问着,对陆远的崇拜简直要从眼睛里跃出来。
“这辆车上的东西,十全。”陆远淡淡地说。
“远哥说了,十全!”平头年轻人回头大喊。
“好嘞!”后面的年轻人一起吆喝,纷纷上前,打开面包车的后厢盖,没有马上上手,而是先观察讨论了一阵。
这段时间很短,他们很快就上手了。先搭起木架撑起,再用麻布包裹,最后用绳索小心捆扎,把它抬了起来。
这整个过程流畅至极,一看就是早有章法的。
马玉山本来还想提醒什么,看见这套动作就住嘴了。
“比搬钢琴还讲究啊。”他嘀咕了一句。
“嘿嘿,搬钢琴算什么,顶多七全,刚远哥要求的是十全!别说您这设备是上了螺丝拧好了的,就算全是散的,咱们也能原样不差地给您搬到位置上去!”平头比陆远活泼多了,自豪地对马玉山介绍说。
“这么厉害!十全,就是十全十美的意思?”马玉山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