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6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0/979


他再一看,那家商铺门口挂着牌子,已经被主办方征用了,门口一个X展架,上面写着“探古”报名点,下面还有活动介绍和报名的流程。
何章当然知道这个活动是什么,也知道它的奖励挺诱人的,但对他来说,这就是个添头,让他看看热闹、了解一下传统技艺用的,除此以外别的什么意义也没有。
他能找到这七十二种技艺吗?
必不可能。
就算找到了这些技艺,能把它原模原样地呈现出来吗?
难度也很大吧?
就算有人能把这些技艺找出来,并且把它复原,能把它提供给他们这种没名没钱的小公司吗?
那简直是痴心妄想了。
所以打一开始,何章就没关注这个活动,只有这么一个印象,打算等活动差不多要结束的时候,过去凑下热闹开个眼界。
这三人太年轻了,还是桥尾街七十五号那么偏远的展场出来的,何章没觉得他们能在这样的活动上有什么建树,但是和气生财嘛,同室就是有缘,何章想了想,还是过去打了个招呼。
“哟,小许。”他走过去
,拍了一下那个年轻人的肩膀。
年轻人回头,也认出了他,微笑着回以致意:“何总。”
“怎么,想参加这个活动?”何章笑着说。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一种特别的风度,他形容不上来,但很引人好感,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也确实只是在开玩笑,没有当真。
“是。”没想到对方竟然点了点头,承认了。
“咦?有志气!”何章意外地说。
许问含笑,刚才他已经看清了报名的流程,这时进去办手续,何章有点好奇,索性现在也没啥事,跟在了后面。
门里坐着两个办事员,还站着一个老先生,肤色黝黑,遍布龟裂,那是长期风吹日晒的痕迹。
“报名探古?”老先生抬头,诧异地看着许问,打量了他一下。
“是。”许问不卑不亢,平静回答。
“很年轻啊。”老先生有些意外,但并没有因为这样就不让他报名了,让旁边的工作人员拿表过来让许问填。
许问执笔写字,何章忍不住看了两眼。
姓名,许问;年龄,二十五岁。
果然不到三十,跟他想的差不多。他气质比较成熟,但面相肤质都还很年轻。
学艺时间——
写到这里的时候,许问的笔顿了一下,仿佛有些犹豫,然后很快落笔成字,写了个“三年”。
才三年?
何章不知道其实许问已经算上另一个世界的时间了,但他还是很吃惊。这方面他是稍微了解过一点的,三年时间,差不多够一个学徒出师,许问这就能参加这种活动了?
老先生也微微扬了扬眉,对这个时间感到诧异。
所学门类:木工、石工、裱装。
看见许问写下的字样,何章抬头,果然看见老先生皱眉了。
三年三科,有点贪多嚼不烂吧……
不过屋子里还是没人说话,接下来一项才是关键。
师承:连。
连?
没听过这个宗派啊。何章又去看那老先生,发现他也是一脸迷惑。
这表并不复杂,只是一个备档,要了解许问的来历。他很快就填完了,工作人员递给他一个手环,凭借这个手环,他可以随意进入这十五座宅子中的任何一座,包括后院等平常可能不会对外面开放的地方。
手环内侧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可以登录一个界面,参与者可以随时通过这个界面填写登记自己发现的技艺,即时上传,进行评分。
同时,这个数据也会显示在总台的显示屏上,随时通报进度。
“不错,与时俱进。”何章赞道。
“是,毕竟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与传承,是本次展销会召开的核心宗旨之一。”工作人员面带微笑,很快回答。
每个参与者可以带一名同伴随行,这是考虑到有些年纪比较大的参与者可能不会扫码或者使用手机,必须给予他们一些方便。
不过比较麻烦的是,只能有一个随行者,也就是说荣显和高小树只能有一个人跟许问一起去,但两个少年谁也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高小树眼巴巴地看着,荣显则直接去缠工作人员,撒娇卖乖,想让对方增加一个名额。
限制随行者数量也是为了保护古宅,这项规定比较严格,工作人员表示无能为力。
何章在一旁看着他们,若有所思了一阵,突然问道:“我也可以报名吗?”
何章没有传承,但他是有展位的摊主,就有报名的资格。
他迅速办完了手续,笑呵呵地说:“这样我也可以跟着去看看新鲜了。”
“能带上我吗?”荣显连忙确定。
“跟上跟上。”何章本来就是这个意思。
“谢谢大哥哥!”关键时候,荣显的嘴可甜了。
工作人员并不反对他们这样做,同时给了他们两份地图,上面列出了十五座古宅的全部地点,还有相应展出公司的名字。
全部都是大公司,其中大部分名字许问还在六器的时候就听说过,简单来说,这些公司要是参与竞争,就算在价格上没有优势,六器也一点机会都不会有。
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对古宅的技艺进行鉴别?
“挺挑衅的啊……”何章也知道这些公司,也意识到这一点了,喃喃说道。
第710章
一砖不错与铁板钉钉
许问他们也没拖延,拿到手环马上就出了门。
走过这小段街道,他们到了第一个大宅,石厅。
这曾是一位大商人后裔的旧宅,也是平镇最出名的古宅之一。
它延续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这位姓石的商人曾经是个非常传奇的人物,当时的江南首富,史载的富甲天下。
江南一带,至今也流传着很多他发家致富的故事。他虽然最后落得被皇帝抄家流放的下场,但传奇故事直到今天也是响当当的。
平镇是石首富的立业之地,但他的主宅在应天那边,平镇的石厅是他的后代建的。
这位后代是个典型的浪子回头式的人物,年轻时游手好闲,交的朋友也全都是这类型的。他父亲过世后,周围的人说他家不出三年一定没落。
这话传到他耳朵里,他请那群朋友喝了顿酒,送了他们一些银子,跟他们分了手。然后他经营家业,重振旗鼓,虽然没有先人的豪阔,但也成为了一镇的巨富。
然后他建了这座石厅,延续了两百多年。数十年前,这里因故倾毁,现在的石厅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复重建的,维持了当年的风貌。
石厅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时也有很多游客前来浏览,这次能把它划出来提供给展销会当展厅,还开放平时不会开放的一些部分,将其作为“探古”活动的选址之一,真的是下了不少本钱。
“七进五门楼,一百多间房,两千多平方米。”荣显一边走,一边拿手机查石厅的信息,啧啧称奇,“好大的房子!好有钱!”
“你家应该比这个更大吧?”高小树扶着他的手肘,怕他边看手机边走路会跌倒。
何章走在他们旁边不远处,听见这话,他转头看了荣显一眼,打量了他一下。
“那不一样,市区的怎么可能有这么大,乡下房子又怎么能比。”荣显不以为意的说。
他说的市区指的是老爷子那边,帝都市区,就算是荣家也不可能在四环内拿到超过两千平方米的地皮当住家,至于五环之外,在他看来都不是市区,是郊区、是乡下了。何章明显误解了,移开了目光,许问把一切收在眼底,微微一笑。
“而且你不要把不同时代的事情拿到一起说啊,现在的两千平方米,跟以前的怎么比?”荣显认真地对高小树说,“现在的城市多大,以前的城市多大?现在的机器多省力,以前全靠人工。能用有限的人力做到无限的事情,多神奇。”
“对,是我错了。”高小树老实承认。
许问在旁边听得笑了,伸手摸了摸荣显的脑袋。
“啊?”荣显茫然回头,看上去还有点憨。
过了一会儿,他自己也摸了摸脑袋,继续低头看手机。
二维码扫出的小程序里写着每个古宅入驻的公司名称,石厅算得上是平镇排名前三的宅子,能够申请到这里的公司自然也非同小可。
这家公司名叫“算房建筑”,传承高家,来自帝都,拥有一级资质。
看到这里,荣显对高小树说:“是你本家耶。”
“这是皇家传承啊,很厉害的。”何章一直没说话,这时突然忍不住插嘴,向他们介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0/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