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6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4/979


他在算房高家的地位类似于陆远在班门,是新一代里将要接受传承的那位,是高家的未来之星。
排名第二的甲零五,是他们老田家的,找到了八项不同的技术,成绩也很不错。
后面六个七个的都不少,很多并列的成绩。
总地来说,这些人提交的技术绝大多数都是田师傅熟悉或者听说过的,重复的也不少。
然后他目光向下,落到了编号甲四十二的那位参与者身上。
到现在为止,他只提交了两项技术,两项都引起了他的注意。
佛光雕,他跟方家关系不错,一眼看出这是什么。
当时他就有些惊讶。
这技术不是失传了一大半了吗?怎么还有人知道?
他是仅仅知道,还是掌握了这门技术,可以把它复制出来?
如果是后者的话,方家这次活动可真是参加得可真不亏。
相比较而言,第二项技术简单一点,但也很有趣,重要的是,田师傅确实从来没有听说过!
是偶然出现的独立技术,还是全新的传承?
田师傅接着特地留意了一下,这号下面却没消息了。
他不知道许问这是被扣下了,还有点失望。
排行榜这东西始终都是非常吸引人的,田师傅讲解的时候,还顺便给他们讲了一下高望远等人的技术体系以及来历——这也算是对各家的一次很好的宣传。
这很有代入感,坐在这里的很多人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好些人找到了支持的对象。
支持高望远的最多,毕竟他的成绩最强势,高家一砖不错的故事也很吸引人。
支持第二名田小田的的也不少,这名字可爱,还是田师傅的后辈,也算爱屋及乌。
“你们不觉得有点不公平吗?”人群里突然有个人大声说。
他站出来,指着大屏幕,手从第一个一直往下滑,“这一溜排前面的全是这帮人,评审的也是他们的,参赛的也是他们的,这不是裁判下场?人家怎么跟他们打?”
“这宅子又不是他们家的,也不是他们建的,大家都是外来户,凭什么不能参加了?”一个高望远的支持者反对。
“对啊,而且都是匿名的,评审团也不会知道是谁。”田小田的支持者表示同意。
“少自欺欺人了。田老师都能看出来,他们看不出来?都是自己家人。我敢说这榜上排名靠前的,田老师全认识!”那人说着,看向了田师傅。
田师傅端茶在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确实。虽然我们尽量选了比较年轻的孩子参加,参加前也特地留意了一下,没让他们提前平镇,都是今天才到的。但单就评审而言,确实很难完全回避。从这方面来说,这些孩子的确是占了便宜的。”
他说得坦诚,那人也不好意思这么咄咄逼人了,气势稍微收了一下,说:“这样的话,我要换个人支持了……”
他的目光在榜单上扫了一遍,指向了甲四十二号。
“我支持他!田老师你刚才说,这两项技术,你也不清楚是吧?那他就不是你们的人了。那我就支持他!”
“你这不是纯杠吗?你支持他有什么用?他现在才两项。半天没添新的了,输定了!”高望远支持者有点不爽,讪讪地说。
“我这就是一个态度……”那人话音未落,突然间,叮叮叮叮的声音不断响了起来。
所有人同时抬头,茶铺里突然间安静了下来。
一俄户籍,屏幕上连续刷新出十几条新技术!
瞬间的安静,然后瞬间的嘈杂。
“哗,全是一个人的,太牛逼了!”
“十七条了,瞬间窜到第一了!”
“哇,还在增加,太牛了!”
“甲四十二,都是他的!”
“这些技术,田师傅你知道吗?”
田师傅抬头看着,茶杯僵在手上,木然摇头。
这些技术的名称,他一个也没听说过!
而它们的范围非常广,从石到木到泥水,囊括了传统建筑最大的几个方面。
最重要的是,这些技术的风格各色各样,侧重点各有不同,分明来自于不同的传承!
但它们又实实在在的,出自同一人之手!

第715章
预算
甲四十二当前的位置其实很好被定位。
他提交上来的每一项技术都要附上照片,虽然这些照片只集中在宅子的某一个特殊部位,但明眼人还是能轻易看出来那是什么地方、什么位置的。
到现在为止,他还在石厅里没出来,甚至都没到再后面一般不给人进的地方。
算房高犹豫了一下,打了个电话回去,含糊其词,重点是遇到这样一个人的话,一定要以礼相待,千万不可怠慢。
当前这十几件手艺,件件透着古意,匠心独运,极具巧思。
关键是,这些手艺兼收并蓄,风格各异,这家的传承绝对不可能小了,必定是曾经的大门大派!
“我们听说了,已经在留意了。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这样的人要进后院。”对面那人道。
“还没有?这么久了?”算房高皱眉,抬头又看了一眼对面的屏幕。
新的待鉴定的技术刚刚刷出来,算房高只看了一眼,瞳孔就自紧缩,微微露出了一些不可思议的表情。
他前面提交的技术门类也多,但基本上都是建筑方面的,但新出来这个,竟然是相关书画,是一门裱画技术?
这跟建筑可真是一点也不搭辙,更让人有点烦恼的是,十五家里的确有擅长书画装裱的,但不在今天在场的五人里……
而甲四十二刚刚提交的这项装裱技术,也一如即往并不在十五家事前准备的资料库里。
也就是说,眼前在场的这些人和已有的信息,无法支持他们判断这项技术,必须得请求场外援助才行了……
五名老者面面相觑,最后还是算房高苦笑一声,拿起了电话:“还是我吧……”
…………
与此同时,许问确实还在石厅里没有出来。
他被算房高在石厅里展示的东西吸引住了。
算房高擅长的是工程预算,一项工程需要多少人、多少时间、多少材料,分几个阶段进行,在工程开始之前都要做好预算。不能事到临头再来考虑,搞得临时调度,捉襟见肘。
许问对这项工作并不陌生,在班门世界,正式启建逢春城之前,他就和阎箕还有秦连楹一起做了大量的相关工作。
这两个人一个在内物阁,一个在京营府,都是这方面的好手,也是特地调过来跟他配合——给他做个指导的。而那时候,为了更好地进行相关工作,许问又自学了一点现代工程预算相关的知识。毕竟一城之地实在太大,出问题的话惹出来的麻烦太多。虽然不在一个世界他有逃命的手段,但也不想随便就被下令砍头了。
再说了,可以的话,谁会希望自己在做的工作失败呢?
所以,对于古代工程预算,许问绝不陌生,甚至还有一点心得。
不过算房高立身京城,皇家预算师出身,直到今天仍然屹立不倒,肯定是有自己的绝活的。
算房公司在石厅设置了很多展示,他们展示的方式很有意思,不是列一些枯燥的数据,而是直接就在整个石厅,直接拿着这里打比方。
石厅各处,新建的话,这里需要多少材料多少人力,折合起来多少钱,里面的每一项摆设每一个家具当前市价多少,旁边全部都用牌子标明写清,房间门口再来一块大牌子,把所有项目全部总计列明。
再没有什么比钱更直观的了,石厅的人非常多,无数人围着这些牌子指指点点地讨论,还有人拍照发到网上或者群里,跟更多人热议。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许问也被这个吸引过去了,默默地看了一会儿,然后环视四周,观看整个房屋的情况,默默心算,把算房公司的数据与自己的进行比对。
确实很厉害。
看了一阵之后,许问承认。
预算这东西,其实是有一定的模糊性的,通常来说,算到一个大概就行了,不需要过于精确。
譬如砖的数据,在房屋上,精确到千位数都可以接受,百位数已经是强者,十位数个位数,很难做到,难度翻倍都是往低里说了。
但算房高就能做到。
一砖不错是他们家的业内传奇,其实一般来说他们也很难达到这种程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4/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