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6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7/979


许问一直安静地听着,对这里的一块石块、一条沟渠、一片砖瓦都有了全新的感觉。
它们的存在不是无意义的,与人类有密切的联系。许问仿佛可以看见人们有意无意寄托之上的情感与情绪,像丝絮一样牵连于上,层布如云。
这让这一切都仿佛增添了光辉,事实上,平镇能如此之美,很大一部分也是缘此于此。
荣显是个自来熟,他知道顾问团是来做什么的,有意去找他们说话,很快就聊起来了。不过也没聊多久,他被李三司的话吸引了注意力,小尾巴一样跟在后面听了起来。
会场并不太远,十几分钟就到了。
短短十几分钟,大家都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眼看着会场门要到了,荣显感慨地说:“真想听李老师讲课啊。”
“行啊。”李三司笑着说,“回头你加个微信,我学生的。我最近偶尔会在外面做一些讲座,他会把资料整理给你,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来听。”“好啊好啊,能现在就加吗?”荣显非常的积极主动。
李三司很和气,笑着掏出手机,把学生的微信推送给了他,自己也跟他交换了一个。
加完微信,李三司他们另有安排,就跟许问他们道别,往别处去了——并没有提出要加许问的联系方式。
大家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界定背后,涉及大量的钱和物资。像这样在多人环境里说说话倒没事,结果出来前,最好还是避免一下私下的交往。
不过,这么不方便交流的时候,李三司还专门来跟他聊了一路的平镇人文,倒也是挺有趣的。
许问目送对方的背影离开,转过身,走进了会场。
会场位于平镇中央的一座老宅子里,这里原本是平镇的学堂,兼做村中议事的会场,空间相对比较大。
这是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典型徽式建筑,厅堂四面无窗,上方有一处天井,天井下方有排水口。
天晴时,阳光从上方泄入,照亮整座厅堂;下雨时,雨水也会直接淋进来,从排水口流出去。
“古人认为金水相生,聚水就是聚财,所以这个设计也有这方面的意思。”许问指着对面,给两个小孩介绍。
“这里雨水会直接进来?”高小树仰着头往上看,有点不可思议地问。
“对。”
“学生就坐在那个台子上上课?”
“对。”
“冬天也是这样?”
“是的。”
“那不是会很冷吗?”
“不然怎么叫寒窗苦读呢?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你们看那边,那个就是寒窗,也没有糊窗纸,风会直接从那里透进去,冬天也是一样。学子就在寒风中苦读,只有渡过这样的难关才能平步青云。”
“这也太辛苦了吧!”两个小孩一起感叹。
“在那个时代,能读书就已经挺幸运的了。一个人读书,往往需要全家人供养,只要能考上秀才,就能改变社会阶层,改变自己乃至全家的命运。士农工商,士,可是处于社会最顶层的一群人。”“所以现在也是人人都想着要上大学?”高小树突然问。
他年纪小,平时看着总觉得有点钝钝的,这时却举一反三,很快就从过去想到了现在。
许问惊喜地看他一眼,点头道:“对,几千年时间,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非常大,至今也有体现。”
闲聊中,他们走到了前面。
这次拍卖会规模不小,似乎还有一些大人物会来,会场前设置了安检,除了他们这样的制作者以外,其他进来的人还要提前预约报名,接收验资。
即使这样场地也还是有限,不能接受所有人,所以拍卖会在全程网络直播的同时,会接受网络拍卖。
拍卖的参与者可以临时报名,但同样要提前,报名时同样会有资金监管方进行验资。
能做到这一步,足可体现武斯恩个人的背景实力,以及各方面对这次活动的重视之深。
许问无疑是这次活动的核心人物,但进去的时候一样要接受安检、验明正身。
工作人员明显是认识他的,这样做的时候有点紧张,一副随时准备解释的样子。
不过许问毫无异议,非常配合。工作人员松了口气,看待他的表情越发尊敬了一些。
这次活动的参与者一共169人,数量相当多。这些人没全来,但也到了一大半。
主办方没给他们指定位置。169人,就有169件拍品,放到一起拍时间太长了,所以分了四个会场。
不过现在拍卖还没开始,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自发地聚集到了一起。
这样的人有一种统一的气质,许问一眼就认出来了,正准备往那边走,突然被人拦住。
“许问?我正要找你,你总算来了。”
许问没见过对方,但马上就认出来了。
“陈教授您好。”
正是之前想买他血榉,却被他拒绝了的陈楠陈教授。
许问招呼得客气又尊敬,对方却有点来者不善的意思,道:“你来得正好,我有些话想问你!”
第766章
第一件拍品
许问跟陈楠唯一的交集就是那块血榉木,对方来找他只可能为了这个。
陈楠语气不善,许问却一如即往的客气。
他跟着陈楠走到一边,陈楠直截了当地问:“那块血榉,你是不是有点浪费?”
那块血榉是许问买下来的,那就是他的了,要怎么处理是他的事,有没有浪费也是他的事。
老实说,陈楠这句话问得有点不太妥当。
但许问一点也没生气,反而微微一笑,问道:“陈教授为什么会这么觉得?”
“传统木雕的一大优势,就是利用木材本身的特质纹理,进行加工,让后天的制作与木材先天的特征达成一致。那么大一块宝塔纹血榉,价格且不提,有多难得你知道吗?你竟然将它分割处理,这也太浪费了!”陈楠痛心疾首,是真的在为材料本身惋惜。
“我知道。”许问说。
“啊?”
“我知道它很珍贵,但是木门年代已久,上面还有裂纹,必须进行处理。”
“可以利用艺术的方式进行回避,一般也是这样做的。直接把裂纹的部分切掉,太简单粗暴、太无脑了!”
“您说得有道理,但我并没有破坏它本身的形态。”
“嗯?”听见许问的话,陈楠皱眉,“你都把它切成那样了,还说没有破坏?”
“是,回头拍卖开始,您就知道了。”许问说。
这几天,陈楠看完了许问的全部直播。当时有事来不及看完的,事后他也补了录播。
他是看着许问把那四位数的零件一件件摆好,装进大箱子里的。
现在许问却跟他说,他没有破坏那块血榉本身的形态?
怎么可能?
“唔。”陈楠盯着许问看了一会儿,却没有再说下去,而是点了点头,道,“那我就等着看了。”
“嗯。”许问平静地回答。
“技术不错,境界很高,我看得很过瘾。”陈楠正准备离开,结果走之前又停下来对许问补了两句话。
“……多谢夸奖。”许问愣了一下,笑了起来。
陈楠的质问只是一个小插曲,过后没多久,拍卖会就正式开始了。
169件拍品,数量很多,按类别分了四个会场,每场四十来件。
所有拍品已经全部被整理出来了,按名称列了表,放到了网上。哪件在哪个会场,大概什么时段全部都列了出来,非常细致贴心。
许问用手机看了看,木工制品是一个大类,大多数都在一号会场,他的“班门锁”也是,排在了最后一个,算是大轴。
二号会场仍有不少木工制品,不过数量不多,以铁石砖金属等比较大件的东西为主。
三四号会场的拍品都比较小巧,三号会场是金牙骨竹绣等比较传统常见的技术工艺,四号会场整体比较偏门,有相当一部分濒临失传的技艺。
“先去哪里?”荣显也在看手机,兴致勃勃地问许问。
“我想先去四号会场看看。”许问说。
“跟我想的一样!这第一件是油灰塑,这是什么?”荣显早就在好奇了。
“是岭南那边的一种传统工艺,我也只听过没有见过。走,去看看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7/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