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6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4/979


浑天如鸡子,意思是宇宙像个鸡蛋,天是蛋清,地是蛋黄。
如果单只看地球的话,这个概念确实跟现代的看法非常相似。
所以,在对此意象的表达上,要把天空和地表全部都表达出来。
很明显,许问吸收了现代的一些理论,但在整体表达上,更偏向于张衡原版的浑天仪注,进行了一些抽象化和艺术化。
世界初分为天地里外两层,天穹环绕于地面之上,天空中有日月交辉,地面上有山水城市,行人如织。
天空中的日月是用传统的镂空球方式雕刻的,也就是先做个球出来,然后钻出孔眼,用孔眼中将球内分层,层层雕花。
这种套球又叫同心球或者鬼工球,最常出现在象牙雕刻上,木雕也偶尔能见。
许问日球做了十层,月球做了十二层,很明显象征天干地支。
对于传统的镂空球来说,这个层数并不算多——清末牙雕套层,最多能达到六十层。
但那种套球通常比较大,外层直径一般在十二三厘米左右。
而许问这两个球不仅是木雕,雕刻难度本身就比牙雕要大,还比普通套球小得多得多。
肉眼估计,那个日球的直径最多只有五公分,月球直径四公分都不到,堪称迷你中的迷你。
这种程度的精工雕刻,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其难度可想而知,绝不逊于最顶尖的牙雕大师,甚至犹有过之!
日球雕刻的是仙人飞天,诸神云集;月球雕刻的是奇兽异禽,参天树木。
摄像头特写照过,无论仙人还是异兽全部都活灵活现,不仅动作衣着,甚至连五官神情都有描绘,完全想不到它们最大的也只有两个米粒叠起来那么长。
许问直播到这里的时候,观众们就被震惊了一回,现在看见成品,他们再一次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日月双球如此复杂,祥云却是简洁流畅而写意。它装点的天空,偶尔露出下方的情形。
下方有山川、有城市、有森林,虽然不可能真正囊括整个大千世界,但许问详略得当,安排得极其巧妙。
详细处房屋行人栩栩如生表形,简略处泼墨自在写意,两者搭配得恰到好处,明明不可能真的在一个球上表现出整个世界,但就是让人觉得这个世界比人能看到的大得多,值得探索深究的地方更多。
“不可思议……”
随着“地球仪”不断被完善,陈楠的目光不断在大屏幕和许问身上扫过,呼吸渐渐变得急促,嘴里喃喃说道。
血榉是红褐色的,通常来说还算均匀,但这块血榉比较特殊,它的颜色深浅不一,有的地方几乎完全就是褐色了,有的地方则恢复成了榉木原本的黄色。
许问极其巧妙地利用了这个颜色变化,于是整个“地球仪”就像是有阳光洒落一样,光影交错,明暗分明。
在阳光的映照下,这个世界生动无比,丰富无比,美得惊人!
而它这么美了,也亦有巅峰之处。
摄像机一直在勤勤垦垦展现这件作品的全貌,从整体到局部。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处湖泊,它位于一座高山山顶的草原上,周围只有寥寥几棵树。
那处层层红霞堆叠,仿佛正在日出,湖边树下一名女子,正倚树而立,像是在看着天上的太阳,又像是在看向远方。
许问在雕刻这女子时刀法比其他人物更简洁一点,让她仿佛只是一道影子,不知形貌,不知体态。
但不知为何,这一处却仿佛别具魅力,特别能吸引人的目光,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
无论这整个世界,还是这一方风景,以及水面的波纹与远处的群山,都充分应用了这块血榉原有的色泽形态与纹路,看到这里,就连陈楠也不得不说,许问选这块血榉做原材料绝不是无的放矢,他对它的本质进行了最完美的挖掘与运用,他看见了它的灵魂,并把它呈现了出来!
这个“地球仪”,不仅在技巧上囊括了各门类的顶尖技术,堪称一场炫技,在内容上也丰富而巧妙,极具灵性,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
这一刻,陈楠突然拿出手机,开始盘算自己的身家。
他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把它买下来!
第774章
第二形态
“第一种形态完成了。”许问说。
他开口的时候,主持人还在发呆。
工作职责的问题,他是离许问操作现场最近的一个,也是对他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看得最清楚的一个。
“地球仪”映入他的眼帘,一览无遗,实物的强烈刺激感甚至远远超过了在大屏幕上看到的。
他整个人仿佛都被吸进去了一样,看得极其专注,许问又说了一遍,他才回过神来,结果只听见了最后三个字。
“什么?完成了,啊,完成了……”
他表现得稍微有一些失态,结果下一刻,他简直像是忘记了自己是拍卖会的主持人一样,陡然叫了起来:“你要干什么?!”
而这时,没人会指责他,因为现场与屏幕前的观众们,也同时被许问吓了一跳。
他开始动手,要把那个已经完成了的地球仪拆开了!
好不容易拼成的,为什么又要拆了?
难道不是就这样开始拍卖的吗?
主持人努力回忆,勉强想起了刚刚许问说的话。
“第一种形态,难道还有第二种?”他忍不住问了出声。
“对,这个班门锁,可以有多种组合方法,也可以有多种解法。”许问一边说,一边动作极快地把这个地球仪重新拆成了零件。
令人惊异的是,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看上去非常坚固,可以随时搬动,但现在拆起来,竟然也一点也不费力的样子,好像很轻松就完成了。
班门锁……
主持人这才依稀想起这件作品的名字,刚才看见那个地球仪,他几乎完全忘记了。
“您现在是要把第二种形态拼出来吗?”主持人一边说,一边看了眼时间。
他终于想起了现在这是什么场合,有点担心会搞得太晚。
结果看清之后,他轻咦了一声,有点没想到。
刚才许问用这么多零件,组成了那么复杂的一个地球仪,他目不睱接,还以为用了很久呢,结果一看,才十分钟!
如果不是许问还想再给大家展示第二种形态的话,他方才的用时,并没有超过前面那些介绍的平均值。
一看时间还在控制范围内,主持人也不担心了,满怀期待地看着他,等着下一个形态的出现。
这次许问大概用了七到八分钟时间,方才的地球仪——更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浑天仪——已经不见了,一本翻开的书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这本书很厚,是一个书页翻动的姿态,每页上均有不同的雕刻,之前的日月双球悬在书页中间,仿佛两盏灯投下光源,照亮了书页一样。
许问同样利用血榉颜色的变化,造成了这种效果。
而他之前对雕刻详略的安排,也在这里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体现。
上方的两三页书页用的是精雕,可以看得很清楚;偏下方的书页用的是写意式简略的雕刻,仿佛一串省略号一样,引人探究。
“百工集!”屏幕前,骆一凡紧盯着这本书,失声叫了出来。
这次他有事,没能赶到平镇现场,只能跟几个老友一起,在屏幕前看看这场拍卖会。
他们年纪都比较大了,现在早过了他们正常睡觉的时间。但现在,一个个酽茶泡起,精神奕奕地盯着屏幕。
“什么?”
“你看这本书,里面蕴藏无数工匠技艺,像不像百工集的现实版?”
“你这一说,还真的很像……”
“这样说的话,之前浑天仪不也是?天地之间,藏有无数夺天技艺!”
“那我想到了一个,浑天仪是天地,百工集是人,各自有所对应。”
“对啊,竟然各有喻意!太妙了,也不知道是小许有意安排的,还是只是巧合。”
“什么小许,今天过去,这一行老老少少,谁不得叫他一声许大师?”
“我突然想起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了。感觉有点奇妙。哪想得到这么一个年轻人,竟然能有这样的本事?”
“确实,真的太年轻了。不过我听你说,看他一步步走过来,感觉他也是有了不少进境的。”
“这进步速度,也太吓人了。”
“天才,本来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夺目的光辉。”
小小的影音室里,所有人都沉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4/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