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7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9/979


许问真的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不愿意离开。
现在这儿的房子已经几乎全塌完了,重建工程极大,短时间内很难建得跟原来一样。
现在的他们,直接面临的就是没有地方住的问题,而且肉眼可见的一段时间内无法解决。
先前他们就已经说过了,逢春建了新城,新城经历了地震的考验,没有受到太大损伤,而且有足够的空屋,他们去了就可以住。
再加上皇帝考虑得非常周全,第一批命令前往的是孤寡单身的居民,没有妻离子散的可能。为什么连这样的人也不愿意搬家?
“我家的祖坟都在安定,就埋在城外。搬去了逢春,我爹我娘,我早去的妹妹怎么办?就孤伶伶的没香火吗!”
一个中年汉子眼眶红红的,嘶哑着嗓子大叫。旁边很多人的表情跟他一模一样,还有人抬手抹了一把眼泪。
许问轻轻吐了口气,明白了过来。
故土难离,落叶归根,他本就是一个缺少归属感的人,真的小看了古代人对故乡的眷恋啊。
但眼前的事情必须要解决,特使冷着脸说:“陛下圣旨,是让你们讨价还价的吗?圣旨已下,事情已成定局,你们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准备上路吧。”
说完他收起圣旨,县令连忙爬起来,用力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小心翼翼准备去接。
结果特使瞪了他一眼,并没有把圣旨交给他。
这不仅是发给安定的命令,他一会儿还要去其他地方颁旨呢。
特使转向许问,表情马上就是一变。他温言勉励道:“陛下命我带话,许大人连夜奔波,还请注意保重身体,后面的事还多着呢。”
“是,多谢大人。”许问认真听完,点头道。
特使走了,许问转身,听见后面的哭声接连不断,连成了一片。
没人敢抗旨,所以他们的搬迁已成定局。
这对他们极为痛苦,尤其是有些孤寡单身的人户并不是一直这样的,而是因为地震造成的。
他们才看见自己的亲人被扔进火里尸体被焚烧,下一刻自己又要离开故土到陌生的地方居住,再加上地震带来的残留于心的恐惧,他们整个人仿佛被浸泡在冰水里一样,很多人都在发抖,不可遏止地发抖。
他们颤抖着收拾东西,脸上完全没有即将奔赴新生的喜悦,全部都是绝望。
许问被这种强烈的群体情绪感染了,心情极其沉重。
这种情况,必须要处理一下……
但是怎么办呢?
人群中,他发现了一个老人,感觉跟其他人都不一样。
他走了过去。
特使领旨要求所有孤寡家庭搬迁,三天之内就要执行。搬迁之后很难回来,所以要把所有家当都带上。
大部分人的家当都被埋在了废墟里,所以现在他们正在一边哭,一边从废墟里收拾能带上的东西。
那个老人大约五十多岁,头发花白,身边一个人也没有,孤伶伶的。
他正弯着腰,从烂木碎石里收集一些瓷片。
他没有发出哭声,但走过去才能发现,他其实也泪流满面,零乱的头发被眼泪湿得沾在了脸上,下巴上有透明的水滴滴下来,落在了瓷片上。
他哭得比谁都伤心。
这无声的伤痛让许问的心都揪了起来,他在老人身边蹲下,轻声问道:“你也要搬去逢春吗?”
“嗯。”老人头也没回,哽咽着简单回答。
“那怎么不收拾细软呢?”许问问得很小心。
“这个碗碎了。”老人却答非所问。说到这个,他非常伤心,声音里的哽咽更加明显了。
“哦,这是个瓷碗吗?”许问的声音也更温柔,顺着他的话问。
“嗯,是我老伴买的,有两个,我俩一人一个。她没的那天,碗碎了一个,是我跟着她去了。剩下这个,是她陪着我。”他断断续续地说着,伤心极了,但伤心的原因跟周围其他人全不一样。
“……嗯。我来陪你找。”许问轻声回答,真的陪着他翻起了废墟。
这是个最普通的灰瓷碗,瓷面有点粗,跟砖石颜色有点接近,其实很难找。
许问找得非常认真,中间李晟和向前先后过来问他要不要帮忙,他都摇摇头,让他们忙别的去。
现在废墟还没全被挖出来,安定尚有大量失踪人口,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但许问没有去帮忙,他认为这边的事情更重要。
他眼明手快,动作比老人快得多,眼看着放在旁边碎布上的瓷片越来越多,不仅有大片小块,还有一些极其细碎的。
明明这就是老人在做的事情,但看见瓷片渐渐找全,他却哭得更伤心了。
他哽咽着,全身都在颤抖,手指重重地按在破布上,那里有一块瓷片,切破了他的手指,浑浊的鲜血涌了出来,染红了瓷片,和他的眼泪混在了一起。
许问看着他,突然间懂了他在伤心什么。
破镜难圆,碎瓷也是一样,回不到以前完整无缺的时候了。
“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可以修修看。”他抓起老人的手,用囊中的清水洗了洗他的伤口,说道。
“啊?”老人茫然抬头看他。
“修完之后,用可能没法用了,但看上去应该跟原来的没什么两样。”许问说,“这样也可以吗?”
“可,可以。”老人茫然地说。
得到许可,许问就开始了行动。
他继续寻找混在砂土砖石污泥里的碎瓷,有些非常碎小,几乎认都认不出来的,也被他翻出来了,从大到小地排好。
他是用竹镊做的,动作安稳而有序,对自己要做的事情非常笃定。
这时,他周围的人仍然在忙忙碌碌,有人奔跑着,有人哭泣着,有人喊叫着。
而他和那位老人所在的这片空间,却安祥宁静,好像从这一片混乱中独立出来了一样。
不知不觉中,老人停止了哭泣,呆呆地看着他的举动。
过了一会儿,向前问李晟:“许大人呢?”
李晟好像正在忙,但听见这话,却第一时间指向了许问的方向,显然一直在关注着。
向前忙到脚打头,往那边看了一眼就皱起了眉:“这是在干什么?”
“帮人修碗。”李晟回答。
“这种时候,修什么碗?是干这事的时候吗?”向前万分不解。
“你仔细看他周围。”李晟说。
向前一愣,环视四周,发现许问周围不远不近的地方,不知不觉站了更多的人。
全是安定的居民,全在看他。
他们的表情都跟那老人非常像,没有再哭,有点茫然,又有点平静。好像都被许问安抚了……
第906章

许问倒了碗清水,把瓷片一个个放进去清洗,同时拿出了一个陶制的小罐,放进去一些材料,开始生火熬。
修复瓷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锔,一种是粘。
锔就是在瓷器边缘打洞,用金铜等金属把它锁起扣上的缝合修补方式。
通常来说,这要求碎瓷比较完整,而且锔完会留下非常明显的痕迹,就算用艺术手法对金属进行加工,让它看上去美观一点,也是跟以前完全不同了。
连天青曾经跟许问讲过一种名叫“千丝万缕”的锔瓷手法,用更细的金丝、更小的洞来对瓷器进行缝合,可以应对更多的情况——譬如薄胎瓷、碎瓷等等。同时,这种手法锔好的瓷器,金丝渗入瓷中,看上去会更不明显,更美观。
不过无论哪种锔瓷手法,在眼前都不太适用。
首先这瓷碗太粗也太厚,地震强度太高,这使得它的瓷片碎得非常严重,最小的部分跟缝衣针差不多粗细。
这瓷锔起来难度可太大了,许问琢磨了一下放弃了。而且现在手边的条件也不允许,锔出来痕迹同样会很显眼,不符合他的要求。
所以当前情况下,他决定使用粘合法。
粘合法修复的瓷器,修得好的话,能达到外观上的完整无缺,只是基本上没办法再使用了。
老人留着这瓷碗主要是为了一个念想,基本不会再使用——谁会用自己的老伴来盛饭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9/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