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8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8/979


他们跟外面那些人不太一样,远远向着朱甘棠致意行礼之后,目光在许问和李晟身上打了个转,有些犹豫。
许问一看,脑海里的资料就跟眼前的人对上了号,几乎全部都认出来了。
他认出了对方,对方却没有认出他。
他们只知道西漠段的主事许问是个不到弱冠之年的年轻人,眼前朱甘棠陪同的三个都挺年轻的,肯定有一个是。
井年年神情有些畏怯,不够大将风度,肯定不是。但剩下两个……年纪差不多,一个平和一个干练,气度各有不凡,这俩哪个是啊?
不知为何,其中四人的目光落在了许问身上。
两个都挺像的,但莫明其妙,他们就是觉得这个才是。
而第五个人,紧盯着李晟,脸上表情变幻万千,最后一掀袍袖,身体往下沉,准备跪下去。
他认出李晟了!
李晟早有防备,他也认出了对面这人,手一抬,提前扶住了他,凑到他耳边小声说:“卞大人,我是隐姓埋名过来的……”
卞大人抬头看他一眼,不动声色地笑了起来,假做拉住他的手,笑着说:“小友一别经年,真是好久不见。”
李晟松了口气,也笑了起来,道:“我想想,有三年不见了吧?”
“小友记得清楚,哈哈,哈哈!”卞大人爽朗地笑着说。
短暂的交流打破了不明显的僵局,其他人好奇地看了一眼李晟,问道:“这位想必就是许问许大人了?”
“不是,我叫林谢,是京城人士,以前跟卞大人见过。这位才是许问,我现在在他手下做事。”李晟主动介绍,把许问让到了前面。
其他几人对视一眼。
卞大人什么性格,他们都很清楚。能让他这么客气的年轻人,肯定是有身份有来历的。
这样一个京城人,在西漠这种地方,在许问手下做事,还挺心服口服的样子……看来那边虽然偏远,但绝不可小觑了。
他们的态度疏离中带上了一切亲切,开始顺着李晟的话跟许问打招呼。
这五人平均年龄大概是四五十岁,许问毫无疑问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
如果不是他们提前得到消息的话,多半会以为朱甘棠才是其中的领头人,这三个年轻人都是他带过来的亲随。
而现在……关于许问的事情,他们多多少少都听说了一点。
本来只是一个刚通过徒工试的普通役工,前往西漠按惯例服役,现在还没有结束。
结果被内物阁看中,参与了现名天启的行宫的主官竞选,竟然被选中了,未及弱冠之年就主管了一个大型工程。
他心比想象中还要大,借着建行宫的机会,重建了逢春城,动用了比之前规划更加巨大的人力与资源。
这一切竟然全部通过了京城工部和内物阁的双重默许,这五人中甚至有人知道,工部对新逢春城是曾经有些想法的,但还没来得及实行就被好几方的势力压了下去。
这年轻人确实也有本事,仅仅只用了两年就建成了一座城和一座行宫,然后惊动了皇帝本人,微服私访前往西漠,想要亲眼看看这座传说中的新城与新行宫。
接下来的事情更加令人不可思议。
皇帝未及行宫就遭遇了地动,严重受惊。
地震是天灾,无可避免,但惊动圣驾,总得是要有些人负起责任的。
结果许问不仅没事,离地震中心十万八千里的京城反倒有不少人遭了殃。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许问紧接着又提出了怀恩渠这样一个大型工程,圣上竟然又许可了,还提议了让工部、内物阁、都水司等一应部门通力协作,用最快的速度完成……
这年轻人横空出世,竟然得到了皇帝如此程度的关注与重视,简直,简直就像皇帝的私生子一样。
不过他们是清楚皇帝对各皇子的态度的,亲生儿子,也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待遇。
这个许问,究竟是何方人士,何得何能能在两年内崛起,出身工匠,一介白身,却让人无法忽视?
这次来,他们都想好好看看这个人,这时所有目光也都汇集在了他的身上,带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意味……
第993章
六人
许问坦然迎视着这些目光,同时也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们,把每个人跟之前得到的资料对上了号。
卞渡,工部侍郎,负责管理京城工部都水司,以工部以及都水司的中坚人物。
都水司是工部之下的三司之一,总管大周全境的水流以及水利设置,按理来说,怀恩渠这样的工程应当交给他们全权负责。
结果现在,他们只被分配到了其中一段。
可能是因为这样,卞渡打量许问的眼神有些微妙,但也可能是因为他身边的李晟,这微妙很有分寸,并不会让人觉得很有侵犯感。
看卞渡对李晟的态度,他对皇帝非常敬畏,有可能做“那件事情”。
卞渡身边的,是李溪水,工部侍郎,蒲边丛真正的同行。他负责晋北一带的大型工程,官职虽然跟卞渡的一样,实权要小一点。
但在晋北这一带,他是真正的地头蛇,扎根工作三十年,对这里的一山一河都非常熟悉。
李溪水名字里全是水,外表神情却像山一样沉稳,看着许问的目光带着一些探究,很平衡,没有明显的倾向。
他是“最不像”的一个。
余之成,吴安府的知府,身材高瘦,但总是面带笑容,看上去非常和气。
资料里写明,他看上去温和,手段其实非常果断,有“晋中王”之称,把这个吴安,管得像铁桶阵一样。
但同时,他又对皇帝忠心耿耿,完全服从。
所以怀恩渠到晋中这一带,必定要他来主持,他也确实有能力做到。
唯一令人担忧的是,他本身是个政治人物,而非工匠,个人又比较强硬,过于有主见。
技术方面若是不能得到他的认可,可能会产生纠纷,比较难办。
最关键的是,如果许问负责西漠这一段,跟余之成对接的时候肯定会比较多,怎么跟对方打交道,得好好琢磨考虑一下。
资料上是就着修渠建渠的角度来总结的,所以关于余之成的部分全部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但许问此时想的是另一件事。
余之成如果真的是“晋中王”的话,大小事情不可能逃得过他的耳目,那么刚刚发生的那件事呢?
他即使不是主使,也可能是纵容的那一个人。
这个人……应该列入重点观察。
以上三个人加上许问,是负责怀恩渠主河道的,除了许问,官职都比较高。
老实说,许问混在里面,感觉有点格格不入。
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两个人,胡浪七,舒立,两个都是工部的官吏,一个是都水司的,一个是晋中地方的,他俩职位比较低,前者管理晋北与京城一段的支流,后者管理晋中到西漠一段的支流,协助诸位主事行事。
他俩的工作听上去不是很起眼,权限范围其实也很大。
支流范围,比主干还要更加广阔——广阔得多。
他俩,尤其是舒立……也很有嫌疑。
这些心思只是在许问心里打转,他脸上一点也没透出来,表现非常平和地跟这些大小人物们打交道,很有些不卑亢的气度。
他的职位连胡浪七和舒立两个人都不如,在这种阶层非常严格的场合,本来应该是只有陪听没有说话的份儿。
但他这气度,过往的经历,最关键的是朱甘棠和李晟这一左一右站在他身边的两个人,无形之中就把他的身份给抬高了,让人不得不重视。
“你们都已经到了啊。”
这时,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非常熟悉的声音,许问几乎第一时间就听出来了。
他徒工试的主官——孙博然!
可能因为连天青第一份交给他的作业就是修复孙博然的作品,许问天然对他有些好感。
后来机缘巧合,孙博然当上了他徒工试的主官,一些交道打下来,不说特别亲近,多少也证实了他这些好感是值得的。
现在陡然间在这里看见他,许问心里微微一暖,感到了亲切。
孙博然穿着一身官服,从外面走进来,向着他们点了点头。
看见许问的时候,他的目光明显停留了更久了一点,打量一番之后,才又点头,很是满意的样子。
“座师。”许问向他拱手行礼。
其他人侧头来看,有些疑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8/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