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1090

  吕武对两位从夫人先后怀孕感到很满意,自己给自己取个了“播种机”的外号,但绝对不会话出于口就是了。
  其实最满意的是老祖母,她酝酿了一段时间,派人召唤吕武过去。
  “武啊,家祠当从修。”老祖母其实并没多老,实际年龄也就四十来岁。可能是近期日子过得舒心,她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非常严肃且认真地说:“寻来神巫进山,觅一处宝地,可否?”
  发达了之后重修祖坟这种事情,现代人都还十分热衷。
  春秋搞的不是重修祖坟,找个地方特地修建一座家祠?
  吕武比较不明白的是,家祠不该是在住宅的吗?怎么会需要特地找个山修一座。
  另外一个,找神巫这种事情要花钱,是花非常大一笔的钱,还不一定能请来。
  吕武能说啥?他认真地答道:“当修!”
  老祖母又说:“闻智氏需武,何时前往?”
  这件事情已经有不短的一段时间了。
  智罃还派家臣来过,给的说法是既然韩厥邀请了那么多老师过来教导吕武,可以等吕武认为合适的时间再过去。
  而吕武其实很想维持与智氏的交情,怎么都要抽出时间去智氏封地一趟。
  要过去干什么事情,他已经知道了。
  智罃需要的是吕武过去智氏封地,帮忙总览一下灌溉系统的优化。
  可以的话,智氏其实更想吕武能走一遍自家的封地,规划出一个全面的方案出来。
  吕武知道后很郁闷。
  他又不是很闲,自家的封地都还没建设完毕,智罃怎么能开得了那口。
  没看见韩氏和魏氏也知道吕武有那个能力,却是没开口么!
  在这个时代,掌握了什么技术,没有义务为了国家的实力增涨贡献出去。
  贵族只要履行好纳赋的义务就行,其余都不是义务的一部分。
  这叫在其位谋其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吕武还在等待智氏能付出一点什么。
  要是智氏没有拿出等价的回报,他尽管还是会去,却会先去韩氏与魏氏,可能也会去赵氏,将智氏排在自己出行表的最后顺位。
  吕武还在和老祖母聊着,却有家臣不顾场合过来求见。
  “武啊。”老祖母倒是很通情达理,说道:“正事为要,去罢。”
  吕武就喜欢这样的老祖母,行礼之后离开房间。
  来到室外,他发现来的家臣有点多。
  “主!”宋彬脸色非常复杂地说:“国君征召!”
  吕武听得一个愣神。
  今年的“赋”已经纳了,等于完成了年份内该履行的义务。
  “秦背盟?”吕武知道不是必要,国君才不会下达征召令,说道:“且往议事处细细道来。”
  正事的话,哪能是随便站个地方就谈,肯定要有合适的场合,不然会显得很不春秋。
  没会盟之前,晋国的卿相续表达不看好这一次会盟,只是他们没能阻止国君。
  事情也正如几位卿预料的那样,秦国刚回去就频繁派出使者前往列国,邀请他们一起攻打晋国。
  这一次还是没有列国响应秦国的邀请。
  华夏文明圈的列国,他们当然知道晋国实力大不如前,但还是不敢正面硬刚晋国。
  有些列国,前一脚秦使到来说明来意,他们就立刻派出使者到晋国,很直接地将秦国卖了个干干净净。
  所以,晋国高层很早就知道秦国背盟并且要起兵进犯,只是消息没有通报全国贵族。
  连吕武这个韩氏、魏氏和赵氏的姻亲都是得到国君的征召,才知道秦国已经起兵,并且就在来进犯晋国的路上。
  他就不免需要思考一点,自己在韩氏和魏氏那边是什么份量。
  只是,他真的想多了。
  姻亲是姻亲,亲戚却没那个必要什么都说。
  就好像韩氏长期跟周王室勾勾搭搭;赵氏一直没跟秦国断了联系;范氏也不会将卫国的事情公诸于众;中行氏和智氏一直跟楚国眉来眼去;很多的很多,各个家族真没将自己的消息渠道共享的意思。
  因为消息闭塞,吕武只知道国君发出了征召令,却不知道这一次是晋国的下军、上军和中军都会出动,新军被安排了个看顾南方的任务。
  等于说,国君一下子就动用了所有军团。
  这也就能够想象的出来,那位刚继位不久的国君,对秦国的背盟是多么的恼羞成怒和痛恨。
  “这一次出征什么花费都是算在国君头上?”吕武越来越像个春秋贵族,捏着下巴想道:“那这一次该带多少战车和武士出去?”
  不算在正常的纳赋范围,肯定是要国君或国家来买单。
  吕武先是杀了秦大夫史颗,上一次的亮相也太过于惊艳,秦军会不会特别针对?
  他需要为自己的小命多做几道保险,避免给英年早逝了。
第109章
三军齐上阵
  吕武从未放弃过对参加战争的准备。
  这种准备不是时刻调集部队进入最高状态,其实就是研究更好的装备,再挑出其中合适的那一些装备类型进行生产,储存着以备不时之需。
  老吕家有煤矿也有铁矿。
  只是受于很多方面的因素,铁的产量一直上不去。
  另外,哪怕掌握了冶铁技术,甚至都将初级钢给研究出来,真不是会了就等于稳了,废品率还是有那么点居高不下。
  吕武前一段时间研究“拉丝”,废了很大的精力,还是没有将金属“拉丝”技术研究出来。
  他倒是借鉴了秦国的技术……,不是现在这个秦国,是始皇帝一统天下时期的秦国,搞了流水线生产规范,同时也将模具铸造法进行了复制。
  这个时候,模具被称呼为“范”,很早就被思考并发明创造出来。
  当然,模具都是泥巴做的。
  吕武利用了原有的技术基础,发现熔铸出来的金属毛刺和坑坑洼洼有点离谱,打算将铅材料的模具研究出来。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他也不是专业人士,只是大概懂得一些常识以及原理。
  他只能将大概的理论写出来,自己慢慢研究和试验的同时,更多的是交给专业人士去琢磨。
  搞金属拉丝,自然是为了制造锁子甲,他更知道金属拉丝一旦研究成功,还将改变这个世界。
  国君再次发出征召,老吕家的一切都要围绕着出征为前提。
  上一次吕武带着五百名武士出征。
  这些武士已经完成自己今年该纳的“赋”,再次出征的耗费都要领主来出。
  而领主肯定是要找国君报销。
  按照正常情况的话,国君肯定是要给领主进行报销。
  有“正常情况”也必然存在“状况之外”,好些列国的国君明明答应了贵族却反悔,不是没发生过。
  吕武在进行出征前的准备,学习的事情自然就暂停了。
  这一天,师旷在自己家臣的引领下,求见了正在准备出征事宜的吕武。
  他当然是看不到吕武的,听到问候声能判断出吕武所在的位置,行礼之后说道:“闻阴武子受君上召唤,不知在下可否同行?”
  吕武非常不理解一个盲人去战场做什么。
  师旷是盲人,他要是有兄弟的话,必然无法继承家族的事业,同时也没那个机会履行纳赋这种义务。
  在这个年代,不能作战的贵族比“士”这个阶层的价值更低,再没有特殊技能傍身的话,需要祈祷自己成为一个谁都忘了的小透明。
  自然,被遗忘也代表不可能出人头地,随时有被打落尘埃的可能性。
  吕武觉得自己跟师旷不熟,讶异师旷怎么会来对自己进行这种请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