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1090

  旁边几个“旅”的友军,包括列阵在后方的韩氏弓箭手,他们却是在观察吕武的这个“旅”,大多是带着惊讶的表情。
  吕武已经将携带的金属甲和皮甲下发,老吕家的士兵不是身穿金属甲就是皮甲,也就是全部着甲状态。
  全部有一套看上去防御力不错的甲胄,手里的家伙看起来泛着寒光,尤其是一些老吕家士兵的背上有战斧或标枪背囊,友军看着阵阵称奇,敌军一看就该发怵。
  而站在前排的老吕家士兵,每一位士兵都是扛着一面大盾,后两排的士兵手里的家伙是长矛。
  这并不是什么新兵种,只不过使用战戈才是当前主流罢了。
  吕武在进行思考时,耳朵里听到了战鼓声敲响,脸上表情不免愣了愣,看向了那杆在不断发出指示的大纛。
  在晋军本阵的核心,国君在众多“上军”士兵的保护下,人身穿青铜鱼鳞款的甲胄,拿着战剑的手臂不断地乱挥着,好几次差点挥中御手和戎右,激动地叫喊着一些什么。
  所以……
  没有阵前聊天。
  也没有两军的致师。
  不知道是韩厥还是国君,反正都一个样,进攻的命令被下达了。
  吕武收起胡思乱想,放声大吼:“驱!!!”
  给予回应的是震天的喊杀之声。
  随后,军阵的各支先导,战车先冲了出去,士兵小跑跟上……
第116章
响遏行云(歌声嘹亮)
  当然不会是同一时间的所有晋军发起冲锋。
  战场的范围很大,地形也不是全部的平原,导致敌我双方的很多军队,无法做到面对面。
  哪怕是平原,发起进攻之初,军队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一拥而上,肯定会安排好进攻的梯次,再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动调动军队。
  晋军这边,发起攻击的是程滑的这个“师”和左右两侧的两个晋军“师”。
  吕武的前方一片平坦,能够保证战车驰骋的加速以及速度维持。
  等于程滑的这个“师”会在平原上作战。
  左右两侧的“师”,左边那个“师”直面的是站在高坡上的敌人,他们需要从地处向高处发起进攻;右侧的那个“师”正面的敌人分布更复杂,有的站在半山腰,有的则是山脚,更多的是被山体遮挡了视野。
  其余友军面对什么,吕武只是需要关注,更多的是干好自己的事情。
  他需要关注的理由相当简单。
  战场从来不是个人的表演舞台,一旦自己冲得过猛,友军却是没有跟上,乃至于是友军溃退,自己岂不是要被包圆了?
  晋军发起攻击。
  白翟这边响起了很吵杂的呼声。
  “打,只能打!”瓦戈泰是这支联军推选出来的总指挥官,意志坚定地说:“让勇士们迎击上去!”
  多尔歹是实力较强的首领之一,说道:“对!现在不能有任何的退缩,只能迎击!”
  好几个首领都相续发表意见。
  没有首领讲些丧气话,显得智商都很在线。
  事实上,归属于胡人阵营的各族,他们对上中原列国从来不存在什么必胜的信心,有的只是因为遭受屈辱而心中冒起反抗的火焰。
  他们认为自己是遭受欺凌的那一方,是受到不公平对待的阵营,只能用“正义必胜”来给自己洗脑。
  白翟是所有胡人中学习华夏文化相对多的一个族群,要不然也不会响应秦国的邀请。
  他们有战车,只是数量并不多,第一时间就被安排到军阵的前方,得到命令之后驱动战马拉着战车前奔。
  因为学了一些华夏文化,白翟也搞了步兵跟随战车的战术,等于战车往前一冲,后面跟上了呼啦啦的一大群人。
  整个战场已经回荡着各种声音,大多数的声音是狄人高声喊出来,没有统一的口号,导致成了一种杂音。
  晋军这边发动攻击时有喊“杀”声,真正进入作战状态却是闷头跟着战车跑,不再呐喊什么。
  后方的战鼓在敲响,一阵阵“咚咚咚——”的鼓声在吵杂声中还是比较清晰。
  华夏文化讲的是擂鼓助威,也就是敲响战鼓让发起攻击的将士知道一点,后方的指挥和袍泽都在注视,期望他们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用现代的话来讲,其实就是有啦啦队在加油。
  “咦?嚯!”姬寿曼离战场并不近,看到前方一辆战车上有阳光反射,高声喊道:“此人、此人……”,他记得有这么个人,却是忘记了名字。
  身为国君佞臣之一的胥童怎么能忘记自己的职责,立刻说道:“君上,是阴武啊。”
  “住口!”祁奚这次也跟着出征,脸色不善地呼斥了一声,复道:“君上,此便是与秦会盟斩杀数十秦兵的阴武。”
  胥童有些讪讪地笑了。
  他不是贵族,喊贵族的名字需要在后面加上一个“子”来补全尊敬之心。
  “对极,是他!”国君对吕武的印象其实挺深刻,就是上位者毛病也有,容易记不住名字。他看向了韩厥,问道:“韩卿以女婿为锋锐,以助建功?”
  韩厥皱了一下眉头,只是抬手比了一个行礼的姿势拱了拱。
  而士燮、郤锜、荀罃、士鲂等大贵族则是目光深幽地看了一眼国君,内心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特么的!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开口讲出来显摆自己的聪明吗?
  不!
  那不是聪明。
  反倒显得非常愚蠢。
  祁奚与几位公族对视了一眼,没露出什么无奈的表情,就是脑仁一阵阵的生疼。
  前方已经发生接触。
  作为全军的前驱,吕武所在的战车是在晋军的最前位置。
  迎着吕武所在战车而来的是两辆白翟战车。
  双方已经能够眼神对视。
  两辆白翟战车的配置与中原列国没区别,一样是有一名战车主将和御手、戎右。
  存在区别的是白翟的战车看上去要简单非常多,并且装备方面比较简陋。
  吕武与自己的戎右凌都是手持弓箭,一发一发地射出箭矢。
  同理,白翟战车除了御手需要驾驭战车之外,战车主将和戎右也是在射箭。
  吕武很清楚自己的箭法怎么样,瞄准的时候都不敢直接瞄准目标,做的就是真正的随缘,挽弓搭箭一直射就对了。
  别说,不瞄准目标,真的比瞄准再去射准,他四箭命中了两箭,射死了一匹拉车的马,射翻了一名白翟战车主将。
  倒是凌,他的箭法可比吕武准多了,两箭射死一匹马,导致翻了另一辆白翟战车,目前正在射击距离内的其余白翟战车。
  吕武当然是身穿自己那身金属套装。
  御手青和戎右凌也改了甲胄,胸前一块铁板,其余的配套则是用的犀牛皮,有很强的防御力。
  另外,吕武射杀拉车战马的次数多了,害怕别人也这么针对他们,给战马披上了马甲具装。
  马的前额是一块三角形的铁板,颈部是叠层的犀牛皮甲,身上则是套上了藤甲。
  这样的结果就是,除了吕武之外,御手青、戎右凌和拉车的两匹马,身上都有插着箭矢,却是一滴血都没有流,只是从外表看着中箭了。
  而吕武身上之所以没插着箭,无非就是狄人没射中皮革部分,骨头、石头或木质的箭镞射在金属片上,留下一点痕迹就被弹开了。
  他们这一两战车一路射翻了五辆白翟战车,随后冲进了敌人的步兵群里面,反复地冲撞着前行。
  其余友军的战车差不多也是一个样,只是从外表看上去更壮烈一些。
  壮烈的原因太过于朴实,只因为他们中箭就会插着,就是穿透力不够强的关系,只带来放血的效果。
  当吕武等几辆战车冲进白翟步兵群的时候,晋军本阵的战鼓声敲得更加急促了。
  同时,列阵待命的晋军将士,他们在上官的引领下,开始吟唱了起来。
  是那首《诗经.小雅.出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