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1090

  一时间战场上响彻了“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的吟唱声。
  这首《诗经》其实是列国与胡、蛮、戎、夷交战时的必备歌曲。
  创作背景是周天子召唤分封诸侯与异族交战的场景。
  唱着《诗经.小雅.出车》在春秋是一件十分有逼格的事情,唱得最多的就是一直召集众小弟与楚国交战的晋国。
  为什么不唱《诗经.国风.秦风.无衣》呢?
  跟秦国的盟友作战,却唱起了《诗经.国风.秦风.无衣》会很不对劲?
  没什么不对劲或尴尬的地方,只是一种感情的表达罢了。
  战国时期,与秦军作战的赵军,不一样会唱《诗经.国风.秦风.无衣》来表达作战决心?
  另外,吕武开始学习贵族礼仪后有读《诗经》,知道里面其实还有另外一首晋国版本的《无衣》。
  《诗经.国风.唐风.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就是“唐风”的“无衣”版本不是战歌。
  战场之上,已经进入作战状态的晋军士兵,他们听到了那首《诗经.小雅.出车》立刻狂化了。
  俺听从召唤出征了!
  俺要像祖先那般,为了保卫华夏而战!
  俺一定会获得胜利!
  为了证明俺的武勇,你们全去死罢!!!
  老吕家的士兵,他们早跟领主战车脱节。
  奔跑在最前排的士兵能够看到领主的战车在敌军那边横冲直撞,他们握紧了手里的兵器,脸色狰狞地看着离得越来越近的敌人。
  保持相对整齐的队形,第一排高喝一声“嚯!”,他们从小跑中加速,又在加速中腰下盘微微下沉,手里的武器向前挺出,呐喊“杀!”继续加速。
  晋军士兵,他们一排又一排进行相同的举动,再一排排地加速冲锋,每一次都能伴随着“嚯”和“杀”的齐声高喊,犹如大海泛起了波涛,一浪接着一浪向前滚滚而去。
  他们的头顶有尖锐的破空声传来,却没人抬头看上一眼。
  那是进入到射击距离的韩氏弓箭手,他们停下来整顿了阵型,也就是组成了箭阵,再由军官敲着梆子发出指令,向前方进行了箭雨覆盖战术。
  韩氏弓箭手的射箭平频率非常快,往往一波箭矢刚射出去不到两个呼吸,下一波箭雨又被射了出去。
  一个箭阵的弓箭手射上七八支箭矢,他们就会在军官的引领下向后退却,让出空间给予其他弓箭手。
  这个一点都不奇怪。
  射箭其实也是一种体力活,一般射上十来箭,哪怕肌肉和筋还能受得了,体力也有了很大的消耗,不想拉伤肌肉和筋就该先歇一小会。
  几波的箭雨覆盖下,冲在最前面的白翟士兵被清出了一大片。
  晋军的近战士兵,他们成为一种横列的一排又一排,先后冲进了满是尸体和伤患的战场,看到了敌军的伤兵看心情要不要补上一记。
  “哈哈哈!”国君看得很清楚,微微昂起了头,问道:“梧鼠之技,不过于五。”
  啥意思?
  姬寿曼很骄傲地在说,这帮白翟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
第117章
阴武兵法可还行?
  到目前为止,吕武交过手的至于秦军、白狄、赤狄、大戎和野人。
  这些人之中肯定是以野人最好打,无一例外都是一个冲锋就击溃了。
  白狄、赤狄和戎人其实半斤八两,不像野人会一触即溃,却也没有多么难打
  胡人的个体战斗力其实还行,只是他们缺乏集体的配合,再来是几乎没有组织度。
  没有组织性算是什么集体?
  一支军队要是缺少了纪律,也就不存在组织度,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什么配合。
  一样是华夏文化圈的秦国,他们拥有完整的军队建制,等于是有形成组织度,只是执行效率方面跟晋军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不独是秦军,其实现在东方的各国军队,九成九在组织度、纪律性和配合都不如晋军。
  同样是晋军,却也会存在档次差距。
  像是八卿的军队一般会比其余大夫的军队更强,一般是体现在装备方面。
  更多的时候不止是因为装备差距的因素,几个“卿”的家族极力研究属于适合自己的战法,有那个人力和财力去反复地验证,形成了家族特色的战术应用。
  光只是财力足无法在晋国爬上“卿”的位置,其实最大的依靠还是武力强大,懂得经营人设,争取更多的人脉关系。
  吕武不知道自家的士兵在晋国能排在什么档次。
  而现在,老吕家的士兵已经撞上了敌军。
  成排的士兵手持战戈,他们一头撞上身穿兽皮衣或羊皮袄的狄人,刹那间就是战戈不断勾挂和扎挑。
  步兵的战戈其实是一种短戈,木杆的长度约两米左右。
  战车的战戈则是一种杆为六米的长戈。
  还有一种中等长度……,也就是杆四米的战戈,是应用在破阵的步兵身上。
  现在,老吕家的士兵,他们大体上保持着一种横直线的队列,前排的士兵操作手里的战戈,不断给予敌军带去伤亡。
  狄人冲过来,他们很想直接发生肉体上的碰撞,形成一种混乱状态的近身搏杀,比较可惜的是第一波冲击失败后,想再完成目标只能拿命去堆。
  “狄人,越来越多了!”
  “如何?”
  “盾兵止步立盾墙,矛兵于墙后!”
  “诺!”
  卫睿没乘坐战车。
  吕武在前面酣战,无法指挥步兵,只能由卫睿来管一管。
  扛着大盾奔跑的士兵会有点慢,长矛兵又被严令跟紧大盾兵,他们等战戈兵与敌军厮杀了一小会才跟上来。
  他们顶着对面狄人不断射来的箭矢,开始了自己的动作。
  大盾兵得到命令,一个并着一个,一面又一面的盾牌完成相扣,组成了一面高约一米六的长形墙壁,再向前缓缓地推进。
  前面顶着不断冲击而来敌军的老吕家战戈兵,他们被呼喝从左右两翼退却。
  得到通知的韩氏弓箭手,他们其实看不到前方都是什么状况,重新组成了箭阵,依照该射向仰角几度射出了箭矢。
  狄人既然缠住了晋军,哪可能放弃呢?
  他们追着正在撤退的晋军,杀是真的杀不了几个,就是想要一直粘着,形成一种混战态势。
  前面在厮杀,后方一样有狄人弓箭手在射箭,只不过他们射箭的区域是发生交战的后方。
  无法即时沟通。
  老吕家这边在改变战术时的动作有些缓慢,甚至发生了脱节状况。
  狄人这边,前面的人能看到,后方的人不知道前面正在发生什么情况。
  导致的是前面的狄人还是追着想退却的老吕家士兵,然后他们被无差别的箭雨覆盖。
  一支又一支的箭矢落下。
  拥有青铜打造箭镞的箭矢,它们要是命中狄人,大部分能够破开兽皮或羊皮袄,钻进皮肤又蹿进血肉中,带起一声惨叫或是闷哼,射中脑袋就是盛开一朵由鲜血构成花骨朵的画面。
  老吕家的部分士兵,他们一样在箭雨的覆盖之下,箭矢落下来时,射中皮甲肯定是“咬”住了,要是射中没甲胄防御的位置必然带来一声惨叫。
  他们都有头盔,算是目前的独一份,被射中脑袋要看穿透力,大多不会立即毙命。
  这个年代当然有头盔这种防具,被称呼为“兜”,可是大批量装备真的是老吕家的独一份。
  无差别覆盖的命令是由卫睿去下达,韩氏弓箭手并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