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6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4/1090

  献会真不想回答那种无聊的问题,奈何张氏比献氏强大,收回看向战场的目光,答道:“正是。”
  聊什么天啊!
  没看交战已经开始,阴氏的远程部队先歼灭再次冲出来的义渠人,又开始用箭矢在洗地吗?
  一次就是近五千的弓弩手齐射,每每都能将义渠人的营地覆盖较大的范围,引起一声声的惨叫。
  豪横,太特么豪横了!
  一次齐射就是五千支箭,十次就是五万支箭。
  阴氏的远程部队射几次了来着?好像是十四次。
  那就是七万支箭没了啊!
  草!(一种植物)
  七万支箭像水一般地泼洒出去,看样子还想继续消耗箭矢?
  俺和俺的小伙伴已经完全被惊呆啦!
  看看秦军那一边。
  秦军抵近义渠人营寨只是射了三波箭矢,马上投入战车和步兵冲营。
  因为有栏栅和拒马等障碍物,秦军自然需要先行破坏或移除,才能杀进义渠人的营寨。
  义渠人并不是光站着等死,他们在用弓箭反击,射倒了很多秦军士兵。
  初步目测,秦人至少倒下了两三百,暂时还没有完成对栏栅的破坏。
  再看晋军这一边。
  十四次箭雨覆盖之后,义渠前营区域的活人几乎被清空,哪怕还有活着的义渠人也是伤患或被吓破了胆。
  有晋军的战车向前抛出带钩的绳索,勾住栏栅再绑在车上,没用驰骋的方式拉扯,是用缓劲来带着拔出栏栅,再一扯就将成片的栏栅扯掉。
  一样是展开攻营,晋军这边暂时还没有出现伤亡,能目测用箭雨洗地干掉近五百义渠人,并且马上就要将栏栅与拒马清除完毕,能够让晋军杀进义渠人的营地。
  献会喜滋滋地说道:“随阴氏出战,不必计较伤亡。”
  献氏和阴氏是邻居,有参加过吕武牵头的对赤狄和白狄的征战,收获多少看情况,一次次付出的伤亡真心没多少,导致他们对阴氏的召唤非常上心并且踊跃。
  献氏只是阴氏邻居之一,类似献氏这种实力的中等家族还有六个。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阴氏历来不强占邻居的什么,有什么好事还会喊上。
  再则阴氏是卿位家族,又有哪一家不想跟阴氏的关系越处越亲密呢?
  所以要说哪个卿位家的邻居最舒心,毫无疑问是阴氏的邻居。
  知道献会在想什么吗?
  他在想:“张氏亲善韩氏,当是为韩氏窥探阴氏?我当告知阴子!”
  晋军攻入义渠人的营寨,进去后没有遭到多么强烈的抵抗。
  事实上,义渠忙着向北面撤,并且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义渠人窜出营寨向北而去。
  同时,白翟那边比义渠逃得更快,组织度方面也要更高一些。
  那是秦军和晋军没有进攻白翟,心态上面必然会更稳,哪像义渠正在遭受两面夹击,导致心态着实有些崩。
  吕武当然看到白翟不管不顾地逃了。
  他能大概猜到白翟为什么要逃,一定是被晋军和秦军合作给吓到,进而对阴氏的合作诚意产生怀疑。
  要说白翟怀疑阴氏倒也无可厚非,阴氏无论是从家族实力还是背靠晋国,远比现在的白翟要更为强大。
  一强一弱互相合作这种事情,弱方没有任何能制约强大的一方,肯定是内心里更加担惊受怕的。
  “主?”葛存眼见到嘴的肉要飞,急切问道:“或可命霍迁追回?”
  这个霍迁是很早就投靠吕武的小贵族之一。
  “追回?”吕武觉得葛存的用词很不对,摇头说道:“白翟无处可逃,且先任其自乱。”
  东面被晋军清扫干净,白翟向东面跑,是想逃窜进入晋国地界吗?
  晋国这边还有魏琦统率的一个满编军在战场的北面,他们应该是在袭击义渠各处的部落,白翟往北边逃会一头撞进去。
  南边是秦国的地界,西边同样是秦国的地界,白翟要多么慌不择路才向南边和西边跑?
  所以,到嘴的肉,它真跑不了。
  吕武还想着好好逗一逗白翟,能给逼到绝境,岂不是能更好地在白翟脖子套上缰绳?
  他们在对答的同时,营寨里逃窜出去的义渠人撞上了解朔率领的那一个“师”,也有义渠人被临时抽调的秦军给拦截住。
  吕武观察战局后下令分兵,抽出攻打营寨的一个“师”前往增援解朔所部,再一次对义渠人形成了夹击。
  因为义渠人想跑和能跑的都逃窜出营寨,很快从两个方面进攻的晋军和秦军碰头了。
  画面是这样的。
  晋军的战车突进,看到了对面的秦军战车。
  一方看到了对方,注视者一样被人注视,双方很明显都愣了那么一下,好像有点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向前突击。
  两军的战车在迟疑中开始降速,晋军战车有刹车装置率先停了下来,秦军的战车没有刹车装置还在向前缓速推进。
  两车的距离慢慢拉近,后方的步兵也跟了上来。
  来自阴氏的晋军步兵快速靠拢向己方战车,刻板地强调应有的纪律性,极短时间内恢复了攻击队形,再一个个面无表情地看着大呼小叫想要恢复队形的秦军士兵。
  越来越多的晋军和秦军照面,每一次都是晋军这边在安静中完成整队,秦军看着则是有些乱又显得很吵。
  什么玩意都怕进行对比。
  有羞耻心的秦军将士,一个个被面无表情的秦军士兵盯着,再看到己方是那么吵和乱,不由脸色难堪地低下脑袋。
  这一刻,很多秦军在心里骂道:“义渠人真不是玩意,咋败得那么快,让额没个心理准备就对上了晋人。”
  只是,义渠真的弱……,又或者说当下的游牧半游牧半农耕部落,真的有那么弱吗?
第422章
阴,那是真的阴啊!
  现在的异族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其实并不能只单独看任何一方,要将双方或多方拿来并列排比。
  在姬周成为诸侯共主的前期,很多的周室分封国是灭亡在北狄、西戎、东夷、南蛮的攻击之下。
  那些分封国是个什么情况呢?
  很多是一个国君带着自己家族的几百上千人,无法得到周王室的任何帮助,跑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与天争、跟人斗,还要时时刻刻遭到各种野兽的袭击和困扰。
  当时的实际情势是,周王室都不知道分封出去的各个诸侯的命运会是什么,本着分封国幸存下来并成功立足就是赚,没想其余的太多。
  一部分的国家其实也早就存在,只是后来名义上加入周王室阵营,并且对周王室并不心怀善意,乃至于心里无比的敌视。
  这些国家并不全是殷商的后裔之国,很多是早早择地定居建国的东夷人、北狄人或南蛮人的国家,只是名义上归顺了周王室。
  他们没有落井下石就算很不错了,不会对周天子分封的诸侯进行帮助。
  事实上,他们更多的时候会跟保持游牧习俗的“同族”,玩“里应外合”那一套将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吃干抹净。
  另外,早期的鬼方、东夷和西戎、南蛮才是诸夏的大敌。
  而南蛮和东夷早早被殷商打残,一度还归于殷商的势力范围之一(不是疆域的一部分,可以理解为被美帝干躺后的脚盆鸡,或是棒子之类的角色)。
  鬼方则是在周王室以及各分封国的打击下慢慢瓦解,慢慢成了赤狄、白狄和各种戎,代价则是不知道多少分封国砸进历史长河没泛起一朵水花,其中也有远古羌的功劳。
  听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句话吗?
  讲的是山东诸国的一段血泪史。
  如果没有管仲帮助齐桓公使得齐国称霸又团结诸侯,进行一匡天下的伟业,其余区域不太好说,山东那一片的人就要成为披头散发和穿向左开襟衣服的野蛮人了。
  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只讲到了山东的危急时刻,没涉及其它区域,只是诸夏悲惨时期的一隅真实写照。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陷入低谷的时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4/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