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6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9/1090

  这一次西征,他们打了义渠和秦国,一些不算义渠人又不是秦人也不是白翟人的某些小部落一样被收拾。
  义渠人不但大军挨了打,栖息地也被晋军一阵风卷残楼似得肆虐。
  秦国就更不用说了,北征大军跟全军覆没差不多,后续可劲地一波又一波送人头,国家核心腹地更是遭到了惨无人道的蹂躏和洗劫。
  倒是白翟被吕武有意不进行攻打,后续派人前往联络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损失也只是在跟秦国和义渠交战阶段,保存了一些家底。
  吕武需要白翟顶替义渠栖息在秦国的北疆,建议他们去收拾变得惨兮兮的义渠人壮大自己。
  等白翟恢复点元气又想摆脱阴氏的控制?吕武会教他们好好做个人的。
  至于吕武为什么不在这一次将白翟吞掉?
  简单的说就是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是先行渗透再控制,进而达到“和平演变”最为理想。
  要不就是直接诸以武力的战争行为。
  前者靠脑子玩出各种花样,后者压根就是直接使用暴力,哪种最好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对于阴氏而言,吕武暂时需要一个“马甲”,以达到晋国不允许一再打击秦国,还能有那个“马甲”持续不断地找秦国的不痛快。
  别问吕武为什么处心积虑就是要找秦国快乐玩耍,问就是他怕秦国,怕到想弄死的那种。
  怕他怕到弄死他,简直完美!
  再来就是,吕武真的馋关中这块地,馋到口水止不住流淌的程度。
  历经这一劫难的秦国,比之齐国可要惨太多了!
  吕武率军去齐国作战虽然搞无人区,但是没破坏齐国南疆的基础建设呀。
  他对付秦国就有些狠了,不但什么都抢,连带能破坏的基础建设也没放过。
  区别待遇不止因为他恨秦国不死,更是因为秦国有一位好公子。
  在这个凡事多少要讲点道理的时代,秦国敢刺杀晋国的一位“卿”,偏偏还没有刺杀成功,恼怒至极的吕武干什么事都不算过份,秦国必须吞下自己酿成的苦酒,三观没歪的人绝不敢叽叽歪歪。
  损失各种人口在十六七万左右的秦国,他们还将面临修复各种基础建设的难题,不算战争期间付出的各种资源,怎么都要喘息上不止二十年,甚至都不一定能缓过气来。
  吕武带着军队回到“新田”这个晋国的都城。
  事先得到通知的国君带上一批公族在城门处迎接。
  其余的“卿”则是一个没来,倒是来了一些看热闹的中小贵族。
  而国君之所以过来,不是因为吕武出征秦国获得大胜,琢磨着是看在能分润大批战利品的份上。
  “阴卿、魏卿、解卿辛苦,诸位辛苦。”国君实际上还不知道秦国被祸害得到底多惨,笑眯眯地慰问一众贵族。
  一同西征的中小贵族发现只有国君前来,元戎智罃没到场,一时间心中揣揣。
  晋国跟其余列国不是那么一样,光是国君承认功劳不算,只有元戎认可也不行,必须是国君和元戎一起认可这么一个程序。
  吕武明知故问,道:“元戎不在都城?”
  国君笑着大声说道:“元戎与诸‘卿’会见吴国来使难以抽身,故而未至。”
  一个明知故问。
  另一个刻意放大了声音回答。
  对话就是用来让变了脸色的中小贵族知道其中缘由。
  一时间,现场恢复了热烈。
  走完了“棘门”这一道程序,国君代表国家认可了出征人员的功劳,后续则是需要吕武上缴功劳簿,各家个人的功劳能不能得到兑现就是关乎国家信誉了。
  吕武没将俘获的秦国公子和贵族交出去。
  国君自然也没有问。
  现在这么个年头,很多事情的操作跟后世是不一样的。
  国君能够向谁讨要俘虏,那谁不交为前提,国君硬抢会将事情弄得很难堪。
  吕武、魏琦以及另外的中等贵族跟国君进了宫城接受款待。
  一阵并不怎么样的吃喝场面之下,国君看着战利品目录,越看越是感到吃惊。
  国君不好离座,心里跟猫爪绕似得等不了,只好让自己的弟弟凑到吕武边上去。
  杨干是个八九岁的大孩子,没有半点生分地问道:“阴子,为何缴获如此之多?”
  多到什么份上?几乎是一个一流强国和两三个二流强国,五年“保护费”的总合。
  吕武对姬周同父同母胞弟却叫杨干这种事情习以见惯,知道杨干是代表姬周来问,简约地进行了一番解释。
  “我闻秦公子刺杀阴子?”杨干笑嘻嘻地继续往下说道:“有此境遇实乃咎由自取是也!”
  他没有对吕武进行任何慰问,只是表达了对秦国落得悲惨下场的幸灾乐祸。
  在接下来吕武全程看戏。
  国君多番主动与中等贵族交谈,不问出征的过程和收获,只对他们家族状况嘘寒问暖,暗示各家要是困难的话,会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帮一把。
  刚刚肥了一波的各家哪来的什么困难,有困扰也是需要拿出一个发展家族的可行性方案。
  吕武继续盘算该怎么将收获实际地运用起来,以最短的时间再让家族得到壮大。
  他听到一声招呼,讶异地发现魏琦与解朔换了个位置,而解朔正一脸期待地盯着自己。
  话说,是个什么情况?
  又或者说,解朔刚才说了什么,怎么是用那样的表情盯着吕武???
第436章
晋国爸爸救命啊!
  解朔看懂吕武没听见自己刚才说了什么,只能重复一遍,说道:“我与新军将商议两家置换封地,以河西之地换取旧有封地。”
  置换封地这么件事情不关阴氏的什么事,又会牵扯到阴氏与魏氏的联盟。
  吕武脑子里面一阵齿轮转动的闪电带火花,说道:“如君上许可,诸‘卿’无异议,阴氏自是乐见其成。”
  解氏愿意拿开发好的封地跟魏氏换河西那边的蛮荒之地?不得不说解朔的魄力很大,解氏的族人也够明智的。
  如果吕武没有记错的话,解氏家族的主要封地是在少水边上,另外在靠近周王室的边上有块很小的地盘。
  解氏的主要封地从事实上被范氏和智氏包圆,周边没有其余的中小贵族。
  一旦智氏和范氏有点什么特殊想法,没有其余邻居为前提,两家想动解氏并真的动,连个给解氏通风报信的家族都没有。
  吕武比较奇怪的是,自己之前怎么没听到个风声。
  解朔用了很大的注意力在对吕武察言观色,看出吕武的另一层疑惑,说道:“归‘新田’之时,朔方与新军将提议。”
  换家这种事情太大,肯定不是临时起意。
  解朔也许早就在物色,想着到底哪一家能跟自家换一换,却不知道找魏琦就成功,还是之前被哪些家族拒绝过。
  脑子里还在闪电带火花的吕武在盘点地形。
  魏氏在河西的地盘很大,许多地区根本来不及开荒。
  他们之前很刻意地找其余家族置换封地,才将封地给形成集中。
  现在魏琦却答应解朔置换封地的提议,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带有深意。
  看看解朔选的是哪个方位的地盘就能进行洞察。
  解氏搬家过去,会从实际上跟魏氏和阴氏成为邻居,没彻底摆脱展现过恶意的范氏和智氏,甚至离恶意最大的韩氏更近了一些。
  比较关键的是,解氏换了个地方不会再被一下子包圆敲闷棍,有个时间能大声喊救命啦。
  从正治层面来看,魏氏愿意跟解氏置换封地,代表接受了解氏的靠拢,此后解朔也算上头有人能够依靠了。
  而解朔没直接找阴氏显得无比聪明,只因为无论再怎么样,吕武跟赵武是姻亲关系来着。
  “新军将若向君上提议,还请下军将美言促成。”解朔说道。
  吕武无声颔首,算是某种程度地答应下来。
  这一下,解朔脸上的喜悦像花盛放,心里想道:“可算不用再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吕武的视线向魏琦看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9/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