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6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5/1090

  而吕武完全有资格进行分封,只看大不大方而已。
  但凡是个“大夫”级别的贵族都有进行分封的资格,例如给家族某人一个“士”的爵位。
  而贵族分封“士”是一件必须的事情,等同于在完善自己家族的武力构造阶层。
  那个“士”不是贵族阶层,只是拥有了一部分属于贵族的特权,他们还是军队里面的基层军官。
  没有纳赋之前,吕欢基本没有机会跟“士”这个阶层进行正经的接触,他发现自家的“士”在说话时的口音着实是有点多,甚至发现好些人在讲什么,需要很认真聆听才能听懂。
  从这里也能看出阴氏“士”的来历之复杂,绝大多数当然有一口标准的晋音,极少数有讲秦腔、许言、郑语,乃至于是楚音、狄话,近期甚至出现了一口齐国方言的人。
  当然了,他们说话可能不标准,能听懂晋语则是必然,要不也不可能成为“士”。
  这个纯粹是阴氏被逼的。
  情况允许的话,谁又愿意自家的部队里面出现这种情况,简直跟大杂烩一般了。
  这个也跟吕武没有派遣真正的阴氏精锐南下有关,王牌师肯定不能是那样。
  士兵方面,晋语表不标准没关系,能听得懂就行。他们负责的只是执行。
  宋彬被问及自家为什么会是那种情况,源于没想过这么高端的事情,一时间被吕欢给问得愣在当场。
  “这……”宋彬知道事情很不对,无法给出什么答案,迟疑着说道:“主已层层甄选,我家战时不乱便可。”
  吕欢用最简单的思维来进行理解,发现自己家似乎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的样子?
  好像也是!
  成员来源复杂,基本的语言统一都没形成,有那么点外强中干的本质,一旦遭遇到挫折就要被看大戏。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吕武才动不动就亮一次肌肉?
第459章
马上到来的重头戏
  率军南下的国君在两个月后带着部队回到“虎牢”了。
  宋彬进行了目测,国君带去多少军队就带回多少。
  需要目测,主要是互相之间没有进行信息互通。从这里也能看出是一件好事,说明压根就没有发生什么坏事。
  带出去多少军队又回来多少,可以预见这一次晋国和楚国只是对峙,双方对交战这种事情存在顾虑。
  “楚军退却,郑国盟我。”国君对众人是这么说的。
  这个“盟”不是结盟,只是一种暂时的罢兵休战。
  晋国这边对楚军为什么后撤很好奇,没有相关的信息渠道,也就只能是好奇而已。
  那么,楚军又为什么会后撤呢?原因在于吴国和陈国发生了对楚国来说很重要的事情。
  首先是吴国已经开始反攻入侵境内的楚军,双方在衡山周边爆发了一场血腥的交战,以吴军败退为结束,楚军却也损失惨重。
  然后是楚国自己先搞幺蛾子,操纵顿国跟陈国交恶,导致陈国出兵包围了顿国。
  两件事情的发生让跟晋军对峙的楚军不得不后撤,他们准备亲自下场对陈国做点什么,以至于知道郑国对晋国认怂也没做干预。
  话说,陈国不是楚国的盟友吗?为什么楚国会让顿国跟陈国过不去呢???
  这就要了解楚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他们的附庸非常多,有些附庸只是名义上的国家,打从实际上则是已经被楚国所控制;像郑国这种体量比较大的国家,楚国难以做到控制,一般会派出贵族前往该国当客卿这类的角色,再图谋完成控制。
  楚国之所以操纵顿国跟陈国过不去,究其原因是陈国驱逐了来自楚国的客卿,而这个客卿是楚国令尹子重所指派。
  也就是晋国这边不知道南方闹了什么幺蛾子,不然才不会撤军回到“虎牢”,该做的是跟在撤离中的楚军后面,再趁势给郑国来一记狠的。
  毕竟,楚军一旦撤离就会让郑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而且哪怕晋国出现衰弱趋势,以郑国的实力也干不过晋国。
  这个也就能知道郑国为什么明明很想收复失地,却选择了罢兵。
  郑国这一次罢兵,将从正治立场上承认“祭”地归于晋国,以后再想把“祭”地夺回去,他们就该想个新的又合理的由头了。
  对于郑国服软最感到愉快的是范氏,再来则是国君。
  范氏的愉快是从此以后“祭”地将不存在主权争议。
  国君则是看到了瓦解郑国和楚国联盟的可能性,他估计都开始在动脑筋,想办法将郑国争取到晋国这一边。
  其余人得知楚军撤退,郑国也选择了罢兵休战,中小贵族一点都快乐不起来。
  贵族带兵纳赋,服役的“徒”算是已经交了血税,他们今年不再需要义务地承担其它;出动的“羡”则是白白跑了一趟,家里没了他们这些劳动力,来了又没有取得收获,等于从事实上是一种血亏。
  如果中小贵族这一次纳赋没有任何收获,他们今年必然会非常难捱,怎么可能高兴的起来!
  还有另外更惨的!
  每一个家族中的“徒”武装在即再出征,需要自己保证后勤,不用家主去负担;“羡”从武器到后勤则是由家主来承担,等于浪费了劳动力又要进行投入。
  所以了,中小贵族心里有无数的MMP需要好好讲一讲!
  卿位家族出动的兵力更多,除了范氏有收获(“祭”地)之外,其余同样是颗粒无收。
  只是吧,卿位家族的实力摆在那里,抵抗未知风险的底蕴要比中小贵族高多了。
  他们在“虎牢”待到秋季下旬才进行归师。
  而在这一段时间里面,上到国君下至贵族依然不知道楚军为什么退兵,对吴国那边发生什么更是一无所知,仅是能够判断出郑国有点“开窍”了。
  他们花了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走“王野”路线,回到“新田”进行解散,但凡是个贵族脸上就没有笑容,有些甚至是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
  顶上的贵族一个个黑着脸,下面的人又哪敢乐呵,再来是真没有取得什么收获,不像往常军队归师“新田”会大一帮人轮流进城乐呵,致使勾栏院里面的姑娘空虚、寂寞、冷!
  可能是不愿意拆开真相,又或者是站的位置太高,国君对一片“哀鸿遍野”采取了漠视的态度。
  他很特意地将魏琦召唤进宫城,没有任何客套直接问道:“魏氏、阴氏伐秦之事,进展如何?”
  这一趟魏琦并没有南下,得了个坐镇“新田”的差事。
  他答道:“下军将经大河往秦境,连克三城,攻至‘雍’,与秦对阵于‘雍’城之下……”
  国君在听,听着听着嘴巴情不自禁地张大,一副被惊呆了的模样。
  如果阴氏和魏氏后面没有增兵,好像也就阴氏和魏氏各自出动了两个“师”去报复秦国?
  四个“师”就能攻克秦国三座城池,打下的“邑”和“邦”该是多少?
  而这一次吕武也是忒狠,直接打到秦国都城“雍”的城下。
  “阴卿攻‘雍’???”国君有些懵。
  魏琦强调道:“并未攻城,仅是战于城下。”
  这个叫什么?伤害大不大很难说,侮辱性则是极强?
  国君又问:“阴卿仍在秦国?”
  魏琦这一次摇头,说道:“臣不知。”
  算一算“新田”和“雍”两地相隔多远,道路交通的状况怎么样,能知道互相之间的联系间隔绝对短不了。
  国君当然知道距离意味着什么,心里猜测道:“如此一来,阴武便是在三月之前攻至‘雍’?”
  他不得不承认进军速度还真的超快。
  当然,魏琦没告诉国君另一件事情,实际上吕武是先带着两家的兵力灭掉“大荔之戎”,又等着阴氏和魏氏增兵进入占领区戍卫,才带着干了一次灭国之战的大军攻入秦国。
  而秦国之前就挨了一顿毒打,导致“雍”周边弄得十室九空,短时间内战后的废墟都没来及清理,没想到吕武今年又再次带兵杀过来。
  也就是说,吕武这一次多少带着点出其不意,秦国又是相对虚弱的时刻,一路上没有遭到多么强烈的抵抗,打到“雍”才遭遇秦国成规模的军队。
  国君的思绪开始有些飘。
  他琢磨着,自己带兵南下白跑一趟,假装看不到一起南下的贵族脸色黑得锅底似得;尽管魏琦说得不多又有些概括,还是能得出吕武这趟西征收获不菲的样子?
  “魏卿?”国君很是严肃地问道:“已知南征之事了罢?”
  魏琦说道:“郑国割‘祭’地?”
  国君脸上控制不住地一“囧”。
  也是,一趟劳师动众的南下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只是获得利益的除了晋国之外便是范氏。
  国君有些本来要说的话,无法再行开口。
  要不能咋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5/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