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6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1090

  韩起离开之后让人将兄长韩无忌请进宫,问道:“阿父病情如何?”
  韩无忌摇头说道:“实为不佳。”
  韩起犹豫再三,说道:“为韩氏,兄需统兵南下。”
  现在有追求孝道,只是跟家族的需要相比,孝道是能够进行让位的。
  这种事情已经在范氏得到过体现,士燮为了范氏选取自我死亡,范氏的族人不是不清楚士燮的选择,为了家族只能接受。
  韩无忌沉默了一小会,问道:“为何?”
  韩起也就将刚才赵武找上门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其中包括自己的一些猜想。
  听完的韩无忌一脸无语,说道:“如今非赵氏有求韩氏,乃至韩氏有求赵氏。”
  韩起则是说道:“赵氏索取多也。如韩氏重获卿位,需付出几何?再则言,赵武为‘卿’之末,赵氏不为各家看重,依赖赵氏耗时不知久时。以我之见,寻阴武相助更为妥当。”
  韩无忌早就知道了韩起的选择,只是心中存在一些顾虑,那些顾虑又不是那么好讲出来,像往常那样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第484章
妥妥的塑料盟友啊
  韩氏跟阴氏存在什么矛盾吗?那肯定是有的。
  不独阴氏和韩氏,事实上晋国的任何家族都存在竞争关系,区别仅在于矛盾是否大到无法调节的程度。
  如果韩氏依然是卿位家族,得知本来要攻伐的大荔之戎被阴氏和魏氏抢先拿下,他们再不愿意也要发作。
  现在的韩氏并不是卿位家族了,他们需要遵守“游戏规则”。
  也就是不再作为卿位家族失去话语权,韩氏即便知道阴氏和魏氏抢了自己的“肉”都要默不吭声,甚至表示理解。
  用人话来讲,无非就是看清自身的定位,能更好将“审时度势”玩透了。
  韩起已经是韩氏的管理者,有权力对韩厥制定的一些策略进行变更。
  他认为首先要变的就是跟阴氏处好关系,讲出理由,道:“从未有失去卿位之家族得以幸免,我家若不寻得靠山,势必遭多家肢解。以你观之,何家为妥?我所见,独阴氏也。”
  韩无忌认同韩起的话,只是不免觉得韩起一下子推翻韩厥制定的路线过于激进。
  而儿子推翻老子制定的策略,于当今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
  范氏的士匄就将士燮的策略完全推翻了。
  韩氏两兄弟在那一天聊了很多,直至深夜韩无忌才用吊篮出城的方式离开宫城。
  韩氏在接下来进行集结,同时韩无忌找到魏琦,提出韩氏想进入上军纳赋的请求。
  “为何不往下军?”魏琦很直接地问道。
  韩起更直接地答道:“韩氏愿尾随魏氏、阴氏。”
  魏琦沉默了一小会,说道:“我深知上军将不愿伤及韩氏,韩氏有你,必可再兴。”
  韩氏的主要封地大多在晋国西部,其余区域的封地都算是边角料。
  关于要怎么对待韩氏这件事情,魏琦和吕武有经过必将详细的商讨,一致还是认为需要将韩氏团结在阴氏和魏氏的联盟里面。
  当然,要是韩氏不识相,交情什么的不足以阻止某一天阴氏和魏氏将韩氏先肢解再吞掉。
  韩起脸上露出了高兴的表情,内心里也感到了振奋。
  实际上,韩氏跟阴氏和魏氏是有合作的,也就是合股搞酒楼。
  这份事业随着吕武的身份地位一再发生改变,股份方面也是一直在出现变动。
  一开始是魏氏最多,再来是韩氏。
  目前则是阴氏持有的股份占六成,魏氏占三成,韩氏一成,体现得老现实了。
  如果韩起没主动找魏氏和阴氏表达要一块玩耍的意愿,很快韩氏连一成的股份都留不住,形成绝对的切割。
  魏琦没亲自送韩起离开,选择让魏绛代为送别。
  “速则两岁,迟不过五岁,韩氏必再得卿位。”魏相讲的是等韩厥什么时候病逝,韩氏就什么时候再获得卿位。
  魏琦只是笑笑没多讲什么,反而说道:“武一‘师’归你麾下,务必妥善使用。”
  跑去西征的吕武无法南下,阴氏除了吕武没个成年人,纳赋的那个“师”托付给了魏氏的魏相。
  这个是吕武在用这种方式,表达阴氏跟魏氏的亲密关系牢,要不其实能派出一个儿子当招牌,再拜托一名家臣实际指挥。
  对于这点魏氏还是非常乐见其成的。他们哪怕是为了感谢吕武的信任,遇事只会选择让魏氏或中小贵族的军队顶上,说什么都不会让南下的那一个阴氏“师”损失惨重。
  阳光明媚的某一天,集结完毕的军队在国君的命令下开拔了。
  在事先,得到邀请的各国已经先后出发。
  多国之中的曹国、滕国、大邾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进驻“虎牢”这个半成的关隘,齐国、鲁国、卫国、曹国、宋国和莒国则是在狂飙演技。
  南下的晋军走到半途,碰上了周天子的使节团。
  “罢止阴氏西征?”国君见到周天子的使者,听完述求心中泛起怒火。
  中行偃很直接地对周天子的使者说道:“秦楚合谋,秦公子刺杀我国‘卿’,天子为何视而不见?”
  这一次代表周天子来的不是公卿,是一个谁都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小角色。
  他很是吃惊地问中行偃,道:“安敢质疑天子?”
  中行偃看了一眼国君,才问道:“天子为我之君?”
  周天子的使者也看向了晋君姬周。
  在普世公理之中,周天子的臣子是列国的国君,不能插手各国的内部事务,不然就是过线了。
  周天子对某个诸侯国的大臣再怎么不满,只要这个诸侯国的国君不处置,周天子只有一再对该国的国君施加压力。
  一旦诸侯国的国君顶住周天子的压力,周天子什么办法都没有。
  魏琦问道:“如是秦庭资天子多也?”
  这特么是秦国在周天子那边加钱了啊!
  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说得通啦!
  来自魏琦的质问让周天子的使者直接掩面而逃。
  国君责怪似得看了一眼魏琦,又带着好奇看向中行偃,随后扫视众人,想道:“诸‘卿’皆友善阴氏?”
  好像是那样。
  周天子使者在质问的时候,没有谁站出来拆台,中行偃和魏琦更是很干脆和直接地让周天子使者难堪。
  晋军进行短暂的停留,很快继续南下。
  行军途中,士匄让驭手驱车靠近赵武所在的车架,问道:“上将军西征不止,赵氏如何处之?”
  秦国的赵氏嬴姓重新恢复了跟晋国赵氏的联系,等于秦国的邦交是由赵氏在负责。
  赵武苦笑道:“秦公子刺杀在先,我无可言矣。”
  士匄又问:“秦国未求赵氏转圜?”
  赵武迟疑了一下下,老实说道:“我不欲插手其中。”
  士匄笑道:“实为明智。”,说完让驭手控制战车离开。
  保持行进速度的赵武看着士匄离去的背影,思考士匄特别来问是为了什么,看着怎么好像是在嘲笑赵氏软弱可欺啊?
  他们花了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才抵达“虎牢”。
  而大军本来是会途经周王室地盘,发生周天子派来使者诘问的事情,导致国君临时更换了行军路线。这个在晋国南征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本来在“虎牢”周边飙演技的几个国家,他们得知晋军离得足够近才进驻“虎牢”。
  晋君姬周抵达后,邀请列国的国君和代表人物相见,地点就在建设到一半的关隘之上。
  “我闻楚君率军北上,屯驻于济水之旁。”晋君姬周用这话当开场白。
  鲁君午不管不顾,径直指控道:“南下途中齐军多次逼我,实为欺人太甚!”
  这一次齐君吕环没来,来的是执政崔杼。
  本来老神在在的崔杼突然听到鲁君午发出指控,先大笑几声,才说道:“南下路途唯一,谈何进逼?鲁惧齐如斯,焉敢再谋于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