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6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0/1090

  日子再一天又一天的过去。
  吕武在春暖花开季节到来时,派出家臣前往魏氏商谈出兵西征的事宜,同时对国内中小贵族发出邀请。
  跟之前商定的结果一样,魏氏只愿意出动一个“师”参与今年的西征。
  响应阴氏西征邀请的中小贵族则是有点多,不但晋国西部有一家算一家都想参与,其余区域的贵族得到消息也赶紧跟上。
  他们需要武装自家的士兵,再自带干粮,前往魏氏的封地“栎阳”进行集结。
  这个“栎阳”并不是后来秦国建造的那座都城,位于泾水东岸,跟“麻隧”紧邻。
  从吕武设定的集结地点其实就能看出一点,他们这一次西征不再走上河西之地,路线是吕武第一次西征的那一条,也就是沿着渭水直接向西逼近秦国“雍”这个都城。
  有没有其余的卿位家族参与?
  这些个多少能知道上一次西征收获的卿位家族,他们判断秦国已经没有多少油水可捞,参与欲望极低。
  中行偃、士匄、赵武先后表示想参加,出动的兵力却特么不多于一个“旅”,完全就是“重在参与”的成份。
  吕武倒是知道国君今年要召集盟国南下搞会盟,一家家给委婉地拒绝了。
  为什么接受其余的中小贵族?他们每一家的出兵数量不会太多,除了解氏之外的各个家族跟上去也是喊“666”的角色,只是能增加阴氏的声望啊!
  因为吕武搞得大张旗鼓,秦国肯定会从一些渠道获知消息。
  秦人内心有太多的MMP需要讲。
  他们已经连续三年被入侵,看样子阴氏对秦国的仇恨值太大,没完没了了啊!
  偏偏晋国没人阻止阴氏,甚至表达出跟随阴氏西征的热情。
  周天子那边不知道是不是钱不够的关系,随意派出公卿去晋国当说客,没搞成也就离开。
  秦庭琢磨着想让周天子更给力,看来……得加钱!
  他们现在很郁闷和纠结,想集结大军跟阴氏为首的西征晋军拼命,一再遭遇打击兵源不足的同时素质也堪忧;觉得打不过又舍不得开发成熟的疆土,往西撤是会撤到“起源”地,关键谁都不清楚阴氏会不会继续追上来打。
  秦君一方面尽力集结所能集结的军队,另一方面派出使节团前往楚国。
  秦国使节团到楚国就一个目标,跑到楚君熊审的面前,二话不说直接“哇!!!”的一声哭出来,必须带着哭腔,嚎道:老大,晋国欺人太甚,赶紧救救额啊!!!
  楚国的回馈应该是:啥?晋君不是要跟小弟来南方搞会盟吗?这一下阴武来不了,简直是太好啦!
第483章
向世界宣告,晋国又行啦!
  “寡人实不愿阴卿西征。然,家之不存,大仇不报,何以为国?”国君没觉得说这话有什么不对。
  现在就是这么个民情思维,别说是国君,有一个算一个都觉得那句话太对了。
  国君没阻止的另一个理由是,阴氏西征能给他私人带来好处,再则就是将秦国打趴下对国家好处更大。
  中行偃说道:“列国已应邀会盟,君上何时南下?”
  今天,国君与在“新田”的众“卿”开会,要确定的就是什么时候南下。
  已经响应会盟的国家是齐国、鲁国、卫国、曹国、宋国、莒国、滕国、大邾和吴国,其中齐国、鲁国、卫国和宋国算是幡然醒悟,明白“你大爷终究是你大爷”的真理。
  齐国、鲁国、卫国和宋国先前以为大乱之后的晋国不行了,选择接受楚国和秦国的邀请跑去蜀地会盟,结果齐国和卫国先后被晋国打了一顿,鲁国则是被齐国打了两顿,不是明白晋国依然是大佬,就是知道失去晋国保护自个啥都不是,只能继续跟着晋国混了。
  这一次晋国搞会盟,一来是回应吴国的求助,再来就是向“世界”宣告晋国又行啦。
  按照中行偃的提议,晋国需要三个军团全部南下。
  因为吕武又跑去西征的关系,上军由魏琦来统率,阴氏和魏氏合起来的兵力不能少于三个“师”,不足由中小贵族补齐。
  已经确定的是上军会由魏氏两个“师”和阴氏的一个“师”来组成。
  中军则是中行偃出动三个“师”,士匄需要出两个“师”。
  下军的程郑出两个“师”,赵武出一个“师”,其余空缺的编制由中小贵族补全。
  “齐君、鲁君、卫君皆心有不服,寡人以为需三国执政同往。待列国齐聚‘虎牢’,寡人便与诸位南下。”国君对那三个同行很没办法,又说道:“楚必知我南下,若楚君率军而来,如何处之?”
  几个“卿”分别对视了一眼,少不了一些内心戏。
  他们听出了国君要讲的潜台词。
  最能打的吕武跑去西征,国君不太确定要南下的“卿”到底能不能打,再来就是担忧兵力不足。
  参与会盟的那些国家???
  晋国的小弟之中不是完全没能打的,只是能打的个别小弟满心思要取代老大。
  所以能打和不能打的小弟,通常只被晋国招呼来喊“666”了。
  众“卿”明白国君还是想要恢复八个卿位,甚至是增加到十二个卿位。
  如果没有晋景公曾经玩过这一套,他们对有多少个卿位不会多么敏感,甚至会巴不得卿位多一些。
  现在嘛?呵呵!
  谁都装作听不懂国君的潜在台词,认定说的就是表面的那意思。
  中行偃看了士匄一眼,对国君说道:“如楚人要战,唯有应战!”
  国君皱眉。
  士匄则是非常的如鲠在喉,偏偏不能多说什么。
  这特么!
  楚国是一定会凑热闹的。
  如果真的开战,战场就是在老范家的封地,无论输赢老范家都要吃亏。
  只是,一开始“虎牢”就被定义为一个前沿基地之类的定位,士匄无法拒绝在“虎牢”展开会盟。
  中行偃会多看士匄一眼,主要是“祭”地那边还有两个范氏的“师”,真打起来就是范氏会有四个“师”乃至更多的军队参战。
  国君就看向士匄,问道:“范卿有何话讲?”
  士匄不能怂,甚至要表达决心,说道:“诸家可用我家粮秣,于各处补我即可。”
  那没什么好说的了。
  会议结束,赵武跑去找到韩起,很直接地问道:“今次你守护国君?昂或领军作战?”
  韩起是“阍卫”,有保护国君的任务,必然是要南下。
  而韩氏哪怕不作为卿位家族,一样需要进行纳赋,才不会选择交物资税。
  赵武之所以那么问,主要是韩起一旦保护国君就不能实际参战,韩氏也就不能实际立功。
  现在韩氏对赵氏有些别扭,原因当然是赵武获得卿位跟韩氏关系不大,另外一个因素是韩厥病重。
  韩氏之所以一直力挺赵武,很大程度上是韩厥有执念。
  在这么一件事情上,韩无忌和韩起要说心里没想法就是在自欺欺人。
  韩起说道:“武,有事直言。”
  赵武也就将刚才会议上的事情提了一下,主要讲下军无法满编,希望韩氏到下军纳赋。
  韩起立刻懂了赵武的意思,笑着说道:“无忌亦会南下。”
  这个答案让赵武愣了愣神,很快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保证一般地说道:“定有韩氏立功之时。”
  韩起:emmmm!
  这特么,想要寻求更多军队的指挥权也能表达得这么清新脱俗?
  韩起不是韩厥,才不会惯着赵武,随便闲扯几句,借口有事要办也就告辞了。
  赵武则是看着韩起离去的背影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宝宝是为了韩氏好,怎么韩起还不乐意了???
  事实究竟是怎么样,同样的一件事情,历来不止有一种理解方式。
  韩起决定的是赵武没转变“巨婴”思维之前,韩氏还是离赵武远一点,免得一再被抽血。
  赵武有一部分是想获得韩氏的军队指挥权,再来是真的想帮韩氏一把。
  所以了,国君想恢复八个卿位的设置,几个“卿”当中的赵武是心里极度愿意的。
  只是,赵武很清楚自己不能有太多的存在感,每每都是紧闭嘴巴不敢说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0/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