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2/1090

  秦君的直系亲属被抓,秦宫遭到搬家,城内的秦国贵族一个没跑掉,等等的信息再一次让他听了陷入沉默。
  那一刻,他的想法是:“玩脱了啊!”
  下一秒,新的想法在他脑子里产生:“既然玩脱了,要不要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更狠一些?”
第514章
这操作……简直天秀!
  在这公元前568年秋天,吕武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他是一个被时代禁锢的人,一直都是收着来,找到机会才敢稍微释放那么一下下。
  为什么会这样呢?只因为这是个敢乱来就一定会被群起围攻的时代!
  所以,除非是强到能够横扫当代,要不敢乱扫尾巴,下场绝对会极度悲惨。
  吕武多次扪心自问,当前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吗?
  没有答案。
  有的只不过是一次次的寻找机会,丝毫不放过能够加强自己的机遇,一点一滴增加底蕴,可以让自己活得更有安全感一些。
  “出击罢!”吕武声音略略低沉,补充道:“若遇秦君不可加害。”
  打!
  以消灭更多的秦军为目标,弄死秦君嬴石的事则不能去做。
  他们已经靠近“雍”二十里左右。
  随着离秦国那座都城越来越近,出征秦军的状态出现了变化。
  应该是出征的秦军得知“雍”陷落的消息,有那么短暂的惊慌,随后混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吕武觉得这样的机会要是放过,自己永远都不会原谅今天的自己。
  当然了,开打之前,他让士雃过来,进行了正儿八经的宣战程序,再让士雃回去。
  大概是士雃回到秦军那边的一刻钟之后,吕武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士雃完全就是懵逼的。他还不知道“雍”已经陷落,对吕武那么正经的宣战,讶异战争早就爆发,还用得着再宣战吗?
  这是要将私战转为国战???
  只不过是吕武必须要补上的一道“手续”罢了,用来给予史官进行记载,再传于后世。
  晋国版本的历史会这么进行记载:周灵王四年,晋卿大夫武率军抵“雍”,告秦大夫雃启战。晋卿大夫武与秦X公石战于“雍”野。
  这个“秦X公”非常有灵性。
  毕竟,秦君嬴石到底会获得什么谥号,着实是太不好说了。
  根据他继位之后的秦国境况,死后超大概率会是秦慜(mǐn)公的谥号。
  这个谥号的意思是:在国逢难、使民折伤、在国连忧、祸乱方作均为愍。
  阴氏的骑兵出现了,他们在秦军营寨一片混乱之际,到来就直接冲营,遭到一定的阻击,仍然杀进营中开始了自己的肆虐。
  话说,秦军的那一万五千骑兵呢?他们长期有接近一万在盯着吕武亲率的阴氏武装;剩下的五千并不常驻营寨,以一种游弋的方式待在外围,发现未知骑兵到来选择迎上去,一个照面就被冲溃了。
  负责盯紧阴氏主力的一万骑兵,他们发现阴氏军队出营布阵,赶紧派人回去禀告的同时,选择靠近到安全距离进行威慑。
  事态的发展让统领一万秦军骑兵的无地不得不有所行动,他在有未知骑兵冲击己方营寨时,分出六千赶紧回去支援,亲率剩下的四千秦军骑兵开始袭扰阴氏主力。
  而秦军营寨这边。
  秦君嬴石得知“雍”陷落的消息傻了。
  一群随军的贵族也全部脑袋宕机。
  他们得到的汇报是,白翟趁着秦国空虚,合力跟“吴阳”的阴氏、魏氏驻军消灭两万左右的秦军,再长驱直入轻易夺取了属于他们的都城。
  请注意,是白翟攻陷了秦国都城“雍”这座城池,半点没提到阴氏或是魏氏。
  这个就是高层被一锅端的坏处,基本的话语权都丧失掉,能够定性的“权利”掌握在敌方手里。
  什么叫能够“定性”呢?就是权威!
  普通人,讲再多都只是一种“道听途说”,甚至是流言、谣言等等。
  讲“官话”的权威一直都不在普通人这边,怎么都要有点身份地位,说出去的话才能够具备“落地有声”的效果。
  秦庭君臣的脑子有点乱,认为白翟根本不可能攻克“雍”,怀疑是假消息的同时,又不得不接受“雍”失陷的事实。
  他们不傻,能够猜测阴氏和魏氏有参与其中,要命的是不知道能不能拿到证据。
  一帮人惊慌失措,什么意见都有,高层的恐慌带给了中层人员,又将莫名的心态扩散到全营。
  来自西境和西北境的秦国贵族,他们脑子里不受控制地泛起:“‘雍’这边的老爷们是真不行啦!好好的一个国家被玩成这样,要不要学习晋国的‘曲沃代翼’,由俺们来重新振作秦国啊?”
  国难当头不干正事这种事情,每一个国家都会发生,不算什么稀奇事。
  那一系列当然是出自吕武的操作。
  他很多时候会想:“别的穿越者打从一开始就活成了‘伟人’,我靠的是各种投机攒取资本,又一再不当个好人的左冲右突掳掠财货与人口,什么时候才能扭转风格,活成‘伟人’啊?”
  当个伟人这种事情,他肯定是想的咯。
  参与到国内的动荡那些事情,既然有“参与”这个词,说明祸乱并不是出自他手,至少不是作为主导者,只是众多参与者之一。
  对外扩张的话?打赤狄、白翟和各种戎人部落,他虽然对国内进行了隐瞒,却坚定认为自己是在干一件正义的事情,只是顺带又不断往家里搂好处。
  如果攻打异族扩展生存空间是错的,世界上还有正确的事情吗?无外乎就是“彼之英雄我之仇寇”那一套而已。
  过程中没将异族当人?拜托!去问问历朝历代那些不断受到游牧民族侵袭的人,异族有没有将他们当人。
  打秦国又想取而代之?他妫姓田氏干得,俺林姓阴氏就干不得???
  难道就凭妫姓田氏用的是收买全国的方法,俺是使用武力就应该遭到指摘啦!?
  站在营中巢车之上的吕武,看着秦军营寨一片混乱,有部分秦军可能受到驱赶,也可能是主动出营避开混乱,总之就是出营了。
  这些秦军出营之后,没有进行集合,再整军投入救援营寨。他们干的事情是不做任何的犹豫,呼啦啦就是往远处跑。
  秦军营寨里面的交战没那么快停止,甚至会随着阴氏传统部队抵近到杀入营寨,交战会变得更加激烈,等待一方不支之后才会重新归于平静。
  吕武一直在眼巴巴地看着,看到属于秦君嬴石的“王旗”出了营,不是往“雍”的方向走,压根不在乎“王旗”到底是往哪移动,双手瞬间攥成拳头。
  他这一刻呼吸急促,心情无比激动,想道:“扶持秦国公子登基,亲自兼任秦国执政,一系列的操作可以进行了!”
  啊哈???
  打崩一个国家,再跑来这个国家兼任执政。这个操作怎么看,都……好骚啊!
第515章
我主秦国!
  吕武手里现在有很多秦国公子,早就抓到的后子针,另一些则是攻陷“雍”抓住的众公子,包括嬴籍。
  一样是秦国公子,为什么一个没有嬴这个前缀,只是叫后子针;另一个则是能够称呼嬴籍呢?
  那是属于秦国公室的一种文化,不具备继承权的公子,一般是无姓无氏的。
  在称呼方面,秦国公室一直以来也比较混乱。
  拿这个后子针来说,他跟现任秦君嬴石是兄弟,关键是没有继承权的同时,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封地。
  始皇帝?他一开始作为秦质子的长子,父亲嬴异人还不是太子前,他被称呼为赵政,赵政的“赵”含义是质于赵,再来就是秦国公室本来就是赵氏。
  等秦异人变成了秦国太子嬴楚,赵姬成了王后,他们的长子赵政的称呼也就理所当然改称为嬴政。(另一个成蛟就没这荣幸)
  而嬴政的众多孩子,无论是扶苏、将闾、高、胡亥等等,因为嬴政没有册立王后,长子扶苏也只能是扶苏,其余众多的子嗣没有封地,导致这些秦公子只有“名”和“号”,姓和氏根本没资格冠上。
  观看历史,不能以观看者当前时代的习俗和价值观去看,应该是契合历史部分的习俗以及礼仪来正确地打开史书,要不然很多事情会看得稀里糊涂,再来就是产生很多错误的理解。
  简单的说,不能拿隋唐的价值观去看待汉朝,同样不能用二十一世纪的思想去评判某个时代哪个人做了什么选择去评论智商。
  二十一世纪的人们觉得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的代表,为什么不是坚持礼仪制度的宋襄公为正面一方,他的敌人将仁、义、礼、智、信全喂了狗?
  难道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打从心里认为不折手段才是正确???(作者菌会不会挨骂?)
  秦军崩了,彻彻底底的崩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2/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