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7/1090

  孙林父忍得很辛苦才没破口大骂。
  一天个毛线啊!
  以为卫国是晋国吗?
  晋国的执行效率就不是卫国所能比,光是打造攻城器械都要花上十天半个月的。
  作为一个精神病的卫君卫衎后来改口,说是花在打造攻城器械的时间不算,展开攻打的那一刻起才能计时。
  以晋国为首的联军就慢慢等卫国打造攻城器械,另一边则是密切关注“新郑”那边的动向。
  做好准备的卫军开始攻城,看不到阴氏品牌的大型攻城器械,有的是一些早就失去“专利权”的款式,推进的过程还挺像模像样。
  攻城一方进入守城方的弓箭射程,守城方射出的箭矢密度却是远超意料,一下子让一些明眼人看出了什么。
  士匄一阵冷笑,说道:“卫君实乃自讨苦吃。”
  包括吕武在内的几个“卿”看向在冷笑的士匄,或许在心里想道:“士匄什么时候成了懂王的啊?”
第537章
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卫军没有将“郐”完全围死,他们按照老传统留下一个出入口让“郐”里面的人能够通行。
  有一个传统却是被打破了。
  卫军展开攻城之前,卫君卫衎忘记要先对郑国宣战。
  什么?之前晋军已经攻打郑国???
  那是晋国已经对郑国宣战。
  卫国哪怕是作为南下的联军之一,他们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想要攻打郑国为前提,该有的程序还是必须有,不然就是无视礼仪制度,干了礼崩乐坏的事情。
  人在“郐”的子弱得知卫国没有宣战,卫军却是展开了攻城?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卫国成为晋国的附庸了?”
  真的不怪子弱会这么想啊!
  事实上,除非是作为一个没有外交自主权和军事控制权被夺走的国家,要不然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需要走的程序是一点都不能少的。(目前的唐、曾、赖等被楚国控制的附庸国,现代的棒子国就是这情况。大统领参加那啥阅兵,然后……没然后了)
  子弱忽略了一个现实,忘记卫君卫衎是个精神病了。
  卫国执政孙林父根本不想攻打“郐”,一再反对无果,又遭到了卫君卫衎的各种冷嘲热讽,气糊涂之下也给忽略了没有宣战这么一件事情。
  他还是等攻城战开始,才想起没有对郑国宣战。
  弥补什么的?打都已经开始在打,失“礼”已经是既定事实,只能装傻了。
  “守军弓矢之数有异!”孙嘉作为儿子必须提醒老爹啊。
  孙林父看了一眼城墙上的旌旗,回头再看向自家的国君,低声喝道:“噤声!”
  孙嘉委屈巴巴地“哦”了一声,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卫军已经发起攻击,再去纠结“郐”有多少守军,会造成一种很搞笑的现状。
  他们难道能因为“郐”的守军数量多就不打了吗?
  看卫君卫衎站在战车上兴奋的模样,明显没有半点逼数。
  再看其余正在观战的各国君臣,要是孙林父决定不打,该被怎么笑话?
  尤其是,卫君卫衎死皮赖脸又极度失礼地向晋君姬周讨要攻打“郐”权利,造成的既定事实是哪怕发现不对劲,卫军还是得硬着头皮继续打,否则就不但是卫国君臣没有逼数,后面卫国也许还要挨晋国的收拾。
  卫军上去了,他们迎着密集的箭雨,前排持有盾牌还行,没有盾牌保护的士兵则是中箭必然倒下,队列出现混乱之际,孙林父下令扛着登城梯的士兵冲锋。
  有卫军士兵扛着登城梯冲锋?城墙上的郑军弓箭手开始转移射箭目标。
  郑军弓箭手转为针对冲锋的卫军士兵,射向其余卫军的箭矢数量减少,多少让卫军的整体压力减少才堪堪重新稳住队列。
  士匄看着双方表现皆是中规中矩的城池攻防战,说道:“城内守军当有万余之数。”
  吕武有大概靠谱的守军数量猜测,没有开口说些什么。
  “郐”这座城池实际上不大,原先也必定有非军事人员在城内生活。
  吕武先前去高处窥探,发现里面的空旷区扎满了帐篷,还能看到各条街道的异常,民居明显也进驻了士兵。
  一系列的空间利用率整合下来,再从相应的炊烟数量来判断,不大的“郐”里面驻扎军队数量绝对不止一万,应当是在一万七千左右。
  也就是士匄来得比较晚,没看到城内的炊烟数量和持续时间,要不然看炊烟来判断敌军数量这种事情,是个贵族都掌握这种常识技能。
  看看没人应和就知道了,他们不是要看士匄的笑话,不纠正的原因是士匄近期的脾气太暴躁。
  他们要是进行纠正?有可能会被士匄视为在嘲笑或进行挑衅。
  “郑国在‘冯’没了近万军队,又在‘郐’驻扎了一万七左右,他们还有多少兵力用来防御‘新郑’呢?”吕武在想着要不要向晋君姬周讨要前往进攻‘新郑’的许可。
  中行偃说道:“我观卫军短期难克‘郐’,楚军或是已在北来,我军或可留诸国联军在此,分兵往‘新郑’而去。”
  魏琦附和道:“如此可也。”
  看吧,世界上又怎么可能少了聪明人,不止吕武察觉到异常想要有作为。
  吕武想到了什么要说,话到了嘴边又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不能每一次都表现啊!
  一些事情,屡屡由自己来提,再好的人设都会崩。
  吕武不留痕迹地看了一眼士匄,非常期待士匄的表现。
  果然,士匄一听要去‘新郑’就按耐不住,说道:“我军如去‘新郑’,郑君必降。何必先攻‘邑’、‘邦’再往面见郑君?”
  兄弟们,大家伙,别忘记咱们是来干么的。
  收获啊,必须要有收获!
  他们联袂前去拜会晋君姬周,由中行偃开口提出进军“新郑”的请求。
  晋君姬周本来对众“卿”一起过来感到诧异,听完中行偃的请求陷入沉思。
  在“东方世界”这一边,晋国和楚国属于霸主国;秦国、齐国并列为一流强国,郑国、宋国、卫国、鲁国、吴国则是并列为二流强国;其余一些国家算是三流或不入流。
  当然,以上排名随着时过境迁已经出现变化,比如秦国就被开除出一流强国的序列,沦落到与郑国等国一起当二流强国;鲁国一再遭到齐国的打击陪莒国、徐国、钟离……等国家一块当三流国家。
  郑国近些年的损失颇大,他们跟在楚国后面跟晋国过不去,晋军前两次入境进行了大肆的攻伐和掠夺,以至于都触摸到一流强国的门槛,遭到打击后变成排在二流强国车队的末尾。
  晋君姬周想道:“若是纵容诸‘卿’,郑国便要成为一个三流国家了。郑国太弱,对我是好是坏?”
  士匄催促道:“君上,楚军不日便来,我需速战速决。”
  那特么直接去威胁“新郑”啊!
  明知道时间不等人,想的却是去干劫掠的私活。
  晋君姬周心里不悦,没有在脸色上表现出来,和颜欢色地说道:“如此,诸‘卿’随意。”
  士匄最先迫不及待地道谢。
  中行偃、魏氏和程郑也是一脸高兴。
  赵武这就是尽力隐藏羡慕嫉妒了。
  吕武喊住了要离开的士匄,说道:“我等若是尽数离去,仅有赵氏二‘旅’、韩氏一‘旅’兵力略显单薄。”
  本来低头下去看文牍的晋君姬周抬头看了吕武一眼,又扫了其余“卿”一圈,重新低头下去观看文牍。
  赵氏的两个“旅”是残兵。
  韩起是“阍卫”,带来一个“旅”保护晋君姬周,还是吕武担任“阍卫”给留下的规矩。
  “如此,我等各留一‘旅’凑足一‘师’护卫君上。”中行偃没将赵氏算进去。
  吕武没有半点停顿,说道:“我留此地。”
  这一下,在场所有人都用诧异的目光看向吕武。
  他们要去尽情收获了啊。
  只带一个“师”出征,留下一个“旅”已经觉得去收获的人手不够用,自然要上前线亲自指挥的嘛。
  吕武却是要留下?他们惊讶之余,需要想明白吕武是要干么。
  “秦军亦在此处。”吕武给了一个解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7/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