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1090

  杀掉晋灵公的还是赵盾的堂弟赵穿,还是在赵盾没卸任那些职位和人也在晋国疆域内,就杀掉了晋灵公。
  史官才不管晋灵公是怎么欺凌赵氏,赵盾又为什么要杀掉晋灵公,他们只会记载赵盾弑君。
  赵盾一再解释自己已经逃亡了。
  可是没有用。
  史官就认为赵盾弑君是一个事实。
  赵盾连续杀了史官的两辈人,为的就是逼迫史官有选择性地记录历史。
  然而,史官并不屈服。
  爷爷被杀了,父亲依然记录赵盾弑君。
  父亲被杀,儿子还是记录赵盾弑君。
  这个“儿子”写完之后告诉赵盾:你可以将我杀掉了。只是,我的儿子会继续过来;周边列国的史官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他们已经在赶来的路上;我由衷地认为,你杀不尽敢于记载事实真相的人(史官)。
  赵盾就是权势滔天,他也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
  尤其是,春秋贵族其实还是要点脸的,并且也真的杀不尽敢于讲真话并记录真实的人。
  赵盾只能接受事实。
  有了赵盾的例子,晋国此后再也没贵族尝试逼迫史官有选择性地记载历史,或者去当历史发明家。
  全国举哀这种事情对全国上下都有影响,尤其是对贵族阶层。
  相反,对平民和奴隶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
  当然了,现在是大争之世,不会因为国君薨了,需要哀悼上好几年。
  一般是一些特殊人士举哀一年,贵族意思意思三个月。
  另外,晋国派出使者前往列国通知晋景公薨了消息。
  还讲礼仪的列国,不论是友好或带有敌意,都会派出使者团来参加晋景公的葬礼。
  意味着列国要是原本对晋国有军事行动,也该取消了。
  同时,式微了的周王室要派出符合规格的团队,来参加晋景公的葬礼,也是见证晋国新一任国君的上位。(赐予祚肉的流程)
  晋景公死得突兀,却也不是那么突然。
  关键是他病情一再反复,大家都有心理准备。
  可是,大家以为他没那么快死,偏偏又死了。
  由于始料未及的关系,晋国这一任国君的轮替,众卿没有了前几次新旧国君轮替时的血淋淋。
  主要是,他们准备不足,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在谁都想动一动又没把握的局势下,赵庄姬取得韩厥的同意,派出武士团来到老吕家将赵武接走了。
  赵武怎么都跟晋国公室有血缘关系,他的母亲赵庄姬也一直住在宫城,是应该出现在晋景公葬礼上的。
  而吕武,他还以为随着晋景公的死亡,晋国会乱上一段时间,导致停止了封地建设,专注封地的安全性上面。
  过上那么十天半个月,他派出去的人手先后回来禀告,周边各家贵族无异动,一个个也是觉得会大难临头似得,只注重领地的防卫。
  尤其是众卿的职位没发生变动,之前谁在什么位置上,还是屁股不挪位。
  这就很不晋国了。
  吕武询问家臣,能不能继续建设领地。
  家臣用很诡异的表情回答,不是不能继续建设,只是一再问吕武,真的要继续建设?
  毕竟不是春秋人的吕武,他见家臣表情不对,怀疑自己忽略了什么。
  再大张旗鼓的建设不合适,是吧?
  吕武决定干一些动静小的事情。
  他趁属民和奴隶都不用出去劳动的时间,进行了封地内的人口普查。
  这种普查跟春秋时期各国不一样。
  他不光只是记录适龄男性,还会将适龄女子登记在册,甚至是设了三个年龄段。
  比如,十一岁到十九岁一个梯次,二十岁到三十岁又成一个梯次,三十岁以上则自成一个梯次。
  这一普查下来,他发现不管是属民,还是奴隶,不存在一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即便是四十岁以上的都很少。
  其实,这个是很能理解的事情。
  生活环境,再加上饮食习惯,乃至于是医疗条件,有太多的缺失,导致现在的人们寿命普遍偏低。
  而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晋国因为国君新旧交替的影响,对众卿还存在。
  各中小贵族履行了自己的“礼”,不能因为薨了一位国君就长时间完全停摆。
  老吕家自然也是该干么,就继续干么。
第73章
新国君,新气象
  姬獳的谥号经过讨论之后确定了下来。
  他是公爵,是晋国的国君,得到了“景”这个谥号,也就成了晋景公。
  晋国在他手里丢掉了霸主国的地位,却还能得到一个“景”的谥号。
  以华夏文明的定义,谥号为“景”是属于褒扬性的美谥。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其实这位国君是赚到了。
  姬寿曼上位,成为晋国新一任的国君。
  他发出的第一道国君指令没出现任何意外,是跟晋景公的葬礼有关。
  第二道国君指令就有点意思了。
  他不顾几位卿的反对,认为应该跟秦国缓和关系,甚至觉得该跟列国都搞好关系。
  反对的卿拒绝执行命令。
  他却是不依不饶,固持己见的同时,一些行为干得相当粗糙。
  后面还是栾书找其余的卿谈心。
  栾书没其他说法,只认为国君刚上任,任性就让国君任性一回。
  他告诉众卿,只有国君遭遇到了挫折才会知道自己有多么幼稚,为了以后的更长久,大家就忍一忍吧。
  等于说,包括栾书在内,晋国多数的卿压根就不看好跟秦国修复关系。
  至于与其余列国搞好关系?
  晋国去年已经在尝试与楚国休战,会将这个既定国策执行下去。
  对待周边的列国,众卿只知道怀柔没屁用,反而会让列国知道晋国的虚弱。
  关键是新任国君看不清局势还无法沟通。
  这样一来的话,他们只能勉强同意栾书的和稀泥,希望国君遭遇挫折后能看清自己,不要再瞎指挥。
  不然能怎么样?
  只剩下再换一个国君这条路了呗。
  当前的阶段,没有卿会傻乎乎去弑君的。
  所以,大家伙再不愿意,只能勉强将日子过下去吧。
  时刻关注局势的吕武,他将赵武重新来到老吕家,视作晋国新篇章的开始。
  家族事业在数个月中已经布置完毕,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地去进行。
  不知道是吕武强大,还是“地”太肥沃,赵㜔和韩妏先后发现有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