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8/1090

  齐国的纺织产业主要集中在济水上游和中游沿岸,导致当地的“城”和“邑”非常多。魏琦所率上军威胁的就是这一边,齐国对此没可能视而不见的。
  士匄见到吕武立刻问道:“其余各‘军’现今如何了?”
  吕武差点翻了个白眼。
  以为现在是能远距离无线通讯的时代呢?哪怕他们有其余各个军团的消息,其实都是好几天甚至一个月之前的信息了。
  “我‘军’与‘临淄’相距两百里,向东行军渡河南下,径直渡河,中军佐以为哪条稳妥?”吕武问道。
  这边的什么地方是个什么地形,哪里又有“城”、“邑”、“邦”依靠的是事先或即时的侦查。
  阴氏一直有人在各处走动,不但国内绘制地形图,某些诸侯国也在干。
  吕武却是不会拿出阴氏的劳动成果跟其余家族共享的。
  士匄到底了不了解齐国的地形和聚居点分布,取决于他的业务能力。
  齐国这边的地形大多是平原,说白了就是真的没有什么险要之地来依托,也就难怪齐国陷入衰弱之后会搞“长城”防御体系了。
  士匄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思考了一番,反问道:“元戎以为何处为佳?”
  吕武说道:“如此便明日渡河,径直逼近‘临淄’。”
  士匄能说什么?只能保持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自己不懂又没有认知,只能别人说什么都是对的咯。
  他们渡过济水,朝向东南行军,再一次非常轻易地攻克一座叫“夫于”的城池,将这里设为一个基地,留下一个“旅”进行驻守。
  一直到逼近“临淄”不足五十里时,也是他们来到一个叫“袁娄”的地方,齐国的使节求见吕武了。
  晏婴一句废话都没有,见到吕武直接说道:“阴子,寡君愿降!”
  尼玛!
  国内的主力去迎战晋国的上军了。
  晋国的上军牵制了齐国的主力,南边还遭到了晋国下军的入侵。
  “临淄”已经让南境各贵族极限动员,说什么都要扛住晋国的下军。
  结果是晋国的中军不吭不响直接出现在“临淄”五十里之外?
  齐国就是玩了老命集结军队,两三天内能做的准备会相当有限。
  并且,齐国集结起了一支大军又怎么样,他们成功地将吕武亲率的大军挡在“临淄”城外,其余的地方要不要了?
  所以对齐国来说,简直特么是天塌下来啦!!!
第564章
投降?俺们不接受!
  吕武并不知道原历史上晋国怎么处置吞并莱国的齐国。
  按照道理来说,晋国没可能放任各个列国进行吞并,不是简单的面子问题,关乎到的是晋国能不能将老大哥的位置给坐稳了。
  晋国称霸之后,选择的是一再避免列国发生兼并,自家则是跟楚国较量的同时干狄人和戎人进行扩张。
  要说哪一个国君在位期间扩张最多,无疑就是晋景公了,一下子让晋国的控制区从原基础翻了一倍。
  也就现在是以定居点来算疆域,换作是以土地面积来算疆域,翻一倍疆土这种事情会显得令人异常惊骇。
  所以了,无论晋景公在国内搞了什么,又是个什么死法,谥号注定会是一个美谥。
  吕武与士匄对视了一眼。
  他们都来到距离“临淄”不足五十里的“袁娄”,不去敲开“临淄”的城门再进去撒欢,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尤其是,齐国先干了兼并它国的事情,晋国怎么对待齐国都会被各个诸侯国叫好。
  怎么打都不会出现负面名声这种事情,只有打不打得过这个考虑,其余没有任何的负担,打了还是在彰显正义,能够在国际上获得美名,凭什么不打啊!
  问题是,吕武和士匄不能直接拒绝齐国的投降。
  吕武看着已经长开了的晏婴很是和煦地问道:“齐国如何投降?”
  他们并不是第一次见面,某段时间晏婴还在吕武那边待了很久,互相之间不陌生,地位上面的差距,再加上立场上的不同,导致每一次见面都能产生不相同的体验。
  晏婴一张看上去还稚嫩的脸蛋充满了忐忑,说道:“阴子所需,寡君无有不应。”
  这完全就是屁话!
  吕武要齐君吕环将全国财富拿出来,齐国能愿意?
  又或者说,吕武想要齐国割让多少城池,齐国舍得?
  晏婴只是表达齐国的态度:俺们怕了,晋国有点风度,见好就收吧。
  早就被分配好角色定位的士匄发出了“呵”的一声,说道:“想必某天莱子(爵位)亦是如此言告齐侯(爵位)?”
  才不是。
  莱国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灭亡了。
  齐国在灭亡莱国之后,选了个莱君的亲戚赐封“大夫”爵位,保留一块封地使其仍然能够给祖宗提供血食(祭祀)。
  这个也是当前的一种习俗,或者叫潜规则了。
  晏婴顺着士匄提到莱国,一脸诚恳地说:“莱复国,齐给予赔偿,可否?”
  神经病吧!
  晋国这一次虽然是打着要帮莱国主持正义的名号,然而打从事实上却根本不在乎莱国会不会复国。
  其实是晋国换了元戎,恰好需要找个国家开刀,再来就是让晋国能够获得能看见的利益。
  掀开遮布无非就是晋国想爽一波,再获得人口和各种资源。
  吕武之前脸上还有笑意,等晏婴那句话说出来立刻脸色变得冷冰冰,说道:“我不因你‘总角’而有所轻视,齐侯为君奈何见识如你一般?”
  这就是明白骂齐国的君主就是个拥有十三四岁智商的人了。
  晏婴赶忙改口说道:“莱复国,齐国今后进贡于晋国?”
  现阶段,各个诸夏的列国还是会向周天子进贡,只是随着周王室式微,列国给予周天子的贡品早就很不像样了。
  吕武倒是没提醒了一下,晋国的确应该取代周王室让各个诸侯国进贡,怎么个操作方式需要详细地进行思考。
  晏婴看到吕武思考以为心动,说道:“请阴子下令贵国上军、下军止戈。”
  吕武没搭理晏婴,看向士匄说道:“再克‘渠丘’转战‘临淄’?”
  士匄说道:“可往‘千时渠’而去。”
  那个“千时渠”是齐国耗费庞大人力物力建立起来的产粮区之一,以目前各国的农业条件是唯一一个人工创造的成片产粮区。
  它最为出名的是有长达数百里的河堤,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觉得无比壮观。
  秋收已经完毕,晋国大军去了当然干不了抢收的事业,攻占粮仓总是可以的嘛。
  晏婴一听脸色就白了。
  “千时渠”是个产粮地的同时还是齐国的屯粮地点,长期囤积着难以数清的粮食,各地有需要再进行调运。
  一旦“千时渠”被晋军占了,战争一天没有结束,齐国就要跟被卡住脖子那般,举国上下面临缺粮的危险。
  吕武对晏婴挥了挥手,示意什么话都不用再讲,可以麻溜地滚蛋了。
  “阴子,范子,寡君诚意投降啊。”晏婴近乎于哀求了。
  吕武和士匄则是当晏婴根本不存在,顾着聊自己的。
  晏婴知道自己不能走,怎么都要投降成功。
  鉴于齐国非常不妙,暂时又不知道晋国的底线在哪,晏婴退到了帐内的边角处默默思索起来。
  吕武和士匄互相点了点头,两人也就出了帐篷。
  一直在进行深思的晏婴,看到帐篷内来了不少人,开始收拾起里面的东西,问道:“为何如此?”
  没人搭理晏婴,自顾自收拾东西。
  晏婴出了帐篷才知道晋军已经在拔营,心想:“晋国到底要干什么,为什么不接受齐国的投降?”
  事情是明摆着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8/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