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9/1090

  齐国投降是能让晋国获得好处,却没有晋军自己抢来的要香。
  再则,攻破“临淄”是非常多个国家想干的事情,晋国好不容易逮到机会,哪有可能放弃的嘛!
  这一支晋军经过两天的行军,没去顾及路上齐国的“城”、“邑”和“邦”,目标十分明确地来到“临淄”郊外。
  在行军途中,他们没有遭遇到任何齐军的追击,能发现很多“邑”和“邦”已经变得空荡荡。
  士匄就取笑吕武,说道:“元戎数岁前率军征讨齐国,威名依然赫赫。”
  可不是吗?几年前吕武来征讨齐国,一下子给齐国制造了一片无人区。
  在那种名声之下,齐国“邑”和“邦”的人肯定要拖家带口跑去附近的城池里面避难。
  吕武带着憧憬,说道:“我曾闻齐人言及‘临淄’,言语之间自豪,号联袂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擦踵。”
  士匄看着远方的“临淄”,微微张开的嘴,一些透明色的液体泛出来,没控制好竟然就直接溜口水了……
第565章
跟晋人拼啦!!!
  远远看去“临淄”占地面积很大,可能有“新田”的四到五倍左右?
  那并不是“临淄”的城墙长度和宽度违建,纯粹是贸易过于发达,导致城墙之外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町”。
  这个“町”的意思解读是田界,其实也能解读为一种商业街道。(后面这个解读在脚盆鸡和棒子、湾湾那边依然在用。)
  如果说目前诸夏哪个诸侯国的商业最为发达,毫无疑问当属齐国的都城“临淄”。
  管仲在齐国变法,核心基础就是要让国家变得有钱。
  这位大贤搞钱的方法挺多,留下的很多制度规章哪怕是到两千五百多年之后依然在被使用。
  其中那一套对妓(防和谐)女收税尤其是首创先河,包括妓(防和谐)女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身体检查。
  当然了,东方大国关于颜色行业是违法的!
  其余颜色行业合法的国家,看看他们的各项规定,再查一下管仲的管理制度,会发现不管小破球哪个国家的颜色行业管理制度都能对照到管仲制定的规则。
  不止是管仲,诸夏很多位先贤制定的制度到两千五百多年之后依然不过时。
  比较可惜的是,东方在历史长河中没人去写一部“XX法典”什么的著作,也没有人进行专门的整理和记录,搞得很多人误以为东方这边就是没有文明之光,相反去相信西方那些造假的历史。
  “管大神将近百年前的成果依然在让齐国吃红利啊!”吕武心里感叹着。
  齐国人老是说晋国学齐国学得很不像,必须说齐国人是正确的。
  晋国第一个学习对象就是齐国,后来还学了卫国、宋国和楚国,搞出了适合晋国的发展路线,再慢慢创造出特色的崛起制度。
  要说晋国学了齐国什么,应该是管理制度那一套,搞着搞着变成了军果主义特色的强调纪律。
  这一点也是齐国总是嘲笑晋国的地方,齐国人埋汰晋国学错了,以至于晋国的商业非常不行。
  而打从事实上晋国人很羡慕齐国的商业发达,只是明白一个很真切的道理,晋人舞刀弄枪还行,玩商业是真的玩不来。
  所以了,晋人明白自己的缺点,放大了自己的优点。
  既然玩不动商业,俺们凭借武力创造收益,很是可以了吧?
  大军就在距离“临淄”约十里的“棘”进行驻扎。
  他们到来前,“棘”能跑的几乎都跑光了,留下了城池和一些不能跑或跑不动的人。
  晋军不能说是攻克“棘”,只是很单纯地进行了接管。
  “棘”在“临淄”的西北方向,城池规模方面并不大,算是“临淄”的一个货物中转基地之类的定位。
  作为封主的贵族没跑,他们一家子的成年男性带上了份量很足的礼物到军营进行祈降。
  “名声不可丢。”士匄说道。
  吕武当然知道名声的重要性。
  他们并没有接见“棘”的封主一家子,出面的是阴氏的家臣。
  现在的战争有很多模式,包括“征”、“讨”、“伐”、“戕”,每一种的意义都不一样,其中最为残酷的无疑是“戕”。
  “戕”就是后面战争中动不动就会出现的屠城,以战役模式来说叫“克”。
  按照现在的定义,晋军对“棘”只是达到了“破”的级别,也就是取得合理的收益也就可以了,杀人和放火则没有必要做。
  吕武看了看其余人,说道:“何人愿往‘临淄’谒见齐侯?”
  报名的贵族一大堆,吕武选了献氏的献会。
  晋国已经对齐国宣战,两国明摆着就是进入到战争状态。
  现在是春秋中叶嘛,哪怕是处在交战状态之下,很多规范礼仪还是不能丢的。
  阴氏和魏氏西征的例子不能用在其它战争上面,他们之所以在讨伐秦国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标准,主要还是因为秦国名声差劲,再来就是秦庭玩了刺杀的昏招。
  自己不拿自己当人,别人就会拿他们当野兽。这个道理不用刻意强调,是个智商正常的人都懂。
  齐国没有取得中原霸主晋国的允许私自吞并了莱国。他们还违背了邦交的基础原则,没有私下与吕武进行沟通。两件事加起来很严重,挨揍是很合情合理的。
  比较关键的是,齐国哪怕是做了那些,源于齐桓公(和管仲)留下的福泽,诸夏体系的国家还是多少会给齐国留点颜面,该有的礼仪规范不会全丢了。
  这个就是祖上阔过的福利之一,什么人想对那个人动手,不能下太过狠的手。
  士匄就说了:“昔往矣……”
  吕武心里补充:“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士匄停顿了一下下,满是感概地往下说道:“管敬子(谥号),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吕武沉默。
  诸夏的历史避不开的人很多,管仲在公元前六百多年之时就已经获得了“法家先驱”、“圣人之师”、“诸夏文明保护者”、“诸夏第一相”的头衔。
  不管后世对管仲的评价怎么样,吕武所知道的是现在无论谁提到管仲都是一副崇敬和仰慕的模样,并且还一点都不带假或演,是打从心里认可并崇拜。
  如果知道管仲的理政与事业,再看看当时诸夏面对的实际环境,都要承认没有管仲的话,他们就要说上一句“没有管大神,俺们就要成为野人啦”之类的话了。
  要知道,对齐国最为仇恨的鲁国,他们能破骂齐国的一切,就是不会对管仲不敬。
  连孔老二都承认管仲的功劳,说上一句: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
  吕武在这一刻起了雄心壮志,低声呢喃道:“先贤已逝,伟业永存。先辈斩荆披靡,后辈当有人才出,我等自当再现风华。”
  士匄听得真切。
  谁不想干一番伟大的事业呢!
  然后,他们伟大事业的起点是,将齐国给灭掉???
  前去“临淄”的献会没有多久就回来了。
  齐君吕环拒绝接见献会,并放话要跟晋国拼了。
  若说卫君卫衎是个精神病,齐君吕环就是一个老顽童。像他们这样的国君,不能也无法用看待正常人的目光去对待。
  “我出城时遇公子光。他言,请元戎多多吝惜齐人。”献会的表情挺怪的。
  作为老子的齐君吕环说要跟晋国拼了,他的儿子吕光看上去很清醒。
  只是吧?吕光是齐国的储君,也就是齐国国君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特地等晋国这边的使者,再讲那样的话,未免太丧气了一些。
  那是吕光根本不奢望齐国能打赢晋国,同时对将要发生在“临淄”这边的战役感到很绝望。
  吕武对这个吕光有点印象,心想:“不是说这位公子是个挺荒唐的人吗?看着怎么好像蛮有自知之明的呢?”
  献会又说道:“城内善于技击之人已被征召,从者众也!”
  所谓的“善于技击”就是一帮非常能打的人,一般是在“临淄”当“大侠”之类的角色。
  目前没有墨家,不存在什么侠。
  由于“临淄”的商业异常发达,诸夏历史上最先出现“社会活力团体”的国度就是在齐国,以“临淄”这边的数量最多。
  士匄问道:“你入城,城内情况如何?”
  献会答道:“斯于室崩,野于野拥。”
  我了个去!
  不进去不知道,城池里面太特么乱了,几乎到哪都能看到人潮汹涌,房子都快给挤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9/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