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6/1090

  晋国受到压力不断加强武装标配,其余的列国也向阴氏购买装备,士匄无法计算阴氏光是卖装备就赚了多少,只知道肯定很赚。
  这一次拉出五千甲士是吕武故意亮肌肉的。
  已经是元戎了,时不时亮一下肌肉才是为人处世之道,能震慑宵小的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家族靠拢过来。
  中行偃成为元戎之后为什么混成那副模样?除了他有弑君的黑历史之外,主要原因是他担任“卿”时动不动只拉一两个“旅”,多的也就三个“旅”进行纳赋,给人一种荀氏和中行氏真不行了的印象。
  不够强?别人难以产生敬畏,没有畏惧心理也就容易阴奉阳违,甚至直面就怼上脸。
  等吕武成为元戎,先干挺了齐国,再一下子拿出五千甲士,表现出了能力,又拿出了实力,暗地里的实力不知道还有多少,谁来怼一下试试?
  魏琦说道:“上军甲士四千六百,‘徒’一万四千。”
  那么就是说,他们四个卿位家族包揽了一万一千甲士,剩下的一千四百甲士来自其余各家。
  这样一看,晋国已经进入到强者恒强的时代,底子不够厚的家族压根就追赶不上来了。
  吕武心想:“局面已经形成,其他国家不好说,晋国不出意外就要进入大肆兼并的环境了。”
  他为什么要对出征部队要求严格?就是为了创造出“大鱼吃小鱼”的局面。
  无法达到纳赋标准的家族,他们能够咬牙跟上梯队也就罢了,不能则是一再无法获得纳赋名额,陷入弱者越弱的怪圈里面去。
  怎么咬牙都跟不上梯队的那些家族,他们不想遭到淘汰只有选择一个大家族投靠,可能是先成为附庸关系,再慢慢被吃干抹净。
  在那个过程中,其余家族的冶炼技术没有升级,又或是无法找到合适自己的材料与做工制作甲胄、武器,他们只能不断向阴氏购买。
  那将会是一种什么局面?各个家族或许会在变强,阴氏却是那个不断获利的家族,别人强大造成的局面是阴氏更强。
  哪种商品的利润最高?打从武器出现的那一刻起,贩售武器无疑是占据着高利润行业的龙头地位。
  在这种环境下,吕武无法阻止某个家族将冶炼发展起来,阴氏却能在发现某个家族冶炼技术得到突破之后打价格战进行“消灭”的手段。
  那么,吕武需要防的是他们联合起来干阴氏获取冶炼技术,又逼得阴氏不敢有丝毫的放松,需要一再加强自身的武力。
  士鲂不知道在想什么,很突然地说道:“仅是中军、上军便可独战郑国。”
  可不是嘛!
  两个军团合起来有一万两千四百甲士,亮出来就该吓得郑军崩溃,真的不用其余士兵参战,仅是甲士上阵就能打出一个碾压局。
  吕武说道:“若今岁楚军北上,自然最好。”
  楚国那边也在利用铁器,只是因为冶炼还不够成熟,用在内农具而不是兵器上面。
  位处南方的楚国从某方面来说很是得天独厚,他们要是发了狠,有的是地方猎杀犀牛、大象、鳄鱼,获取足够的皮革来制造防御力很强的皮甲。
  一旦楚国得知晋国一出动就是上万的甲士,他们肯定顾不得猎杀动物的人员损失,想的会是赶紧地把实力落差重新拉平。
  士匄说道:“范氏再购六千甲,剑一千、戈一万二。”
  要说点什么的吕武给愣了一下。
  如果吕武没有记错的话,范氏前前后后购买的甲胄已经超过八千套,考虑到折损和备用的需求,能大概猜测范氏的甲士数量不会低于七千。
  一下子又买六千套甲胄?是察觉到了什么,想要暴超级兵咯???
  魏琦沉默一小会,也开口说道:“魏氏需八千甲,剑三千、戈一万五、戈矛两万。”
  大手笔啊!
  只不过,魏氏历来就是以能抗闻名,家族不缺优秀兵种,尤其是能担当重步兵的“徒”,进行大采购很是能理解的。
  吕武眯了眯眼睛,有点为难地说道:“我家财帛并不紧缺,范氏、魏氏可否支付口众、粮食?”
  在齐国大抢特抢的后遗症出现了,阴氏、范氏和魏氏当前阶段真的不缺财货,他们又一致趁着财大气粗的时候大肆地买买买。
  有了阴氏、范氏和魏氏带头,一样在齐国那边发了财的其余家族,他们肯定也是跟着买买买。
  结果会是什么样并不难猜,一下拉高了晋国这边的商品物价,很快就会将这股风潮蔓延到周边各国。
  为什么吕武明知道某天会形成对立乃至于开战,还要卖防具和武器给其余家族?暴利之下,不卖会很傻。再来就是卖的武器装备不是最好的产品了。
  阴氏一般是自家用最好的那一批,卖一般的那一批,再研发下一代。
  在所有的商品中,各种弩是阴氏的非卖品。
  士匄和魏琦齐齐摇头。
  人口和粮食谁不不想更多一些?
  魏氏对阴氏最为了解,哪怕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那么多年过去也能看出一点套路了。
  吕武从始至终就对人口和粮食有着超乎想象的执着,但凡有机会能采购,阴氏历来是奔在各家的前头,又仗着财大气粗加价购买。
  魏氏没有完全搞明白吕武为什么有机会就获取人口与粮食,以前阴氏不显山不露水没什么,到现在怎么还能听之任之。
  范氏则是一样对人口和粮食非常看重。恰恰因为这样,他们才是晋国人多、粮多的代表,不靠这个他们真没有什么特色兵种。
  时至今日,晋国的政治格局明显出现了新的变化,他们有时候会感到恍惚,纳闷地想道:“吕武到底是怎么窜上来的?怎么花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从什么都不是,摇身一变成为元戎了呢???”
  军队已经检阅完毕,相关的数据也报了上来。
  吕武逮住这个机会没答应范氏和魏氏的采购请求,下令军队拔营出发。
  需要贩卖武器装备是一回事,控制各个家族的“高端”装备的数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吕武可不想某天开战,自家面对的是茫茫一片甲士组成的海洋,几个浪花把阴氏给拍死了。
  他玩的是,阴氏的甲士数量不能低于各个家族总合的八成以下,对某个家族形成全面的数量优势。
  是不是有点熟?其实熟悉就对了。不就是欧洲搅屎棍的那一套嘛!
  算上去年,晋国又是连续两年四个军团齐出动。
  各个诸侯国要是知道今年晋国又再出动四个军团,他们肯定明白晋国已经缓过劲来了。
  重新活跃起来的晋国很可怕,不止楚国要严阵以待,其余诸侯国聪明就该悠着点别招惹晋国,要不然秦国和齐国就是他们下场。
  行军到靠近“王野”的地方。
  来自周王室那边的公卿在“老地方”进行等待。
  因为“地缘政治”的关系,周王室的单公姬朝总是那个对晋军过往“王野”进行迎来送往的那个人。
  范氏近期跟周王室那边极度不对付,士匄和士鲂找了个借口就不去见单公姬朝了。
  “郑已降晋,为何诸位率军南下?”单公姬朝讲出了一个吕武等人根本不知道的消息。
  人在“虎牢”那边的国君和中行吴、解朔、祁奚、赵武有没有派人通报?
  这么一件大事,他们再有什么小心思都不该瞒着。
  那么就是通报的人在半途,又或是半路失踪了???
  “我不知也。”吕武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单公从何得知?”
  喂喂喂,没走程序的事情,可不要剧透了啊。
  要不到时候不是那么一回事,你要吃不了兜着走。
  单公姬朝一脸的奇怪,走到吕武身侧压低声音说道:“两日前我方接待师旷,消息便是由他告知。”
  啥玩意?
  国君派师旷回国通知吗???
  师旷是盲人,他的驭手却不是,随行的一众人肯定不会全瞎啊!
  那么,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一伙人两天前进入单公姬朝的地盘接受招待,没有碰上正在南下的中军和上军?
  “我知矣。”吕武对单公姬朝用这种私下告知的方式不能指摘什么,又说道:“今岁秦国贡品已在路上,亦有单公一份。”
  单公姬朝比较明显地愣了愣神,失笑道:“我忘却阴子亦是秦国‘庶长’、‘大良造’一事矣!”
第573章
路走窄了呀
  是呢!
  吕武除了是晋国的元戎之外,还是秦国的执政。
  只不过因为晋国太强大,人们总是会忽略其他国家,光去关注吕武是晋国元戎,忽略了近期没有传出半点消息的秦国。
  诸夏的各个诸侯国,他们每一年都会向周天子进贡。这样的事情已经持续了很久很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6/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