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8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0/1090

  然而,现在的人看来,晋国虽然霸道,有时候还很不讲理,风评上却是极佳。
  原因没有别的,弱国肯定比强国要多得多,他们害怕被吞并,晋国约束各国不得互相吞并,对他们有好处呀!
  吕武很小的时候就教导吕阳关于“大一统”的观念,并且一再强调要一代一代将“大一统”观念传承下去。
  一个人出发点的“全局”是什么,关乎到目光是否足够长远。
  吕阳则多少有点“歪”了,接受“大一统”的理念,出现了“时不待我”的思想,导致有一颗迫切想要搞事的心。
  他们换了个地方,来到一处“邦”。
  所谓的“邦”就是村庄,一般是作为农庄而存在。
  因为现在的社会结构,“邦”跟老毛子近现代的情况极度接近。
  也就是,封主就是贵族,他之下有一群狗腿子(家臣),再加上各种监工(士),去监督属民或奴隶进行劳作。
  在吕武对阴氏进行改革之前,山、河、溪、铜矿属于国君,其余哪怕是空气都是阴氏的财产。
  改革之后出现“租佃”这种制度,属民尽管只能留下三成,却是破天荒的有了属于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财富。
  当前的季节是冬季,看不到绿油油的农田或一大片黄色麦穗,收割后的农田一片片白加黑,远远看着像是斑点狗的皮。
  吕武刚才在问吕阳对阴氏改革的看法,提到了接下来会有更激进的措施。
  “阴氏阶级?”吕阳其实有点没听懂,想了想问道:“父亲所言,乃是爵位?”
  周王室有自己爵位,也就是:公、侯、伯、子、男。
  有那么一件事情挺诡异,也就是东西方从来没有接触为前提,西方的爵位也是“公、侯、伯、子、男”的排序来着!
  当然,不排除是因为翻译的原因,等于明明不是那么一回事,翻译之后变成一回事。
  只是再一看社会架构,好家伙,简直是好家伙,没有任何交流的东西方社会架构竟然是一样的!
  那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也就是架构的合理性和最优可选的选项,还是什么鬼?
  吕武:“……”
  这是把自己代入“太子”的角色了吗?想东西和进行辨识,很有主人翁的意识呀!
  当今之世,诸夏文明体系中只有“天子”能够设立爵位,其余人别说是干,想都是一种罪过。
  吕阳看到吕武那样的反应,一个愣神,问道:“非是爵位?”
  是爵位没错,问题在于阴氏还想在诸夏体系混下去,怎么都需要换个玩法。
  要不然就是一再削弱周王室,弄到没有一个列国在乎周天子,周天子也无法对任何一个列国发号施令。
  现在周天子还能命令各个诸侯国吗?理论上是没有列国愿意听,周天子真的发生却还是有点用。
  所以,春秋的周天子与战国的周天子,还是有点区别的。
  “天子贪财。”吕武觉得那样挺好。
  吕阳说道:“天子贪财,公卿深知‘祀与戎’不可失。”
  父子两说的就不是一回事。
  吕武说的是周天子能够利用,阴氏别忘记时不时嘘寒问暖一下。
  吕阳讲的却是周天子说什么都不会傻到允许阴氏自己设立爵位。
  话又说回来,吕武傻了才将阴氏要搞爵位摆在明处,一定会强调不叫“爵位”,只是内“阶级”划分而已。
  这么做有点掩耳盗铃,不缺聪明人能看得出来。
  然而,很多时候的很多事情非常复杂,看破和能不能去处置,历来就不是一回事。
  他们一边聊,一边朝着村子走,要干的事情是实地视察阴氏一个普通村落的生活环境。
第632章
致敬秦帝国
汉帝国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乡间村落应该是山清水秀,并且处处的鸟语花香?这个是滤镜产生的错觉。
  实际上,乡间的纯天然是常态,要说能有多美则未必。
  大多数的乡间村落,它们未必会有多脏,乱和旧则是一定的。(排除高铁附近)
  呈现在吕武等人眼前的村落很普通,属于一点特色都没有的那种。
  一条并不宽大的泥土路贯穿到村头的大门,门其实也就是一个篱笆编制的条板,木门板什么的是不存在的。
  一道很长的篱笆墙将整个村庄给围了起来,篱笆墙前方还有一条最宽不会超过两米的小水沟。这两个其实就是防止野兽进入村庄的防御带。
  村里自然是看不到什么高大的楼层,一眼看去只有座座的茅草屋,以及一些看不出用途的窝棚。
  仔细看那些茅草屋会发现连泥巴墙都没有,仅仅是用麦秆和杂草编织就成了遮风挡雨的墙壁,屋顶的茅草呈现出一种三角的形状。
  吕武是谁,又是带着谁出行,哪可能只是小猫两三只?
  队伍之中的精锐甲士数量超过五百,其余随行人员不少于两千,他们进入村庄的可视范围,等于他们看到了村庄,村庄里面的人也看见他们了。
  发现有庞大队伍向着自己而来,村落里的人其实并没有多么重的恐惧感。
  首先,村落距离“新田”也就百八十里,再来这是一个属于阴氏的“邦”。
  离“新田”足够近,代表周边不可能有成伙的匪盗,仅是小偷小摸村里就能自行解决。
  作为一个阴氏的村庄,有实力攻打的人不敢去动,没实力的人一样能被村子自己弄死。
  同一个家族的人,哪怕是阶级有区别,怎么可能会认不出自家的制服和旗号?
  村子里的人看到自家的军队过来,没有看到家主旗帜,并不知道家主和继承人也在。
  村里的“士”得到消息赶紧穿戴整齐,准备到村口进行询问。
  他们还有更多需要忙碌的准备,比如赶紧生火煮水,清出一片地方提供军队休息。
  犒劳什么的?只有封主有资格对成建制的家族军队进行犒劳,其余谁干都是越权。
  有一个更现实的地方,一个家族中的“士”和“徒”有自己可自由支配的财产,家臣和属民、奴隶则是没有。
  不提有没有权力犒劳成建制军队的问题,“士”和“徒”的家业可经不过几千人吃喝一顿的。
  一个家族的九成九资产都属于封主,只有他有权力去进行支配。
  家主没开口,谁敢私自去想拿什么就用什么?
  晋国有制服,颜色以红色为主,战袍和甲胄款式则是每家都不一样。
  其余家族怎么样不提,阴氏的制服会更偏向于“现代”一些,也就是比较节省布料。
  阴氏制服的颜色当然也是以红色为主,比较有区别的是不再作为长袖款式,上身会相对宽松一些,下身以束裤为主。
  现在的士兵,各国依然是长袖款式,战时会将长袖卷起来捆绑在手腕上。另一个布料需要临时收缩的地方是小腿,一般是系上绑腿。
  阴氏与其他家族,包括列国,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也就是现在的军事人员基本没有“胄”这么一种配件,阴氏的防御装备里面则是有“胄”。
  “胄”也能被称呼为“兜”,翻译成为白话就是头盔。
  说“基本”也就是绝大部分列国和家族没有列装头盔,头巾束发是一种常态。
  不装备头盔跟工艺水平或生产力有关联吗?应该是有一些,再来则是观念问题。
  进入到战国阶段之后,山东列国的防御装普遍会配上头盔,当时国力集中到军事上的秦国则是少量将士才有头盔。
  有一些历史专家对秦国的将士为什么只有少量才装备头盔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的一种解释就是观念差异。
  阴氏的每一个村庄都有一名“村正”,一般是由劳苦功高的“士”担任。
  除了“村正”之外,阴氏还在每一个村庄设立“啬夫”和“游徼”两种职位。
  啬夫的责任是调解邻里纠纷、帮助家族收取赋税、安排徭役。
  游徼的职权是掌巡察地方、缉捕盗贼。
  看着是不是感到很熟悉?
  吕武没有完全照抄秦汉乡里制度,搞了“致敬”呗。
  知道什么是“致敬”不?就是咖位不够,名声不显,为了预防版权方面出现纠纷,用“致敬”来忽悠人,哀求“正版”大佬放过。
  其实吧,制度这种玩意跟写书、作诗在艺术领域上没有区别,历来就是“我抄前人,后人抄我”的状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0/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