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8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9/1090

  除非有证据表明羊舌氏也参与其中,要不然在国君马上就要薨逝的当下,将八“卿”之中唯一的公族弄死,会吓得全体公族瑟瑟发抖,极可能出现狗急跳墙的局面。
  另外,一旦非公族的“卿”将羊舌肸弄死,哪怕是给出再有力的证据,一样会让中小贵族变得人心惶惶。
  羊舌肸要出去拼命,一露面立刻让围攻的敌军先爆发出欢呼,随后则是一阵阵的哗然。
  那些发动围攻的敌军,他们大概以为羊舌氏要加入除贼行动,搞明白羊舌氏的拼命对象是自己,能不错愕外加愤恨吗?
  有了羊舌肸带头拼命,羊舌氏的武装力量从之前的打酱油,变成冲上去扛在最前面。
  其余的几个卿位家族的士兵先后得到来自家主的指令,一旦羊舌氏的人有什么不对劲,他们就要连羊舌氏一块收拾了。
  “羊舌氏……,果真不知情?”士匄提出了疑问。
  吕武笑了笑没讲什么。
  目前羊舌肸到底是公族还是卿族?估计连羊舌氏都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定位。
  仅仅是羊舌肸能够经常跟几位“卿”待一块,怎么都要有人去进行联系,哪怕羊舌氏不直接参与,当个通风报信的角色也很有用的。
  吕武心想:“我还以为士匄已经变成了一个老油条,没想到政治智慧还是没培养出来。”
  很多事情不要去在乎过程,看一个结果就行了。
  在政治层面之上,结果永远比过程重要!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不管羊舌肸之前扮演什么角色,他都带着羊舌氏的士兵冲锋在第一线,等于公族爆发内战了呀。
  仅仅是公族爆发内战这一点对卿位家族就是一种利好,使得本来就是一盘散沙的公族加剧内部的互相不信任感。
  以后公族里面谁再想搞出什么事情,他们想联络谁又或是想跟谁一起合谋,困难程度增加的不会只是一点半点。
  在晋国内部,公族越弱越好对于卿位家族早就形成了一种共识,几个老牌卿位家族一直以来也是那么干的。
  因此,吕武就任元戎之后让公族出现了“卿”,不是没有惹来非议,好几次士匄甚至都将话给讲明了。
  话又说回来,不算羊舌氏的话,八“卿”之中能够算得上是老牌卿位家族的好像只剩下范氏和荀氏(中行氏)、赵氏了?阴氏、魏氏、解氏都是新晋靓仔来着。
  现在晋国的大部分话语权掌握在吕武手里,有人欢喜有人忧成了一种必然,对于卿位家族之外的中小贵族来讲则是一个好消息。
  为什么那么说?证明晋国不存在什么天花板,只要能立功又善于发展家族,再能处好交际关系,不是无法成为卿位家族呀!
  羊舌肸带头冲锋,有了羊舌氏拼命,其余的卿位家族武装力量再跟上,围攻者变成被反突围者追在屁股后面大杀特杀。
  “主,新军佐俘获公子干。”蒲元带来了这个消息。
  他又说道:“听闻消息之众家率兵而来,于城外不得进。”
  这个“城”是宫城。
  “新田”是晋国的都城,再以晋国贵族的尿性,谁出门都要带上至少上百护卫,一再出事之后增加在“新田”的武装力量,搞得“新田”就跟一个大兵营似得。
  在那种现状之下,不出事看不出什么,一旦出事哪一家都能拉出一大批士兵,并且还是着装阴氏出产甲胄,手里的家伙一样是采购自阴氏的兵器。
  没有多久,羊舌肸押着杨干来了,一起出现的还有祁午、贾硕等一些公族的封主。
  杨干被堵住了嘴。
  其余人倒是能讲话。
  有些公族封主一来就破口大骂,骂的是所有“卿”都是乱臣贼子,会不得好死啥啥啥的。
  他们认定晋国再一次发生弑君,并且所有“卿”都是参与者。
  “君上已薨?”吕武问的是羊舌肸。
  杨干都做出这种蠢事,还拉上一大批人陪葬,但凡国君还有口气,不至于的。
  事实上,吕武将事情看得很明白,他们在进城之前,国君肯定是有布置了一些什么。
  比如,有那么多的公族军队藏在宫城里面。
  国君未必是想动手,可能是出于防范未然的心思。
  他对自己的那个胞弟很溺爱,不会刻意去隐瞒什么,使得杨干知道了那个暗手。
  结果好了,他明显低估了自己这个胞弟的蠢,更没想到这个胞弟有那么大的野心。
  吕武示意让杨干可以说话。
  杨干嘴巴里的东西被拿出来,要破口大骂却是看到吕武平静地看着自己,破骂变成哀求:“武,救我!”
  咦?
  这是向吕武求饶,还是向赵武求救?
第641章
这下成为四朝元老了啊
  蠢人以自己的意志为主导,脑子越是清醒就越有可能干出蠢事,相反脑子晕懵的时候可能在无意间干出一件聪明事。
  那声呼救就是杨干害怕到失去主张后,干的聪明举动。
  晋国叫朔、武、单、勇的人非常多。
  在场的人其实不止吕武和赵武的名是“武”,好些个没法露脸的人也是“武”这个名。
  那些无法露脸的人可定救不了杨干,只能是吕武或赵武了呀。
  只是吧,杨干不愧很蠢,犯下围攻八“卿”的事,怎么觉得自己还有救呢?
  也许……,杨干还真的能抢救一下?
  毕竟,他的兄长是国君,是国君不一定能救下,是刚刚死去的国君就不一样了。
  晋国的公室非常内卷,不是储君根本无法待在国内,姬周在回国站稳脚跟后立刻将弟弟杨干接过来享福,平时几乎是对杨干有求必应,能够知道是多么溺爱。
  大家都知道国君非常溺爱公子干?国君才刚刚薨逝,尸骨未寒的时候杀死杨干这种事情,干了是一种法理之中,却是缺了人情味。
  也就是说,哪怕杨干会被处死,怎么都该先晾一段时间,等大家对姬周的记忆模糊了再处决杨干最合适。
  那一声求救将赵武吓得够呛!
  对,赵武的母亲是公室女,天然上跟公室会比较亲近,双方的关系是怎么都无法完全斩断的。
  在晋景公时期,赵庄姬就一直是居住在“下”宫,历经晋厉公到姬周这一代国君,她并没有从“下”宫搬走,一直住到逝世。
  赵庄姬死后,“下”宫并没有新的人入住,平时依然有寺人和宫女进行打扫,可见姬周对赵氏还是有点想法的。
  而杨干因为赵武有公室血脉的关系,回国之初没少两人一块玩耍,后来姬周对赵武失望,导致杨干极少找赵武一块寻乐子了。
  有一句话叫“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之前赵武跟杨干玩得来不是什么秘密,大家一听杨干的求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在对赵武发出呼救。
  吕武扫了一眼满脸错愕的赵武,不等赵武进行解释,视线转到杨干身上,问道:“公子可曾听闻‘尸骨未寒,束甲相攻’之典故?”
  其余人知道那是齐桓公小白薨逝后的故事。
  无缘君位的晋国公子基本会很落魄,杨干可没有姬周的幸运,读书不多之下,没有人给讲史,并不知道吕武在说什么。
  事实上,哪怕是拜了单公姬朝为师的姬周得到的待遇也是一般般,不单单是因为单公姬朝穷,主要还是身份摆在那里,导致姬周从单公姬朝处获得的教育也不多。
  收留晋国公子的众人,他们除非是盼着“重耳”的故事重演,要不真心不会尽力去教导,甚至还要凡事悠着点,免得当代的晋国国君将视线移过来。
  为什么?就因为“重耳”的故事太出名了呀!
  吕武看到杨干一脸的懵逼,故不再理会。
  很有眼力介的解朔重新将杨干的嘴巴塞住,示意武士看牢一些,不要再让杨干抢存在感了。
  吕武看向了一众公族,目光停在了祁午身上,沉声说道:“祁氏有罪,黄羊罪不至死。”
  本来一脸平静的祁午一下子泪奔了,一边哭泣一边说道:“我父以诚侍奉君上,祁氏不当得此回报。”
  那个“黄羊”是祁奚的“号”。
  要说祁奚对姬周有多么的真诚,不是当事人很难百分百论断,超过七成以上则是能看出祁氏很希望从公族转变成为卿族的。
  今天这么一出,祁午完全是怕当代公室直系的下场会不够惨,为了出心中那口恶气,代价会很大!
  吕武认识的公族封主挺多,没打算一个一个搭话,更不会当场进行审问。
  他尽管猜测国君应该是咽气了,还是派人前往最终确认,得到答应让人将一众俘虏押下去看管,领着几位“卿”前往“冬”宫。
  借着吕武等人刚才说事的机会,几个卿位家族连同宫里寺人、宫女干活,庭榭外面已经看不到尸体。地面上则是还有着处处的血迹,一些寺人和宫女正在洒水和清扫,忙着清理掉战后的痕迹。
  接近“冬”宫时,能够听到那片区域传来了哭泣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9/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