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9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3/1090

  解朔率先站起来,无声行礼退下。
  有了解朔的带头,赵武、中行吴、彘裘和羊舌肸也都先后站起来行礼告退。
  吕武看向了没有动弹士匄和魏绛,眼神有那么点玩味。
  刚才魏绛在思考自己的事情,看到吕武用玩味的目光看过来,心里一紧也赶紧行礼退下。
  “我亦需退?”士匄有点没有逼数地问道。
  吕武并不知道公子午到底想说什么事,想了想对士匄说道:“你我互盟,至不分彼此?”
  结盟了是一回事,互相之间是不是要有点隐私和空间呀?
  如果范氏认为阴氏所有的事情都能参与,阴氏是不是也能搅和进范氏的所有事务里面?
  士匄站起来说道:“我以为国事无需避嫌。”
  要怪,怪你自己没开口让人退下,俺怎么知道你们要说的是国事还是私事。
  面对这么没皮没脸的家伙,多少让吕武哭笑不得的同时,感到了不小的忌惮。
  士匄就一个意思,试探吕武跟公子午聊的会是公事还是私事,目的达到也就走了。
  “阴子之德,泽及中原,众‘卿’降服,可喜可贺。”公子午这是在讲怪话吗?
  吕武目光变得锐利,说道:“鲁人叔孙豹有言,人生当追求不朽,复道‘立德’、‘立功’、‘立言’自可不朽。武于国有功、于众有德,尚缺有言。”
  不过也快了!
  著书立作这件事情远比想象中来得困难,吕武花了七八年的时间才搞出一部跟“法”有关的书籍,另外杂七杂八的著作还没有归纳细分。
  在这二十来年的时间里,吕武一开始没有那个条件搞内部教育,后来其实也不具备充足的条件,无法搞全民教育,搞精英培养还是可以的。
  阴氏之中,多的是功勋子弟获得教育,比如吕阳身边团结的一群从学府毕业的二代,更多的二代则是仍在“阴”城的学府就读。
  早期只有家臣级别的二代够资格进入学府,后来条件越变越好也就放宽了生源,随着“大夫”、“士”和“徒”的子嗣大批进入学府,时间越是往后推移,阴氏的优势必然变得越强。
  这种“强”是体现在从学府毕业的二代,他们将被安排在一些岗位作为副手,渐渐变得成熟也就能够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不要小看管理层的质量,一个团队最为重要的就是管理层。至于有多么重要,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吧?
  听到“不朽有三”的公子午明显震惊了。
  要不咋说鲁人嘴炮牛逼?他们讲出来的道理,听着非常有诱惑性质,本身能不能做到根本不重要。
  “我王已知阴子在秦所为,敢问阴子意欲如何?”公子午回过神来,决定不按吕武的节奏来。
  吕武一脸诧异,说道:“秦庭两次刺杀于我。我欲如何制秦,与天下人何干?”
  如果一方按照规矩来办事,别人再怎么样也要有一个底线。
  秦国先不讲规矩,无论得到了什么样的报应,不是挺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楚国问吕武想对秦国怎么样不算多管闲事,他们跟秦国在数十年前结盟,一直都保持着的盟友的关系。
  等于说,阴氏搞了秦国,打从法理性质上来谈,楚国是有合情合理的干涉权利的。
  公子午觉得跟吕武说话太难受,卡住了半响,问道:“阴氏欲灭秦,欲代秦?”
  吕武看上去一点点的慌张都没有。
  楚国很擅长架空某个诸侯国,等待时机合适再去进行吞并。他们的操作方案中还包括“桃李代僵”的手段,公子午试探吕武是不是要取代赵氏嬴姓成为秦国之主,并不存在突兀的地方。
  换作是中原的各个诸侯,他们的思维中只有楚国会干那种不是人干的事情,还真想不到有哪个中原人会有那种胆量。
  陈国的某个分支,他们从楚国的办事方式里学了一手,很努力在齐国那边经营,花了几代人的努力将事情办成了。
  当然,吕武将历史搅得乱七八糟,间接影响到了妫姓田氏的布局,以后田氏还能不能代齐变得相当不好说。
  公子午说道:“若阴氏灭秦,秦之土恐难尽归于阴氏;如阴氏欲代秦,阴子亲为难也,需二代行之。”
  这是认定阴氏不会放过秦国,甚至还帮吕武想出了方案?
  如果吕武作为晋国的元戎干了灭掉秦国的事情,属于秦国的城邑肯定无法全部落在阴氏的手里。
  当前的规矩是贵族跟国君四六分,懂事的国君再拿出得到的四成去分润给其余贵族。
  晋厉公就是因为太过于吝啬,有进无出给惹怒了晋国的贵族,没有栾氏动手,肯定会有其余的贵族下杀手。
  说什么吕武自己不行,的确也是一种实话。
  毕竟,吕武是晋国的元戎,没有分裂晋国为前提,摇身一变成为一国之主,不是在逼晋国跟阴氏死磕吗?
  “熊招还是脑洞不够大,没想到我会分裂晋国?”吕武脸色不变在心里想完,开口说道:“此乃楚侯所言?”
  公子午按照自己的节奏,说道:“阴子未任元戎,两次攻齐,择机克卫、鲁,复谭、纪二国,意在削弱山东诸国。我王常想,为晋国计,阴子勿需如此。如此,阴子必有其深意,唯牟图立国也。”
  这是最了解自己的是敌人,还是粉丝过于崇拜偶像呢?说的竟然全特么对!
  公子午继续说道:“我王亦知阴子常送礼于周王。”
  尼玛,死了!
  吕武脸上的肌肉已经在渐渐紧绷,反思怎么会让楚君熊招看得那么透彻。
  公子午看不出吕武有什么心情,停顿了一小会,又说道:“阴氏取西、北,范氏专注于南,荀氏、魏氏、赵氏往向于东,前人无有如此;阴氏驱赶魏氏已显,不为代秦,必不如此。”
  吕武保持着很假的微笑。
  “我王会盟之时已然表态,阴子欲行大事,我可助力之。”公子午很努力在观察吕武,果然看到吕武一瞬间睁大眼睛又很快眯了起来。
  吕武想起来是有那么一回事,当时就感到讶异,没想到楚君熊招还真的是把自己差不多猜透了。
  只是吧,猜对了又怎么样?
  晋国这边没人会相信楚国传出的任何言论,认定楚国就是不想晋国落个好。
  上一次,也就是晋军去饮马大江又在“郢”城下阅兵撤往郑国之后,联军这边就有关于中行偃和智瑩刺杀的相关谣言,一下子就被吕武给镇压了下去。
  “楚侯如此……”吕武喟叹了一声,看上去很无奈地说道:“邀我岁岁出兵南下罢了。”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就是:你特么知道得太多了,必须死啊!
  这一下给公子午愣住。
  他们想了很多,独独没想到吕武会是这样的反应,还以为吕武得知楚国会帮忙感到惊喜呢。
  “为何呀?”公子午满是懵逼地问道。
  这倒是让吕武有点相信楚君熊招是带着诚意了。
  只是,楚君熊招有没有诚意对吕武根本就不重要,阴氏要的是不借外力达到自家的目的。
  借外力来干成事情,吕武这边有不少现成的反面例子,无论是石敬瑭或赵匡义,反正都不能学。(真是赵匡义,不是赵匡胤)
  “楚侯诸多言语,不过以己度人罢了。”吕武必须否认啊!
  话也讲得一点都没有毛病,楚国管用套路干得太多,自己阴暗怎么能把吕武也当成那样的人。
  公子午一下子被磕住了,呐呐地说道:“何至于此?如阴子有意,助之与我有利,我王必不阻扰。阴氏立国亦首当会盟以壮声势。你我南北呼应,天下各取一半,岂不美哉?”
  吕武心想:“谁特么跟你们各取一半,我全要!”
  就是楚君熊招竟然全部猜对,给了吕武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时间心态有点乱了。
第708章
楚人报仇,十年未晚
  吕武有想过让公子午失踪,再转念一想公子午只是个跑腿带话的角色,有点治标不治本是一面,风险太大了才是关键。
  作为一名来自楚国的使节,公子午是转述楚君熊招的本意,话则是说得过于露骨,不止是将吕武架起来烤,还是在玩心理战。
  “这事难办了。”吕武的心真有些乱了。
  公子午见完吕武并没有离去,待在晋军这边商谈一些“顿②”的战后事宜。
  借这个机会,吕武要看看公子午到底会不会乱讲话,比如大肆疯传阴氏要干事业捅出去。
  然而,数天下来没有关于阴氏的半点风吹草动,有的只是楚国提出明年举行会盟的事儿。
  楚国提议的会盟跟上一次在宋国举行的目标相同,差别是上次由宋国大夫华元仗着跟晋国的元戎栾书和楚国的令尹子重交好,提议晋国和楚国止戈罢战。
  那一次在宋国举行的弭兵之盟规格并不高,晋国和楚国的一国之君没有到场,列国前去参加会盟的也只有臣而没有君。
  他们商谈的是晋国和楚国就此平起平坐,一块向天下列国收保护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3/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