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妖怪太难敕封了(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223


“封妖令在哪里这你总知道了吧?”
“喔喔喔~这个当然知道,本座命令勾陈和螣蛇躲在盘古陵守着封妖令。”
上官疑惑道:“既然是你让勾陈和螣蛇在盘古陵守着,咱们去盘古陵的时候,非常明显勾陈认出你来了,虽然你只有五魄,但是那也是你啊。它为啥不把封妖令给你?”
“切~本座是何等英明神武,那是个乱世,万一本座出了差错,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怎么办?所以本座交代他们,除非四圣兽一起出现,才能把封妖令交给本座,否则,其他谁也不许给。”
上官恍然大悟:“你真是够聪明的,所以等于我现在带着封妖榜和你一起去盘古陵,也拿不到封妖令对吧?”
“你这话怎么说得好像在讽刺本座?”
“自信点,把好像两个字去掉。我问你啊,勾陈那么嗜杀,盘古陵作为我师哥的命种,他可以穿梭盘古陵,勾陈对他没有威胁吧?”
“勾陈嗜杀也只会杀无端闯入盘古陵的,你师兄命种都是盘古陵,勾陈不会杀他的,你放心好了。”
上官点了点头,放下心来,其实还有一些小问题,以及自己命魂的问题,但是现在也不急着问了,一人一鸡已经走到了西市门口。
满目皆是鳞次栉比的店家商铺和络绎不绝的贩夫走卒、商旅驼队,繁华程度简直旷古烁今。
而且上官发现了一个问题,其实刚才站在骊山上就发现了——唐朝的人,是真的人均身高特别高。
街上来来回回走着的人,是不是唐人一眼可见,因为几乎比其他种族的人要高两个头左右。
如果按照现在的衡量标准,人均得两米。
唐朝时期一尺约29-30.7厘米,有史记载唐太宗身高八尺,合2.3米还得出点头,而他的老婆就是韦贵妃韦珪,后世考古量了她的尸骨,身高居然是1.90米。
上官流霆原来在读史的时候还有点不太相信,眼前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外国人的身高目测在1.64米到1.74米之间,跟满街晃悠的两米左右的唐人相比,实在是有些侏儒了。
想起上次去秦陵镇墓陵看到的清朝老百姓,身高就是正常认知范围内的状况,除了曾经见过那些神秘的朝着盘古陵方向,做朝拜状的巨型鬼灵,那些鬼灵生前身高应该有四米多高,让上官有些震撼之外,就是眼前让他觉得十分匪夷所思了。
唐人到底是基因突变,还是后世出现了基因突变呢?
上官肩膀上立着金毛鸡,穿着也不是唐朝人的穿着,但是在各种奇装异服,和各种人带着的宠物灵兽中,并不显得出众,反而有些不起眼,毕竟有人抱着一只凤凰招摇过街的样子,在这里的人们都见怪不怪。
这西市一路逛过去,上官简直瞠目结舌,见到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情。
这里有数不清的匪夷所思的职业和想都想不到的店铺,就连简单的职业都能做出花样来。
比如保姆吧,唐律规定60岁以上的唐籍居民,国家会为其派保姆护工一名照顾起居,70岁以上通常派两名,以此类推。各道州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的在籍居民45岁左右就开始委派护理人员了。
这些护理人员基本都是外籍劳工,也就是外国人跑到长安捞钱的,费用开销一般都有财政负担,所以满大街都能看见外籍劳工出来买菜买家具什么的。
再比如,上官完全想不到居然会有类似路径规划师和香博士这种职业的出现。
啥叫路径规划师呢?简单来说,就是房屋的主体建筑建成了之后,需要有这么个人,观察屋主和屋主家人每天在房子内的行动路线,和风水师的建议,才来确定家私的摆放。
进门后是习惯在门口更衣,还是先逗弄下游鱼,还是习惯先泡一下室内温泉,衣帽架放置的位置就会因此而大不相同;是习惯左脚进门还是右脚迈进门,落地的触感想要什么样的,迈步子的距离通常是多少,从而会确定那一块地方放置地毯还是脚踏。
这就是路径规划师的作用。
香博士就负责房屋内所有的气味,比如书房里面的书香气、卧室里面一年四季应该是什么味道、客厅应该是什么味道……
还有什么量风博士、光影博士、除尘博士……长安城里的豪华的民居一进门的地方就有一个倒置的莲花,这莲花的构造就是当时长安最出名的除尘博士研究发明的。
这朵倒置的莲花可以保证屋内一年的尘垢都吸附在它身上,然后每年需要打扫的时候只需要把这朵莲花打扫干净,屋子里就会一尘不染。
职业的精细程度即使穷极上官的想象,也没办法分出这么细微末节的头衔来,越观察越觉得骇人,真的无怪乎有些外国人,远涉重洋来到大唐,一进长安就跪在地上亲吻长安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
再比如说,长安地处西北,人们通常大量食用面食,这种饮食习惯导致了醋在食材中的地位凸显的非常重要,吃面食得配醋才好消化,要不然容易引起过敏和积食。
所以长安城里有不少老字号的醋店,卖醋不稀奇,让上官惊得下巴都掉了的是,这些醋店主要经营的是秦汉时期的陈醋,几百年的陈酿,有米醋、果醋、花醋……
而上官也是第一次见到,过了百年的醋形状上接近糖浆状或者固体,店家们各有各的保鲜秘方,比如有的就会每年兑入相隔几年的醋,稀释并且熬煮,家族几百年持续酿造,其品质就是家族繁衍的物质基础,消费者从来不担心质量。
售卖的时候就更离谱,店家用类似后现代咖啡勺大小的黄金匙很有仪式感地为购买者盛到碟子里,或者装进食盒酢盅,然后让仆从送货上门。
因为好奇,上官还专门问了价格,并且在心里偷偷计算了购买力比例,一匙这样的醋,差不多相当于后世1万美元的购买力吧,入口是啥味道他还不知道,因为现在还没钱尝,再说上官对常世的东西也只是好奇,修仙士本来也不需要去吃这样的醋来缓解积食。
但是在他心里,入口应该是有着血脉通畅毛孔舒泰的感觉的,酸得那么厚重,应该吃起来很爽。最让人觉得惊讶的是,唐朝老百姓们还真都吃得起,百年左右的廉价醋,长安人都是不吃不买的,这种醋产量很高,多是出口到国外。
由阿拉伯及西域商人贩运到世界各地,这种长安唐人不吃的东西,也会把原浆进行二次三次稀释之后去贩卖,至于那种水状的醋呢?这里就没法说了,反正长安人连百年以内的都不吃,更别提这种新醋了。
眼前所见实在太过于匪夷所思,上官的嘴巴一路走一路就一直张成O型,又闭上,很快又变O型,最后索性也就不闭了。
金毛鸡倒是东张西望,对上官感兴趣的这些风土人情并不关注,忽然眼尖的金毛鸡看到一个西域小摊贩的摊位上,摆着一块小小的红色宝石。
它在上官流霆的肩膀上小声哔哔:“喔喔喔~~圣灵石!圣灵石!”
第一百七十四章
由圣灵石牵扯出来的花魁
金毛鸡对圣灵石印象非常深刻,不仅仅因为在《潇湘图》内启动时间法阵需要大量的圣灵石。
在五神域围攻鬼帝陵的时候,由于鬼帝陵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圣灵石矿,那时候上官流霆师徒几人无心争战,但是他却吩咐金毛鸡在地上用绿铜盆收圣灵石。
金毛鸡那个锱铢必贪的性格,当时连石头缝隙里的圣灵石的碎末子都没放过,全拿绿铜盆吸走了。
所以只要有圣灵石出现,不管是多么小一块,金毛鸡都能马上认出来。
反正周围人也听不懂阿黄在喔喔啥,就只当做是一只比寻常鸡大一点的宠物鸡。
上官顺着阿黄翅膀指着的方向,向那个西域小摊贩铺着的波斯地毯上看了一眼——的确是圣灵石,鸡卵大小,通体赤红,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璀璨。
在这里出现圣灵石也奇怪也不奇怪,上官越发觉得,在大唐出现什么东西都不奇怪,但圣灵石的用途是启动一些阵法所需,不属于常世的矿物质。
也就是说,不存在随便什么人就能挖到个圣灵石的矿,跟寻常金银翡翠不是一个东西。
那么,这里出现圣灵石,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官走了过去,试着跟这位粟特人交流。
粟特人,可称为“胡商”,他们是从中亚(西域)到中原地区进行经商的人。粟特人在唐朝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贡献上,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他们独特的文化、宗教信仰、经济贸易对当时的唐朝有着一定的“胡化”,唐人的文化、宗教、婚娶礼仪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眼前的这个粟特人带着汉帽,穿着汉服,只是高深的鼻梁子和凹进去的大眼眶子,以及嘴边的两撇小胡子的颜色,暴露了他是胡人。
“这块石头怎么卖?”上官指着圣灵石问道。
粟特人会说中文,就是带点外国口音,舌头不太能捋直,不过沟通起来没有障碍,已经很不错了。
“宝石!买这个,铜币不收!二尺绫,收!”
这里得解释一下唐朝的货币制度,唐朝的时候,白银还不是大规模流通的货币,而银票也还没有出现,当时的人们用铜钱或是绢帛作为货币,也就是“钱帛兼行”。
粟特人的意思是,要想买这块圣灵石,不能用铜币买,他只收绢帛,而且只收绫,二尺绫才能换来这块石头。
铜钱和绢帛上官都没有,并且这么一小块圣灵石啥也不够干的,他要来也没用,就是找个机会跟这哥们搭话而已。
“哦!明白了,一会儿我回家去取绫,我家住在东市附近。”东市是权贵富人住的区域,上官故意这样说。
粟特人笑得像朵花儿:“谢谢照顾生意!”
“这宝石从哪里得来的?”
“南曲兰麝楼,霍兰麝,花魁!她说是一个大人物的墓葬掉下来的!”
南曲……花魁……妓院啊??
而且这个花魁,居然知道圣灵石是从一个大人物的墓葬里掉下来的,怎么听怎么像那座漂浮不定,穿梭各界的鬼帝陵啊。
如果这块圣灵石也是从鬼帝陵上掉下来的,那么这个叫霍兰麝的女子,必是某个门派的修仙士,兴许还是个比较大的门派,因为能有机会去打鬼帝陵的,修为都不弱。
“好的,谢谢你,我回去取绫了。”
离开了粟特人的摊位,上官对着金毛鸡小声说:“咱俩得去一趟那个兰麝楼。不知道那个地方让不让你进。”
金毛鸡不满意地喔道:“为什么不让本座进?”
“因为那是个风月场所,你见谁家翩翩少年郎君去里面寻欢作乐带只鸡去的?”
“本座不是鸡,本座是高贵的朱雀。”
“那也不像话,到那儿再说吧。”
这一人一鸡边斗嘴边往东市那边走去。
“对了,我问你个事儿,上古荒魂是个什么命魂?”
“喔~听从前的主人说,是极其逆天的命魂,非常强大,修炼完成之后可以与宇宙同在,不死不灭,永生无敌。你问这个做什么?本座觉得你的命魂不是上古荒魂。”
“哦?为什么?”
“本座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的命魂弱小到看不见,那时候还以为你是个没有命魂的傻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2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