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5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7/779

  “这……”湖南人和江苏人对视一眼,同时改口道:“玉光兄,有僭了。”
  “哈哈哈,如此才对吗。”
  汪大知事哈哈一笑,一手拉起一个,三人并肩走向了烟雨楼。
  不消说,二楼之上自然是已经备下了一顿精致的酒席。
  三人稍稍礼让……其实也不用怎么礼让,汪莹自然是当仁不让的首席,年纪正中的湖南人是左边的次位,其中最小的江苏人只好敬陪右边的末座了。
  袁燕倏给“有痣青年”打了一个眼色。
  后者苦苦一笑,只好端起酒杯来道:“说起来都是在下的不是,一时贪欢……”
  “润之贤弟,愚兄这就要说说你了。”汪大知事没有接受这个道歉,而是正色说道:“什么叫‘一时贪欢’?!正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知慕少艾,大舜见之。此乃圣人之言,吾辈之道,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出自孔老二的《礼记》;“知好色则慕少艾……予于大舜见之。”则是孟老三说的。
  所以说,赛里斯文化人泡妞撩妹这件事情还真是孔孟两位圣人传下来的大道理。
  人还真的是不可貌相,能把这番道理说得如此清新脱俗说明汪莹肚子里面还是有点货色的,不愧是海藏公的门下。
  一旁的袁大师立马抚掌赞道:“此言大善!”
  他转头向湖南人说道:“润之兄,小弟早就说过的吧,让美于贤此乃可传之于后世的风月佳话,玉光兄怎么会怪老兄呢?”
  不管人家传不传,反正老子肯定要传的!
  “还是鸿渐贤弟知我啊。说起这件事情么……来人呐!”
  汪莹一声招呼,他的一名随从就托着一个盖着红绸的盘子走了上来。
  红绸掀开,眼前一亮,只见这盘上整整齐齐地码着两排袁大头,整整两百银洋。
  “区区俗物,不成敬意,就当做愚兄的贺礼吧。”
  话说堂堂的嘉兴百里侯为毛要这么巴结自己的小同乡呢?
  这自然不是因为什么同乡之谊,而是他的这位小同乡真的、真的、真的不是吊丝!
  相反,在这个时间点上“有痣青年”已经很吊了,一点都不丝。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他的人生轨迹和另一位芙蓉国前辈很是相似,那就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中的左蚊香……那个左文襄公。
  毛湘潭和左湘阴一样都是年少成名,未发迹之时就被湖南大儒……前者是杨昌济,后者是贺长龄所赏识,师生之间还结成了儿女亲家。
  左宗棠被林则徐所器重,他也被章士钊和李大钊所看好。
  因为驱张运动,他更是成了至少名动一省的风云人物。
  放在我大清,就算他和老左一样科场不利,靠着这个名声和出身照样会出人头地。
  出外则能入重臣幕下为客,在内则可在名校之中讲学,说不定哪天就青云直上了……
  他后来还真的青云直上了,不出三年(1924年)就当上了中共组织部长兼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委员,组织部秘书。
  而在1925年,他又被汪兆铭所看重,代理国民政府宣传部长,相当于明清两朝的礼部侍郎署理尚书事,妥妥的高官显要。
  其实,毛和汪这两位近体诗词大家还真的有点渊源,前者的恩师之一,湖南第一师范校长易培基是后者的挚友,早就引荐过自己的学生。
  到了1926年的国民党二大,天魔传人当选了中央执行候补委员,此乃阁臣候补,他的排名比穿林北腿都高。
  而此时他才三十三岁!
  有人问了,他看上去和如今执政的北洋不太对付,反而更像是南边的人。
  这就更对了啊。
  如今是什么世道,那还用多说吗。
  在乱世之中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万一铁拳无敌就成了事儿呢。
  汪莹这种老官僚兼聪明人会不明白多一个朋友多条路的道理吗?
  对他来说,一个小歌女又算得了什么,一条新路子那才难能可贵!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有痣青年”自然连连摆手道:“玉光兄,请收回去!”
  汪大知事闻听此言勃然作色,吹胡子瞪眼睛地大声斥道:“毛润之,你不收就是看不起我这个同乡,这顿酒不吃也罢!”
  说着他站起身来,就要拂袖而去。
  人家演技这么出色,我们的袁大师肯定是要配合一下的啊。
  他赶忙也起身拉住人家的袖子,连声劝慰道:“哎呀呀,玉光兄,息怒息怒。”
  然后他也有点不高兴地向湖南人说道:“润之兄,这就是你的不是了。长者赐怎敢辞?你就收下吧!”
  “那……”“有痣青年”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点头道:“那在下只好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了。”
  转怒为喜的汪大知事立马变脸点头道:“这就对了嘛。”
  满脸春风他重新坐了下来,拿起酒杯道:“润之贤弟,愚兄敬你一杯,恭贺你抱得美人归。”
  “玉光兄,多谢!”
  “两位贤兄,饮胜!”
  “哈哈哈……”
  三人一饮而尽,相视大笑。
  注释:
  (1)“老弟台”这个称呼不是作者生造的,《红楼梦》和《啼笑因缘》里面都有。
  (2)姻世伯或者姻世叔是姐妹的公公,也就是姐夫和妹夫的父亲,相对的称呼是“姻世侄”或者“姻侄”。
第十三章
一册书千金美女,万里烟九天雷雨(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汪大知事巴结完了湖南人,又来巴结江苏人了。
  不得不说,我们的袁大师真的得巴结一下。
  首先,他是江左郡望,帝国(包邮)名门。
  实际上,老袁家比袁鸿渐同学想象的还要有影响力。
  他们家可是出自赛里斯顶级门阀,陈郡袁氏。
  陈郡位于豫南和徽北的交界处,真要说起来袁燕倏是河南人或者安徽人……算了,这个属性就PASS了吧。
  顺便说一句,真·袁大总统出自更为显赫的汝南袁氏,就是袁绍和袁术他们家。所以,这两位袁大总统不是一家人。
  前文提到过,“衣冠南渡多崩奔”之后,袁家是和“旧时王谢堂前燕”并驾齐驱的“四大家族”之一,还有一家则是建立了南齐的兰陵萧氏。
  王谢袁萧这四家当时被称为“四大盛门”。有没有一点武侠小说的范儿啊?
  早的也不多赘述了,就往上追溯两代吧。
  他祖父曾入文正公幕中,为平定洪杨之乱……应该说镇压太平天国,那也是出过一把子力气的。当然啦,在历史书上那是妥妥的反派人物。
  他父亲在南边遗老圈子大小也是个人物,还是《时务报》诸贤之一。当然啦,在历史书上那是妥妥的反派人物。
  现在他们家都快要跻身于江浙财团了。当然啦,在历史书上那是妥妥的反派人物。
  总之,他们家是能上历史书的反派人物,这不是影响力,什么是影响力啊。
  其次,他和他们家有钱。
  他本人是南洋豪门的女婿。而他父亲虽然是我大清的遗老,但是晚清之际哪个江南地主不涉足实业或者金融业啊。别忘了,这里可是赛里斯资本主义的“温室”。
  最后,他这样的留学生,还是洋进(博)士,这年头多吃香。
  袁大师要是肯去北方拉拉关系当当龟公,外交部和财政部次长以下的官职那是随便挑,说不定还能进总统府当秘书官。
  他要是肯去南方给铁拳无敌打打下手干干革命,一跃成为“党国元老”那也是妥妥的。
  “鸿渐贤弟,愚兄已经关照过了,你这租费就不用付了。”
  却原来南湖烟雨楼如今是嘉兴县政府名下的资产,主持修缮之人不是这位汪知事,而是他的前任张昌庆主持修缮的。
  这位张大知事也值得说道说道,他是直隶黄皮人,出自现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门下,算是北洋文官体系的一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7/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