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5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1/779

  “先生们,现在才四点不到,你们就开始喝马提尼了吗(1)?”
  围坐在桌前的五个老外本来兴致勃勃地聊着天,现在闻声转头一看,就见到一男一女两个黄种人。
  这两位虽然是黄种人,但是男的英俊女的漂亮,打扮也洋气无比,尤其这两人身上还有着一种“我、特、么、的、不、在、乎”的独特味道,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路易斯·贝克开森地跳了起来,大声说道:“尼奥,你总算是来了。”
  约翰·麦考尔也随之起身,不过他嘴上咕咕哝哝地抱怨着道:“是啊,你再不来我以为你把我们给忘了呢。”
  “好了,好了。我这不是来了吗?你们……”
  心里面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的袁燕倏向自己两位小伙伴摊开双手,抱歉地笑了笑。
  然后他就发现这几位绅士的目光全都绕过了自己,投向了身旁的袁淑贞。
  “尼奥,这位是……”
  我们的袁大师心里面还有点小得意,嘴上也得意洋洋地介绍道:“先生们,这位是我的妹妹。她的英文名字是……嗯……”
  既然是自己妹妹,那就不能起个大路的普通的英文名字。所以叫什么好呢?
  他看了看明艳动人的袁淑贞,一个美丽且具有深意的名字脱口而出。
  “Salome!”
  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一刻他就觉得“莎乐美”这个名字非常适合自己的妹妹。也许只是也许,在这一刻他就有了那么一点预感。
  就是不知道袁家的“莎乐美”会不会对她的“先知约翰”说,你为什么不看看我。只要你看到我,你一定会爱上我……
  “原来是你妹妹……”
  “神皇陛下”抢上一步就拉起了袁淑贞小手道:“袁小姐,我是你哥哥的好朋友,约翰·麦考尔。很高兴认识你……呜!”
  原来袁大师抢在麦考尔行吻手礼之前,就把自己的手给送了上去,口中很是不满地道:“我说约翰,莎乐美还不是LADY,别行什么吻手礼了。”
  实际上,袁燕倏这话的意思不是说自己妹妹年龄太小。而是根据此时西方社会的礼仪,她妹妹还没有“出道”,也就是说,他们袁家还没有举办过一场正式宣告她成人的社交舞会。
  所以1906年出生的袁淑贞目前为止还是个CHILD,自然不用行什么吻手礼了。
  当然啦,袁大师见不得其他臭男人把自己妹妹玉手啃来啃去的,哪怕自己好朋友都不行。
  他乘机转移话题,向着比较稳重的小贝克先生问道:“路易,这几位是……”
  “哦,尼奥。我来介绍一下……”
  他率先指着一位五六十岁的绅士道:“尼奥,这位尊敬的先生的名字你应该听过,沃尔特·威廉姆斯先生。(Walter
Williams)”
  “没错没错,我确实听过。现任的世界记者俱乐部(The
Press
Congress
of
the
World)主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此君也是个传奇人物来着。
  1864年出生的他高中毕业之后就开始当记者,在这个行当成绩斐然,三十多岁就成为了密苏里报业协会的主席,后又被选为全美国家编辑协会主席。
  关于他最有名的事迹是从1895年开始,他在密苏里州议会游说,要在密苏里大学建立一个新闻学院。
  但是这项建议遭到了许多同行报人的反对,理由是新闻“无学”。因为当时的记者都是依照传统的报业学徒制来训练。
  这场论战一直延续到1908年,锲而不舍的威廉终于获胜,州议会批淮密大建立新闻学院,并任命他为院长。
  密苏里大学新闻专业正式开课,由此成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最早发源地之一。
  在历史上,以威廉姆斯为首就出现了一个“密苏里新闻团伙”。
  而他在今年去夏威夷的火奴鲁鲁讲学,顺带便就来了一趟中国,在上海和北京进行了几场演讲。
  其后他数次来到中国。1928年在他的主持之下,燕京大学设立了新闻系。
  1931年,他当上了密苏里大学的校长(2)。
  这一年还有一件因吹斯听的事情发生,国民政府把曲阜孔庙前两头明代石狮捐赠给了密苏里新闻学院,直到今天还在蹲在那里。
  “袁博士,我一直很遗憾没有能在美国结识你,想不到在中国如愿了。”
  “哈哈哈……非常荣幸能在我的故乡见到你,威廉姆斯先生。”
  小贝克先生继续介绍其中一位最矮小的中年人道:“这位是汤姆斯·F·F·密勒(Thomas
Franklin
Fairfax
Millard
1868-1942)”
  如果说威廉是个密苏里新闻理论的推行者,那么密勒就是密苏里新闻实践的身体力行者。他是以记者身份最早到达中国的“密苏里帮”的先锋人物。
  在密大,虽然密勒学的是冶金采矿,但他志在新闻。1895年毕业不久就投身《圣路易斯报》,后来加盟《纽约先驱报》,并成为该报一名驻外战地记者(3)。
  义和团时期,他被派到中国采访。目击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的掠夺基行,他开始同情中国。他在报上谴责联军的报复行为是犯罪。
  1911年,他在上海创办了《大陆报》(The
China
Press),该报最大的投资者是美国政治家兼芝加哥产业大亨葛兰(Charles
R.Crane,1858—1939)。葛兰曾任塔夫脱总统驻华公使,在中国有很多投资。
  而《密勒氏评论》就是他在1917年创办的(4)。
  “密勒先生,你办的两份报纸我都是忠实读者啊。”
  “袁博士,谢谢你的夸奖。我希望你以后多多投稿啊。”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神皇冕下”指着最年轻一位绅士道:“尼奥,这位是《密勒氏评论报》的现任主编,约翰·本杰明·鲍威尔(John
Benjamin
Powell,1888-1947)。”
  实际上,在这三位之中就属鲍威尔先生最有名。他不但是临城火车大劫案的亲历者,还有一本著名的回忆录——《我在中国的二十五年》。
  而且看起来以后跟袁大师打交道最多的应该就是这位了。因为汤姆斯·密勒马上就要退休,回国养老去了(5)。
  “你好,鲍威尔先生。”
  “你好,袁博士。”
  和这三位记者先生打完招呼之后,回过味来的袁燕倏又脱口而出道:“哦!想不到今天我很荣幸地见到了……Missouri
Mafia!”
  “密苏里黑手党?”
  这三位愣了一下,看了看其他人,最后一起笑了起来:“哈哈哈……”
  “哈哈哈,我们确实都是密苏里人。”
  “哈哈哈,这个名字很因吹斯听。”
  “哈哈哈,袁博士果然幽默。”
  “哈哈哈……”
  我们的袁大师也跟着笑了起来,心中暗道,这个名字就是你们这帮人在后世的“绰号”啊。
  从1900年开始,你们这帮人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从美利坚中西部络绎不绝地开赴赛里斯,形成了一道壮丽的景观。
  除了这三位之外,还有同样出自密苏里大学的美联社莫里斯(John
R.Morris)和埃德加·斯诺,不是密大出身但是确实是密苏里州人的史沫特莱(Agnes
Smedley)和项美丽(Emily
Hahn)。
  另外还有一大帮子美国各大报和通讯社的驻华记者全都是“密苏里黑手党”中人。
  所以“密苏里黑手党”和赛里斯渊源极深,完全称得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至于《纽约时报》的首席驻华记者哈雷特·阿班(Hallett
Edward
Abend)要到1926年才来到赛里斯。
  而在中国的报人之中,密苏里新闻学派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大公报》名记者萧乾,他是斯诺任教燕京大学时的得意门生。
  1960年,斯诺重访中国,向负责接待的老舍打听萧乾的情况。老舍的回答是:萧乾在人民公社欢快地干着农活,对写作已毫无兴趣……
  “咳咳咳……Waiter,给我也来一杯马提尼,给这位小姐来一杯……那个冰淇淋。”
  点完了单的袁燕倏坐了下来,点燃了一根南洋雪茄,笑着问道:“先生们,你们在聊些什么呢?”
  注释:
  (1)马提尼是一种餐前酒。
  (2)史实如此,可见他的维基百科。
  (3)前文提到过,《纽约先驱报》是美国便士报的先驱,也是美利坚第一家全国性报纸。
  (4)史实如此。
  (5)史实如此。
第三十二章
舶来大师通天手,沪市专家穿林腿(五)
  五个洋基佬,其中三个办报纸的,一个当律师的,还有一个是“华尔街奇迹”乔治·贝克的孙子。
  所以他们能谈些什么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1/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