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6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8/779

  他一听这话,心里也点了点头,这个老张虽说日后脑子不太清楚,还牵涉进了叛国案,不过还是蛮会做人的吗。
  其实人家是给他一个面子,让他夹带几个私人进中国公学啊。
  袁燕倏沉吟了一下道:“既然东荪兄问起,袁某也就不客气了,确有几位高才想要推荐给老兄。”
  “这第一位便是我的同乡兼同窗,无锡孟宪承。”
  还记得吗,和他同岁的孟宪承今年上半年还在华盛顿和他见过面,两人还一起商量着要办胡华学校呢。
  我们袁大教授有他自己的人生规划,他在上海肯定是呆不长的,所以教授不教授的也无所谓,不过他对于建立职业技术学校很是认真,希望能一直办下去。
  这件事情他交给别人还不大放心,那么托付给孟大教育家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伯洪兄他今年刚从华盛顿大学毕业,获得了教育学学士。如今他应该在伦敦大学研究院进修。如果东荪兄允准的话,那袁某就修书一封请他回上海。”
  “好、好、好。”听完了这个简历,张东荪就连声叫好,欣然点头道:“本校当虚位以待,请鸿渐老弟告诉孟先生,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要力所能及,我这个教务长一应照准。”
  “鸿渐兄,还有人吗?”
  “嗯……”
  袁燕倏突然转头向着舒新城问道:“心怡兄,不知你可认识陶斯咏女士?”
  “陶女士,我确实认识……”
  废话,同为湖南人的舒新城不认识陶斯咏那才奇怪了。
  这位“长江以南第一才女”,当时是湖南有名的风云人物,在湖南学生联合会与湖南各界联合会中,她都是副会长。要知道,天魔传人不过只担任理事而已。
  舒新城有些好奇地道:“鸿渐兄也认识她?”
  废话,天魔传人铁粉的袁燕倏不认识陶斯咏那才奇怪了。
  大陶子可是天魔传人的初恋,我们袁大师能不知道她老人家吗?不过他认识也就是从历史书上认识罢了,所以就想找个机会当面结交一下。
  实际上,他只要耐心地等待一年,等到1922年10月,舒新城就会邀请在周南女校任教的陶斯咏来到中国公学。
  顺便说一句,周南女校也是陶斯咏的母校,她和当时在读的向警予、蔡畅一起被誉为“周南三杰”。
  可惜按照他的规划,他明年下半年应该是去帝都装逼……那个讲学,没机会和人家当同事了。
  再顺便说一句,根据计划他还要在1923年9月份之前去日本,原因很简单。大快人心的关东大地震就发生在当年的9月1日。
  这可是扮演大神棍、忽悠小日本的绝世良机,怎么可以错过呢?
  所以他才这么猴急……那个着急地提了出来。
  “心怡兄也认识湘江毛润之的吧?前几日在南湖,袁某和润之兄那是一见如故……”
  “阿嚏!”
  “润之,你可是感冒了?”
  “斯咏,我没事。”
  这真的不是杜撰呢。天魔传人在南湖开完小会,还领到五十大洋差旅费之后,真的麻溜地跑到南京去见自己的老同学了。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真的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应该是吧。
  他拿出手帕擦了擦鼻涕,再指着手中的报纸道:“斯咏,鸿渐先生这篇《鸦片、梅毒、基督教》讲的真是好。前几日在南湖,我与他那是一见如故……”
  “阿嚏!”
  这次轮到打喷嚏的袁大师吸了吸鼻子,继续说道:“他就向我提起了正在金陵大学进修的陶女士。如今我们中国公学也要搞男女同校,那请她过来担任女生训导部主任那再合适也不过了。”
  “哎呀,鸿渐兄不说,我还不知道。”舒新城闻言欣然说道:“我回去之后立即写信给陶女士。”
  他顿了一顿,便向张东荪说道:“教务长。既然鸿渐兄已经接下聘书,那么本校招生广告一定要写上鸿渐先生受聘一事。”
  后者立马点头道:“心怡,你提醒的好。你马上联系上海各大报纸……对了,北平、广州、武汉的报纸也要登!”
  半个月后,北平东城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十四号。
  “父亲,求求你了。你就让我去上海念书吧。”软语相求的少女约莫二十岁左右,穿着最流行的文明新装,长相绝对算是说得过去的。
  “你这个孩子如今在协和大学预科念的好好的,现在中国公学请到了那个姓袁的,你就要去上海了?”这位父亲身上穿着一身军服。
  “父亲,你也知道我最爱写作了。当今中国鸿渐先生可是最伟大的小说家,我要去上海向他学习。”
  “不行,不说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孤身跑到上海求学这件事情,就说那个姓袁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报纸上都说了,此君最好狎妓冶游,还当了什么青楼救国团团长。”
  “父亲,你就不去妓院了吗?”
  “你这孩子……为父说不行那就不行!”
  “你不让我去,我就……绝食!”
  “绝食就绝食,你死了我都不让你去上海!”
  严复的得意门生,天津水师学堂第一届学员,大东沟海战之中“来远”舰二副兼枪炮官,刘公岛海战(北洋舰队被日军偷袭,全军覆没)的幸存者之一,中国海军最大舰船“海圻”舰长,烟台海军学堂首任监督(校长),中国民国海军司令部参谋官……
  好吧,此君名谢学朗,字葆璋。
  说来也是因吹斯听,这位民国海军高级军官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事迹不是他的战绩,而是生了一个名叫谢婉莹的女儿。
  不过今天他被自己宝贝女儿气得够呛,撂下一句狠话之后便拂袖而去。
  我们的冰心小姐姐根本没有被她父亲的狠话吓住,眼中反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第一百零七章
下自成蹊歌桃李,上边有人赋落桐(六)
  时间回到八月九日,我们的袁大师还不知道自己要多一个才女学生,他只知道自己要多一个名人妹夫。
  此时已经是下午茶的时间了,他送走了张东荪、舒新城等等这一干中国公学的同事,却迎来了穿林北腿、张静江和戴季陶这三位不能算是陌生人的朋友。
  就算袁燕倏再看不上炮党和炮党里面的“党国元老”,可是他都不能否认至少在这个时间点上,这三位绝对称得上是“进步”的政治家。
  当然啦,日后这三位都是炮党“新右派”的代表人物,还全部是四一二的罪魁祸首……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以他们的阶级立场、政治理念和现实利益,这个党真的应该清一下。
  再说的透彻一点,就算袁大高手宁愿原地爆炸也要搞死这三位,到时候炮党内部还是会出现右派,这些右派还是会勾结买办财团来搞一次清党。
  而且即使是穿林北腿本人也没有想到,清党清来清去最后清空了炮党基层组织……只是以他老人家那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性子,就算想到了,估计也是会下手。
  持平而论,政治运动一旦搞起来,发动者本人威望再高、能力再强、权威再大也没有什么卵用,照样控制不住,不扩大化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铁人大叔也没有想到“大清洗”会自废了苏联红军的武功,天魔传人也没有想到……
  “皮卡皮卡。”
  何况,他们三位到目前为止都是站在袁大师这一边的,还真的帮了老袁家不少忙。
  因此,他叫了一桌茶食,优哉游哉地和这三位喝起了英式下午茶。
  眼见这茶喝得差不多了,这天聊得也差不多了,穿林北腿就向张静江使了一个眼色。
  看到这个眼神,“革命圣人”脸上的肌肉抽了那么几下,不过最后还是叹了一口气,微微地点了点头。
  不得不提一下,老张对穿林北腿这个小老弟那真是没的说。
  要不是他使出浑身解数,陈家也不可能答应把才十四岁的女儿嫁给穿林北腿这位三十多岁的大叔。
  明年也是他出面把穿林北腿在股市上的亏空给担下来的,不然老蒋真的要被债主们逼得跳黄浦江了。
  而且张静江确实是一个人才,他是一票“党国元老”里面为数不多能意识到土地改革重要性的人物。
  他在1928年担任了浙江省省长之后,立即开始了温和的土地改革。他希望赎买乡绅土地,均分给农民,从而达成“耕者有其田”的目标。
  想得是很美啊,不过做起来那就不太美了。当地乡绅不但明里暗里抗拒赎买政策,还刺杀了不少土改专员,甚至组织武装力量发动叛乱。而他的那位小老弟就是不肯出手帮忙。最后也就功败垂成了。
  这是炮党在转进宝岛之前,在大陆最后一次土地改革尝试。
  所以张静江在1929年写下了那篇著名的《吾之败,吾党之败》:
  吾之败,非败于时,实败于本党同僚也。土地之改革,并非激进党独有之政,亦应为吾等革命者共有之政。
  非改土地的归属权,不能激发农民支持革命的战力;
  非改土地的归属权,不能聚拢发展大工业的劳力;
  非改土地的归属权,不能破除乡村族权、父权的统治地位;
  非改土地的归属权,不能打破党内的乡土集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8/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