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6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9/779

  11部!
  和鸿渐先生齐名的鲁迅先生在生前最后几年一直居住在上海,然而他在魔都就买不起房了,只能成为租房一族。
  他在《病后杂谈》中说自己在虹口租一处小院子,每月房租加上“巡捕捐”,得花160块大洋。
  当然啦,上海只是个特例。毕竟民国时期的魔都繁荣得实在太过畸形了。一个城市的GDP占全国的九成,这房价不鹤立鸡群那才怪了呢。
  当然啦,袁燕倏要买的这套婚房那是绝对地鹤立鸡群,大大地有逼格啊!
  民国十年八月十五日,星期一上午。
  外滩仁记路(今滇池路)口,中国银行总部。
  后世中国银行的总部是在北京,不过中国银行本来是在上海诞生的,其前身是我大清的央行——大清银行。
  1912年铁拳无敌下令批准把大清银行该组成中国银行,成为民国政府的中央银行。
  “尼奥,这位便是公权先生。”
  “公权兄,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鸿渐先生。”
  在宋子文的介绍下,袁燕倏很是亲热地和张嘉璈握了握手。
  张副总经理非常热情地说道:“道可托袁,舍妹在家书中提到您好多次,并对您感念颇深。我本来是应该上门感谢的,奈何知道您贵人事忙。想不到您亲自来鄙行了。恕罪啊恕罪。”
  还记得吗,我们袁大师在英吉利的时候掺和了一下“我的朋友徐志摩”的家事。一方面,他让张幼仪get到了东亚四大邪术之一的化妆术;另一方面,他使得林徽音成了当红炸子鸡,林妹妹根本顾不上徐哥哥了。
  这两下既收住了徐志摩的心又断了他的念想,就让槱森兄暂时熄了和自己原配离婚的念头。
  张幼仪自然感念袁燕倏的恩情,因此就像她四哥张嘉璈说的一样,在家书中狠狠地夸了他好几次来着。
  可惜亦或者不可惜的是,我们袁大师只管得住这一次,可管不住下一次。
  当然啦,就算他能管,他也懒得管这些破事。因此徐志摩还是会按照原本历史轨迹和陆小曼“轧姘头”。
  袁燕倏笑着谦虚道:“令妹真是言过其实了。槱森兄也就是一时脑子糊涂,袁某人只是从旁劝谏了几句,他便迷途知返了。算不得什么,算不得什么。”
  他一指身边两位洋人道:“公权先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我的朋友,你也应该听过他们的名字吧?”
  “自然自然。”张嘉璈也笑着点头道:“I
have
long
admired(我久仰)……”
  “张经理,久仰久仰。我叫贝全文。”
  “幸会幸会,张经理。我叫麦满分。”
  他刚换成英文就听到这两位洋人用中文打招呼了,这让他小小地吃了一惊,讶然道:“没想到两位的中文如此流利?!”
  袁大师心说这还不是靠了老子的卡牌吗,嘴上却说道:“我这两位朋友颇为仰慕中华文化,所以自学了中文,让公权先生你见笑了。”
  “对对对,贵国文化实在太牛逼了。”
  “是是是,好跌嗷去话伊了(好的不用说了)。”
  听到如此正宗的北京话和崇明话,张嘉璈那是更加惊讶了,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好讪笑着和这两位洋人握了握手。
  “哈哈哈……”
  倒是袁燕倏朗笑一声道:“公权先生,不带我们参观一下贵行吗?”
  “哦……”张嘉璈这才如梦初醒地道:“失礼啊失礼,请诸位随我来。”
  对了,银行总部又有什么好参观的呢?
  不然啊不然,1921年的中国银行总部绝对值得一游。
  这里原本是洋人三大总会之一的德国总会,也被称作德国俱乐部(German
Club)或者协和总会(The
Club
Concordia)。
  英国人编撰的《二十世纪商埠志》里面写道:德国人具有爱群集的天性,他们在远东建立了很多德人俱乐部,上海德国俱乐部便是其中之一……其俱乐部在外滩的诸大楼中显得最为精美。
  这座三层的巴洛克建筑出自两位德国设计师之手。1904年10月动工的时候,普鲁士王子阿尔伯特亲王亲临现场。
  德国总会于两年之后完工,不但外形极其漂亮,而且内部装潢更是豪华奢侈,总花费高达55万两白银。
  1907年开张的时候,那些德国佬会员按照习俗在门前抛洒钱币,引来无数的围观群众,可谓是盛况空前。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中华民国也加入了协约国,便把德国总会当作敌产给没收了。
  战后,中国银行从民国政府手中买下了这里作为总行行址。
  可惜的是,德国总会原址在1935年被拆毁了。
  后来在这里兴建了中国银行大楼。
  哎呀,要是能把这里买下来当自己的婚房,那逼格真是……
  所以当他们一行人参观完毕进入会客室喝茶的时候,我们袁大师迫不及待地问道:“公权先生,敢问这里卖不卖啊?”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本三百小明星,妆奁千万大富婆(六)
  “公权先生,敢问这里卖不卖啊?”
  “咳咳咳……”
  张嘉璈差点没被口中的茶水给呛死,咳嗽了半天才不敢置信地问道:“鸿、鸿、鸿渐先生是要买中国银行?!”
  “哈哈哈……”
  我们袁大师被张幼仪四哥给逗乐了,摆手道:“公权先生误会了,小弟就算有钱也买不了贵行啊……”
  他瞟了一眼旁边的宋子文,心中暗道,这事我尼奥·袁是干不了的,也只有保罗斯·宋能行了。
  中国银行其实是一家官商合办的企业,董事会里面有官股和民股董事。总裁和副总裁是由政府选择董事会中的成员担任。
  张嘉璈之所以能在中国银行混得风生水起,除了他本人能力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和张家交好的梁启超。
  民国二年(1913年),正是梁任公推荐张嘉璈成了上海分行的副总经理。
  而到了民国五年(1917年)中国银行改选管理层的这段时间,正赶上屋大维·段主政。老段非常倚重梁启超,于是梁任公再次发力,帮助张嘉璈成了中国银行的副总裁。
  有了梁启超这位贵人,张嘉璈才能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主持中国银行。
  其实在这个时间点,张老四已然是江浙财阀的头面人物了。
  要不是他和宋子文有点交情,袁燕倏还是他妹妹的“恩人”兼大师,外加路易斯·贝克这位华尔街大亨孙子的三重面子,他这位堂堂的中国银行副总裁哪有这个美国时间来接待袁大师这一行人。
  众所周知,后来穿林北腿能搞出四一二,也多亏了张嘉璈等人为首的江浙财阀的帮衬。要知道在1927年6月,老蒋甚至亲自跑到张老四的宅邸致谢。
  不过穿林北腿确实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翻脸比翻书都快。
  民国二十二年,穿林北腿和宋子文就想把张嘉璈调虎离山,让他去当中央银行副总裁,张老四愤然拒绝。
  两年之后,国民政府强令中国银行改选董事,选举结果,张嘉璈被赶出了董事会,宋子文成了董事长。
  当时还有一件趣事,南社有位著名诗人名叫林庚白(1897-1941)……不是林更新,人称“诗怪”,自号“摩登和尚”。这位假和尚写了一本《人鉴》,专门给名人测八字,张老四也名列其上。
  根据张嘉璈的八字,林庚白认为张不能久于中国银行之位,而要做一部的总长,而这个部的名字必有金字旁。不过又非财政部,因为财政部当时已经没有黄金只有纸头了。
  不料,张嘉璈脱离中国银行之后,国民政府让他做了铁道部长。
  顺便一说,林庚白这家伙也很因吹斯听,算是民国奇人之一。
  1931年离婚之后,他追求过包括南唐北陆和小林子的一大票名媛,都没有什么结果。直到1937年他四十岁的时候才娶到了林徽音的堂妹,当时年仅双十的林北丽。
  “公权先生,小弟是想把此处买下,不知可否成全呢?”
  “哦,原来如此……”
  张嘉璈苦笑着摊手道:“鸿渐先生,此事本人也无法做主,需要开董事会讨论的啊。不过实话说吧,鄙行想在此处造一座中行大楼,恐怕是不能卖给你的了。”
  一听这话,袁燕倏的心里面就不大痛快了。
  他在心里面非常鄙夷地吐槽了一下,你们要造的中行大楼丑得一逼,就是一个四方体加一个中式屋顶,看上去就跟一块墓碑一样,太特么难看了。
  真的也不是他崇洋媚外,不过单单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中行大楼真的还不如德国总会这般具有异域风情呢。
  不行,就算为了将来外滩的天际线,老子都非要把这里搞到手不可!
  如今我们的袁大师可不是普通人,只是眉头一皱便让在场众人感到周遭的温度骤然下降。
  “咳咳咳……”
  这个时候,就听贝全文清咳一声,说起了京片子:“我说张总,您可先别把话说得这么死啊。”
  “张总,请问您认识哈里·戴维森先生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9/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