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7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5/779

  “对的对的,他下午还有一节公开课,我一定要去!”
  “同去同去……”
  和梁启超他们这些教师吃过一顿便饭之后,我们的袁大师又在大礼堂上了一节公开课,文学创作的公开课。
  而这一次他老人家那是更加显得不耐烦了。
  只见冷着一张脸的袁燕倏冷声向着坐满了一个大礼堂的听众说道:“说到这个文学呢,真的应该算是门槛最低的艺术创作了,只要认识几个字就能关起门来进行创作。”
  “不过要真的是如此简单,那在座各位也没有必要来听兄弟我这节课了。”
  兜头给听众们浇了一盆冷水的袁大师还不满足,他冷笑一声道:“给诸君说一句实话,起初兄弟我是拒绝开这门课的。因为你们这些年轻人太容易把自己的创作冲动当做了自己的创作天赋了。”
  没错,我们袁大师是想要收一些弟子的,要当学阀没有几个为他摇旗呐喊的徒儿那怎么可以?
  不过弟子这玩意也不是越多越好,这方面还是要向章太炎学习学习,搞一个四大天王和八大金刚就行了。
  所以袁燕倏就来了一个“大开山门,只收名人”。
  不是他为人太过功利啊,而是因为接下来是个很容易出王八蛋的大时代,要是这些王八蛋都打着自己的名号,那他也不就成了大王八蛋了吗?
  “兄弟我再说一句实话,在座诸位同学当中能成为文学家的最多也就百分之一罢了。”
  他劈头这盆冷水就浇得整个大礼堂鸦雀无声。
  就在这死一般的寂静之中,袁燕倏皱着眉头道:“不好意思,兄弟我也没有时间浪费在这么多人身上。所以么兄弟我就冒昧地给你们请了一位启蒙老师……”
  他把手一招,康多尔就拉着一位老者走上了讲台……
  台下众人转头定睛一看,心中就冒出了不少问号。
  原来这位老者那真的和这个大学堂的环境非常不搭调啊。他长得土里土气,穿的土里土气,样子土里土气,一看就是从土里刨食吃的农民。
  农民还能当我们写作的启蒙老师?
  “真是的,农民就不能当你们写作的启蒙老师了吗?”我们袁大师拍了拍不知所措的老农肩膀,很是不满地说道。
  “在兄弟我看来,写作第一需要毅力,第二需要生活,第三……没有第三,有前两者就够了。”
  “而这位老师就能教你们毅力和生活!”
  他转头向这位老农十分客气地问道:“敢问老哥晚稻什么时候收啊?”
  虽然这位老农年岁足可以当袁大师的爹地,不过人家立马诚惶诚恐地道:“回少爷的话……”
  袁燕倏挥手打断道:“什么少爷?叫我小袁就行了么。”
  老农愣了一下,还是有点慌张地土语道:“小袁那个少爷,晚稻再过几天便能收了。”
  众所周知,长江中下游平原可以种两季稻,第一季早稻是在阳历的七月中旬收割,这个时候还要赶紧进行晚稻插秧,所以被称为双抢。这也是农民伯伯们最为辛苦的时间段。
  接下来比较辛苦的活计便是十月下旬开始收晚稻。
  这些细皮嫩肉的城市学生真的要冒着七月的大太阳去双抢……我们袁大师也怕闹出人命啊。
  不过只是收割一下晚稻,那么这些学生应该没有生命危险,当然啦,愿意去的学生不死也会脱层皮。话又说回来了,能让“白话文第一人”亲自教授写作,一层皮还真是划算。
  其实说到这里,台下众人心里已经有数台上这位英俊却又冷酷的老师要说什么了。
  “诸君,听到了吗?马上就要收割晚稻了……”
  果然只听我们的袁大师转头向着台下问道:“那么你们之中谁愿意接受启蒙呢?”
  “我!”
  注释:
  (1)见第二卷第一百六十五章《黑学校》。
第一百九十八章
黄浦江畔贺新郎,炮台湾边谢池春(三十三)
  “我!”
  我们袁大师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回答。
  “Well,Well,Well……”终于露出一点笑模样的袁燕倏开口问道:“Girl,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在文学这条道路上,给我最大帮助的还是我的老师鸿渐先生。
  在遇到他之前,我也算是小有文名的新人作家。因此心中还有一些小小的自得。
  不过我再怎么自得都知道自己写不出鸿渐先生的那些作品,因此我不顾家中的阻拦从燕京大学休学来到了中国公学。
  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要拜入鸿渐先生的门下学习写作。而他也确实开设了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文学写作课程。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鸿渐先生的口头禅之一),这门课确实所有学生都能上,而且几乎所有学生也都上了。然而他的学生还真的不是那么好当的。
  鸿渐先生上第一堂写作课的时候便向我们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跟着一位农民伯伯去收割晚稻。
  怪只怪我当年太年轻(又是鸿渐先生的口头禅之一),其实在此之前别说干农活,我都没怎么见过别人干农活,所以脑子一热地成了第一个志愿者……”
  ——节选自冰心散文《我的老师》
  “哦,原来你叫谢婉莹……”
  奇怪了,袁燕倏为什么认不出谢大才女呢?
  这位“文坛祖母”长得平平无奇,你让他怎么可能记住呢。
  “谢同学请坐。”
  我们的袁大师对此真的有点意外,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搞出来的事情多的自己也记不大清了,那么产生这种不算太夸张的“蝴蝶效应”也不意外。
  想到此处,他的心中就是一动,不过嘴上还是高声问道:“那么还有谁报名?”
  “我、我、我……”
  接着又站起来了十几位“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人间疾苦”的少年人,不过也就仅仅十几位而已,还不到在座学生的百分之一。
  这里必须解释一下,后世和谢婉莹一样四体不勤且五谷不分的城市少年那真是太多了。比如袁鸿渐同学连麦苗和大蒜都分不清楚。
  可是这年头不一样,就算魔都这座赛里斯最为城市化的城市也保留着大量农田,甚至市区里面都有。
  因此没吃过猪肉但是见过猪跑的学生是大多数,他们自然晓得收割水稻是多么辛苦的活计,难免就产生了一点畏难的情绪。
  “我!”
  就算这些学生因为畏难而为难的时候,一条倩影袅袅婷婷地站了起来……
  “咦,这个同学我曾见过……”
  “切,你以为你唱《红楼梦》啊?人家叫林徽音,今天来的新学生。”
  “啊,兄弟你的消息真是灵通啊。林徽音这个名字也很耳熟啊,我想起来了!”
  “嗯,没错啦,就是在525事件当中担任朱槿军团发言人,西人口中的“东洋第一美女!”
  “哦,原来是她,难怪这么漂亮……我!”
  “我、我、我、我、我、我……”
  随着谢婉莹站起来的是一小撮文学爱好者,而随着林徽音站起来的则是一大撮荷尔蒙上头的痴心妄想者。
  这让谢同学忍不住白了一眼身边的林同学。
  “我、我、我、我、我、我……”
  人么,就是乌合之众。一看到气氛这么热烈,原本还有些犹豫的学生也跟着站了起来。结果报名者居然有两三百号人。
  “呵呵呵……”
  见到如此热烈的场面,袁燕倏那张帅脸之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心里面却在吐槽,老子的名声居然比不上自己学生的颜值,这真是……
  也罢,就让这帮小家伙们吃吃苦,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学生不是那么好当的,自己的学生也不是那么好泡的。
  他一指谢婉莹道:“那兄弟我就委任谢同学为临时班长吧。请把这些同学的名字都给记一下,明天交给我。那就……”
  “下课!”
  说着袁燕倏便掸了掸衣裳,背着手扬长而去。
  不提谢班长是怎么记录名单,也不提林同学是怎么应付这帮大猪蹄子,单说我们袁大师——他没有回吴淞的别寓而是来到了市区。
  袁燕倏为什么抛下新婚妻子跑回来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5/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