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7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8/779

  在荷鲁斯叛乱结束之后,帝国陷入了无政府状态的边缘。此时,精神上的指引比起以往各时更为人需要。当帝皇被荷鲁斯击至重伤,无法再禁止这种行为的时候,对帝皇的狂热崇拜瞬间席卷了整个帝国(2)。
  据说袁燕倏先生对这个故事的评价是:“皮卡皮卡。”
  袁燕倏先生以及漫威公司(Marvel
Comics),通过有意或无意的方式将超人包装成为流行文化中的弥赛亚,是耶稣神话在现代的移位。这种潜在的内涵是超人作品能够获取成功,并流行至今的原因之一。
  美国是由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民共同构成的移民国家。它的主流文化虽然是WASP文化,但各民族本身所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美国主流文化之间还是会有矛盾。因此,一个能够平衡各民族间文化传统的矛盾,体现美国社会文化特性,满足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人们需求的品牌毫无疑问会受到大众的欢迎和支持。
  超人所体现的移民背景(氪星未来人到地球,孔岸汀、刘文如和袁氏兄妹的移民背景),文化矛盾(语言和宗教之间的差异),各种文化中都会出现的,类似于神的能力(飞行、强大的力量、坚持的信念或戒律)等等,能够使拥有不同文化基因的各种族人民在他的身上找到一定的认同感。
注释:
(1)该游戏的许多元素都受到了袁大师的小说《星船伞兵》的影响,例如乘着空降舱而来,身穿动力装甲的陆战队员,以及从天而降的轨道轰炸等等。
(2)笔者注:这特么全是恐怖如斯的GW编辑的原始设定。
第十四章
袁燕倏和美国超级英雄研究(之三)
第三节
袁大师与女性超级英雄
  副标题:神奇女侠与命运女士
  神奇女侠(Wonder
Woman)诞生于1939年,彼时女权运动方兴未艾,但漫画界仍然被一片阳刚之气所笼罩。神奇女侠的创作者袁燕倏先生是《惊奇漫画》(Marvel
Comics)的特别顾问,有鉴于当时超人等男性超级英雄正因欧洲陷入二战之中而备受抵触,他决定创造一个女性超级英雄改变这一局面。
  袁燕倏先生当时把这个主意介绍给漫威漫画公司(Marvel
Comics),并推荐孔岸汀、刘文如继续创作神奇女侠的漫画。袁大师认为加入女性创作者创作女性角色,才能够将神奇女侠的个性刻画得更出神入化。因此《神奇女侠》的故事自诞生起就被打上了鲜明的女权主义烙印。
  戴安娜是三千年前出生在天堂岛的第一个孩子——不朽的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的女儿。亚马逊族是古希腊女神们在公元前1200年时期用被男人所杀害的女人的灵魂所创造。在创造之初,女神们用第一个被杀害的女人的灵魂创造了亚马逊女王希波吕特。但是女神们遗漏了一个灵魂,于是希波吕忒用天堂岛的泥土塑造了一个女婴,而万神殿的六位神祇将遗漏的灵魂灌入其中成为了戴安娜。六位神祇分别赐予戴安娜以惊人天赋:德米特耳赐予她神力;雅典娜赐予她智慧和勇气;阿尔特弥斯赐予她猎手的心灵和与动物交流的能力;阿弗洛狄忒赐予她美貌与爱心;赫斯提亚赐予她真理的圣火;赫尔墨斯赐予她神速和飞行能力。
  神奇女侠的形象至今仍饱受争议,总会有保守人士质疑她的裙子太短,或者批评她的性取向不健康。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早期美国漫画的普及度有限等原因,除了少部分漫画死忠外,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神奇女侠的装扮源于情趣服饰,而她的创作者是女同多偶制的SM爱好者。
  1921年孔岸汀和刘文如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就读期间,结识了著名女权主义者袁燕倏先生的妹妹,世界知名的时尚品牌创始人袁英女士。
  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学生同伴间发生同性爱,几乎可说是各学校——无论男学校或女学校——普遍的状态,凡是我们曾有过学校生活的经验的人,大概都可以见到,并不只是一校如此,其间只有多少的差异罢了(1)。”
  就这样,在摩登前卫的校园生活中,袁英很快就爱上了孔岸汀,但也同时爱上了刘文如。经过短暂的痛苦,三人决定在世俗异样的眼光下,勇敢地同居生活。她们三个人构建的家庭放到现在也前卫无比,在当时更是骇人听闻。
  这是三位伟大的人物,她们不仅有着高超的学识、艺术的天赋、美丽的面容,更重要的是她们敢于做真正的自己。如此真挚勇敢的爱情,令“妇女之友”袁大师也深深为之感动,当即决定(眼不见心不烦)出资赞助她们留学美国,进修学习更加先进的西方美学理念。
  在美国留学期间,她们无意中接触到“笼罩英美文学界的灰色阴影”,那部大名鼎鼎的《五十度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她们发现了SM的乐趣。袁英穿上亚马逊女战士的服装,用绳索捆绑身体,由此带来别致的快感,三人都乐在其中。
  无论对袁燕倏先生,还是对三位女士而言,神奇女侠的存在都不是为了对男性超级英雄进行拯救。而是敦促人们思考,未来的新女性应该是什么样的,女性在未来世界的控制、改造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神奇女侠所展现的智慧、坚强、果敢、勇猛、力量等种种特质,并非传统刻板印象中所称颂的温柔、宽容、隐忍、坚韧等所谓“女性特质”,而是一种无性别差异的共同美德,这也是神奇女侠这一形象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每个超级英雄都有一个宿敌,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真理,神奇女侠自然也不例外。
  1921年1月开始,魏玛共和国陷入了一场噩梦般的超速通货膨胀。德国人民不但要蒙受战败的耻辱,忍耐艰辛的生活,还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财富大幅度缩水。那么各种极端思想和宗教迷信泛滥当时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那段时期,慕尼黑出现了一位神秘的女占卜师,人们称她为“命运女士”。她总是穿着连帽长袍,带着一副奇怪的面具,占卜工具是一副奇异的塔罗牌。而希特勒和一干纳粹高层很快就成这个神秘女子的忠实拥趸。
  当时才20出头的海因里希·鲁伊特伯德·希姆莱对这位女子尤其着迷并且深信不疑。因为他们第一次见面还没有说出自己名字之前,神秘女子就称呼未来的党卫军领袖为“养鸡场小子”。
  据说在啤酒馆暴动之前,命运女士告诉希特勒,1923年11月8日的晚上是他的命运之夜,因此坚定了他发动这次政变的决心。
  《噢,命运女神》摘自《古堡诗集谱曲》,是德国纳粹时期作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的作品。1937年6月8日,《噢,命运女神》在法兰克福歌剧院进行了首演,是纳粹时期最红的音乐作品,希特勒本人和众多纳粹高层都特别推崇这一作品(史实如此)。
  据传这一曲目正是献给纳粹党情报部执掌“纺锤”部门代号为“克洛托”的神秘女性。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无人知晓她的真实姓名和真正面貌。
  神奇女侠的宿敌命运女士正是以此为原型创造的。
  随着战争的阴云逐渐笼罩美国,虽然神奇女侠的创作者袁大师等人都对战争和暴力抱有不赞同态度,但神奇女侠在二战期间仍和其他超级英雄一样抗击国家敌人,并成为一名战士。在此期间,她的故事激励了许多美国女性勇敢响应号召走上工作岗位,甚至入伍参与战争,也潜移默化影响了新一代的女权主义者。
  在1940年梦工厂小黑屋出品,丽莲·吉许导演,孔岸汀编剧,爱娃·亨特尔主演的《神奇女侠》电影中超级反派“命运女士”正是宙斯与忒弥斯之女,命运三女神中掌管人类未来并负责织造命运之线的克洛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曾出演过《饥荒孤女》的德裔女演员爱娃·亨特尔,在电影中饰演的神奇女侠既帅且美。她拥有上帝精雕细琢的面孔,古希腊雕塑般的健美身材,再配上像铠甲多过紧身服,却散发着性感气息的全金属战衣,迅速成为全世界男性(和部分女性)的女神和女权主义者的偶像。
  然而因垂死听的是,这位拍摄“抗德神片”的好莱坞女星却和希特勒传过绯闻,甚至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她曾是希特勒的情妇。
  当然,《神奇女侠》这部电影在女权主义思想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便是探讨了女性的自我实现之路。在故事之外,她是1939年袁燕倏先生等人创造出来的人物,从她诞生之日起,她就被袁燕倏先生赋予了神性和人性之中最为强大和美好的品质,是正义、和平、爱情乃至男女两性平等的代言人。
  自始至终,戴安娜的性格和品质都保持了高度一致,她善良、热情,正直刚强且嫉恶如仇,她的成长主要体现在她对人性和战争观的认识上。
  可以说神奇女侠就和超人以及他们的创造者袁燕倏先生一样,都是道德准则奇高、心怀天下、坚如顽石的古典英雄,是精神和实践上的当代神灵。他们怀着对所有无助之人的怜悯与关爱,主动地投入人世,屡遭质疑却初心不改,倾尽全部但一无所求。
注释:
(1)摘录自晏始所著《男女的隔离与同性爱》,《妇女杂志》,1923年9卷第5期。
第十五章
袁燕倏和美国超级英雄研究(四)
第四节
袁大师与美式爱国主义
  副标题:二战视角下的美国队长
  流行文化能迅速反映出社会变化。如果说超人是美国文化偶像,那么美国队长这个角色是被视为美国精神的象征。美国队长最早出现在漫威漫画公司于1939年底推出的首期同名连环漫画杂志《美国队长漫画》(Captain
America
Comics#1)中,创作者是袁燕倏先生和二代华裔美国人乔永善先生。
  早在美国正式参战之前,美国社会对于战争的危机感就通过连环漫画杂志显现出来。二战在改变美国社会的同时,也改变了超级英雄漫画。袁燕倏和乔永善就在此时创造了美国队长这一经典的超级英雄形象。
  乔永善出生于1917年,在纽约唐人街长大。因此他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了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由于父亲失业,经济上的困难迫使乔永善放弃在帕森斯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只能从事如送报、送信等工作以贴补家用。在这期间,乔永善总是会遭遇纽约的街头暴力。争斗成为继贫困后的第二常态,乔永善甚至“开始喜欢争斗。每条街都有自己的儿童帮派,我们一直在争斗”。
  生活在困苦和暴力之中的乔永善向往着成为一个强大的成功人士。后来他在被采访时曾提到少时的这些幻想:“我的一些朋友成了黑帮(纽约洪门)成员。帮派成员不是你在电影里见到的那样,我认识真正的黑帮,他们寻求的是挣大钱。那就是我的梦想,直到我得到袁英女士引荐,加入了漫威漫画公司。”
  尽管乔永善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和价值观理解并接受,但贫困的现实仍困扰着他。此外,随着德国纳粹和日本法西斯在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入侵其他国家,远隔重洋的美国人也感受到了一种日趋紧张的氛围。
  乔永善不仅听说了日本法西斯的恶行,他的身边也存在着种族主义的同情者。他们举行集会,甚至曾打电话威胁乔永善,这些使得他感到恐怖,他说:“通过不成熟的方式,我想象出一个比我周围的现实更真实的理想世界。”这就是乔永善最初的创作漫画的动机。他的这些幻想最终体现在他的漫画角色中,其中最能体现他的幻想的就是美国队长。
  1940年底美国并未正式宣布参与战争,因此,大部分超级英雄漫画的创作者们并没有令他们的超级英雄们参与到攻打日本法西斯的行列中,而是有意回避了这一可能的状况。袁燕倏先生和乔永善却利用了当时民众对战争的恐惧,在1940年3月首期《美国队长》封面上,就让他们的超级英雄攻击日本天皇裕仁。
  封面上美国队长的穿着就暗示着他的身份:身上紧裹的化装服只有美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且胸前有白色五角星,五角星下方是红白相间条纹。他手中的盾牌也是类似设计,上方是蓝底白星,下方是红白蓝三色相间条纹。
  因此,美国队长展现的不仅是勇猛刚毅,还有爱国主义精神。袁燕倏先生曾坦言他们创作的目的就是获利,而“创作出一个成功的角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所做的就是利用当时席卷全国的爱国热潮”。
  但是众所周知,袁燕倏先生说实话从来没人相信……咳,袁燕倏先生可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正式参加美军却获得荣誉勋章的人。
  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是美利坚合众国最高的军事荣誉勋章,获奖者必须“在与合众国的敌人进行的战斗中,冒着生命危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英勇无畏精神”。它是美国唯一不能合法买卖的奖章,非获得人在公共场合穿戴它也是违法的,违法者可在美国法典第18章33节704条下被判罚款及监禁不超过1年。
  袁燕倏先生就是因为“在与合众国的敌人进行的战斗中”,以平民的身份“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了盟军的军事行动,“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英勇无畏精神”。所以经过美国国会同意,他的朋友罗斯福总统以三军总司令的身份授予了他这份殊荣。
  《美国超级英雄的神话》一书中指出:“现代英雄指的常常是单打独斗的主人公受到枪支、弹药以及消灭罪恶的召唤,在相信个人能力可以超越法律和社会建构的前提下,本着神话信念在民主社会框架之外采取行动的过程。”
  袁大师和乔先生通过这样的故事想要表达的正是普通美国人眼中来自外部的威胁,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倾向。因而,美国队长是不同于超人、神奇女侠的英雄类型,他不是个人的,而是代表整个国家和民族。美国队长获得了成功,首期很快售罄,并迅速成为当时最有辨识度的英雄之一,获得大批粉丝,战争期间每月的销量超过百万册,同时大批模仿者也随之出现。
第十六章
袁燕倏和美国超级英雄研究(之五)
第五节
袁大师与民权运动的起兴(上)
  副标题:变种人天启与黄衣之王
  作者:潘亚伦
  随着二战的结束,超级英雄漫画流失了大部分的读者,但是连环漫画杂志作为一种流行的娱乐消遣方式并没有衰落。
  袁燕倏先生根据上海美术制片厂的动物卡通电影推出的动物漫画比超级英雄漫画俘获了更多的读者,成为畅销漫画。《世界妇女》出版集团还推出针对女性读者的浪漫漫画,以及针对男性读者的牛仔、犯罪、恐怖漫画。
  超级英雄漫画的叙事核心是超级英雄与超级反派之间的二元对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超级英雄的敌人们是贪婪的资本家、腐败的政客;二战期间超级英雄则成了与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等极权政府作斗争的超级战士。而战后,沉醉于繁荣稳定中的美国社会不需要超级英雄去改变什么。
  超级英雄漫画在战后面对的不单单是读者流失。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开展了一场针对连环漫画杂志的大批判,针对的就是超级英雄漫画以及战后发展起来的犯罪、恐怖漫画。这一批判不仅承自19世纪中期以来对于大众文化的批判,更是战后美国社会经济状况下新的社会心理的反映,超级英雄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袁燕倏先生总结认为:“漫画杂志很不幸地在战后遭遇了几个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对儿童文化的捍卫、精英人士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对青少年犯罪的关注以及战后一种普遍的共……义审查制度。”
  连环漫画杂志深植于工人阶级的移民文化中,因而被认为是特别危险的。尤其是当连环漫画杂志的目标读者是儿童,对美国家庭的渗透力度非常强大,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
  原先精英人士、教育家、家长、宗教人士的反漫画运动在冷战思维的刺激下,逐渐蔓延至全国。这场反漫画的运动开始于1954年,自1965年开始衰退,其先锋及主力是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魏特汉(Fredric
Wertham)。
  迫于压力,美国国会司法委员会召开了听证会以讨论漫画对青少年的毒害问题,出版商们自发的成立了自检小组以确保出版物不会有太过暴力和色情的内容。而后,又成立了下属于漫画杂志联合会(CMAA)的漫画规管局(CCA),制定了一系列基于意识形态的审查制度。
  在这样的高压审查下,各种超级英雄的美国漫画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一些地方《超人》也下架了,大量的漫画公司纷纷倒闭。
  不过到了1965年,美国漫画界的“超人”又开始拯救“世界”了。袁燕倏先生一改此前“当代神灵式”超级英雄形象,通过创作不停自我反思的“不完美”英雄,以“超级英雄集团军”的形式开创了超级英雄漫画的白银时代。
  袁燕倏先生打破了漫画内部文本的次元壁,整合了其门下的诸多热门超级英雄角色,并加入新面孔,创造了两支风格迥异的超级团队——正义联盟(Justice
League)和复仇者联盟(Avengers)。
  在漫威统一的世界观Earth-404之下,最具代表性的超级英雄莫过于起源于袁大师领导的民权运动的黑豹与Y战警系列。
  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史上第一个限禁外来移民的法案——《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即通常所谓的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
  大萧条期间,由于飞行面条怪物教的无私善举和袁燕倏先生的大力奔走,经胡佛总统提议,美国国会1933年通过了排华法案废除案,从而废除所有排华法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8/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