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7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9/779

  5月13日的游行是二战结束后巴黎最大规模的游行,工会方面估计有上百万人参加了当天的参与,警方则只承认有20万。
  工会代表和学运领袖高举“太阳殿下”的画像并肩出现在游行中,游行队伍的标语都是中法双语的,包括“学生、教师、工人团结起来!”“十年,够了!”“永别了,戴高乐!”等等。
  后世电影《戏梦巴黎》就取材自“五月风暴”,真实反映了当时法国青年的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太阳殿下”被称为“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的原因。
  无论是从美国的反文化运动或旧大陆的“文化大革命”都可以看出这些“袁汁袁味”的年轻人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成了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当时在社会的主要取向是标新立异,音乐流行“摇滚乐”,语言流行国际标准汉语,娱乐流行……麻将。
  随着麻将的广泛普及,国标汉语的影响力空前强大,这也是“文化大革命”能够席卷旧大陆,甚至波及北美的重要原因。摇滚乐、麻将和国标汉语是当时能够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跨越性别、跨越社会等级,而将西方的年轻人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因素。
  从某种意义而言,六七十年代全世界反文化运动的两条路线正是赛里斯两大名士的交锋。一是“太阳殿下”的政治反抗,是对政治和社会体制的改造;另一种则是“愚者阁下”的嬉皮文化(Hippie),追求心灵和生活方式的解放。
  嬉皮是二十世纪资本主义体制中的一场“文化大革命”。当然,这场革命注定也是失败的。因为嬉皮士虽然看到了体制的部分病征:异化、对自然的剥削,对人类创造性的束缚等,但没有提出改变的方案。
  他们只是想天真地逃逸出体制,建立一个虚幻的乌托邦,而不是想要改变捆绑他们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所以他们创造出的文化与音乐注定被商业体制吞噬,而花之子们(children
of
flower)也注定会对持续的逃逸感到疲惫与困顿。
  在这期间,摇滚乐一扫古典音乐的沉闷,以崭新的音乐语言表达出年轻人的心声,因而所向披靡,大受欢迎。
  由于袁大师在1936年的一系列“宗教革命”,1972年,著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The
Beatles)宣布将飞行怪物面条教和赛里斯道教的宗教领袖袁大师作为他们的精神领袖,他们让西方的摇滚乐与无神论和赛里斯的古典宗教道教有了联系。
  热门音乐歌手对年轻一代的服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相对的,由电影明星带动潮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高级时装店——电影明星——大众女性”的传统服装传播方式,在创造服装的重要来源巴黎高级时装店的权威遭受打击的同时,也随之完全崩溃。
  70年代里欧美的年轻人对东方的宗教,尤其是赛里斯道教里一些特别教派的崇拜十分流行。不少年轻人穿上类似道袍的服装,佩带道教法器,还模仿袁大师食用昆虫。
  在袁大师理论指导和袁英等资本家的巨额赞助下,少数族裔平权运动、同性恋运动和女权运动都进行的如火如荼,并和社会上的左翼团体融合在一起,蔓延得十分迅速。
  受此影响,70年代也是服装史上空前大变革的年代,世界时装界的组织,以及国际间的服装系统均完全改变。从1970年左右开始,成衣业迅速兴起,高级时装的地位受到冲击。然而袁燕倏先生作为真正能够学以致用的经济学家,早在十年前就已经高瞻远瞩地预见到了这一变化。
  1971年,袁英掀起“迷你”旋风,一举将巴黎服装界的危机明朗化。许多时装店也纷纷进军成衣领域,高级时装店的传统结构彻底改变了。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从沃斯创设以来,拥有百年历史的巴黎高级时装店,将其对世界流行服饰的领导权拱手让给了多元化的美国时尚巨头。
  我们的袁大师作为二妹时尚品牌最大的代言人,曾有一张照片,就是摄于70年代。穿着白色T恤和李维斯牛仔裤的他,斜靠在一辆哈雷机车上面,口中叼着一支骆驼香烟,正透过哈雷太阳镜窥视着一位身着白色吊带背心和迷你牛仔裙走过的金发女郎,连手中的可口可乐打翻了也不知道。当时这样潇洒前卫又略带一点颓废叛逆的经典形象迅速风靡欧美,成为年青一代模仿的对象。
  袁英1971年发布的“迷你风貌”正契合了这种气质,堪称为70年代的女装巅峰。她把女士裙长缩短到膝盖以上5cm,让女性的大腿部分裸露出来,勇敢地在高级时装领域向传统禁忌挑战。
  她认为服装设计的主旨是要突出女性自己本身的美,应该通过服装来体现女性的自然形态。她的设计就是要使服装与大众生活,与街头文化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当时袁大师在采访中欣喜地表示:“这是一个看懂了这个时代、属于这个时代、并通过时装展现了这个时代的杰出设计师。”
注释:
(1)笔者注:除了袁大师的部分,这段全是史实。
(2)笔者注:实际上就是在黑人聚居区建立黑人革命政权。
第四十五章
《袁燕倏与20世纪女装服饰研究(下)》
  五、袁大师与女装的多样化时代(1980-1999)
  80年代是一个回归的年代,一个从动荡、反叛、革命回归到平稳、保守和安于现状的时期,从赛里斯到老欧洲再到新罗马莫不如是。
  革命夭折了,嬉皮们也长大了,他们成为了既得利益的中产阶级。进入80年代,里根总统创造了新保守主义的时代精神,贪婪、自利、追求成功成了时代信条,金钱变为主导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价值取向。
  可以说,八十年代与六七十年代是两个形成鲜明对比的时期,后者从极端的探索改变为实际,人们重新讲究享受,讲究个人事业成功,讲究物质主义。对比前20年的精神至上、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文化,80年代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60年代的嬉皮在80年代变成了“雅皮”(The
yuppie:young
urban
professional),他们穿西装打领带,根本不怕人家说他们穿的像父亲一代。他们在经济上是保守的物质主义者,但在社会价值上他们却不甘被里根收编,而继承了60年代中期以来的自由开放。
  袁英的经典款“吉许样式”又风行一时。
  80年代女性雅皮士与男性雅皮士一样多,她们的服装也是正式的,裁剪精致,宽垫肩,讲究的衬衫、半裙或西裤。她们的垫肩是从男装中借来的,同样显示权威、力量和严肃。
  80年代的时装设计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是开始出现转移到东亚的现象,南洋时装设计异军突起,十分令人瞩目。当然,由于袁燕倏先生的影响,此时欧美的主流审美已经充满了各种赛里斯元素。这个东南亚的华人国家进入世界时装设计的主流,不过是水到渠成。
  1987年股票市场崩溃,宣布雅皮士文化和雅皮士经济的结束。
  在90年代,计算机的发展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赫赫有名的天使投资人,SCP基金会第二代主席袁永福先生在美国硅谷培育出无数互联网科技富翁,其中大多数都是华裔。由于经济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私生活和工作上都取得独立和地位。
  90年代是一个没有限度的时代,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证券交易越来越庞大,好莱坞和麦当劳成为全球现象,90年代是全球化的开始。
  当然,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随着全球化的迅速蔓延,一个名叫“北美共产主义学派”的东东也悄然复苏了。这一学派的理论基础,就是当年托洛茨基在袁大师的砥砺之下意识到,资本主义全球化是世界革命的前提!
  不用资本主义打破国家和民族的藩篱,全世界范围的大革命就无从谈起;反过来,没有世界革命理论的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就会一盘散沙,任由跨国大资本家鱼肉——此时资本主义全球化进行的如火如荼,托派自然也死灰复燃,改头换面卷土重来了。
  90年代的生活节奏变得非常快,无数的电视频道和节目、无穷无尽的网络信息,以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成果,比如方便和廉价的移动电话、手提电脑,整个社会被数码技术联系起来,并且进入越来越快的节奏,这种越来越快的节奏也反映在时装设计中,影响了时尚业的发展。
  无论是T台,还是时装设计的打样都受到极大的冲击。从生产到营销,时装业越来越严重地依赖信息技术和数码技术。一个设计出来以后,通过高效率的信息处理,会很快成为流行全球的服装。其间的花费时间不过短短的几天,甚至是短短的几个小时,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信息革命造成流行迅速的基础,并且现在的流行是真正世界意义的、全球意义的流行。时装在这种流行的条件下会制服化,因此信息革命对时装业来说是具有另外一个侧面的冲击的。
  和老JP摩根等著名人物一样,本着老而弥坚的美利坚资本家精神,袁英女士也很想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但是美国毕竟是一个资本主义自由社会,她的年龄会影响自己客户和合伙人的信心。于是她在80岁之时举办了盛大的告别秀,主动宣布退休。
  一代时尚大师就这样结束了她在时尚舞台上的演出。这一决定,还在世界高级时装设计界引发了心照不宣的“接班”之争。全球顶级的时装设计师都在努力填补因她离去而留下的巨大真空。
  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袁英的服装品牌先后由其助理等人掌管设计大任。但在袁英权威的“套装模式”下,其公司的设计师亦步亦趋,以至袁英的时装魅力在她辉煌的名字下一点点地褪色。
  终于在2004年,华裔设计天才袁大仁(Alexander
Yuan)接管了“袁英服装设计公司”,不但准确地把握了袁英的设计原则与精神,并以他独特的自由随性、洒脱不羁的设计心态将袁英的设计推陈出新,给袁英品牌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不可思议地使“袁英”的产品一下子向前跨出了两个年代。
  1996年底,袁英女士在美国到上海的豪华游轮上与世长辞,平静地离开了这个曾给予她无数掌声和诸多毁谤的世界,享年92岁。让同样老而弥坚的袁大师不得不在百忙之中亲自开飞机接走了妹妹的遗体和未亡人,送至无锡老家落叶归根。
  ……
  六、结束语
  美国《时代》周刊在评选20世纪的100位最重要艺术家时,袁大师的名字毫不意外的位列榜首,同时也将袁英女士作为时装设计师收入其中。
  因为“如果你仔细审视当今赫赫有名的设计师,不管是法国、意大利还是美国的品牌,你会发现尽管众多知名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各有特色,但他们却都在某一方面承继了袁英的精神。”
  尽管从1984年的告别演出之后,袁英再没有出现在公众眼中,但她的辞世仿佛一个时代的落幕,自她之后众多20世纪的风云人物都接二连三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20世纪的终结,也是这个平稳、保守、安于现状的小时代的终结,动荡、反叛、革命的大时代又要降临了!
  ——节选自潘亚伦《袁燕倏与20世纪女装服饰研究》,《袁燕倏研究》第三十期
(番外完)
-----------------------------------------------------------------------------------------------------------------------
☆本文由网友上传至看帮网(https://www.kanbang.cc),仅供预览,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9/779   <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