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779

  注释:
  (1)没错,亚蒙·哈默(Armand
Hamer)先生就是那位号称“红色资本家”的传奇人物。此时,他刚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并对红色毛熊有着极强的好奇心。
第一百三十章
三封信
  本章副标题:放心,这本破书会始终贯彻一个写作原则(1)。
  袁燕倏要是知道这两位是“砸碎反动派头颅的红色巨镐”派出来的军事情报人员,肯定会……大大地松一口气(2)。
  这些家伙原来是终将被历史淘汰的托派,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只要我这个穿越者不去改变历史主干,真的搞出USAS和赤化全球。那么他们就算没吊在帝国主义的绞架上,也注定会烂在修正主义的集中营里。
  当然袁大师现在不知道这码事,也没有功夫去思考事关国际共运前途的大命题。
  在解放全人类……当中的大资本家之前,这位新古典自由主义大师得把自己给解放出来。
  “约翰,我成全你!”
  袁燕倏容颜一正,十分严肃地说道:“听我说,你也别去找什么律师团了,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等这件事情结束你肯定就出名了。”
  麦考尔先生皱起眉头想了半天,最后才点头道:“尼奥,我会听你的。但是不是因为我相信你,而是因为你自己要承担一切后果。”
  袁大师微微一笑道:“麦考尔先生,你果然是个聪明人。现在……”
  “给我纸和笔!”
  他有些别扭地用带着手铐的手奋笔疾书,写满了两三张纸后递了过去道:“约翰,你先去找路易斯,把这篇草稿交给他,然后跟他这么说……”
  麦考尔先生接过自己当事人写的草稿那么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地道:“尼奥,你疯了吗?!这篇文章一发,你肯定会把民主党了给狠狠地得罪了啊!要知道明年年初两任总统才会交接。你现在这么干就不怕民主党人的报复吗?”
  怕个毛啊!
  我们的袁大师心道,得罪了民主党又怎样,这破党自己都要快分崩离析了。再者说,接下来这十几年全都是共和党当政,我把民主党得罪越狠那才越好啊。
  至于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且不说自己还在不在。到那个时候老子还没有混成誉满天下的大师,那干脆把自己劈成两半,一半扔在哈德逊河另一半扔在黄浦江算了。
  所以就算大萧条之后民主党真的上台,那位自由世界的大救星又能奈我何?
  他老人家不但不能把我怎么样,说不定……嗯,肯定还要捏着鼻子和我老人家谈笑风生呢。
  我这位大师心情一好,就给他这个瘸子指条解决经济危机的金光大道。当然不是某位穿越者同行从高中政治课本上面抄来,而且还没抄对的“金光大道”。
  “好了,约翰。这事情我自有主张,你现在就送出去!”
  “那好吧。”麦考尔先生站起来走到门口,把信交给了自己带来的一个助理。
  袁燕倏没管这事,头也不抬的他又写好了一封信,不过这次他用的是中文。
  他折好信简,认真地说道:“你把这封信送到唐人街的‘安良大厦’,交给那里的THE
RED
FLAG——FIFTH–BROTHER。注意,这封信你要亲手交给他,千万别另外找人。”
  “红旗五哥……”约翰有些紧张地看了看门口,凑近身子压低声音道:“尼奥,这人是不是左翼的啊?”
  “左翼人士?”袁燕倏闻言愣了一下,不过马上反应了过来哈哈大笑道:“哈哈哈,你误会了,他不是左翼人士,而是……”
  他看了看一脸紧张的律师先生,决定还是给这个家伙透点底。
  我们的袁大师干咳一声道:“约翰,你现在是我的律师更是我的朋友。所以事到如今,我要跟你坦白一些事情了。其实我是中国最大帮派中的一员!”
  麦考尔先生闻听此言露出了又是害怕又是激动的神情,年轻人么,尤其是崇拜牛仔和银行劫匪的美国年轻人就喜欢“黑手党”和“古惑仔”这个调调,就连这位富三代法二代也不能例外。
  他压抑住自己的兴奋之情低声问道:“中国帮派?是不是和‘Mafia’和‘Camorra’一样的组织?”
  实际上,黑手党并不单单指西西里岛人组成的“Mafia”,还有拿波里地区意大利人的“Camorra”。
  袁燕倏微微一笑道:“约翰,你不用害怕也不要担心。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我参加的这个帮派都是合法的、你知道这一次民主党副总统提名人吗?”
  他的律师想了想说道:“你说的是海军副部长小罗斯福先生?”
  1886年,司徒美堂失手打死了一个经常到他工作的餐厅吃霸王餐的白人流氓,洪门兄弟请来了刚拿到律师执照的FDR。在他的“成功辩护”之下,司徒美堂只以误杀罪判了十个月的徒刑。这两位由此结识,后来司徒美堂成立安良堂,就请了FDR担任其法律顾问(3)。
  “没错啦,他曾经担任过我们这个帮派的法律顾问,所以你不要有什么顾虑。”袁大师坦然地说道:“而且对你这位律师来说,认识一些城狐社鼠不是一件坏事。”
  我们的袁大师又写了一封中文信函,他写完之后脱口问道:“今天是星期几?”
  “星期三啊。”
  “那正好,这家伙肯定在唐人街的赌档里面推牌九呢。”袁燕倏把第三封信交给了约翰道:“你让红旗老五带你去找这个中国人,并且把这封信交给他。再帮我带一句话,就说这次算我欠他一个人情,以后一定报答。”
  麦考尔先生自然而然地问道:“他也是帮派分子?”
  听到这个问题,神秘的东方人露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道:“不是。我是要通过他把这封信交给他的叔叔。再通过他的叔叔交给……”
  注释:
  (1)这个原则就是:如无意外,隔两章主角必定露脸。
  (2)笔者把第四章修改过了。托洛斯基同志的尊号改成了“砸碎反动派头颅的红色巨镐”。嗯,有的书友已经会心一笑了。如果还不明白这个梗,可以重看第四章或者百度一下他老人家的死法。虽说他败于铁人大叔之手,但是连列宁都认为托洛斯基很有才华的,尤其是在军事方面。那么一位军事奇才想要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情报网络自然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3)正好借司徒美堂这个案子来说一下书评区那个“美国华人不叫人”的帖子。
虽然发帖的那位老兄很有可能没看书就上来评论了,但是笔者觉得他说的也并非言之无物,值得说一下。
笔者不否认甚至还在前文第七十四章里面提到了,华人处于美国种族歧视链条的最底端。也在前文说过,每一条内华达山脉铁路枕木之下躺着一具华工的尸骸。
可是,华工是有着人身自由的“华人工人”不是奴隶。当然,他们身处举目无亲的万里之外,有没有人身自由区别不大,不过他们和黑奴真的不是一回事。好吧,他们过得还不一定有黑奴好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华人为什么愿意留在遭受严重歧视的北美呢?
说一个数据,南北战争前的黑奴肉食摄入量是同时代晚清城市平民的四到五倍。
道理很简单,在北美的华人能吃饱还能吃上肉。不但能吃饱吃好,还能攒点钱开个洗衣店或者餐馆。
你说被人看不起?这些底层百姓何曾被高高在上的大人们看得起呢?
在左翼文学兴起之前,那些“大师”、那些“文豪”可曾提到过他们吗?
那么回到这个案子,在1886年一个华人打死一个白人,他没有被私刑处死,而是走正规法律渠道还能有辩护律师。最后只因为误杀罪判了十个月。而且司徒美堂在出狱之后也没有被迫害,他上了一艘美国军舰当了随军厨师。
这就能说明很多问题,我相信完全能解答那个帖子了。
至于我们的袁大师是否因为种族原因在学术上受到打压,那么请百度一下“民国四大经济学家”,看看他们的学历就明白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露馅了
  本章副标题:不听系统言,吃亏在眼前。
  “这就差不多了……”
  我们的袁大师突然又想起来了一件事情,他沉吟了一下再次开口说道:“约翰,你去找海伦……”
  “找、找、找她做、做、做什么?”律师先生有些紧张地问道。
  “呵呵呵……”袁燕倏发出一阵轻笑,宽慰他道:“约翰,你别担心。我是不会和你这位‘帕里斯’去争夺那位‘海伦’的。相反我这是在帮你的忙呢……”
  哎呀,这可是标标准准的送女情节。要是老子是某本小说的主角,那作者肯定要被骂成狗了啊!
  袁燕倏十分认真地说道:“你去找海伦告诉她,把她那本什么《世界妇女》上的其他文章都撤了,专门刊登我的《浓情巧克力》。”
  他继续说道:“而且让她加印。别五百本了,要来就来个……”
  约翰忍不住插口道:“五千本?”
  我们的袁大师挥了挥手道:“五千本也太少,起码一万本。而且我估计一万本也只够纽约市。还有定价也抬的高一点,别四毛了就五……嗯,八毛八吧。”
  “一万本?!”他的律师面露难色道:“可是海伦没有那么多钱啊?”
  客串月老……嗯,客串那个光着膀子长着翅膀拿着弓箭的小屁孩的中国人说道:“这就是我帮你的忙啊!”
  “你借钱……不,你这次可以要求入股的吗。”
  麦考尔先生眼睛一亮,一拍大腿道:“这真是个好主意!尼奥,真的感谢你……”
  “先别急着感谢我,快起草一份法律协议吧。”袁燕倏“稀里哗啦”地抬起拷着的双手道。
  他的律师又搞不明白了,疑惑地说道:“这次你要我写什么协议?”
  袁大师理所当然地说道:“嗨,就是你的布朗小姐向我承诺过的稿酬合同啊。《世界妇女》这几期的毛利可都是我的!”
  他最后嘱咐道:“对了,目前我的策略是这样的,你到时候配合我就行了。”
  约翰点了点头道:“我明白……”
  “哐当!”
  袁燕倏才交代完毕,审讯室的门就被狠狠地撞开了。
  ZOD将军一看屋中只有嫌犯和律师,这肺都要气炸了,忍不住环顾四周沉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头儿……”刚赶回来的那位老成探员一手拿着一杯咖啡一手拿着一块三明治,嘴里鼓鼓囊囊地看着自己的队长。
  维尔顿·艾登先生刚想要骂人,不过最后什么也没说,只是像赶苍蝇一样对他挥了挥手。他知道这种政府部门老油条骂了也白骂。
  “好了,我们开始吧。”他深吸了一口气,指了指那位年轻的探员,又叫了一个速记员,然后关上了房门。
  “姓名?”
  “YAN
SHU,YUAN”
  “年龄。”
  “26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