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779

  “国籍?”
  “PRC……对不起,是ROC。”
  ……
  我们的袁大师十分配合地确认了自己的身份,所以ZOD将军满意地点了点头,问了第一个实质性的问题:“袁先生,你今年9月16日中午时分,也就是华尔街爆炸案发生的当时在哪里?”
  喔唷,这家伙调查工作做的还挺细致的吗。
  哎呀,自己当时不就在……
  “华尔街,我就在华尔街。”他老老实实地答道。
  因为袁燕倏知道既然对方都这么问了,那么肯定就有了证据能证明自己在案发地。比如那位英文和医术全都不太好的医生,所以还不如实话实说。
  “袁先生,你去那里做什么?”
  “陪一个朋友去那里逛逛,顺便吃顿午饭。”
  这也没什么可以隐瞒的。
  “那么你的那位朋友现在在哪?”
  “英国,英国剑桥学院吧。他姓徐,我相信你们肯定能找到他的。”
  我的朋友徐志摩身家清白,可不是什么左翼激进分子,我就不为他操这个闲心了。
  “所以你也目击到了爆炸案?”
  “当然,我还因为爆炸案撞伤了头,休息了半个月。”
  其实是撞穿越了,当然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自己还要感谢林登万这帮人还有制造大师球系统的那位高维生物呢……
  呸呸呸,那位高维生物和大师球系统有什么好感谢的,没它们还能有这破事?我早就回国了去参加……
  “皮卡皮卡。”
  “那么你发现了什么可疑人物吗?”
  “当然没有,我被撞晕过去了,还会发现什么可疑人物。”
  “真的没有发现?”
  “真的没有发现!”
  ZOD将军抿着嘴,用一双鹰眼狠狠地盯着袁燕倏,而他却看到嫌疑人也瞪大了眼睛毫不避让地和自己对视。
  此刻经验丰富的艾登队长终于确认了,这个中国人肯定有问题!
  因为这个中国人的表现实在太冷静、太镇定、太若无其事了。
  我们的袁大师实际上非常讨厌自己携带的这个破系统,常常恨不得把这个红绿圆球一脚踹飞。
  他明明就是一位共产主义接班人,现在却不得不成为资本主义代言人,这让“一颗红心”的袁鸿渐同学感到十分滴痛苦……
  好吧,不能当共产主义接班人那也就算了,反正这条道路确实蛮辛苦的。这辈子估计都要和一帮人精中的人精,豪杰中的豪杰斗智斗勇。
  这要是一个不好那就是“中道崩殂”,就算“鞠躬尽瘁”也不知道能不能混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穿越者还成不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并不是在开玩笑,还真的有点可能。
  要知道我大天朝自古以来就有“追夺出身以来文字”这个惩罚,当然几十年后叫做“撤销悼词”。比如那位“中国人民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荣的反修战士”连骨灰盒都被移出八宝山了。
  何况有着“两种准备”的他又不是那种连《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都不知道的废柴,只要早个几年在大萧条之前把这本书抄出来,自己学术地位那就稳了啊,自己这辈子也就妥了啊。
  比起共产主义接班人,资本主义代言人当起来又轻松又安全,还不用担心身后名,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要当资本主义代言人那也得当凯恩斯这样的人生赢家啊,当米塞斯这种扑街卢瑟有个神马意思?
  这破系统把他两条路都给断了,心里不恨那才见了鬼呢。
  他好死不死不肯保持自己的本色好好地当一个油头粉面的小白脸,一定要切换成大学者形态。
  别忘了,这可是连神看了都要被影响的《希瑞经》所赋予的“大学者形态”。
  他这种鹤立鸡群一般的出众风采看在ZOD将军眼里,自然就有了大大的怀疑。
  你说一个中国人,还是只有26岁的中国人因为一件惊天巨案被抓起来了。就算他是无辜的,也不可能保持如今这种程度的冷静、镇定和若无其事的啊。
  事有反常即为妖。
  所以具有丰富刑侦经验的艾登队长觉得这个中国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而这个嫌疑人为什么会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呢?
  自然就是因为这个罪犯早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态度
  本章副标题:拥有大金融家潜质的中国人
  华尔街爆炸案的嫌疑人当然不知道自己已经是弄巧成拙。
  而《世界报》的主编也吃不准按照自己女儿的建议的话,自己会不会弄巧成拙。
  赫伯特·普利策先生当然明白什么叫做是“抢占先机”,那就是要当“有态度”的报纸。
  关于“有态度”这个概念,还是举个例子吧。
  1912年4月15日凌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候曾经发出过求援电报。而同一时间美国东海岸各大报纸也得知了这份电报。可是他们谁也不相信这艘当时最先进的邮轮居然会沉没,所以都不敢在晨报中报导。
  唯有《纽约时报》的主编卡尔·范安达下令第二天一早就用最大的十六磅字体在头版刊登《泰坦尼克号沉没》这条惊天消息。而且他估算出来的时间地点几乎和事实分毫不差。
  此君为什么有这个信心,是因为干着文科生活的他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理科生。他通过三角定位方法测算了泰坦尼克号发出最后一份电报的位置,并且和其他船只的电报比对,这才乾纲独断抢先发出了这条独家大新闻(1)。
  而当时其他报纸的报道既不完整又没有结论。
  Look
look,这就叫做“有态度”。
  这么说吧,今天袁燕倏被抓进去之后,就像泰坦尼克事件一样,各大报纸在一开始肯定不会贸然站队的。因为他们背负不起报导出错的后果,所以会以谨慎并中立的态度来报道这件事情。
  不过这么一来,这些报纸自然就缺少了一点态度,读者看了不过瘾。
  也许有些刻薄,不过事实上不管1920年还是一百年后的读者都不大喜欢动脑筋。
  好吧,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并非是一种乐意主动耗费脑力的智慧生物,特别是在与己无关的事情上浪费能源,这对生存来说十分不合算。
  如果真的有造物主的话,祂把我们“设计”出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要怪也只能怪祂老人家了。
  所以说一定要逼着读者去思考的写手,那就是在和造物主,还有小钱钱过不去……
  这也是为什么媒体能轻易主导舆论,因为读者乖乖地等着媒体给出结论,你不给结论他们还懒得想呢。问题是当他们发现媒体结论是错误的时候并不会觉得自己没有脑子,只会责怪媒体不够专业……嗯,这个听起来也很耳熟的吧。
  所以说,要当一份“有态度”的媒体确实需要权衡利弊,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世界报》的主编非常明白提前站到中国人的这边,也意味着站到了别人……嗯,其实是很多人的对面。
  “笃、笃、笃、”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敲门。
  “请进。”
  进来的是一位普利策先生的秘书,他恭敬地说道:“普利策先生。路易斯·贝克先生来拜访你了。”
  “啊,贝克先生?那快请!”
  “你好,路易。”
  “你好,普利策先生。哦,还有普利策小姐。”
  艾玛向着贝克先生点了点头道:“那么你们先聊,我出去做事了。”
  路易斯也很客气地回礼道:“普利策小姐,你请便。”
  等他女儿走了之后,主编先生热情地说道:“路易,你可是稀客啊,快请坐。”
  “谢谢。”
  普利策先生看了看脸色有些焦急的“稀客”,索性直截了当地问道:“路易,你来我这里恐怕是为了你的朋友吧?”
  “是的。”小贝克先生点点头道:“不过这也是我祖父的意思?”
  “你的祖父?”普利策先生有些狐疑地问道:“他也认识这个中国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