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8/2534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是请求杜浒、郑益杭两人密切关注庞红光利州东路守军的动向。只待利州东路守军接近赫连城、曲如剑两人扎营处,便请大宋禁军前去将其镇压。至于跟在赫连城、曲如剑两人军中的那些凤翔、临洮两路守军,他们竟是说自己可以解决。
  这自是让得杜浒和郑益杭两人颇为诧异,不知赫连城、曲如剑两人哪里来的自信。
  再者,利州西路的守军又交给谁应对?
  他们自然并不知道利州西路贾峰华早已经密信传往西夏皇城,向李秀淑表示了效忠。
  这件事,哪怕是西夏也是绝密。整个西夏知情的人怕也只有寥寥数个而已。
  当然,赫连城、曲如剑两人现在是已然知情的。
  虽心中未必不会对贾峰华仍旧怀有防备,但眼下自是不会将其纳入到敌对阵营里面。
  看过信后,杜浒和郑益杭对视眼神。
  然后杜浒便看向那为首信差,道:“还请回报赫连城将军,我们心中有数。”
  他们麾下只有不到两万禁军不假,但对于镇压庞红光的利州东路守军还是有信心的。
  毕竟整个利州东路也不过那么数万军卒,能抽调出来的估摸最多也就两万余。
  而大宋禁军,是常常能以一抵十的。
  为首信差脸上露出轻松之色,连忙拱手:“多谢两位军长了。”
  然后他便没有再多呆,告辞以后带着众信差就离开府衙而去。
  郑益杭和杜浒两人仍旧坐在大堂之内。
  待这些信差走远,郑益杭笑看着杜浒道:“老杜,赫连城、曲如剑两人将凤翔、临洮两路境内能打仗的士卒几乎都带到边疆了。要是那两路的将士真是打算反叛西夏,你觉得他们能打得过么?而且利州西路可也还能抽调不少士卒出来。凤翔、临洮、利州东西两路素来公不离婆、称不离坨,若凤翔、临洮两路叛夏,那利州西路怕也不会袖手旁观吧?”
  杜浒轻笑,“管他。既然他们两人只要我们镇压利州东路的西夏军,那我们便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
  他看起来并不是十分愿意帮助西夏。估摸着,也是因为西夏这回在大宋四面皆敌的情况下没有出兵相助而心中有些怨气。
  女人到底是女人。
  那西夏女帝简直就是只想着占便宜,而从没有想过要付出。
  郑益杭闻言只嘿嘿笑,不再接话。
  他当然能揣摩得出现在杜浒心中的想法。
  如果不是皇上下令,连他也不愿意去管西夏这些烂摊子。甚至,要是庞红光等人能够将西夏女帝拽下马更好。
  如此,大宋以后还可以名正言顺直接将整个西夏都拿下。
  现在的大宋,已经不需要西夏这个盟友。而且说实话,在结盟的时间里,西夏真的没有给大宋帮过什么大忙。
  唯有重庆府那次,西夏到处出了大力气,可最终真正拿下重庆府的,仍旧是岳元帅不是?
  真正能让大宋觉得亏欠西夏的,也就是西夏的皇帝李望元死在重庆府。真正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只不多时,达州知州便也回到大堂之内。
  不过,他并未过问那些信差和杜浒、郑益杭两人说了什么事。
  三人只是在大堂内稍作寒暄,然后杜浒、郑益杭两人便也告辞离去。
  就在这日,天雄、天猛两军便开始在城外军营中筹备,准备发兵接近边疆。
  又是两日。
  阿星皇离开长沙。
  荆湖北路靖州。
  朱海望、钟健、段实、余飞航等人在靖州城内已经呆过四日的时间。
  朱海望虽常常到镇南军区内去看看,且有张珏为他站台,但他还并未正式接管天究军中事务。
  顾俊英、葛再新两人全权负责大军往大理之事。
  到这日。
  大军总算是准备妥当。
  有军中士卒传话到镇南大元帅府,说大军随时可以出发。
  张珏闻言,当即将朱海望等人都叫到了正堂内。
  然后他也并没有要多留几人的意思,直接便带着众人往镇南军区而去。
  也不知道现在大理是个什么情况,但朱海望等人往大理的行程的确已经颇为迫切了。
  刘诸温、苗成和张红伟所率的大军作为先锋,这时候已经领先他们太多。
  张珏虽然看中朱海望,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不会因为私交而多留他。
  到得镇南军区以后不多时,朱海望、顾俊英等人便率着天究、天退两军离开军区,向西行去。
  这两军中大多数将士都是原本封合璧和段实麾下。
  他们虽也是来自于各府各镇的守军,但其中总有些人和段实是认识的。
  见着段实如今穿着大宋的官袍,也不知道那些将士心中是什么想法。
  而段实面对这些老面孔,心中大概也是有些复杂的。
  想当初来宋时是何等的器宇轩昂。他以为自己可以成为大理真正名扬天下的王爷。
  现在却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但他也很无奈,因为若是他不投诚。他面临的,便只有死。
  而这些将士们,想来也是如此。
  他们说是投降,其实和俘虏没什么两样。若不投宋,只怕真的很难再活着回去大理。
  大理这回穷兵黩武,国内大多数兵力都汇聚到大宋境内。大宋禁军好不容易将他们打败,没道理会再纵虎归山。
第1097章
大理皇城
  自大军走出镇南军区大门以后,段实便只是呆在自己的车辇里面,再也没有露过面。
  也许,现在面对余飞航、钟健等这些大宋官员,都让他觉得比面对原来麾下那些将士们要自在些。
  因为他总觉得那些将士看他的眼神中含带着淡淡的幽怨和嘲讽。
  他们多少是有些将战败的责任归咎于他身上的。
  哪怕是现在这些大理将士其实对大宋军中的生活颇为满足,但对当初战败之事,也定然仍有些介怀。
  若能胜,能回到家中和父老妻儿团聚,当然要比留在大宋军中还要更好。
  大军浩浩荡荡向西行。
  张珏直送到靖州城西的零溪堡,又目送朱海望等人良久,才带着人回到镇南大元帅府。
  朱海望穿着军长样式甲胄,缓缓驱马于军前。
  到现在,他算是正式升任天究军军长之职。从出发开始,葛再新便等于是将军中大权全部交给他了。
  而朱海望也并没有亏待葛再新。
  在那日和朱海望商议过后,他其实已经向赵洞庭传书,请赵洞庭册封葛再新为天究军中都虞候。
  都虞候在军中只差军长半级,甚至要稍高于副军长。这种职位,自不是葛再新原来的团长之职可以比拟。
  只这件事在没有得到赵洞庭的回复以前,朱海望当然不会跟葛再新说。
  等以后任命书下来,葛再新自会知晓。到时候,也就承着他朱海望的情,也自然而然会成为朱海望的嫡系。
  朱海望乃是空降的军长,想要牢牢掌控天究军,在军中培植嫡系是免不了的事情。
  元中都。
  在朝中众王爷都相继离开这座巍峨千年的雄城以后,如今,朝中最受宠溺的图兰朵公主也终是要出嫁了。
  她要嫁往大宋。
  这件事情,民间百姓知之者甚少,但在朝中知情者却是很多。他们都知道明珠公主为何会要嫁给那大宋皇帝。
  这实在不是件光彩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8/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