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5/2534

  奥兰也是注意到赵洞庭的避让,眼神微动。
  然后轻声对赵洞庭道:“吉王殿下,既是出来放松,何必拒佳人于千里之外?”
  赵洞庭道:“只是有些不习惯而已。”
  奥兰又说:“有件事情,我不得不和殿下你说说了。”
  赵洞庭愣道:“何事?”
  奥兰放眼扫过包间里的其余人,道:“您且看,这雅间里,若是您这般不动如山,咱们这些个兄弟伙们谁又敢放浪形骸?奥兰邀请您来,是将您当作朋友,很贴心的朋友。话有些无礼,但平心而论,奥兰以为,来到这样的地方,您不再是大宋皇子,我也不再是紫罗兰的皇子,无关身份,大家都是知己,您以为呢?”
  赵洞庭心里微动,不知道奥兰打什么主意。
  “是啊。”
  这时候周瑜先也说:“吉王殿下,您这般绷着,我们实在是……”
  他话没说完,只是苦笑。
  其实在百花楼这样的地方,听清倌人弹曲,坐拥红倌儿在怀,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要不是为这些,光为喝酒,来百花楼做什么?
  去找个酒楼要实惠得多了。
  “行!”
  赵洞庭故作思量后点点头,道:“既如此,那本王也就入乡随俗了。不过话可说在前头,诸位要是当本王是知己,可不能将这事传出去。你们无妨,本王却不想受到父皇的责备,再有那些谏官们的弹劾。”
  “哈哈。”
  奥兰笑道:“吉王放心,我敢拍着胸脯保证,大家必定守口如瓶。”
  周围听着他们对话的人都是连连点头。
  茶魁顺势又依偎到赵洞庭身侧。
  赵洞庭又不禁深思起来。
  看起来在座的这些人都对奥兰言听计从,要不然,奥兰不会有这样底气。
  只怕,奥兰在大宋所做的事情,和自己所想的八九不离十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自己还得配合他们继续演下去才行。
  接下来的时间里,赵洞庭果真不再端着身份,连连和众人饮酒作乐。虽是没有对茶魁动手动脚,但也没有将茶魁推出于千里之外,对于茶魁偶然的亲密举动也是默认。
  众人也渐渐放开。
  有人叫来红倌儿作陪,起初不敢上下其手,其后慢慢试探赵洞庭的反应,见赵洞庭的脸上始终没有什么不虞之色,便渐渐不再拘泥“俗礼”。
  以至于到后面,这雅间里倒有半数是红倌儿了。
  仅仅有十来人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架势。
  其中就包括那栾易在内。
  他坐在角落,言语甚少。
  倒是他周边人常常向他敬酒。
  这些,都被赵洞庭看在眼里。
  席间。
  奥兰充分扮演着主角的角色。每每话题,都是由他而起。
  不过所说却并非国事,也不是时下长沙的那些热门话题和趣事,和官场、科举等等尽皆无关。而是关于圣人学说,孔孟之言。
  这本是小学夫子便会教的东西,奥兰却好似要在这里给众人重温似的。
  而除去赵洞庭以外的其他人,都是见怪不怪的模样,还深以为然。
  赵洞庭心里冷笑。
  如果说之前他对奥兰在长沙所做之事的揣摩只是五分,那现在,便是八分了。
  大宋的圣人学说,需得他来教?
  需得他来给自己这些生在大宋,长在大宋的人说仁义礼智信?
  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可笑的是,在座的这些人竟然还连连附和。
  有人如醍醐灌顶的样子。
  搂着红倌儿说这些,也亏得是奥兰想得出来。
  不过赵洞庭脸上当然不会表露什么,甚至自己还偶尔发言,深表认同。
  圣人学说,乃是教化之本。是区分人和动物的真理学说。
  让他些微失望的是,直到这场宴会散去,奥兰都没有完全露出他的野心。
  除去圣人学说之外,他别的什么都没说。显然,还是对赵如抱有防备。
第2362章
意识形态
  翌日。
  赵洞庭刚到御书房便让萨仁将无名和萱雪宣到了御书房内。
  奥兰此时既然已经露出意头,那就没必要再让军情处和天网盯着那些求学会骨干以及名单上的膏粱子弟了。
  这可是极为耗费人力的事情。
  无名和萱雪都颇为意外,但并没有多问。
  作为特殊部门的主官,他们深谙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他们大多数时候,更像是赵洞庭身边的两把刀。纵是私交甚好,有些事情,也仍然需要注意。赵洞庭虽然是古往今来难得的最好打交道的君主,但这,是他们做臣子该有的本分。
  就在这日,军情处和天网暗暗撤去了监视。
  而赵洞庭这天在御书房坐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连午膳都是在御书房用的。
  直到夜里接近子时,才让太监掌着灯离开御书房,回到后宫。
  这在以前是颇为罕见的。
  赵洞庭绝对不算是个勤快的皇帝。
  陈武刀、萨仁在他离开御书房后,还得整理御书房内的文件。
  陈武刀走到御案边,却只看到,赵洞庭这整日的成果只有八个字。
  字远远不算漂亮,但却让陈武刀沉思良久。
  “不忘血泪,秉承使命。”
  他想不明白,皇上在这坐了整日,怎么会就写出这八个字。
  叫萨仁过来看,萨仁也是摇头,并不能领会赵洞庭的深意。
  以他们的眼界,显然很难想到,赵洞庭这是要抓意识形态了。
  其实赵洞庭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如白驹过隙,始终没有抓住这丝灵感。
  是奥兰的事情,让他忽然意识到大宋是哪里出了问题。
  现在的大宋,太过繁荣,太过昌盛了。
  不管是中枢内阁,还是朝廷各部,每日里上奏的多是国泰民安之事。偶尔有不称心如意的,也只是某地发生自然灾害等等。似乎,连这些朝中大臣们都已渐渐忘却当初是如何打下这个江山的。
  连赵洞庭自己也恍然察觉,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和那些武将们亲近过了?
  似乎自从大宋江山稳固以后,如岳鹏、赵虎那些出生入死的兄弟,都渐渐越来越少出现在他的脑子里。即便同在长沙的赵大,他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召见过。
  如此下去,不用几年时间,大宋会是如何的光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5/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