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2534

  赵与珞这才轻轻点头,“臣领命。”
  赵洞庭又道:“还有就是,若是战起时,有元军从海路袭击雷州,还得由大人率军驰援。朕军中火器已经尽皆派发于禁军之中,没有火器可以派给大人你,到时候,只能依仗大人智谋了。”
  赵与珞道:“当初皇上还没有发明火器时,臣也照样斩元军的头颅。”
  “好!如此朕便放心了。”
  赵洞庭大声说好,有些意气风发之色。
  如今南宋最为宝贵的,就是如赵与珞这样的忠臣良将了。
  就在这夜,赵与珞派两千勇字军连夜开始在吴川到化州城之间的路上搭建烽火台。
  翌日,他留下五千勇字军镇守吴川,便率其余军卒随赵洞庭赶往化州城。
  吴川到化州城不过七十余公里的路途,大军在路上不做耽搁,只不过是两天的路程。
  化州城是化州主府,又名陵水郡,以前是南宋军事郡,有厢军驻扎。不过如今,自然也再见不到厢军踪影。
  自从赵洞庭颁布勤王令后,各路厢军还心向大宋的都已经到平南投奔,几乎没有多少散兵游勇了。
  化州同样如同空城。
  赵与珞又在化州城内留下些粮草,并命麾下勇字军统帅冉安国率三千勇字军镇守化州。
  还在吴川和化州之间搭建烽火台的两千勇字军也同样由冉安国统帅,并且统筹勇字军之军事。
  赵洞庭和他没有在化州城多呆,休整过后,便又继续北进,前往茂名。
  又有两千刚字军在化州与茂名县之间搭建烽火台。
  刚字军统帅黄之杰统五千刚字军守茂名。
  这个年代的战争受到粮草影响,注定只能依靠城池。大军奔袭数千里袭击后方,是不太现实的。
  赵洞庭要打造铁桶防线,更是只能依仗城池布开防线。
  在茂名稍作休整后,赵洞庭和赵与珞便在这里分道扬镳。
  赵与珞率仅剩的五千刚字军前往信宜接管天闲军的防务,赵洞庭则是前往高州。
  信宜不过是小城,实在没有必要让天闲军驻扎。赵洞庭安排东河里率军到那,也只是让他搭建城防而已。
  至此,赵与珞所率的两万琼州军便都被安置下来。
  别说是赵洞庭,便是神乎其神的秦寒,在这样的大规模战役中,也不可能运筹帷幄。能做的,只是尽量将防线布置好而已。
  入广南西路时,赵洞庭只是率着三万余兵马,横冲直撞,想怎么打便怎么打,现在显然不行了。
  他更需要从大局出发。
  秦寒始终都陪在他的身边,对他安排琼州军驻扎茂名、信宜等城,便没有提出异议。
  一路以来,秦寒都显得很是沉默。
  赵洞庭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也不愿意费心思去猜测。他只要秦寒所说的那个纵横家能够说服大理段智兴就好。
  若是大理能够出兵援助,这场大仗胜利的几率无疑会要高些。
第239章
敲山震虎
  翌日,赵洞庭率着飞龙军和武鼎堂供奉到高州城外时,率军驻扎高州的独眼神箭张红伟已带着麾下偏将在城门口等候。
  要说现在南宋将领中最为感激赵洞庭的是岳鹏,那紧随其后的,应该就是张红伟了。
  张红伟在军中并不如岳鹏和苏泉荡那般出名,军功也远远没有那么显赫,能成为天机军的都指挥使,都是因为赵洞庭的器重。当初在碙州他以箭矢救下赵洞庭,也只是被封为侍卫亲军龙卫左厢军统帅。
  虽然说救圣驾已经是难得的大功,但这样的功劳在军中显然并不足以人尽皆知。
  岳鹏闯到现在,杀敌多少?立功多少?
  原本张红伟只是岳鹏麾下偏将,连侍卫亲军中的前五把手都算不得,随军打仗,功劳自然要小得多。
  但是,赵洞庭建立天罡十五军时,仍是将张红伟提拔为天机军都指挥使。
  这点,连文天祥当时都提出过疑虑,认为张红伟无论是资历,还是军功,亦是声望,都不足以为都指挥使。
  赵洞庭是这么说的,“张红伟虽军功不足,但他心中的大义,军中罕有人及。”
  是的,他看中的不是张红伟的箭术,更遑论军事才能,而是张红伟对大宋的忠心。
  赵洞庭至今仍然记得碙州之战时,张红伟在大军之中的表现。他身处雷州军中,只是区区小卒,但却并未随波逐流。可以说,当初雷州军军心涣散,倒戈者众多,其中张红伟有很大的功劳。
  是他的大义和举动,感染到其他士卒。
  他是有主见的人。
  军事才能可以学,但这种忠心和心中对大义的坚守,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在这个年代。
  原南宋将领无数,可当元军犯境时,有多少人望风而降?
  在赵洞庭看来,与其启用那些意志不坚定的将领,倒不如将类似于张红伟这样的人培养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新建的十五军都指挥使都非老将的原因,南宋剩余的忠义老将不多了,那些得过且过的,赵洞庭又看不上。
  高州城外,见到赵洞庭车辇到,张红伟率着偏将和士卒们跪倒在地叩迎。
  赵洞庭走出车辇,让他们起身,眼神扫过眼前的士卒还有高州城头。
  在高耸的城墙上,旌旗飘扬,有许多持枪而立的士卒。
  这些士卒的精气神大概比不得岳鹏的天魁军,但也已经让得赵洞庭颇为满意。
  他们都是昂首挺胸,这足以说明,他们是有战意的。如果张红伟是草包,麾下将士不可能有这样的精神。
  将领影响士卒,而要看将领如何,看他麾下的军卒就足以。
  若是麾下军卒懒散,那大概军中将领也就那样。
  赵洞庭轻轻笑着,道:“天机军不错。”
  张红伟微有激动之色,道:“都是皇上所定的军纪严明。”
  这句话虽有拍马屁之嫌,但赵洞庭也看得出来,张红伟这句话是由心而发。
  当初张红伟升任天机军都指挥使,可以说是空降,只是从侍卫亲军中带走几个亲信而已。麾下天机军更是由原阿里海牙的降卒组成。在短短时间内,降卒能够有这样的神气,不可能和军纪没有关系。
  而南宋的军纪,全部都是由赵洞庭定下的。
  他定下的军纪仿照现代军队,没有动不动就斩首的条例,但关禁闭什么,也算是恩威并施了。
  这些降卒本来就是宋军,先是降元,现在又降宋。本来心有惶惶,甚至还有人趁机为乱,但那些为首者被斩首后,他们便也安分下来。其后再见到自己在军中并未受到什么歧视,没有光做那些脏乱苦的活,而是和其余禁军有相同的待遇,自是更为安分下来。
  这年头跟着军队打仗,只是为混口饭吃而已,在宋军中的待遇比在元军还好,为什么不跟着宋军干?
  虽然现在宋朝处于绝对的劣势,可这些降卒,当初领教过宋军的厉害,对大宋,也抱有不小希望了。
  赵洞庭轻轻点头,眼神带着笑意在张红伟麾下诸位偏将面上扫过,大步入城。
  这些偏将也都是降将,其中便有原来阿里海牙麾下的那个万夫长,见赵洞庭眼神,都是若有所思。
  皇上这是在鼓励我们?还是在警告我们?
  无疑,刚刚赵洞庭微带着笑意的眼神很是有些深邃,让他们琢磨不透其中意味。
  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赵洞庭是皇上。若是他是寻常人,谁会理他什么眼神?
  随着赵洞庭入城的途中,众偏将显得更为恭敬几分。
  而其后军容齐整的飞龙军,也让得他们心中微凛。
  个个都是墨甲银枪,腰间还垂着匕首和神龙铳,神情傲然,这样的精卒,他们在元军中都没有见过。
  可以说,赵洞庭特意打造的这支特种兵,完全超乎这些偏将对军队的认知。
  如飞龙军这样的军队,是超出这个时代的产物。
  虽然赵洞庭什么也没说,但光是飞龙军,也足以微微震慑这些偏将了。
  而其后到高州府衙内,众将坐定,赵洞庭更是当众宣布留下赵虎率领两百飞龙士卒和两百挺掷弹筒协助守城。
  这让得张红伟大喜。
  他当然知道掷弹筒的威力,有两百挺掷弹筒,便是三五万元军来攻高州,他也不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