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2534

  偏将们也是满脸喜色,但心中到底如何想,就不得而知了。
  这日夜里,赵洞庭睡在府衙内,却是给赵大下了道密令。
  其后,以十人为组的十支飞龙军小队悄然离开府衙,往高州内军营摸去。
  这夜,张红伟麾下的十个千夫长偏将都没能够睡得安稳。
  睡得好好的,突然有人悄无声息闯进来,用匕首比着他们的脑袋,他们怎么能够睡得安稳?
  而众飞龙军士卒得手以后,便亮出自己的令牌,“皇上让诸位将军小心元军刺客。”
  说完这句,也不管这些偏将们什么脸色,施施然离去。
  偏将们傻眼了。
  皇上这是让我们小心元军刺客呢?还是说您随时能取我们的性命啊?
  飞龙军卒的手段,也让得他们深深忌惮起来。
  这个年代,可没有哪支军队能够向飞龙军卒这样做出“斩首行动”。
  翌日。
  赵洞庭宣张红伟和众偏将到府衙正殿饮宴,众偏将的脸色都是怪怪的。
  赵洞庭脸上带着笑容,从他们面上扫过,道:“诸位将军安寝之时,可勿要松懈防范啊……”
  张红伟摸不着头脑,那些偏将却是脸都红了。
  皇上这脸可真是打得啪啪直响啊!
  想他们个个都是军中大将,却被飞龙军小队摸到床边上都没有发觉,这脸往哪里搁去?
  而赵洞庭,说完这句话,就埋头吃饭,没有再说话。
  他能够帮张红伟做的,也就这些了。想必这些降将受到这样的敲打以后,纵是心里真抱着再次降元的心思,也应该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活着离开吧?
  在碙州岛险些吃下大亏后,赵洞庭对这些降将降卒实在不能放心。
  纵是现在招降这些人,都有专门的人进行心理疏导、“政治觉悟”疏导,但人心终究难测啊!
  等到众将个怀心思的离开大殿,张红伟实在忍不住,问道:“皇上,您那句话……”
  赵洞庭笑吟吟道:“呵呵,朕只是昨夜让飞龙军士卒们去看看诸位将军有没有睡好而已。”
  张红伟懵了。
  他又不傻,当然能听得出来赵洞庭这话里是什么意思。
  让士卒去看将军睡好没有?
  他这个主将怎么没有得到消息?
  很显然,皇上是让人敲打那些偏将去了啊!
  回过神后,张红伟苦着脸道:“皇上,十个偏将中,有两个是末将的亲信……”
  “呃……”
  赵洞庭愣住,“这个,应该无妨吧?”
  他刚来高州,其实也就知道张红伟是都指挥使而已,对张红伟下面的偏将所任,却是压根就不清楚。
  也不知道,张红伟那两个忠心耿耿的偏将此时心里是个什么感受。
  张红伟道:“末将等下去与他们说说便是。”
  赵洞庭点点头,其后不多时,便就又带着飞龙军和武鼎堂众供奉离开高州,往信宜而去。
  在路上,乐无偿由衷地感慨,“皇上昨夜敲山震虎一招,端是极妙。”
  他两眼睛圆鼓鼓地打量着赵洞庭,真不明白,皇上小小年纪,心里怎么就这么多鬼心思。
  乐无偿设身处地的想,若是自己,大概也想不出这样敲打偏将们的办法吧?
  始终在旁边低头看书的秦寒,这时也抬头看了眼赵洞庭。
第240章
纸上谈兵
  这日傍晚,一行人便到信宜。
  信宜和茂名都是高州境内的县城,离着主府高州城并不远,只有不到百里路程,呈三角分布。
  赵与珞率着五千刚字军已经率先赶到信宜,赵洞庭到时,他和东河里等人都在城外恭迎。
  赵洞庭为什么特意将天闲军安置在信宜,做机动之用,自然是有安排的。
  军中火器,他也大幅度偏颇于天闲军。
  这是因为现在南宋十五军中,严格来说,只有天闲军、天雄军和天勇军是他的嫡系部队。
  而天雄军和天勇军前身是文天祥的兴国军,现在仍是由他统帅,赵洞庭也就只有天闲军可用。
  天闲军的前身是神丐军,论忠臣度,自然要高出那些降卒不少。在赵洞庭心里,也比其余投诚、勤王的军马要亲近不少。
  原本他最重用的是侍卫亲军和殿前司禁卫军,可惜,广西之战,两支军马却是近乎全灭了。
  现在的天魁军和天罡军中虽有侍卫亲军和殿前司的老卒,但更多的,是从各军中安排过来的人,有投诚的匪寇,有民间的义军,亦有厢军和降卒。成份太杂,赵洞庭不敢将他们随便带在身边,因为这支机动部队势必要掌控着极多的火器。
  到信宜城内,赵洞庭当即命令赵大率两百飞龙士卒携带两百掷弹筒赶往岑溪。
  元军现在还在向广西开进,到底作何部署还无从得知,他只能将军队铺开。让诸军能够互相援助。
  赵大离开时,他嘱咐赵大,让赵大协助守岑溪和梧州,见机行事。
  也就是说,元军若是攻梧州,那他就带两百士卒和掷弹筒去帮助守梧州,元军攻岑溪,那就守岑溪。如果元军兵分多路进攻的话,那他就自己看着办。
  不过按照赵洞庭的估计,元军应该不会分太多路数进攻的。
  他们本来就占据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分多路进攻攻城,那不是傻么?
  要知道,攻城可要比守城难得多,需要起码多投入数倍的军力。
  如果元军分多路攻城的话,那便等于是将他们本身的兵力优势给消弭了。
  纵然有五十万大军,齐共有万人驻扎的十多座城池,能攻得下几座?
  而赵大离开以后,赵洞庭就带着剩余的飞龙士卒和武鼎堂供奉在信宜安顿了下来。
  除去柳弘屹的粮草应该还未运到偏远的武黎、太平镇等城以外,宋朝现在可以说已经是万事俱备了。
  夜里,赵洞庭宣来秦寒还有东河里、赵与珞在房间内议事。
  屋中桌面上摊开的是广西、广南两地的地图。
  不过这个年代的地图自然不会太过详细,只是标明大致山河走向和城池所在而已。
  地图上,有宋军驻扎的城池都已经被赵洞庭用圆圈标记。
  从图上看,铁桶防线已成。
  虎将张珏亲自坐镇宣化,统筹永定、宣化、武黎、太平镇、冻州五城防守事宜。
  文天祥坐镇平南,统筹镡津、平南、浔州、石门、郁林、宁浦六城之军事。
  赵洞庭自己暂且坐镇信宜,统梧州、岑溪、高州等城军事。
  从压力上来说,现在无疑还是赵洞庭这边最大。
  他仅仅六万军马,可要面对的,却可能是伯颜的二十多万大军。
  赵洞庭用手指点点地图,道:“三位可觉得朕的布置还有什么疏漏?”
  东河里道:“皇上布置长达近两千里的防线,以城相连,遥相呼应,臣不觉得有什么疏漏。”
  赵与珞才刚来,看着地图沉思,没有说话。
  秦寒沉吟两声,则是道:“若也速儿和伯颜两军汇合,哪座城池能挡其锋芒?皇上此番布置看似没有疏漏,可若是被元军撕裂裂口,整个防线,就也就破了。特别是如果元军选择岑溪、浔州、宣化作为突破之地的话,届时城破,我军可是有首尾不能相顾之忧。阵如长蛇,被抓七寸的话,也就靈活不起来了。”
  他说的岑溪、浔州、宣化,正是三道防线中的三个居于中间的城池。
  东河里听到秦寒这话,脸上的笑容猛然僵住。
  赵洞庭听得出来,秦寒还是不赞同他的这种兵力布置。他虽然没反对,但心里恐怕还是固执己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