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2534

  赵洞庭自己是下定主意便很难被别人劝动的人,秦寒是鬼才,傲气斐然,自然也同样如此。
  谁不觉得自己的法子才是最稳妥的?
  赵洞庭眼中微微闪过精芒,道:“以元军现在的军力部署,伯颜不可能假道去宣化,他的粮草不能供应这么远,而且有被我军切断粮草的危险。也速儿倒是可能从夔州前往荆湖北路或是荆湖南路和广西南路接壤的地方,然后和伯颜呼应,他在这两地,元朝对他的粮草供给更为方便。”
  秦寒道:“那如果他们不合并一处,而是尽全力各攻宣化、岑溪呢?”
  赵洞庭撇撇嘴,“朕在各军之中派发那么多的火器,他们能够轻易攻得下么?”
  他此时有着如秦寒那样自信的神采,“只要能够坚守住两三日,朕在其余城池中的援军便可赶到。届时,不过是和元军决死而已。元军兴师动众,不管战局如何发展,我军和他们决死,在所难免。”
  秦寒不再说话,看向赵洞庭的眼神中微有诧异。
  他大概没有想到,只是短短的两年不到时间未见,赵洞庭就已经能在军事上说得头头是道。
  他刚刚故意不将元军粮草的供给问题说出来,就是还抱着想让赵洞庭再改主意的心思,却没曾想,赵洞庭却是能够发现其中的关键,而且还反驳得如此迅速。要知道,即便是老将东河里,也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清楚其中关键。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这不是赵洞庭多厉害,而是他这些天来始终都在想着这个问题。
  让他带军去打仗,他或许不行,但大局观,他还是有的。
  也可以说,赵洞庭有纸上谈兵的能力。
  在秦寒沉默的时候,赵洞庭又道:“朕担心的,只是伯颜和也速儿汇聚在我和文军机令防线的交接处,到时候他们数十万大军齐攻梧州、镡津,亦或是岑溪,我军想要驰援,时间上都未必来得及。”
  梧州城外虽然山脉横亘,又有大川,但区区梧州,在如今这样的战圈内,却是算不得什么了。
  不论是伯颜,还是也速儿,都完全可以绕过梧州。而镡津、岑溪,可没有梧州那样的天险可守。
  梧州这个角,是赵洞庭防御圈中最坚固的角,但同时,也可以说是最脆弱的角。
  这个点出问题的话,其余城池的援军真的很难救。
  秦寒眼中闪过异样光芒,道:“那皇上亲率天闲军,就是为了防范梧州、镡津和岑溪被破吧?”
  赵洞庭点点头,长舒口气道:“先看元军到底作何部署,然后我军再酌情调动吧!”
  说到底,眼下说什么都只是推测。战争,可不会顺着他们的推测来走。
  其后,三人又在房间内商议多时,即便是秦寒,也拿捏不准元军到底会如何进攻。
  双方数十万大军开战,这已经不是人力能够完全预料到战况的了,哪怕是鬼才也不行。
  当初和阿里海牙作战时,秦寒能够运筹帷幄,那是因为地盘小,且宋军是攻,占据主动,他只要想元军会作何应对就可以。但现在,是元军进攻,宋军防守,元军不出招,他也想不出来元军会怎么打。
  这便像是两个下棋,才刚刚开局,对方还未落子,谁能料定对方会先怎么走呢?
  时间又过去数天。
  逐渐有越来越多的情报送往信宜。
  也速儿挥军二十二万,已到夔州境内思州的安夷县,离着荆湖北路不远。
  伯颜大军二十万在肇庆府,和广南西路仅仅隔着德庆府,离宋军防线已不过两百公里。
  不过,伯颜却是在肇庆府大军驻扎,不再前进。
  赵洞庭意识到,他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发生了。伯颜,似乎真有等待也速儿汇军的势头。
第241章
梧桐岭之战(一)
  远在宣化的张珏飞鸽传信信宜,请示赵洞庭是否率军往东,收缩防线。
  赵洞庭只是让他再等等,明确元军动向再说。
  又过六天,伯颜大军从肇庆府到德庆府主府端溪,这里距离梧州、岑溪都已是不远。
  也速儿大军也已到荆湖北路地境,似有直接挥军到广南西路静江府的打算。
  静江府依山而立,城墙高耸,着实是个可攻可守的军事重城。
  张珏调动冻州、太平寨的天贵、天富两军往宣化聚集,收缩防线,欲往文天祥防线靠拢。
  而就在双方紧锣密鼓行军之时,伯颜终是率先向宋军发起攻势。
  元将阿剌罕率五万军卒从端溪赶往最接近梧州城的封川府,兵压梧州,距离梧州不到百里。
  元将孔元率兵两万,在端溪城外横渡郁水,直奔岑溪。
  双方的探目来来往往,在荒野中川流不息,到现在,自然都已是对对方的动静了于指掌。
  宋军知道元军的动向,元军亦是知道宋军的防御布置。
  说到底,还是得在战场上见真章。
  赵洞庭和秦寒等人在信宜研究局势,都很清楚,阿剌罕的五万军卒大概没有胆气进攻梧州,突然进军封川府,只是为牵制梧州府的天魁军而已。天魁军不过万人,岳鹏不可能有多余的兵力驰援岑溪。
  而岑溪有天罡军驻扎,这点元军应该知晓。孔元做先锋,大概也只是探宋军虚实而已。
  就在得到这个消息的当天,赵洞庭信鸽传令苏泉荡,让他务必击退孔元,打好这第一仗。
  双方大摆阵势,这第一仗的胜负,对士气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将近十天过去,孔元两万大军到岑溪县外二十余里处山丘上安营扎寨。但是,却并未向岑溪发起进攻。
  也速儿大军接近静江府。
  张珏麾下五万大军齐聚,放弃原本驻扎的城池,到宁浦,和天满军汇合。六万大军驻扎宁浦。
  赵洞庭夜里和秦寒、东河里、赵与珞继续探讨局势,忽然发觉有些不妙。
  阿剌罕五万元军牵制岳鹏,似乎是想给兵发岑溪的孔元制造机会,但是孔元却按兵不动,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在房间里,赵洞庭用手指点着地图上的岑溪,问道:“孔元按兵不动,到底想作何打算?”
  因为也速儿这个时候还未到静江,伯颜的每个举动,便都显得有些耐人寻味。
  也速儿不到,不正式摆开架势,实在让人无法预料元军到底打算如何突破赵洞庭的防线。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大军接近静江府,便绝不可能再从广南西路的西边迂回进攻了。他的后勤补给线无法延续这么远,而且,他也不可能这样浪费时间来故布疑阵。
  秦寒、东河里、赵与珞都是低头看着地图沉思着。
  过数分钟,秦寒忽然道:“要是元军先围后攻,我军怕是就麻烦了。”
  赵洞庭的眼眸猛然凝缩起来。
  秦寒这句话如同针似的直直插在他的心里。
  他脑海中极速盘算着双方的兵力配比,是啊,如果孔元并不是欲取岑溪,而是牵制岑溪呢?
  只待伯颜将岑溪往南的宋军全部牵制住,也速儿再分兵牵制张珏和文天祥,梧州岂不是危矣?
  宋军要守城容易,可要出城突破元军防线,驰援其余城池,可就有些难了。
  秦寒这时候看向他,道:“皇上,看样子我们只能将天机、天闲的军马全部调往岑溪了。然后再看元军如何应对,如果他们继续向岑溪城外增兵的话,那肯定就是欲要切断我军七寸,大举进攻梧州!”
  不得不说,元军如果真的是打算先牵制其余城池,然后主攻梧州的话,确实正好击中赵洞庭铁桶防线的短板。秦寒的这个提议极为中肯,赶在元军彻底牵制住岑溪以南的各城之前合军岑溪,到时候兴许还能突破元军,赶往梧州。
  然而,赵洞庭沉吟过后,却是道:“纵是赶往岑溪,又能如何?”
  元军终究是兵力太盛,即便他将全部兵力都调去梧州城,也未必能守得住。
  即便守住,又得有多少损失?
  那样的损失,是现在的南宋根本难以承受的。
  秦寒叹息道:“选择和元军正面开战本来就是个错误。”
  他到现在,都还不认可赵洞庭的对战方阵。以眼下局势来看,宋军完全应该避开元军锋芒才是。
  赵洞庭摇摇头,“不,朕说过,朕不会再做老鼠皇帝。”
  “两万元军就想牵制住岑溪,引我军北上么?”
  他眼睛微微眯起,沉声道:“让张红伟率军往岑溪。同时,命苏泉荡歼灭孔元的两万元军!”
  东河里三人听到这道命令都是懵了。
  赵与珞道:“皇上,天罡军不过万人,让他们主动进攻孔元两万元军?”
  元军骁勇是众所周知的,除去赵洞庭碙州、广西之战以少胜多外,还几乎没有宋军完成过这样的壮举。
  在赵与珞心里,若是有三万宋军,兴许可以歼灭两万元军。但一万宋军,却有送羊入虎口的感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