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绝代凶蟾(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789

  他缓缓举起了一杯酒,放在鼻尖轻轻嗅着,大脑却是飞速地旋转着。
  正在此时,却听得武德真君又道:“可怜我家小张太子,前些年刚刚被玉帝收作了义子,这几年正是顺风顺水,如今却也在为此事烦恼,让我这等做下属的也是羞愧不已啊。”
  对了!小张太子沙天爵!
  云翔终于想起来,是在什么地方听到过卷帘大将的名字了,而与此同时,他也终于找到了对付七杀殿的办法。
  想及此处,他随手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大笑道:“老哥莫急,我已想到了办法,定然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麻烦。既然七杀殿如此死咬着不放,那咱们也只有打疼了他,他自然就会松口了。”
  
第七百四十九章
莫须有
  武德真君是一头雾水地离开双叉寨的,自始至终,他也不知道云翔到底是想到了什么办法来对付七杀殿。
  这倒不是云翔不相信他,而是这个计划之中,牵扯到了一些天庭的绝密之事,知道这些事,其实也未必是好事,说不定反倒还会惹来什么杀身之祸。
  不过,尽管云翔对这计划讳莫如深,但武德真君还是选择了相信云翔,而他的任务也极为简单,就是给小张太子带去了一封信。云翔信誓旦旦地告诉他,这封信只要送到了东天,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掉七杀殿的麻烦。
  其实,这封信的内容也没有什么神秘的,里面只是提醒了小张太子一件事,一件大家早已忽略掉的事情。
  按照当年哮天所说,当年玉帝带着太白金星和赤脚大仙去了西域沙国,邂逅了沙国女王,酒后乱性,才会生出了小张太子。
  后来,玉帝得知了此事,便请国师王菩萨去沙国带走了小张太子,然后派遣卷帘大将去剿灭了沙国,换句话说,卷帘大将可以算是小张太子最直接的杀母仇人。
  然而,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的问题是,赤脚大仙和卷帘大将作为参与者,都是知道这件事的始末的。而按照事件的性质来看,玉帝显然也不可能容许太多的人知道,这样一来,他们两个就是仅有的几个知情者之二。
  那么,问题来了,杨戬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会不会是赤脚大仙或者卷帘大将泄露出去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问题本身,而东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个问题摆在玉帝的面前。
  可想而知,泄露这个消息的人,一定是罪大恶极,因为这不仅仅泄露了玉帝的隐秘,而且还使得小张太子差点沦落成了灌江口的人质,一旦知道了是谁,玉帝肯定会将他千刀万剐,即便是有一点点嫌疑,玉帝也绝不会让对方好过。
  至于如何制造这一点点嫌疑,其实反而是最容易不过的事了。
  赤脚大仙和卷帘大将在天庭多年,有没有私下与杨戬接触过?
  就算没有,那有没有和杨戬的朋友接触过?
  还是没有?那朋友的朋友呢?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云翔一直都明白一个道理,知道太多机密,本身就是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都可能惹来杀身之祸,而云翔所做的事情,只是提醒了他们的敌人这把剑的存在。
  只要东天的办事能力不是太差,想必赤脚大仙和卷帘大将都会迎来玉帝的雷霆之怒,而七杀殿,也会自此失去玉帝的信任,很难再有复起之日。
  按照云翔的猜想,最后背锅的弃子很可能就是卷帘大将,所以他才会因为打翻琉璃盏这种小事被贬下凡间,还要受玉帝每隔七日的利剑穿心之苦。
  不过,这都无所谓了,只要让七杀殿不再去追查去年自己惹下的祸事,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有益无害的,至于卷帘大将本人是否含冤待雪,根本不在任何人的考虑之中,也包括了云翔。
  送走了武德真君之后,云翔方才愕然发现,不但天蓬元帅下凡与自己有关,就连卷帘大将的下场也是自己一手谋划的结果,如果再从五行山下救出了孙悟空,那自己与西游世界的牵扯可就太深了,这又到底是福是祸呢?
  事实证明,东天的办事能力果然不差,不但不差,而且还是出乎预料的好。
  云翔原本只是建议,让他们给七杀殿栽上个莫须有的罪名,可他却没想到,东天居然将事情办成了铁案。
  有灌江口的梅山将军康安裕写下的亲笔书信,供认出当年是卷帘大将酒醉之时,将玉帝那一段风流史告诉了他,还详细地讲出了小张太子的下落。天可怜见,卷帘大将从来都是滴酒不沾,最后居然还落下了个喝酒误事的罪名。
  而且,东天做事也更加干净利落,只是将一切罪名都指向了卷帘大将,并未提及他身后的赤脚大仙。原因也很简单,赤脚大仙的身份远非卷帘大将可比,若是想要扳倒他,便无疑需要更多的准备,可是王母那边,却已经无法忍受更多时间了。当然,些许的连带责任肯定是少不了的,不过并不会伤到七杀殿的筋骨。
  东天只是想要解决问题,而并不想制造更多的问题。
  当这封书信被小张太子呈送到玉帝面前的时候,可想而知,玉帝会是何等的震怒。不
  过,为了不将事情宣扬得人尽皆知,他还是暂时忍耐了下来,直至蟠桃盛宴之日,由武德真君设计卷帘大将失手打落了琉璃盏,他方才将这一番怒火发泄了出来。
  与云翔所知道的结果一样,卷帘大将直接被打散肉身,逐出了天庭,连投胎都不曾安排。
  而且,玉帝似乎恨极了他,不愿他轻易便魂飞魄散,保留了他的记忆,还命人给他随便找了个水妖夺了肉身,最后下令风部,每隔七日以飞剑穿他心口,却不能杀了他,要他永世悔恨,直至无穷无尽之时。
  这是真天庭版的千刀万剐啊,比起凡间来,更要瘆人百倍。
  当云翔从武德真君那里得知了此事之时,也是忍不住喟然叹了口气,这是他预料之中的结果,但他还是忍不住叹息。
  毫无疑问,这是真正的阴谋诡计,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是心狠手辣了,可没想到,东天做事居然比他还绝,直接不留任何的余地。
  还有写下证据书信的康安裕,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一定是杨戬和东天达成了某种妥协,才会让康安裕这么做的,否则的话,作为灌江口中杨戬之下的第一人,他实在是没理由写这样的书信,无论内容是真是假。
  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放在神仙之间依然适用。
  还有,卷帘大将毕竟跟随玉帝多年,可玉帝行事竟然如此决绝,也足以见得君心莫测,其实很难说真的会有什么感情。同样,赤脚大仙自始至终也没有为这个下属说过一句好话,也不过是怕引火烧身罢了,更是令人齿冷。
  说白了,这件事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好人。
  恶人当道,恶人当道啊!
  当然了,这件事到了最后,居然还有一个意外的受益者,那就是武德真君。
  为了防止天河府和瑶池宫以后再有亏空,玉帝新设了一个监宝司,任务就是每年盘查天河府以及瑶池宫的账目,虽然该司的头领监宝将军只是个四品官职,但却是个颇有实权的肥缺,也让许多天官都忍不住眼红心热。
  后来,在小张太子和王母娘娘的共同力荐之下,因为检举卷帘大将有功,这个监宝将军的职务最终落在了武德真君的头上,简直是一步登天,也算是东天对他的嘉奖了。
  自此,云翔也总算是与天庭有了个了断,可以安安心心地当他的绝世妖王了。
  
第七百五十章
灵山城的没落
  三界生灵,以神佛为尊,而神佛之中,有三大盛会最为惹人注目,一者便是天庭的蟠桃会,二者是西天的盂兰盆会,三者便是东天的龙华会。
  当然,由于主办方的不同,三者的影响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蟠桃会乃玉帝与王母所办,与会之人个个有蟠桃吃,有仙女的歌舞观赏,三界生灵无不向往,乃是当之无愧的三会之首。
  相较而言,盂兰盆会乃是本去佛祖所办,虽然吃不到蟠桃,却可以享用佛门的上好香烛,虽无歌舞观赏,却能听到本去佛祖讲经论道,若能领悟些许,倒也不无裨益。
  而且,更难得的是,这盂兰盆会无需请柬,没有什么门槛,无论仙人、凡人还是鬼魂,只要能够按时进入灵山城,就是来者不拒,所以,这场盛会虽然格调上不如蟠桃会档次高,却是三会中最亲民、影响力也最大的一个,深为众生所喜爱。
  至于那龙华会,与前二者相比就要差上不少了,吃的不过是东海诸仙自己种的寿果、火枣,虽然凡人吃了有强身健体之效,对那些修道之人却也不过是美味的食物罢了,东来佛祖佛法虽然也算精深,但讲起经来也终究不如本去佛祖透彻,再加上东海的仙岛星罗棋布,稍不熟悉便容易走错了路,所以也少有人专程去参加,算是这三大盛会中影响力最小的。
  当然,以上说的这些,都是很多年前的情况了。
  自从西天佛军折戟于火焰山之后,玉帝似乎便对西天有所冷落,因此已经少有神仙前去参加了,再加上信徒的大量流失,凡人也不肯再远赴灵山城参会,这盂兰盆会,却早已大不如前了。
  相较而言,东天这些年颇受玉帝青睐,同时龙华会这些年也作出了不少改变。
  会场由海外的东天岛迁移到了陆地上的东莱州不说,也常有天庭的神仙前去庆贺,更妙的是,还增加了海外仙岛上的女仙们的歌舞表演,甚至将东来佛祖的《东来真经》编成了歌舞演了出来,真是朗朗上口,声色俱全,一时间名声大噪,声势已是渐渐压过了西天的盂兰盆会,有了取而代之的趋势。
  七月十五,正是这一年的盂兰盆会,而本去佛祖看着大雷音寺前那巨大广场上盘坐的人群,只觉得意兴索然,心不在焉地讲了一会佛经,便与众神佛返回了大殿之中,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相对无言。
  半晌,他才长叹一声,回头问侍立一旁的迦叶道:“迦叶尊者,今年来盂兰盆会观礼之人又有几许?”
  迦叶尊者略一沉吟,上前奏道:“回禀佛祖,今年的观礼者仍是超过了五万人之众。”
  本去佛祖神色不变,仍是淡淡地问道:“除去灵山城本地之人,又有外来观礼者几许?”
  迦叶尊者道:“仍有三万余人之多?”
  不料,本去佛祖却并不好糊弄,继续问道:“这三万多人之中,又有多少人是你和阿难从周围的城邦强拉来的?”
  “这……”迦叶顿时语塞,偷眼看向佛祖,见他脸上无喜无悲,眼神中却露出不悦之色,只得答道:“回禀佛祖,这三万多人中,大半都是我们从周围拉来的,主动前来者,恐怕也就……也就……”
  “说!”佛祖的话语中尽是不可抗拒的意味。
  “恐怕也就三四千人,而且还多是些老弱的僧人。”迦叶只得老老实实地答道。
  “哼!”佛祖冷哼一声,便如一道闷雷响起,在大殿中盘旋而上,惊得迦叶、阿难二人连忙叩拜道:“弟子自作主张,还请佛祖恕罪。”
  佛祖盯着二人看了许久,方才长出了一口气,道:“罢了,你二人也是为了我佛门的体面,恕你们无罪便是。”
  二人连忙再次叩拜,方才一脸惶恐地站起身来,再次侍立与佛祖身侧。
  佛祖再次长叹一声,扫视殿中众神佛道:“遥想昔年,盂兰盆会之时,总有玉帝亲遣上百天仙来贺,又有天下信众慕名而来,曾有二十万人共宣佛礼之盛景。可时至今日,我佛门凋敝,盂兰盆会上却只有数千百姓来朝,天庭更无半人前来,诸位的供奉也日渐拮据,实在让人感怀良多。若是如此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我佛门正法便无人识得了,不知诸弟子可有应对之法?”
  这话一出,便有华光菩萨上前奏道:“启禀佛祖,我佛门有今日之境况,皆乃火焰山众妖孽一手造成,请佛祖下令再讨火焰山,以雪昔日之耻。”
  众神佛听了这话,都是面露无奈之色,装作没有听到一般,纷纷低头不语。
  华光菩萨乃是火焰五光佛的弟子,而火焰五光佛又战死于火焰山之下,所以这些年来,华光菩萨时时刻刻都想着为师报仇,再讨火焰山之言更是长挂在嘴边,不过稍微有脑子的都知道,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问题,根本就不是能不能打过火焰山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去打的问题。
  当年的火焰山,可谓是兵强马壮,在加上西天手握玉帝的圣旨,若是能一举将其歼灭,自然是有无穷好处。
  可时至今日,平天大圣已经向玉帝臣服,还遣散了大多数妖王,这个时候,就算西天大军把火焰山整个铲平了,也不过是落得个打落水狗的名声罢了,而且还可能会引来天庭的责怪,于时局不但无益,反倒有害。除非佛祖脑子被门挤了,否则当然不可能答应这样的要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7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