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绝代凶蟾(校对)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789

  华光菩萨说完,见众人都沉默不语,连佛祖都是双目微闭,状似入定,只得颓然叹了口气,退了回去。
  这时,望海菩萨出列道:“佛祖,西天今日之境况,一则是因当年火焰山之难,二则也是因为东天那位……”说到这,他话音一顿,偷眼看向佛祖的脸色,见他并无恼怒之色,方才继续道:“因为东天那边锐意改革,苦心经营,方才使得许多百姓都改信了东来教,我西天佛门教徒则是越来越少……”
  “大胆!”“住嘴!”她话还没说完,便听得周围的神佛纷纷怒喝出声,金刚不坏佛怒指她道:“望海,东来佛乃是佛祖弟子,佛法不及佛祖之万一,你竟敢将他与佛祖相提并论,到底是何居心?”
  这话一出,周围众神佛也纷纷出声附和,一时之间,望海菩萨竟已成了众矢之的。
  这时,只听一人道:“望海之言,倒也不无道理,她常在中土行走,对世间之事更加了解,不比我等闭门造车,各位且容他将话说完便是。”
  众人闻声看去,方才纷纷闭了口,各自退了回去不再说话,因为,这说话之人的身份极高,甚至所坐的位置还在佛祖上首,正是三大佛祖之一的燃灯佛祖。
  
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乘佛法
  眼见燃灯佛祖主动为望海菩萨说话,其余众神佛只得纷纷闭了嘴,本去佛祖也开口道:“望海,眼下乃是我西天的大危机之时,你有何建议,不妨说来听听,若是有益,本座自当采纳。”
  望海菩萨行了个佛礼,淡淡地道:“启禀佛祖,建议不敢当,弟子这两年曾游历凡间,便想将这些年的所见所闻说出来,以供佛祖与众位师兄参详。”
  佛祖点头道:“但讲无妨。”
  望海菩萨道:“中土自魏宋南北分治以来,时局动荡多年,百姓难得有片刻的安宁,我佛门与中土道门各有妙法庇佑百姓,原本也是各有千秋。然,东天这些年却也在趁势而起,东来教门一直在费尽心机蚕食我西天信众,只是他们行事历来谨慎,我等一直不曾关注罢了。依弟子所见,即便是没有火焰山之大劫,最多百年,恐怕中土之地也将成为我西天、东天与道门三足鼎立之势了。”
  “哦?竟有此事?”佛祖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道:“你且说说,东天又是如何趁势而起的?我怎的从未听过?”
  望海菩萨低头抿了抿嘴,似乎实在斟酌措辞,半晌才道:“我西天之教义,皆为佛祖所传,以渡人为本,传慈悲之道,堂堂正正,已是传遍三界。
  只不过,如今世事动荡,百姓孤苦无依,这渡人之道,却并不为百姓所喜。东来师兄因势导利,便自封未来佛,经文的本质虽然也是佛祖所传的教义,却皆以救人之道称之。
  一渡一救,虽然只一字之差,效果却是大相径庭。百姓皆向往明日之福,却厌倦今日之苦,所以许多信众都改信了东天,甚至连许多寺院都早已偷偷供奉起了东来师兄的塑像。”
  这番话一说出,众神佛都是大惊失色,一时间议论纷纷,佛祖皱眉道:“望海,你的意思是说,东天的教义还优于我西天不成?”
  望海菩萨忙道:“弟子不敢,只是时移世易,佛祖创教之时,世间本非如此,如今世事变幻,有些教义确已不为人所喜,东天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方能蚕食我佛门信众。”
  佛祖皱眉沉默了许久,方才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还有别的吗?”
  望海菩萨点头道:“有,弟子以为,这传教的方式上,东天也是另辟蹊径。我西天历来讲究堂堂正正,以佛为本,东天却是不然。
  据弟子所知,如今中土广为流传的,有东来教、白莲教、净土教、龙华教等共计二十多个教派,实则都是东天派人传下的,虽然都是以《东来真经》为本,行事方式上却又有不同,借以吸引不同的教众,此法虽然听起来不似正道,却是效果赫然,若是将这些教派的信徒加起来,怕是数量更加庞大。”
  佛祖此时脸色已是阴沉得可怕,冷冷地道:“本座当年便知道东来机变无双,却不曾想过,他这些机变都用在了东天,倒也真是顺势而为。还有吗?”
  望海点头道:“还有,东天有许多海外女仙,便将许多经文教义都编做了歌舞,散播于凡间,如今那些简单的歌谣,连三岁小儿都会唱上几句,那些舞蹈,却早已是各国士大夫最喜赏玩之物了……”
  “够了!”佛祖终于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这些微末之计,便无需再提了,我西天堂堂正正,倒也不屑于去搞那些惹人耻笑的小计俩。那我问你,你既然知道了东天的行径,可想到了应对之法?”
  “这……”望海略一沉吟,偷眼打量了一下四周,见其余神佛都一脸不以为然地看着她,只得道:“弟子愚钝,只能将见闻一一讲出,实在是想不到什么应对之法。”
  她知道,今日说这番话,已经显得太过跳脱了,作为西天极其罕见的女性神佛,恭顺和谨慎才是她本该有的表现,若是再说下去,怕是只能惹来其余神佛的更加不满,所以她也识趣地闭上了嘴,也算是给其他人留下更大的表现机会。
  佛祖最擅洞悉人心,自然对望海菩萨的心思洞若观火,也对她的应对极为欣赏,便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好,望海菩萨能将这些事讲出来,已是极为难得了,若是此次西天能脱得危难,自然少不了你一份功劳。诸位弟子,你们谁想出了应对之法,不妨畅所欲言。”
  普贤菩萨上前奏道:“佛祖,望海菩萨所言极是,如今世事变迁,东天以新佛法传世,我西天也应对佛经做些修改,方能吸引信众,广为流传。”
  不料,这话一出,立时便惹得众神佛议论纷纷,只见清静欢喜佛便上前奏道:“万万不可,佛祖所传之佛法,乃是无上之法,字字玑珠,丝毫不容更改。那东天所传的佛法不过是小道,且不妨容他猖狂一时,我自岿然不动,待得过上些年,天下百姓早晚会明白我西天佛法才是正宗,自然会再次皈依我佛。”
  显然,欢喜佛这种保守派更能迎合大多数人的心思,便有众多神佛纷纷出声附和,一致认为佛法当以不变为原则。
  佛祖此时却一直沉思不语,直至众神佛的议论之声慢慢低了下去,方才转向一旁的智慧胜佛道:“智慧胜佛,此事你如何看待?”仅从名字上便不难判断,这智慧胜佛其实才是西天真正的智囊,相比其他人,佛祖对他的意见才最为重视。
  智慧胜佛不紧不慢地道:“启禀佛祖,弟子以为,欢喜佛之言乃是大道至理,不过普仙菩萨之言却也不无可取之处。我佛妙法虽然不怕时间来检验,但若短期内信众减少,不但会断了诸佛的供奉,恐怕还会使得天庭更加冷落我西天,实非三界之福。弟子建议,将他们二人的意见结合一番,取二者所长,才是最妙。”
  佛祖听了这话,顿时双眼一亮,忙道:“如何取二者所长?你且说来听听。”其余众神佛此时也是眼光灼灼地看着智慧胜佛,佛法当然不能更改,供奉自然更是不能断,如何能够不偏不倚地解决这个问题,才是大家最为关心的。
  智慧胜佛扫视了众人一眼,胸有成竹地道:“眼下渡人之佛法,自然要分毫不改地保留下来,弟子肯定佛祖再创新佛法传世,以应对中土之困局。”
  佛祖目露恍然之色,眯起了眼睛,淡淡地道:“那按你的意思,这新旧佛法又该如何区分呢?”
  智慧胜佛道:“如今之佛法,可命名为小乘佛法,仍在西域流传,至于新创之佛法,当为大乘佛法,借以吸引中土之信众。”
  这话一出,众人都忍不住暗暗点头,如此一来,既保留了佛门固有的势力范围,又针对中土做出了改变,可谓一举两得。
  佛祖也点头赞道:“此计甚妙,那这大乘佛法,又该以何为根本呢?”
  智慧胜佛道:“望海菩萨说过,中土动荡不堪,定然恶人横行,饿殍遍野,小乘佛法的渡人之道已不适用,那佛祖这大乘佛法,就以渡鬼为根本吧!”
  “好!”佛祖忍不住与燃灯、药师二祖交换了一个满意的眼神,抚掌赞道:“凡人终有一死,死后便会成鬼,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尽数难逃这一劫。渡鬼之道,比起东天的救人之道更为贴切,这大乘佛法,就以渡鬼为本。”
  
第七百五十二章
写经难
  智慧胜佛的建议,自然是得到了所有神佛的一致拥护,所有人都坚信,大乘佛法成书之日,就是西天复起之时,毕竟,燃灯、药师、本去三位佛祖的佛法修为在那摆着呢,这也是西天最大的财富。
  本去佛祖自己也是信心满满,遣散了众神佛之后,便与燃灯、药师二祖商议起了细节。
  佛经以藏为单位,一藏即五千零四十八卷,九为数之极数,按照他的计划,这大乘佛经当分为九藏,由潜入深地阐述了生死轮回之道及渡鬼之法,三位佛祖相信,只要这样一部真经问世,定然会震惊三界,到时东天那些宵小之辈,也就再无立锥之力了。
  九藏真经,三位佛祖,这样倒也好分配工作,每位佛祖负责编写三藏经书,凑起来正好是九藏,也算是集佛门之大成了。
  商议直至深夜,三位佛祖方才踌躇满志地返回了各自居住的殿宇,开始着手编写经书,誓要在三年内完成整部大乘佛经,再行力挽狂澜之事。
  然而,事实证明,世上的大多事,做起来都要比说起来困难一些。
  遥想当年,佛门刚经历了一场大劫难,三位佛祖带领数十弟子草创灵山城,那时的西天,要人没人,要钱没钱,三位佛祖花费三年时间,编写了小乘真经十二藏,三界修士但凡看到的,无不拍案称绝,自此灵山城投者云集,慢慢发展成了如今的规模。
  然而,现在的情况和当时一样吗?当然不一样。
  西天就算再没落,仍有神佛、菩萨、罗汉、珈蓝、比丘尼、比丘僧、优夷婆、优夷塞过万人,在西域仍是最大的宗门,每年的供奉还是个天文数字。你让这个时候的三位佛祖再去青灯陋室,奋笔疾书,可能吗?
  一年后,当三位佛祖再次齐聚大殿之中的时候,都是面面相觑,一脸尴尬之色。
  大家各自报了一下成果,这一年里,燃灯佛祖写了七百六十字,药师佛祖写了一千一百字,本去佛祖更干脆,一共就写了九个字,除了一个标题,就是“佛曰”两个字。
  三人一商量,都觉得肯定是之前的计划有问题,九藏真经可是四万五千多卷,这么大的数量,实在不知该如何落笔,怎么灌水也灌不出这么多字数啊。于是乎,本去佛祖当场拍板,大乘真经的数量还是要简明扼要,就改成三藏了,一人一藏,大家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
  三藏不少了,多少是个多啊?
  又是一年过去了,这一次大家的成绩强了不少,合计已经超过一万字了,当然,比起三藏这个数字,肯定还是九牛一毛。
  还是不行啊,念了几千年的小乘真经,大家的创作思路早就被禁锢了,要想整出点新东西来,难啊!
  这一年算是又荒废了,三人一合计,这样也不是办法,编写大乘真经可是天大的事,无论如何不能这么耽搁着,必须想个办法推动下去才行。
  所谓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如今灵山城神佛也不少了,平日里听多了三位佛祖讲经说法,就算水平差,也差不到哪去,长江后浪推前浪,这编写大乘真经的宝贵机会,还是让给年轻人吧,他们这三个老家伙,就负责把把关就行了。
  三人计议已定,便连忙召集了众神佛前来商议,结果把这决定一说,众人全都傻眼了。
  大乘佛法可是要送去中土传道的,质量怎么也不能比小乘佛法差多少,编写难度肯定是突破天际的,万一编好了,荣誉是整个西天的,可要是编不好,传不出去,谁能负起这个责任?这种活,谁敢接?
  更何况了,这年头,但凡不是缺衣少食的,谁愿意关家里码字啊?
  实在没事干,去西域各城邦的寺院里吃吃接待,随便说几句废话就有一堆人哭着闹着要签名,这样的生活它不香吗?再不行,这两年佛缘香榭可一直在打折促销,还能三人同行一人免单,只要不是冲着那几个头牌去,倒还真不是消费不起……
  无量寿佛反应最快,第一个冲上前奏道:“佛祖,这几年里,曲女城的皇恩寺一直邀请弟子前去讲经说法,弟子已经答应了,准备常驻皇恩寺,为我佛传经颂道,编写大乘真经事关重大,弟子只怕分心二用,力有不逮。”
  本去佛祖微微一点头,尚不及说话,便见欢喜佛也道:“佛祖,说来也巧,弟子与他一般无二,应金平府郡守夫人所请,要去讲经三年。”
  有他们二人开了头,其余神佛也不再观望,忙抢着上前奏报。
  “弟子需前往玉华州讲经五年。”
  “佛祖,狮驼国的妖族虽然冥顽不化,但弟子已立下宏愿,不劝其诡异我佛,誓不罢休!”
  “这个……佛祖,弟子前几日在城墙处发现了一大老鼠,这个……所谓众生平等,弟子想试试,能不能以佛法将其感化,使其不再盗窃粮草。”
  “佛祖,弟子……”
  一时间,满殿神佛都成了大忙人,好像在这里多耽搁一刻,就会耽误佛门振兴的大业一般。
  “够了!”佛祖怒吼一声,怒指众神佛道:“本座不管你们有什么天大的事,明年今日,若是谁不能交上来十卷经书,本座定会让他追悔莫及。”说完,他一挥袍袖,便与另两位佛祖转身离去,丝毫不去管身后那些哀求之声。
  又是一年过去了,众神佛纷纷上交了新出炉的经文,可三位佛祖一看,却是气不打一处来。
  说是大乘真经,可分明就是在以前的经书前面加了“大乘”两个字,比如什么《大乘金刚经》《大乘孔雀经》,里面的内容却是换汤不换药,别说他们了,随便找个庙里待过几年的和尚都糊弄不过去,要是敢拿去中土传道,还不得被人笑掉了大牙?
  更可气的是,许多神佛的经书内容居然出奇的雷同,比如慈光佛和智慧胜佛,他们的经书除了标题,几乎是一模一样,连错别字都错到一块去了,这可就不能用巧合来解释了……
  所谓法不责众,面对这么多弟子的消极怠工,三位佛祖也是颇感无奈,正当他们彷徨无措之时,却还是智慧胜佛上前奏道:“佛祖,咱们这大乘真经说是要以渡鬼为根本,可众位师兄弟终究都与鬼魂接触太少,难免文不对题,弟子以为,不如将此事交予专业之人来办理,如何?”
  佛祖顿时眼睛一亮,忙问道:“你的意思是……”
  智慧胜佛呵呵一笑,道:“幽冥菩萨已经在地府待了几百年了,说到鬼魂,想来他才是最熟悉不过了,若是由他来撰写大乘真经,定然不会出什么岔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7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