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白垩纪(校对)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555

  张晓舟在重建盐矿和参与事故调查的过程中详细地调查了事故发生之前的情况,一些人吞吞吐吐想要掩盖真相,但也有一些人面对着同伴死亡的事实,破罐子破摔的地自己所知道,所经历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情况糟糕得出乎张晓舟最糟糕的预料。
  当他从何春城那里第一次知道守卫和囚犯之间的问题时,他心里本能地马上联想到了之前曾经看过的那些关于监狱的电影和电视剧,但他觉得,联盟的监狱不至与此,但真正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之后他才意识到,问题远比他最糟糕的想象还要严重得多。
  因为他的忽视,这些被迫困守在这个小小的山谷中的人们,可以说是联盟活得最糟糕的一个群体。
  这不仅仅是因为生活环境的恶劣,更多的,是看不到任何希望后带来的那种绝望心情所带来的黑暗。
  一些守卫做出的事情甚至足够把他们也送到这个地方来服刑,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当意外发生后,事情也许不会马上就向着最糟糕的,无法收场的局面发展。但张晓舟无法去苛责这些人,他们本来都是联盟当中最优秀的一批人,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也不会成为盐矿守卫的一份子。
  但现实却让他们在不长的时间内变成了这个样子,对于张晓舟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件可以用任何理由推脱或者是解释的事情,除了王永军、王哲、严烨这三个盐矿直接管理者的严重失职,他作为联盟主席,也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
  盐矿再继续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但这里已经是整个联盟最适合用于关押囚犯的地方。
  与世隔绝,具有基本的防护设置和条件,便于安置。如果不把他们安置在这里,联盟就必须重新建设另外一个地方,而那几乎不可能。
  “我们流放他们。”张晓舟这样说道。
  “流放?”人们有些意外,但这并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流放一直都是人类历史上严重的刑罚之一,在古代,把一个人从熟悉的环境流放到遥远而又偏僻的地方一直都是最重的刑罚之一。现代当然不在有这样的刑罚,但在安澜大厦时期,公约中同样有过可以将犯罪者驱逐的内容。
  “我认为这并不现实。”梁宇说道。“姑且不说后勤补给的问题,你怎么保证他们老老实实地留在流放地?派人去盯着他们?那和现在把他们关押在盐矿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条件甚至更艰苦,也更容易出事。守卫派少了,无法保证他们的安全,人派多了,我们哪儿来那么多人手?如果不派人去盯着他们,那他们偷跑回来,甚至是对联盟造成严重的破坏又怎么办?丛林里的危险性那么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会愿意接受这样的处罚。”
  “这本来就是一种刑罚,不需要获取他们愿意。”张晓舟说道。“就像你说的,联盟的外部世界充满了危险,丛林就是天然的围墙和看守者,不需要再派去更多的人看守他们。至于后勤补给,除了基本的工具和武器,第一批粮食,我不准备给他们更多的东西,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我们将定期派人去巡视,同时也给他们带去食盐等东西,但不白给,而是让他们以自己的收获来换取。如果有人离开流放地,那他们就丧失了换取这些东西的机会,并且将受到通缉。”
  有一些人还在懵懂,但已经有人大致上明白了张晓舟的设想是什么。
  “如果他们自相残杀呢?”武文达问道。“没有管束,这样的事情必然发生。”
  “如果他们学不会合作,学不会劳动,那他们将要面临的只有死亡。”张晓舟答道。“我们将会把他们分成五到八人的小团队,分开安置在联盟北部广大的沼泽和丛林当中,直到山脉脚下的那个瀑布。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都将控制在五公里以上,甚至更远,相互之间不知道彼此的存在,这将让他们彼此之间很难有机会接触。在那样的情况下,每一个成员都将是重要的财富,一旦失去,就意味着团队力量的极大衰弱,甚至让团队无法生存。同样,任何一个人偷懒不干活,都意味其他人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不会被其他人容许。他们将变成一个个极小的部落,不拼命工作就无法活下去的小部落。当然,我们在安排人选的时候也必须有所考虑,不能把有着深仇大恨的人安置在一起或者是相邻的地方,尽可能让他们有合作的基础。”
  “如果我们不提供后勤补给,那他们吃什么?”
  “我们会在他们出发前教他们如何砍伐树木,剥树皮,那样的话,即便什么都弄不到,他们起码可以靠吃树皮粉、树叶和草根活下来。我们将教他们学习分辨哪些植物能吃,哪些不能吃,教会他们如何抓虫子,捕鸟,设置陷阱捕捉动物或者是捕鱼,我们甚至可以教他们种植玉米、番薯和蔬菜,给他们种子和工具。”
  “就像烈焰冒险团在果林那里做的那样?”武文达问道。
  “不错。”张晓舟点了点头。
  如果没有看过、听过严烨的汇报,他或许也不会萌生这样的念头。但烈焰冒险团的成功已经说明,只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少数人在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和具备相应知识,有一定后勤支持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活下来。
  张晓舟相信这些人当中没有完全的无辜者,也许他们没有亲自动手杀死守卫,但他们没有制止,反而推波助澜,足以说明问题。
  但联盟无法杀死他们,因为没有直接证据,而联盟也没有办法一次杀掉他们这么多人,同样,联盟也没有办法选派出另外一批守卫来管理他们,更没有办法保证事情不会恶化到之前的那一步,那么,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活下来,也许就是最好,也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没有人监督,但生存的欲望自然就会逼迫他们去努力工作,因为他们如果不努力工作,就会挨饿,甚至是饿死。
  没有去制止他们欺凌弱小,但联盟不会随便给他们补充人手,更不会随便调动其中的人员。如果他们学不会合作,学不会相互照顾和帮助,那他们的生活就会非常艰难。
  如果他们离开流放地,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残酷的自然环境和猎食者。联盟的精锐在配备了最好的装备的情况尚且损失惨重,他们这些只有基本生活装备的人又有多少能在丛林中跋涉,并且活着跑回联盟?即便他们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回到联盟,联盟外围的安全保卫人员也应该能够发现他们。
  张晓舟决定推动一条流放法令,而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条款就是,一旦发现被流放者离开自己的流放地,那他面临的结果就只有一个。
  警告,学习班劳动改造,伐木营地服刑,盐矿服刑,流放,死刑,这是张晓舟新的构想,联盟将不再设二十年以上的徒刑,而以流放取而代之。而死刑,也必须成为联盟刑罚体系的一部分。
  这些第一批被流放的人当中,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不能适应这样的生活而死去,但张晓舟也相信,这些人生存和开辟的这些地点,最终将连成一条条通往北方山脉的线,进而变成一条条通道,最终让通往北方山脉的这些地区被渐渐征服,最终,人们也必将征服那座山脉。
第七百三十七章
法案(上)
  在委员会上,反对的意见明显比张晓舟与自己的同伴们讨论的时候要多好几倍,但最终,张晓舟还是说服了委员们。
  囚犯们的意愿和安全性是最大的问题,这些人都是穷凶极恶之徒,但于此同时,他们又极度胆怯,他们不敢加入到赎罪团里去替自己减刑,但却又对自己的现状不满,甚至是因此而绝望。
  这样的矛盾同样在出现在对于流放的争议上。许多委员认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变相的死亡,对于丛林的恐惧将让囚犯们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安排,但同时也有委员认为,这些人将会伺机逃回远山,进行破坏和报复。
  但这两种看法其实极其矛盾。对于丛林极度恐惧的人,又怎么可能离开相对安全的流放点,冒着极大的死亡的威胁跑回联盟来进行报复?如果是有这种勇气的人,早已经报名参加了冒险团。
  “风险当然存在,但与把他们留在远山,留在盐矿相比,将他们流放所面临的风险和问题要远远小得多,我们所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资也要小得多,当然更重要的是,这将让我们熟悉了了解通往北方的道路和环境,最终征服那个地方,拿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与他们偷跑回来搞破坏的风险相比,我更担心士兵们定期巡回于各个流放点时路上所面临的危险和困难。但这可以和联盟常备军的训练结合,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减少人员和物资的消耗和投入,经过我们的计算,要比把这些人留在盐矿好的多。”
  “那盐矿怎么办?”一名委员问道。
  “盐矿将继续作为十年以下刑期的轻刑犯的服刑地点,事实上,将这些重刑犯流放之后,剩下的囚犯刑期大多数都是八年以下,其中百分之六十五以上是五年以下。盐矿的减刑政策对于重刑犯没有任何吸引力,但对于这些人却意义重大,他们在伐木营地服刑时就相对便于管理,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管理者,工作效率也更高。”
  以联盟当前的发展情况,在流放沐东村的这批人之后,产生重刑犯的机会也非常少,这个法案几乎可以说是专门针对他们这些人的一个临时性的法案。
  “如果他们老了呢?他们现在可以靠五六个人的小团队养活和照顾自己,但等他们老了呢?”一名女性委员问道。“我们就这样把他们丢在丛林里,让他们自生自灭?”
  联盟自己的老龄化问题都很难解决,现在又怎么可能有精力去考虑这些重刑犯的养老问题。但张晓舟还是点了点头:“未来根据他们在流放地的作为,我们将会酌情考虑合并或者是给予其中一些表现良好的人减刑的机会。现在说这个还早了一点,但我们肯定会想出解决办法的!”
  但委员会还是对《流放法案》进行了很多讨论,在张晓舟最初提出的方案上进行了许多修改,最终才表决通过。
  最终颁布的《流放法案》的几个基本要点是,流放法案是针对十年以上的重刑犯一种强制手段,流放地点应该根据刑期的长短和具体的犯罪内容进行考虑和安排,相对罪行较轻,刑期较轻的罪犯,应该优先安置在生存条件较好,距离联盟较近的区域,而罪行严重但不到死刑的罪犯,则安置在距离联盟更远,生存条件更差的地区。联盟应帮助被流放者建立基本的生存条件,给予他们基本的丛林生存培训,并且允许被流放者以自己劳动的产出物换取后续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资。
  流放地距离联盟最近的实际控制点至少应该在十二公里以上,每个流放点之间的距离同样应该在十二公里以上。在丛林中,这样的距离即使是受过训练,有着丰富丛林行军经验的士兵也要走两天。
  被流放者有权在有限的条件范围内选择自己的流放地点,并有一次调换流放点的机会。被流放者可以向巡查者举报同伴的不法行为并可因此获得减刑。其他减刑的途径是:连续五年内没有任何违反《流放法案》细则的行为;足额向联盟缴纳满足《流放法案》细则规定的物资;发现联盟所需的矿藏、植物或是动物;救助在流放地内遇险或者是迷路的联盟成员,并且得到联盟裁决庭的调查认可。
  流放者年满五十岁,可以申请到条件更好的流放地生活。流放者刑期低于十年,且已经在流放地居住五年以上,流放期内没有违规记录,可以申请到盐矿或联盟下属的其他强制监管单位服刑,按照剩余刑期的三分之二服刑。
  被流放者可以在流放点三公里的范围内自由行动,从事伐木、种植、狩猎等活动,但如果被联盟巡查者发现有故意离开流放地,试图与其他流放地的囚犯联络,或者是试图向联盟方向移动,将遭到逮捕或者是通缉,刑期加倍乃至处以死刑。流放者在受到通缉之后将可以被合法杀死,任何活捉或者是杀死他们的联盟成员都将受到表彰并且获取奖金。
  流放者的其他重罪包括欺凌乃至杀死同伴,袭击进入流放地的联盟成员,故意纵火或者是污染水源地等等,一经举报核实或者是被巡查者发现,最低将被处于三年以上的加刑,调到生存条件更恶劣的流放点或者是新流放点,乃至死刑。
  在囚犯家属的多次请愿下,《流放法案》在颁布后增补了两个条款:被流放者在被流放地居住五年之后,如果表现良好,其家属可以向联盟提出申请,自愿到被流放地与其一起生活,由此产生的危险和后果由其自行负责。被流放者如果在某个流放地长期服刑至刑期结束,可以向联盟政府提出申请,将其流放地转化成为受到联盟法律保护的个人财产,上限为每人一百亩。
  这两个条款的增设和确定让《流放法案》中的开拓意图彻底暴露,也正因为如此,在此之后,人们事实上都把它称为《开拓法案》。
第七百三十八章
法案(下)
  在念完漫长的名单之后,武文达终于说出了联盟对这些人的处置手段。
  “以上人员全部被判绞刑!三天后执行!”
  犯人们马上骚动了起来。
  “安静!安静!”
  守卫和几个冒险团的成员们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棍棒,但这样的结果或许也早就在犯人们的预料中,而且武文达的这句话虽然惊人,但同时也表明了他们这些没有被提到名字的人应该不用死了,所以人们曾经担忧的骚乱并没有发生。
  “在宣布对你们的处理方案之前,先由你们都很熟悉的严烨给你们做一个报告!所有人都要认真听!这和你们的出路有关!多听进去哪怕一个字,你们的日子也许都会好过得多!”武文达站在台上继续说道,随即对着站在一边的严烨点了点头。“严烨,你来吧。”
  严烨对于联盟安排给自己的事情其实并不情愿,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这些人全杀了也不可惜,隔一个杀,至少也会放走四五十个凶手。
  但他没有办法拒绝钱伟、武文达和吴建伟三个人同时来找他提出的要求。钱伟无所谓,可武文达和吴建伟在他最落魄最灰心的时候都还一直想要帮助他,他没法拒绝他们的要求。
  于是他只能把自己之前在果林的经历尽可能详细地写下来,然后在这里讲给这些即将走上类似道路的囚犯们听。
  其实他非常不爽。
  联盟这样的做法,让他感觉自己在果林做的事情变成了一种很低级的,只有囚犯才做的事情,虽然知道自己和这些犯人的待遇完全不同,但他就是觉得不舒服。
  大多数犯人都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对于他们枯燥乏味的生活来说,听一听这样的冒险故事也算不错,但严烨主要讲的并不是和那条巨鲵战斗,或者是外出狩猎的事情,而是每天枯燥乏味的工作,这让大部分人很快就没有了兴趣。
  但严烨最后告诉他们的收获还是成功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肉干、鱼干、烟熏肉、油脂、虫粉、果干和果酒,还有羽毛、皮革和兽筋,他们虽然不知道联盟的物价是什么,但这么多东西在白垩纪的这个世界里,不管放在什么地方应该都算得上是巨额收入了。
  不过,讲这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何春城等人的脸色却已经阴沉了下去,他们当然可以猜到这是什么意思。
  果然,在严烨从讲台上走下来以后,武文达再一次上台,随后向他们宣读了联盟新颁布的《流放法案》,并且进行了简要的解读。
  “你们将成为这个方案的首批被执行者,所有人!”
  人们终于彻底乱了起来,但武文达抽调了足够的人手,甚至不惜借用了所有冒险团的成员,他们的骚乱很快就被平息了。
  “求求你们,不要这样做!”
  “你们这是借刀杀人!”
  “我是有功的!我是有功的!”
  各种各样的叫喊声却一直持续着,直到十几分钟后,人们才终于让这些人安静了下来。
  “你们刚刚已经听过严烨的事情了。”武文达说道。“他们六个人,仅仅是一个月的努力就得到了这么多的收获,而且毫发无伤,你们怕什么?”
  囚犯们现在根本就不相信严烨之前所说的那些事情,之前听故事的时候他们只觉得不够惊心动魄,太过于平淡,但现在,他们却觉得那已经很惊人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