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梦(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264

  “左卫门尉殿下击破武田家偏师,讨取山县昌景,武名不日将传遍东国,真是可喜可贺!”平岩亲吉在马上欠身一躬,“可惜没能与殿下并肩作战,实在是遗憾啊!”
  “平岩殿下,我们现在不就是在并肩抵抗武田家吗?”我努力露出一个笑容,继续问我关心的问题,“冈崎殿下没有回去,是否路上出了什么变故?”
  “不是路上出了变故,是冈崎城。我们在半路上听水军的人说,冈崎城的城门,已经被马场信春的五千人围住了。所以,妾身和冈崎殿下觉得无法进城,还不如来寻找殿下一同回去,或许能帮上一些忙……”井伊直虎笑着解释道。
第一百七十章
武田退兵(下)
  “的确是帮到了大忙了!”我叹道,信步走到河滩边。这里遍布着大量赤备骑兵及战马的尸体,有些战马没有死透,躺在地上咴咴哀鸣,努力用嘴拱着主人的遗体,情形十分令人感慨。
  “这些都是被铁炮击杀的吧?”井伊直虎向以骑兵见长,看见这一幕,忍不住起了些兔死狐悲之叹,“那么说,骑队真是过时了,名震东国的武田赤备,在野战中也免不了被铁炮克制……”
  “我的看法刚好相反,”我摇了摇头,“此战,我占据地形之利,以最新式的铁炮对付赤备,却还是被他们成功的突入了阵中。如果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本阵几乎就要完全崩溃,而八百铁炮队自然就无法幸免了……是我见识不足,太低估了骑兵的力量啊!”
  “左卫门尉殿下太苛责了,”德川信康倒是对我佩服不已,“以不到四千人硬抗强悍的武田军,能够讨杀过半,这真是不可思议的战绩。”
  “冈崎殿下过奖。”我随意的回答说,努力寻找着山县昌景的遗体。
  “在这里!父亲大人!”井伊宣直大声叫道。
  我们一行连忙走了过去,然后看见了一位大将战没的尸身,显然就是山县昌景了。他身着红色威之大铠、头戴锹形前立鬼面星兜,星兜的额间装饰着一枚黄金丸花菱,正是山县家的家纹样式。在他的身上,伏着两名身着红色具足的侍从,似乎是最后关头替他阻挡铁炮的。即便如此,山县昌景的身上依然分布了七八处弹痕,有两处都击中了胸前要害。
  我取下他头上的星兜,递给井伊直虎。
  “这是要赐给妾身吗?”她没有动手来接,只是奇怪的看着我,“可是,妾身并没有立下讨取山县昌景的功劳呀。”
  “已经差不多了……我相信你本来有这个机会的,”我把星兜放到她手上,“我决定,以你的这支骑队为班底,组建一支千人的骑兵,名字叫做‘井伊赤备’……这顶星兜,就作为你的马印吧!”
  “是!殿下!”井伊直虎郑重的点了点头。
  “要记住,这支井伊赤备,是覆灭了一支武田赤备后组建的啊!”
※※※
  当日下午,我们用薙刀顶着山县昌景的首级,汇合了东三河吉田城、野田城、深沟城、藤井城等处的军势,以及临时收拢起来的数百冈崎城人马,直接前往武田家在东三河的据点长筱城。守备这座城的,是山县昌景的嫡子山县甚太郎昌次以及城主菅沼正贞,大概是已经从逃回的足轻口中得到了矢作川之战的战报,城头的守军如临大敌,气氛非常紧张。
  我不想作无谓的战斗,直接提出了保留全城性命、归还山县昌景尸身的条件,要求他们退出长筱城。面对由我率领的四千得胜之师,以及作为前主家少主、率领四千三河军势的德川信康,菅沼正贞首先屈服了,跟着山县昌次退往南信浓。和他一同归附的田峰菅沼家和作手奥平家,听说山县昌景大败讨死,武田家退出东三河,连忙往长筱城送来人质,向我和德川信康表示降伏。
  由于这座城扼守南信浓至西三河的要道,而且靠近远江,和滨松城的直线距离不到二十公里,德川信康和平岩亲吉接受了我的建议,让丰川下游野田城的菅沼定盈往上游前移位置,率本部数百足轻负责守备这一要城。
  平定了东三河北部,我和德川信康率七千余联军回到冈崎。得知山县昌景部覆灭,马场信春已经引军离去,前往远江和武田信玄的主力汇合。至此,整个三河国重新回到了德川家的控制之中。
  但是,加上五千北条援军,武田家总军势依然高达两万五千人,所以情形依然不乐观。按照水军的情报,武田信玄已经率军往西而来,进入东三河渥美郡,团团包围了东三河旗头酒井忠次的吉田城。这座城位于丰川下游和朝仓川合流之处,是从远江进入西三河的要地,而且从吉田城溯丰川往上,就可以到达东三河中部的野田城及北部的长筱城,然后进入南信浓国。
  由于酒井忠次前往滨松城,嫡子本多家次(家康表弟)年方九岁,吉田城目前由南边渥美半岛田原城主、领渥美郡两万两千石领地的本多广孝驻守。本多广孝是德川家谱代宿将,能力出众,在东三河的地位仅次于酒井忠次。他手下的兵力,包括土井众、吉良众和田原众等一百一十五骑,以及本家数百足轻,再加上城中及附近豪族,总兵力大约在两千人左右。德川信康认为兵力不足,无法阻挡武田家大军,于是再次把冈崎城托付给我,与平岩亲吉二人率东、西三河的五千援军前往支援。
  到了这时候,德川家就有了五个支撑点,处于一线的是西远江的滨松城、东三河的吉田城和长筱城,另外还有西三河的冈崎城和东远江的高天神城作为纵深,形势一下子安稳了下来。
  再想到信长即将抽出兵力……我觉得,如果我是武田信玄的话,应该考虑撤军的事情了。
  事实上,武田信玄上洛,本来就非常的勉强,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可能成功。从甲斐到京都,路程既遥远又难行,正如当时的绯谐书《犬筑波集》所记载的时人讽刺之语那样,“都より甲斐への国へは程遠し,おいそぎあれや日は武田殿”(可以理解为水中捞月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成功击破织田家,也无法保证对京都的控制。或许,足利义昭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选择和他合作,毕竟他正试图控制畿内各国,肯定不愿意再有其他势力介入其中。
  我甚至觉得,武田信玄此行,正如他所宣示的那样,确实只是为了“讨伐佛敌”,打倒织田家而已。他大概是看出了胜赖的威望和才识不足,并且觉察到了信长的勃勃野心,所以才想在死前除去身边这个最大的威胁,从而为武田家赢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吧!至于上洛云云,应该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他已经自知时日无多,以他的睿智,肯定会看出武田家控制畿内的难度,也肯定会想到,即使侥幸压服了畿内,一旦他本人身死,立马就是分崩离析的结局。
  不知道信玄到底会怎么做呢……
  很快,从东三河传来了消息,武田军开始围攻吉田城。
  这一攻就是近半个月,从元龟三年一直攻到了元龟四年,只是进展却十分有限。看着他们这样虚耗时间和军粮,我感觉非常奇怪,以武田信玄的性格和谋略,不会下出这样的缓手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武田信玄又在玩那套“暗渡陈仓”,明攻吉田城,实际却打着别的主意,而最可能的目标,就是扼守东、西三河与南信浓通道的长蓧城。
  为此,我特地向菅沼定盈处派去信使,询问他是否发现武田家的踪迹,可是他却回复说毫无动静。
  综合这些相关情报,我心中忽然涌起一个大胆的猜测:武田信玄会不会是发病了!?
  仔细想了一阵,我觉得这个可能性极大。正因为武田信玄不能理事,武田胜赖和其余重臣们无法决断,又不能贸然撤军,才会在吉田城下这么耗着。
  或许,我可以出兵试探一下?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然后又迅速被我否决:如果武田信玄没病,我岂不就是自投罗网了吗?这个可能性并不是没有的,对手是武田信玄这样的人,就时刻都要留个心眼,不能贸然行动。
  而且,这是德川家的事情,我实在没必要那么卖力,更没必要拿自家的实力去冒这个险。之前在东三河的那一仗,在我来说很有些不得已的成分,大部分是为了自身和自家军势的安危。结果虽然覆灭了山县昌景部,自身却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连自己最亲信的侍卫队和马廻众都有数十人的损失。这样的血战,有一场就够了,就已经极大的帮了德川家的忙。
  既然这样,那么就在冈崎城里继续待下去吧……
  我就这样一直待着,不时和三重郡或淡路国方面联系一下,有时候也接受德姬的邀请,和直虎一起去见见她。
  信长那边的消息,也在不断的传来,而且大部分都是坏消息:信长的姑母、已故岩村城城主远山景任的遗孀岩村殿,为了保住自己和养子御坊丸的性命,下嫁给攻下城池的秋山虎繁,让武田家在东美浓站住了脚跟;山城半国守护代山冈景友接受足利义昭的命令,在南近江集结兵力,进攻留守的柴田胜家;河内半国守护三好义继也加强了对畠山昭高的攻击,畠山家的守护代游佐信教眼见信长背运,直接将作为信长义弟的家主畠山昭高杀害;摄津大豪族池田知正接受了细川藤孝的游说,也站在义昭这一边,向亲信长的和田惟长宣战,然后和田家分成了信长和义昭两派,家主和田惟长担心遭到畠山昭高那样的待遇,抢先将作为后见役的叔父和田惟增杀害,并且和家中第一重臣高山家发生争斗,结果身受重伤逃往堺町;另外,丹后一色家藏匿了比叡山烧讨后逃出的僧人,并且响应武田家的号召,和信长走向了敌对……
  好在一月末的时候,长岛剩下的三城中军粮告罄,大量信众沦为饿殍,终于彻底的被平定了下来。听到这个消息,我虽然不认同信长的做法,也不免为之而庆幸,因为信长终于能够抽出主力军势。
  二月初,信长留下织田信忠和稻叶良通驻守岐阜,亲率三万军势进入了三河国,经过冈崎的时候,我的一万军势也加入了,四万人浩浩荡荡的向吉田城开去。
  听到这个消息,围攻了吉田城一个半月的武田家无奈的退了。他们撤去吉田城的包围,经过滨松返回了二俣城。不仅如此,北条家甚至脱离了联军,直接回了本家领地。
  这时,我终于可以确信,武田信玄的确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再顺利指挥军势。长期围攻吉田城,大概是武田胜赖及重臣们商议的结果,目的在于维持住信玄争取到的积极态势,期待他的病情康复后继续攻击——可是,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像这样顺着来路返回,等于是承认攻略失败,不仅无法降伏德川家,而且被织田信长逼退了回去。和历史上攻下野田城、走长蓧城回归信浓的积极路线相比,无疑要丢脸得多。但是,如今长蓧城和东三河北部都回到了德川家手中,那一条路线已经被封死了,在这种情况下,武田家认输退出,也是无可奈何的举动吧!
※※※
  离开吉田城前往滨松之前,信长把我召到本丸主天守。
  “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了,”他首先肯定了我的成绩,然后又说道,“有几个问题,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主公垂询,自当知无不言。”我回答道。
  “唔,”他点了点头,“关于三方原之战,你有什么看法?”
  “臣下认为,根本没必要打这一仗。”我坦率的回答说。
  “哦?你的意思是说,家康的眼光有问题吗?没有你这么高明?”信长的口气中带上了一丝嘲讽。
  我欠了欠身:“臣下不敢这么狂妄……只能说,是各人的立场不同吧!”
  “这话怎么说?”信长似乎有了一些兴致。
  “臣下的意思是,以臣下及本家的立场来说,紧守滨松城、拖住武田军是最有利的,这也是臣下临行前主公交待的事情,为此,臣下派水军向三河殿透露过了主公的这一期望,并且主动进驻冈崎城,免除三河殿对西三河及家中嫡子的担忧……但是,以三河殿的立场,自然不希望武田军进军三河国,也未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本家身上。”
  “也就是说,家康既不相信我,也不相信你啰?”信长的理解非常锐利。
  “这个……”我犹豫了一下。是不是可以趁机给德川家康上点眼药呢?对于这只最终夺取天下的狡猾狸猫,作为穿越众,我免不了会有些介怀。
  不过,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就事论事,“臣下认为,三河殿此举,还是可以理解的。作为独立的大名,自然会有自己的立场,不可能苛求对方完全为本家考虑……而且,臣下认为,如何聚集各位大名的人心,正是主公统领畿内、平定天下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第一百七十一章
霸业将成(上)
  “你这是在告诉我该如何行事吗?”信长笑了起来,“聚集人心?哈哈!这确实是你才会说的话啊!”
  “……臣下惶恐。”我低下了头。
  “我知道你的意思,”信长挥了挥手,“但是,人心实在是很难把握的东西,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去了解?在我看来,只需要选择合适的人跟随,支配他们的力量就可以了……如果有人跟不上我的脚步,我是不会等他们的!”
  “臣下明白了。”我低头说道。这确实是信长的行事风格。
  “那么,你认为家康会一直跟随我吗?”信长又问到了这个问题,“家中的人,只有你和他有过一些接触,而且这次又逗留了这么久,想必能够了解一些吧?”
  “臣下还没有去见滨松城,”我回答道,“不过,按照主公的说法,如果是对付武田家,绝对能够利用德川家的力量。”
  “哦,这倒是……那就说你接触的吧!”信长点了点头,“东三河的战报,我已经看了,你和信康,还有长野家,做得都非常不错……然后,你觉得信康这个孩子的性情如何?”
  “冈崎殿下是一个精力充沛、性格爽朗、十分重视义理的武士,”对于信康,我十分欣赏,言语间颇有称赞之意,“他很少有什么心机,但是并不笨;性格有时略显暴躁,但是很能听取家臣们的劝谏。臣下认为,只要三河殿一直跟随主公的话,冈崎殿下也一定会贯彻下去。”
  “是吗?”信长露出满意的神情。
  “只不过,冈崎殿下和德姬公主之间,似乎有些问题……”
  信长稍稍有点意外:“信康会和你说这些事情?”
  “冈崎殿下说了一点,但主要是臣下自己看出来的,”我轻轻的摇了摇头,“他们两位都是出身高贵的人,冈崎殿下有他的坚持,德姬公主也常以出身自矜,都不太愿意委屈自己的性格来迁就对方,所以有些不和谐……或许,过两年会好一些吧?”
  说着,我把几次和德姬的会面情形告诉了信长。
  听到我说起小判金的事,信长稍稍有点动容,脸上少见的露出了一些温和的神色。他沉默了一小会,向我点了点头:“恩,关于五德的事情,你做得很好……下去之后,准备几件礼物,以我的名义送给她。”
  “是。”我低头领命。
※※※
  二月十日,信长抵达滨松城外,所部军势达到了五万,分别是两万尾张众、两万伊势众和德川信康率领的一万三河军势。同日,二俣城的两万武田家军势再次后退,彻底脱离了战线,返回南信浓本领。这样一进一退之间,德川家的三河、远江两国也平静了下来。
  见到战事结束,德川家康派石川数正和酒井忠次出城来到军营,邀请信长前往城下町驻跸。
  “此次击退武田家,多亏了弹正公的支援和淡路殿的奋战,我德川家实在是感激涕零……敝主公已经在城下准备了居所,请两位就此入住、并且进城一叙如何?”他俩的态度非常谦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