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梦(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264

  “兄长怎能亲身犯险?”秀景立刻表示反对,“不如由臣下作为河口的主力如何?”
  “你的任务也很重要,能否击败岛津主力,就看你们的了,”我望着秀景和井伊宣直说道,“至于我,有水军的定海、伏波两舰和铁炮队支援,挡住岛津军不成问题。”
  “父亲大人,”周景想了想,“如果岛津军主力没有向河口转移呢?”
  “关于这一点,我会仔细确认的,”我胸有成竹的回答,“如果对岸只有少数牵制军势,即使不动用护卫舰,津岛备也能迅速击破他们。然后,我会寻找岛津家主力决战,并且指明岛津家所在区域,由你们自行决定合适的渡河时机。”
※※※
  下午申时初刻(三点多左右),攻下了大淀川赤江港的水军收到传令船的命令,到达了一之濑川河口。由于河水的冲刷,河口宽达七百米多,但是在中间有一片沙洲,将河川分为南北两条百多米的水道。我先将全军转移到沙洲上,然后以津岛备为先阵,由前田利家、佐胁良之率领着向对岸进发。
  他们才一上岸,对面河堤后面顿时冒出一条兵线,紧接着就是一片铁炮的轰鸣,给津岛备带来了三四十人的损失。按照一般铁炮的效率,至少得有四五百支铁炮,才能造成如此的战果……很显然,这就是岛津家的主力!
  好在我早有准备,立刻高举令旗,让津岛备众人就地卧倒,由河上的八百水军铁炮队上岸,与河堤上的岛津家铁炮队展开对射。同时,我传令定海、伏波两舰,向河堤背后进行三轮连续的炮击。
  舰炮的力量,在这个时代是极为惊人的,即使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也能隐约听到对岸岛津军中的惨呼,而河堤上的岛津铁炮队也显出了慌乱,虽然是居高临下,也依然被我方的铁炮队压制了下去。趁着这个机会,前田利家等人迅速跃起,带领长枪兵冲击河堤上的敌人,很快将对方打得七零八落。
  这时候,岛津家的武士和长枪足轻也冲上河堤,同我方的长枪兵发生接战。战事进行的非常激烈,两方都不断有人倒下,然后又有人递补上去。很显然,双方都知道,这道河堤就是胜负的关键。
  看着己方不断倒下的士兵,我心里既是惊讶,又是心痛。对方的足轻,被舰炮揍过之后,居然还能够与津岛备打得不相上下?而我的津岛备,什么时候又遭受过这样的损失?
  事已至此,只能努力坚持,打掉岛津家的这股志气再说。我相信津岛备有这个能力,也相信前田利家、佐胁良之和岩松经定能够做出合适的判断,适时的将兵力用上去。
  “真没想到,岛津家的人居然这么强悍啊!”我喟然道。
  听到我的感叹,伊东家旧臣、儿汤郡财部城主落合民部兼朝向我欠了欠身:“禀报金吾殿下,岛津家的军势中,即使是长枪队,武士的比例也非常高,所以韧性和战力都非常强……外臣还是第一次看见,有军势在劣势地形里,能够占到岛津军的上风……吉良家军势,果然是名不虚传!”
  “可以达到几成的比例?”我皱着眉头问道。
  “差不多是三成的样子,”落合兼朝想了想,“有时候甚至高达六成……六年前的加久藤之战,岛津家以三百人抵御我方的三千军势,其中武士人数是一百八十多人,结果有一百五十人战死,差不多全军覆没。”
  “可是岛津家毕竟获胜了。”我叹了一口气。加久藤之战,是伊东家的叫法(他们攻略目标是岛津家的加久藤城),岛津家那边称为木崎原之战,由岛津义弘指挥,是岛津义弘一生中与露梁海战和关原突围并称的惨烈战事。在那场战事中,岛津家三百军势里面的两百五十七人战死,但却斩杀了伊东家八百一十人,伊东方的主要大将,包括伊东义佑仅存的两位堂弟伊东佑安、伊东佑信(甲午海战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先祖)等全部被击杀。而正是在那场战事后,伊东家威势大跌,开始失去对日向国的控制。
  至于三成的武士比例,那倒是可以理解,只要想想,岛津家有多少分家、多少支族和多少庶族就不奇怪了吧……而这个比例,确实是非常可观,几乎高出战国时代其余所有的家族。以上杉家为例,根据三年前发布的军役帐,两万军势中,有武士家族九十七家,再加上谦信的直属武士,合计人数大约为两千人左右,大概占据军势总人数的一成,较岛津家要低得多。
  正是因为武士比例如此惊人,岛津家才会所向披靡,几乎席卷整个九州,并且在朝鲜为义弘挣得“鬼石曼子”的诨名(“石曼子”是明军对岛津しまづ的叫法)。而如果岛津家真的夺取了九州,将本家的武士稀释到各地,完全可以牢牢的控制住所领,只可惜最终岛津家只获得了两国加一郡安堵,虽然将大量武士转为务农的乡人武士,却依然被庞大的俸禄开支和参勤交代开支压得喘不过气来。到了江户时代晚期,岛津家一度欠下五百万贯的天文数字债务,不得不采取“两百五十年分期偿还”的伎俩来向大阪商人赖账,然后发展近代产业以求自救……
  “父亲大人,我们已经占领了河堤!”佐竹宣秀忽然兴奋的叫道。
  “是吗?”我举目望去,情形果然是这样的。对面的大段河堤上,已经看不到岛津家的黑底丸十字靠旗,很显然是被本方的津岛备占领了,而河上的后续军势正陆续登岸,向河堤上面涌去。
第二百三十四章
岛津攻略(下)
  不多时,在各自近侍的护卫下,我和细川真之也上了对岸。登上河堤,背面的整个战场形式豁然展现在眼前。那是一大片收割后的田地,满地枯黄色的稻茬,向远方的远处排列开去,一直延伸至三公里外的佐土原城。而在近处的这一片上,还分布着几十个弹坑,自然就是我方三轮炮击的成绩。
  总的来说,炮击带给岛津家的伤亡并不大,有些弹坑周围还有几具尸体,大部分就完全打在了空处,只是将大片的泥土溅翻出来。但是,这种前所未有的激烈炮击,肯定大大的震慑了他们,并且打乱了他们的阵势。再加上被津岛备击退,岛津军的士气免不了会受到严重的挫伤。如今的他们,正依托着一道道田垄,逐次抵抗我方的进攻;而我方则是气势如虹,由前田利家等人率领着,不断的向对方挤压过去。
  “情况有点不对!”我忽然发现,岛津军的人数实在少了一些,“不是有一万人吗?这面前的,顶多只有三千人吧!”
  细川真之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忍不住皱起眉头,口里不确定地说道:“会不会是埋伏了起来,或者是留在城中?”
  “这一马平川,如何能够埋伏得了?”我摇了摇头,“守城的话也不会。大军压境,要么保存实力,全军留守城池,要么就依托地形,以最大的力量进行阻截,哪有分出少部分人来送死的道理?”
  “那么,其余的人在哪里呢?”细川真之说道,不知道是喃喃自语,还是在征询我的意见。
  “落合,你怎么看?”我转向落合兼朝,“你们和岛津家交战多年,应该有一些心得才是。”
  “回金吾殿下,在下认为,这已经是在尽力阻截了,至少岛津家认为是的……他们用兵,向来精打细算,而且非常的自负,或许是认为,这三千多人就能阻挡住金吾殿下的九千人吧?”
  我点了点头,这倒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真实的历史上,岛津家几次关键战役,包括击败伊东家的木崎原之战(三百对三千),击败大友家的耳川合战(两万对三万五),击败龙造寺家的冲田缀之战(八千对一万八或者六万),以及击败四国联军的户次川之战(一万对两万)等,无一不是以劣势兵力获胜。而这次我调动兵力时,并没有隐瞒自己的动作,反而大张旗鼓,以便将岛津家主力吸引过来,那么,他们肯定知道我这一路的大致军势人数。
  “所以他们只派出了三千多人,这还真是……”我摇了摇头。
  “真是太小看我们了!”佐竹宣秀代我说道,语气中很有些不满的意思。
  “这么说来,他们同样会分兵三路,争锋相对的阻截我们吧?”我忽然有些担心,秀景和周景,会不会被舰炮发出的信息误导,然后毫无防备的渡河,受到岛津家的迎头痛击?从这里的战况来看,岛津家的战力极强,如果他们有所轻忽,说不定会吃一个大亏。
  想到这里,我迅速命令近侍在不远处的二之立神社立下本阵,然后遣人沿河上溯,察探另外两路的情形。同时,我留下两千水军护卫,令细川真之亲往前线,率全部阿波众和津岛备尽快击溃面前之敌。
  奋战了大半个时辰,面前的岛津军终于放弃了抵抗,由佐土原城的守军接应着败逃了回去。与此同时,中路和右路的消息也到了,他们的确是听到舰炮发射后开始渡河,并且受到了岛津军的阻击。好在岛津家久限于兵力,在那两路只各自安排了两千军势,也没有铁炮助阵,战力要薄弱很多。周景和秀景都是性格沉稳的人,经过最初的慌乱,很快就稳定了局面,并且各自击溃了敌军。尤其是中路,在击溃面前之敌后,井伊宣直的赤备沿驿道追击,一直抵达佐土原城下,几乎将两千岛津军全灭,并且斩杀了北乡时久、岛津朝久兄弟,俘虏了北乡时久的嫡子、娶岛津义弘之女御屋地姬为正室的北乡相久。
  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一些损失。和我所在左路不同的是,他们受损的都是先行渡河的国人众。等到蟹江备和淡路备用上去,立刻就压制了对方。看来,中路的岛津丰州家、北乡家,右路的岛津相州家、新纳家,战力比我面前的岛津家久还是很差了一些。
  总的说来,这是一场大胜,岛津军的三路阻击军势全部损失惨重,为他们的自负付出了代价。
  我方这边,津岛备伤亡四百七十八人,是成备以来从未有过的,可谓是元气大伤,另外的阿波众、土佐众和东伊予众,也各有大几百人的损伤。好在大胜岛津家久,没有让他们白白牺牲,受伤的人也能得到妥善的照顾。
  当天傍晚,见识到我方战力的岛津家久,趁夜率剩下的四千残军离开佐土原城,向那珂郡南部的飫肥撤退。那一带是岛津家世代经营的地方,无论是统治基础,还是城池规模,都比这佐土原城更加有利坚守。我本来想立刻以水军封锁大淀川,将这部残军留下,却没想到他们动作如此迅速,还没等我的水军转换部署就已经逃脱,只好暂时进驻佐土原城,安置军中的数百伤员。
  可是,就在我进驻佐土原城的当天,驻守侧方诸县郡东部的蜂屋赖隆,却遭到了一次不小的失利。
  这次失利,应该要算到伊东义佑的头上,是他建议蜂屋赖隆挺进诸县郡西部的真幸院地区,才导致蜂屋赖隆贸然进军,然后被饭野城岛津义弘的家老川上忠智击败。
  我理解伊东义佑的想法。这座饭野城,是日向北原家的居城,曾经是岛津家和伊东家争夺的焦点。当年北原家末代家督、伊东义佑的女婿北原兼孝绝嗣,伊东义佑以义父的名义进占北原家领有的诸县郡西部,北原家一族的北原兼亲却投向岛津家,然后岛津家以萨摩伊集院三十町的土地安置北原兼亲,由岛津义弘进驻饭野城。几年之后的木崎原之战,伊东义佑被岛津义弘击败,不仅失去了北原家旧领,而且威望大失,可谓是他毕生的遗憾。
  如今岛津义弘迁到大隅国,饭野城由家老川上忠智驻守。所以,听说岛津义弘目前驻军萨摩大口城,先阵已经前往攻略肥后相良家,他就想趁此机会,为我方攻下饭野城。只不过,川上忠智也不是吃素的,而他的儿子川上忠坚,那更是后来亲手讨取龙造寺隆信、单骑击杀筑紫晴门猛将(自己也伤了手腕,最终战死)。父子俩很干脆的击退了蜂屋赖隆,令伊东义佑的希望变成了奢望。伊东义佑惭愧不已,只好将儿子伊东佑兵托付给蜂屋赖隆,自己率百余人舍身殿后,才让蜂屋赖隆的主力顺利撤回,而他也以生命挽回了自己的名誉。
  到了这个地步,我还能说什么?只好令秀景率东伊予军势前往支援,稳住当地的豪族,也防备岛津家趁势从侧翼威胁我方。他们虽然有意攻略肥后,似乎是想抢在大友家之前将相良家平定下来,以便安稳自己的侧翼,但是得到岛津家久惨败和川上忠智获胜的消息后,难保不会改变攻略方针,先行稳住日向国南部的战线。
  到了那时候,我就不得不小心应付,利用蜂屋赖隆和伊东家、米原家等豪族将日向国北部和中部控制下来,然后再图谋南部地区及邻近的大隅国。而南九州的战事,也将旷日持久的拖下去了……
  虽然不愿意,可是拖就拖吧!拖到明年开春,坚持不下去的绝对是岛津家。反正也就三四个月的事情,九州就在四国对面,我方水军负责后勤毫无压力,我还正好趁机稳定占领区的形势。最重要的,这不是在我的领地里打仗。
  但是这种情况,岛津家显然是不愿意看到。他们很快派来了使者,想就着川上忠智获胜的契机,和我方达成和睦。
  使者名叫桦山善久,是岛津贵久的妹婿,也是岛津家久的岳父,本人也是岛津家的一门重臣(不用怀疑,南九州只要带忠、久这俩通字的,肯定就是岛津家的亲族;更高级一点的是带将军偏讳,如岛津义弘;最高级的是又有通字又带偏讳,例如岛津义久)。他曾经向前关白近卫植家学过和歌,向公家飞鸟井雅纲学过蹴鞠,是九州著名的文化人,负责岛津家的外交和朝贡事宜。作为正式的会谈,我在佐土原城天守阁正厅接见了他,由前田利家以织田家重臣的立场担任见礼人。
  他向我提出的条件,表面上看来是非常的中肯,承认我对日向国臼杵、儿汤两郡的领权,连岛津丰州家的宫崎郡也可以割让(反正那一郡很小,而且丰州岛津家家主阵亡,历史上的嗣子岛津久贺根本还没有出生,已经处于绝嗣状态),以换回被俘的岛津义弘女婿、北乡家嫡子北乡相久;然后岛津家退出那珂郡南部,我方退出诸县郡东部,以两郡郡界为界线停止战事。这差不多就是历史上岛津家的领地范围,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都给予了安堵。然而,对于肥后国的争端,他没有提及,也没有说起降服于织田家的事情,显然这和睦是暂时的,目的是好尽力对付肥后国和大友家。
  话说回来,即使他有诚意,愿意向织田家臣服,我也不能答应。不然的话,信长不会满意我的做法,蒲生宣秀、前田利家和佐胁良之三人的领地也没了着落。
  “请贵使回去吧!这个和睦条件,我不能够同意。”我对桦山善久说道。
  “提出这样的条件,本家已经是作出了很大的退让,吉良金吾殿下居然还不愿意吗?”桦山善久显得非常的失望,甚至还有一些愤慨,“吉良殿下的军威,本家是见识到了,果然是名不虚传;可是,久闻吉良殿下仁厚,没想到却是利欲熏心之人!为了一己之私,完全不顾南九州生灵涂炭之苦……难道整个四国还不足以让吉良殿下满足?而且,岛津家领有南九州,这是经过两代幕府确认过的事情,也得到过朝廷的旨意。如今吉良殿下擅自侵犯,又置朝廷于何地呢?”
  “关于这件事情,我没有办法决定,”我摆了摆手。利欲熏心的评价,以及擅自侵犯的指责,我自然不愿接受,也不想过多的口舌之争,于是将事情全部推给了信长:“谁是谁非,孰对孰错,一时之间很难争辩出什么结论来……但是实不相瞒,信长公已经对大隅和萨摩两国作出了处置,分别赐予我麾下的蒲生、前田和佐胁三位殿下,我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所以还是请贵使回去吧!”
  “这……!”桦山善久显然大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信长居然这么坚决,不愿给岛津家半分机会。这个事实,让他很受打击,也完全推翻了两方谈判的基础,他只好心情复杂的离开了佐土原城,返回萨摩向岛津义久复命。
  等到桦山善久离开,前田利家若有所思地问道:“关于大隅和日向两国,主公真的是这么决定的吗?”
  “是啊,”我尽量轻松的露出笑容,“奋战了这么多年,也该给你和良之一国半国了……看北陆的中川重政和佐佐成政,不也要获赐半国了吗?”
  “那可不一样,”前田利家摇了摇头,“越中和能登两国,几十年来一直明争暗斗不止,守护大权旁落,本家入主正当其时。可是,南九州三国,目前正处于岛津家的支配下,特别是萨摩国,经过岛津家几百年的经营,早已是铁板一块,不是外人能够轻易插足的。”
  “你认为,应该允许岛津家继续存在?”我诧异的问道,“那么,主公答应给你的领地,岂不是要落空了吗?”
  “落空是不会的。主公肯定要继续征服九州,纷争不断的肥前、肥后两国一定是由本家家臣入主,所以还有机会,”前田利家笑了笑,“这算是我的一点私心吧!……宣景殿下也知道,我前田家根基薄弱,直属家臣很少,如果把我封在萨摩国,我没有把握能够控制住形势。还有良之,他家的情况和我差不多,估计也会这么认为。”
第七卷
霞之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
抗命请命(上)
  前田利家的话,让我很有一些触动。不过,现在讨论萨摩国的处置实在太早了一些,连日向国南部都还没有平定呢。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先将飫肥城攻下来,而占领了这座日向南部第一坚城,岛津家在日向国就无能为力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伊东家曾经统领整个日向国,是非常勉强的。除了诸县郡西部北原家的饭野城,诸县郡南部北乡家的都之城外,这座飫肥城同样让伊东家几度望城兴叹,而且是最为纠结的一座,从1484年伊东佑国(伊东义佑祖父)第一次进攻此城、被岛津忠昌率军讨取算起,两家为这座城争夺了近百年,只是伊东家一直没能切实占据,而岛津家守城的家族也换了好几次,先是新纳家,然后是伊作岛津家,然后是现在的岛津丰州家。
  十余年前的时候,伊东家出动两万军势,将岛津丰州家的岛津忠亲(原名北乡忠亲,北乡时久、岛津朝久之父)包围,岛津宗家救援失败,不得不作出弃城的决定。可是,伊东义佑才作出了安排,由八岁的次子伊东佑兵担任城主,他的长子、伊东家家督伊东义益忽然病逝,导致领内严重动荡,于是伊东义佑不得不收缩势力范围,扶持伊东佑兵继任家督,而诸县郡西部的行动也停顿了下来(当时他们在小林城下击败岛津家,重伤岛津义弘)。等到四年后,岛津义弘在木崎原击败伊东佑安、伊东佑信,伊东家就进入衰落期,终伊东义佑一生,再没能靠近飫肥城半步。
  为了攻略这座城,我特地将蜂屋赖隆、伊东佑兵及几位伊东家旧臣从绫城调来,一同参与行动。然后又遣水军攻下了城东五六公里外的油津港,从酒谷川河口溯流而上,封锁飫肥城南部区域。只可惜酒谷川河道狭窄,护卫舰不能通行,不然的话,利用舰炮协助攻击,落城将是轻而易举之事。
  强攻不成,那就只有围困一途了。我将土佐众、阿波众及蟹江备配置在城下,由周景代我担任主将,细川真之为副将,本多正信、伊东佑兵为奉行,负责前线的围困;令井伊宣直率井伊备、西讃岐众返回儿汤郡,加强对新纳院高城的包围;然后自己领津岛备和水军进驻油津港,部署出征军势的后勤事宜,和蜂屋赖隆讨论日向国诸豪族的安排,有时候也处理一些四国方面送来的文书。
  三个月过去了,围城依然在进行着。在此期间,我传令调三重城的竹中重治前来东伊予,代我处理领内的日常事务,这原本是秀景的工作,不过他目前正负责我的侧翼,而且马上要另立分家,事务繁多,中枢必须另外有人主持;秀景则在诸县郡小林城下击败岛津岁久、川上忠智等人的进攻,斩杀川上忠智亲弟川上忠里,牢牢控制着岛津家从诸县郡进入日向国的通道,然后留下淡路备、中伊予众及米原重秀等日向豪族军势据守,派浅野长政、金子元宅率东伊予五千人南下,乘虚攻占了北乡家的都之城,挡住岛津家从大隅国进入日向国的通道,也让岛津家放弃了大举救援飫肥城的企图。
  看着外援一直没来,岛津家久曾经出战两次,结果被周景沉着的指挥蟹江备、土佐众、东伊予众等部,依托城外工事堵了回去。作为奖赏,我把蜂须贺正胜、胜贺野元信从四国调来,在土佐众、东伊予众中选拔人员设立莲池备,并且提拔了几十名立下斩敌功绩的足轻担任低级武士。这支莲池备,从此就是本家的直属备队了,并且划为周景的亲军,由我的近侍佐竹宣秀担任副将,安芸郡铃木重秀任铁炮统领,吾川本多正纯(本多正信嫡长子)、高冈佐竹义直(佐竹宣秀叔父)、长冈长宗我部赖亲分任长枪三番队的番头。一时之间,围城军势士气大振,能够进入莲池备的,无论是豪族还是足轻,固然是为丰厚的俸禄和崇高的地位而欢欣鼓舞,其余没能入选的足轻们,也都期望着能够立下功绩,补上莲池备的缺额,甚至擢升为武士。
  我知道,城中估计是支撑不了多久了。毕竟在岛津家久进驻佐土原城后,飫肥城的地位就下降了许多,不过是岛津丰州分家的本城而已,岛津家的大部分军粮物资,都放在佐土原城中,上次岛津家久匆忙撤离,不可能带上多少,而以飫肥城的储存,自然是支撑不了四五千人的长期消耗的。虽然岛津家久擅长军略,可是对于这种情况也无能为力,只能坐视城中的士气日渐低落下去。
  岛津家也没有闲着,他们救援日向国失败,也不做过多的纠缠,直接以主力攻击肥后相良家的人吉城。相良家之前曾经和大隅肝付家、日向伊东家结为盟友,在两家相继败亡后,经过岛津家一年多的攻略,早已是岌岌可危,如今面对岛津家的全力进攻,怎么可能继续支持?家督相良义阳很快就向岛津家降服,并交出六岁的龟寿丸(后来拜领岛津家偏讳,取名相良忠房)、四岁的长寿丸(后来的相良赖房)这两名嫡子为人质,像岛津家表示降服。
  这个时代,衰败的豪族是极为悲惨的。相良家尽管降服了,可是苦难还没完,很快就被岛津家驱使着攻击肥后南部的阿苏家。这个命令,让相良家家督相良义阳非常为难,他曾经与阿苏家军师、半独立于阿苏家的甲斐宗运有过生死同盟之约,彼此还是亲属和密友,而攻略阿苏家的话,甲斐宗运的御船城是绕不过的。怀着这种无奈的心情,他作为先阵攻入了阿苏家的领地,然后于十二月二日清晨,在響野原的浓雾中受到甲斐宗运的突袭,结果死于乱军之中。而宗运看见他的首级,也忍不住泪下,然后就地为他建立了首塚,将遗体送往人吉城。
  这时候,大友家的军势也到达了肥后国,和阿苏家合流,与岛津家主力达成对峙,大战似乎一触即发。然而,龙造寺家似乎不甘寂寞,也横插了进来,支持肥后菊池家家臣团的旧臣隈部家、赤星家、城家等家族拖大友家的后腿,让局势更加的扑朔迷离。
  菊池家是肥后名门,很长一段时间内担任过肥后守护之职,但是因为宗家灭绝,庶族争立,近百年前就已经没落了,最后的三代家督,分别由阿苏家的阿苏惟长(阿苏惟将之父,又名菊池武经,十七代家督)、菊池家庶族重臣诧磨武包(菊池武包,十八代家督)、大友家的大友重治(大有义镇叔父,又名菊池义武,十九代家督)担任。到了天文二十三年(1554),听说菊池义武试图自立,大友义镇诱请菊池义武前往丰后国,却在半路上出兵包围了义武一行,逼迫义武等人自尽,将肥后守护收归大友家,至此菊池家名实俱亡,而菊池家家臣团也同大友家决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